母乳的精油怎么用?母乳的精油怎么用效果好

访客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退而不休”

就涉台问题发表敏感讲话

是配合挑衅中国的预谋布局?

还是掣肘岸田外交政策的政治算计?

第二次组阁岸田力排众议 任用“知华派”外相

是否有助于中日规避风险 开辟新局?

珍珠港事件80年后 日本政坛右倾化加剧

国际社会该如何警惕?

《今日看世界

安倍晋三涉台言论

多大程度代表日本政府的战略意图?

12月1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出席台湾一智库活动中发表视频演讲时,对台湾问题做出了迄今以来最露骨的表述。安倍声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这是中日建交以来第一次,经由一位前首相之口,明确说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打算军事介入,还把台湾问题放到了日美同盟框架之下。

中国外交部批其是“胡言乱语,指手画脚,妄议中国内政”,民间的声讨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有媒体调侃道: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模糊战略”,都少见这么清晰。

除了鼓噪军事“介入”台海,安倍在发言中还声称,支持台湾加入CPTPP,称“台湾具备十二分的资格”,还表示将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组织等。不仅如此,安倍晋三还借机再炒“中国威胁论”,宣称中国军费30年来已经增长42倍,足足比日本高出4倍。言下之意,日本扩张军力合情合理。

作为日本卸任首相,单从法律层面来讲,其国会议员的身份不能代表日本官方的正式立场,仅代表民意,但考虑到安倍是日本政坛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掌握非同一般的话语权。加之安倍晋三的影子贯穿了菅义伟整个任期始终,也依然在岸田内阁中有所延续,因此安倍的发言,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 赵刚:

从去年9月卸任首相之后,安倍一直没有停止过其幕后的造势,与以往的右翼的政客不同,作为日本宪政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的“亲台”立场会对日本的外交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尤其他又掌握了自民党最大的派阀清和会,其保守的主张在日后日本的对华外交上会有所体现。

安倍高调“挺台” 台当局为何不敢接茬?

相较于中国大陆的强硬反击,台湾岛内却对此显得异常低调。台湾当局并未以文字形式对安倍公开“挺台”表达感谢,而是透过发言人隐晦感谢“国际重量级政要”持续关注台海和平稳定。与此前日本政客“挺台”言论引发热烈的关注和讨论相较,此次层级更高的安倍晋三发声,却并未掀起“举台欢腾”的舆论热潮,背后原因值得玩味。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首先,安倍讲话直接将钓鱼岛称为“日本国土”,令民进党政府陷入尴尬两难,若是肯定安倍发言,也就连带认同钓鱼岛主权归属日本。其次,安倍讲话对于“台湾有事”的表态,直接拉升到“日美同盟有事”的层级。看似给予台湾安全保障,实际上也将台湾推上中美冲突的风口浪尖上,这也是台湾当局要避免的。

李雨桐:

第三,面对日本政府,台湾当局看到安倍晋三高调的对台“示好”,但岸田内阁中外相林芳正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刚刚进行了积极的会晤。日本在中美博弈关系中所扮演的双面角色,台湾当局还需要再观察。

2022年要窜访台湾 吊唁李登辉?

安倍家族三代与台湾“私交深厚”

安倍打“台湾牌”,和安倍家族“台湾情结”分不开。安倍家三代都与台湾非常友好。外公岸信介战后,与台湾的香蕉贸易获巨额利益,因此成为日本“台湾帮”的开山鼻祖,还与蒋介石秘密成立“反共联盟”。

安倍的外叔父佐藤荣作,曾在联合国用“经济援助牌”帮台湾拉票。战后以现任首相身份访问台湾的,只有岸信介及佐藤荣作两人。

到了安倍晋三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在1980年代的中曾根内阁曾连任四届外相,提倡亚洲外交,也是“台湾帮”,但相对较为收敛。

而受外祖父影响最大的安倍晋三,不仅是典型右翼政客,也与“台独”势力有瓜葛。1994年时作为自民党青年局长访问台湾,首次与李登辉见面,此后两人私交甚笃。李登辉的女儿甚至形容,他们“情同父子”。李登辉病逝后,安倍还说希望到坟前吊唁。

