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三大责任是什么,男人的家庭责任与担当经典语录家庭的社会责任感

访客

偶尔看到“仅三天可见的朋友圈,正在毁掉你的人际关系”“被朋友圈道德绑架”之类文章,会笑,觉得言过其实,噱头而已。

这件事真的不需要上纲上线,因为对很多人来说,朋友圈只是个简单的词语,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个人喜好和习惯。

当然,也有人不发或浏览朋友圈,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使用微信。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他们有另外的出口表达自己、安放生活、宣泄情绪。

的的确确,很多人是喜欢朋友圈的,他们习惯不拘形式地顺手发点什么。有感觉时,每天会发几条,也可能空下好多天一条也不发,甚至发了之后觉得后悔马上删除的…

都是随心,几乎没有什么目的性,初衷只是安放某种心情:快乐的,和朋友一起分享;不快乐的,想跟朋友分担。毕竟朋友圈的表达快速简单,无需面对面,或者说无需其他形式的交流,我们就能感知对方的存在。

就像我的微信好友中,大多是朋友和熟人,亲友同学同事……就算没有熟悉到这种程度,也必定相识并有过交集。所以,我的朋友圈就是朋友相互存在的小圈子,简单,直白。

我这般越来越孤僻的精神状态,可以运用朋友圈这种形式,免去和任何人形式化的交流,保持宅生活的独立性,也不会让自己沦为孤岛。我们宅在自己的一隅,通过朋友圈和外面的生活互动,真的很好。

朋友圈刚刚流行的时候,出于礼貌或新鲜感,我会给所有好友的朋友圈点赞或留言

别人似乎也一样的。

记得最初发朋友圈时,无论是一顿饭的图片,一句心情的表达或对某种现象的小吐槽,都会收获很多点赞和回馈。

那真是朋友圈里热闹的一段时光,但并没有持续太久。慢慢地,我们便心照不宣地做出了本能选择,无论我还是我的微信好友,我们都开始留意自己真正喜欢和关注的那些朋友圈。不感兴趣的文章不会再点开,不喜欢的内容也会自动忽略。也不再去点一个形式化的赞或刻意评论。

甚至后来,我开始屏蔽了做微商或动辄拉票的朋友圈,至于负能量爆棚的,更不消说。

如此,竟然也慢慢完成了现实生活中所谓朋友的淘洗,留下同类,筛掉异类。

这种筛选要比现实中的淘洗温和得多,可以不动声色,避免尴尬,慢慢地让自己靠近想靠近的,躲开想躲开的。

这是我赋予朋友圈的不同温度,我知道。

因而我也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感觉到不同的冷暖,因为别的人,也在这么做。

如今,我完全可以从朋友圈的温度里,感知我和微信好友名单中每个人的亲疏程度。真正亲近的、相敬如宾的、慢慢走远的……

界限越来越明晰。

这个界限里,有那么一小拨的朋友,我们对彼此的朋友圈始终如一地保持着最初密切的关注度,几乎不会错过任何一条。即使偶尔有几天不刷朋友圈,也会在几天后单独点开对方的朋友圈看一下错过的内容,开心的,点个赞,有争议的,发条评论。

如果评论也无法表达当时的心情反应,便索性点开对话框,跟对方聊一会儿。

比如有一天晚上,看到一个两天前发的一条极简短的朋友圈,只有一个字:丧。

配图是一只很丧的狗狗。

当即发微信询问她出了什么事情。她说工作一时不顺畅,加上重感冒,当时心情不好。现在已经缓和得差不多了。

她是我看重的朋友,所以哪怕是她随手的朋友圈,只有一个字,我也会很在意。

这是我给她的温暖,我知道她能感觉到。

亲密的朋友也一直这般待我,哪怕偶尔我朋友圈里只发一张图片,没有只言片语,他们也会根据照片内容揣摩我的心情,做出相应回应。为我的开心而开心,在我不快乐时陪伴和安慰。

从来不是刻意,只是顺理成章,是我们对朋友自然而然的本能关注。这种关注包含的情感,是春日午后阳光下的永恒温度,明晃晃,暖洋洋。

那些相敬如宾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并没有太过熟悉,只在彼此共同的关注点上会发生共鸣和回应,不会事无巨细,也不会无一遗漏。

这很合理,毕竟人与人之间能真正成为朋友的是少数。

因为少,才珍贵。

大多人之间的相处,能保有一些真诚,保持各自舒适的距离,已经足够。

这种关系在朋友圈里是浅温度,不灼热也不冰冷,是常态。

至于最后慢慢走远并形同陌路的,原因也再简单不过,因为对对方的情感,已冷却。

而我,真实经历过那种情感冷却的过程。

有一个好友,我们因工作相识多年,经常上下班出门逛街,即便她去了远方定居,自己也结交了新朋友。

后来机缘巧合加了QQ,关心问候她几次,彼此好像都是那种直爽率真的性子,很聊得来。

虽然很少见过面,但一直保持着联系,有微信之后,也是第一拨加过来的好友。然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各自朋友圈的拥趸,尽管几年后的我们生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后来的她成了别人的新娘,成为了一名教师,朋友圈一直很有营养,不刻意炫耀什么,也从没有负面情绪。

有时我们给对方点赞或调侃,都很随意。这种亲近的关系一直保持到半年前。

半年前的一个深夜,她一声不吭将我拉进一个几百人的授课群中。或者因为熟,并没有事先问我是否愿意。所以她也不知道,我对微信群一直很排斥,尤其很多人的那种群,其中大部分还是陌生人。

这是我心理上的一个小禁区,那么长时间了,我唯一停留的群是家人建的,平常很少说什么,只在有事时发消息。

所以发现被拉进群,当即我便决定退出来。但退出之前,还是先跟她诚恳解释了几句,为自己这种心理问题跟她说了对不起,希望她理解。毕竟她是群主。

当时她回我,没事的,也只是想拉你进来捧捧场热闹一下而已。

我亦相信如此,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可很快发现,她自此再没有在我的朋友圈留过任何痕迹,而当我记起来好多天看不到她朋友圈时,才吃惊地发现她将我屏蔽了,她的朋友圈,成了我眼前一条直线。

她唯一没做的是将我删除。或者因为是成年人,终归要保留那么一点得体。

还是有些难过吧,毕竟那么多年了,突然因为这轻微的小事冷了场。

可是已经不能改变什么,那种冷,是真的冷,冷到我知道我们从此以后,只能是彼此微信好友里一个不会再有交集的名字。

但并不遗憾,时光和世事的公平,原本就在于这种淘洗。我们都会认错人,把虚幻的亮光当温暖,可是这个小小朋友圈,会在恰当时候还原真实温度,让我们最终真正懂得冷暖自知。

朋友圈的冷暖和世间的冷暖,其实并无不同。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