安倍的弟弟,现任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更是日本政坛著名的“亲台派”。早在2013年李登辉赴日“观光”,岸信夫负责具体接待。2016年,岸信夫曾在老家山口县接待过蔡英文来访。除了“亲台”外,岸信夫在《2021日本防卫白皮书》中也曾叫嚣过“台湾问题即是日本问题”,与此番安倍的立场如出一辙。

“退而不休”的安倍

与“当局者”岸田的博弈暗战

日本战后以来一直存在两条路线,一条是鸽派吉田茂的“轻军事、重经济、日美协调”路线,一条是鹰派鸠山一郎、岸信介的“修宪、重武装,摆脱战后体制”路线。岸田派是前者的继承,安倍派是后者的继承。

自从岸田开启首相任期之后,其内阁就从来没有摆脱过“安倍傀儡”的标签。有日本媒体指出,岸田能够出任首相,本就是安倍一手“造就”的。在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安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调动大量细田派成员,表面上支持高市早苗,实际上达到分散选票的目的,以避免河野太郎在第一轮选举中直接胜出。

到了第二轮选举,安倍转而支持岸田,助其成功出线,充当了“造王者”的角色。而这操作也暴露了岸田政权一大隐忧,即岸田派本身实力不足以让其当选,上台后也难免受安倍路线制约。这场选战,与其说是岸田与河野的战争,不如说是安倍、麻生、二阶与诸派阀的格局调整

虽然安倍成功将岸田送上首相宝座,但岸田对安倍并非言听计从。当选之初,安倍晋三企图安插亲信高市早苗等人担任要职,但被岸田拒之门外。2021年10月日本众议院改选后,岸田换上对中国立场相对稳健的林芳正作为新任外相。身为“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的会长,林芳正曾多次率团访华,被视为自民党内部“知华派”。

为避开安倍等人的阻挠起用林芳正,岸田文雄可谓煞费苦心。10月底众议院大选后,原任外务大臣的茂木敏充调任自民党干事长。但当时岸田没有立即公布外相人选,而是由自己暂时兼任。正式任命外相之前,岸田给安倍晋三和麻生太郎打电话通报,二人均提及林芳正的“亲华”倾向,不予支持。但是,岸田文雄最终没有让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 赵刚:

林芳正是岸田派的二把手,备受岸田的信任,岸田希望通过让林芳正主掌外交加强日美同盟的外交政策,同时呢也希望通过他能够改善与中国和韩国的外交关系。同时,岸田又重新任命了安倍的亲弟弟岸信夫留任防相,确实也是岸田刻意讨好保守势力的一种表现。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雨桐:

林芳正的任命的确有助于中日关系规避风险,这和当年特朗普政府在对中国一片喊打喊杀声中仍然保留相对鸽派的财政部长姆努钦一样,可以平衡一下日本政府对华强硬的成分,同时给中日关系调整留下转圜的空间。

除此之外,岸田就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还提出保护中产阶层的“新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并呼吁通过“增长和分配的良性循环”和“开辟新冠疫情后的新社会”等手段来实现“新资本主义”。这不仅显示了他不想重蹈全面继承安倍路线的菅义伟的覆辙,也宣告了带有新自由主义色彩的“安倍经济学”正式终结。不仅如此,岸田还关闭安倍时期设置的工作方式改革和统计改革等四个政府部门,以便更好地推进岸田内阁的新政策。

据日媒透露,为了牵制岸田,安倍猛打“台湾牌”,还计划于2022年内窜访台湾。安倍此次发表视频演说,可能是其党内政治斗争的一环。安倍不安于做“幕后大佬”。这意味着岸田文雄的第二个首相任期不会太平。

“珍珠港事件”80周年

日本正在“和平宪法”边缘疯狂试探

明天是“珍珠港事件”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日军偷袭珍珠港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帷幕,也标志着美国正式加入二战。之后的1945年,美军向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令日本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

尽管美日战后构建了稳固的同盟关系,这两起事件时至今日却依旧是双边关系中的芒刺。战败后的日本在军力上受到美国多方面的压制,但也一直没有放弃试探“防务预算突破1%”的要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担任外务大臣期间,曾成功促成2016年5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广岛,尽管白宫当时表示“此访并非为美国投下原子弹而道歉”,但安倍政府认为将日本塑造为“受害者”的目的已经达到。

同年底,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夏威夷珍珠港进行了访问。当时安倍极力高唱所谓“不战”誓言,并称此访为“历史和解”而来,但其用心昭然若揭,那就是希望在寻求“和解”的同时强化日美同盟。

然而,无论是所谓的“和解”,还是巩固日美同盟,隐藏在背后的是日本政府长年以来的“机会主义”目的,以及希望借助美国为其扩张性外交和军事野心服务,而需要利用日本为其战略服务的美国,对此心照不宣。

而美国如今为了让日本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印太战略”,拜登在岸田上台伊始便表示,“希望日本增加军费”,以“增强日美联合作战能力”。利用美国的大力支持,实现自己想要成为军事大国的野心,日本方面自然是十分愿意。

上月底,日本政府在临时内阁会议上正式通过了由日本防卫省提出的额度高达7738亿日元的2021财年补充预算案。再加上防卫省去年12月通过的2021财年5.34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日本年度防卫预算总额首次超过6万亿日元,占到日本GDP的1.09%,突破了此前政府国防经费不超过1%的标准。日本正悄然中逐步突破“专守防卫”政策的限制,向进攻性军事战略转变,不断用行动挑战“和平宪法”的边际。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实际主导追责进程。但基于占领日本的需要,美国当年不仅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责任,还保留了官僚体制,导致很多当年参与推动、跟从对外侵略的势力在二战后迅速回到舞台中心。之后冷战时期,从拉拢日本参与对苏冷战的角度出发,美国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从而让日本在掩盖、否定战争责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专家 赵刚:

战后日本的政界和民间对“珍珠港事件”是有过反思的。2011年当时执政的是民主党政权,同年12月8日,当时的首相野田佳彦在国会说,这场袭击不仅使战斗人员,还使包括冲绳、广岛、长崎在内的众多非战斗人员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日本必须在这种反省的基础上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赵刚:

日本应该从“珍珠港事件”中获取三个教训。第一,避免再出现军部独裁的政治局面。第二,即使在危机的时代,日本也应该尊重意见的多样性,建立言论自由和反对意见的存在的社会环境。

赵刚:

第三,日本应该克服视野狭窄的外交思维。但是战后至今,日本对战争的反思更多的是集中于反思战争的残酷,而往往忽略引发战争的原因。在今年“珍珠港事件”80周年的时刻,日本朝野都应该对这场战争的真正的起因进行反思,这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惨剧的重演。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表示,美日同盟的紧密化,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实行对华“接触政策”的“再保险”。日本既要在中国台湾、南海等问题上加强日美“同步”行动,同时,通过提升对澳大利亚的防务合作、扩大日本军事力量在美国主导的盟友体系中的“援助义务”,是日本试图增强以美国为中心的美西方同盟体系的基本方针。

这既源于日本作为海岛型国家对亚太海上通道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是作为地区大国的日本面对崛起的中国和东亚地缘战略环境变化而必然采取的“制衡战略”。美国如今对华战略的“清晰化”,同时也加剧了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的“清晰化”。制衡与防范崛起的中国,将是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在中长期内清晰坚持的首要因素。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表示,一个崛起大国的战略能力建设,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其在经贸和供应链问题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邻国的理解力和塑造力。中美关系进入全面战略竞争的新时期,是未来长期制约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最突出变量。中国的对日思维也需要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化和调整,避免民族主义情绪的激荡,防止对日思维的简单化与模式化。

主持人 卢琛: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今晚21:57

凤凰卫视中文台《今日看世界》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