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不加糖,爱情感悟咖啡不加糖下一句段子

访客

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自太祖努尔哈赤军兴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军功卓越的勋戚之臣。入关后逐渐发展形成一批满族世家大族。其中最著名的又是“满洲八大姓”。

关于满洲八大姓是哪八家,似乎已经有了定论,即钮钴禄氏、佟佳氏、瓜尔佳氏、富察氏、赫舍里氏、索绰罗氏、那拉氏、马佳氏。其实这是清灭亡后,民国时期形成的一个说法。事实上,清代的满洲八大姓并非是指这八家,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说法,官方也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

关于八大姓的几个不同版本

乾隆中叶以后,满洲“八大姓”、“八大家”、“八大贵族世家”,的称呼才开始流行。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有《八大家》的记载:

“满洲氏族以瓜尔佳直义公之后,钮钴禄氏宏毅公之后,舒穆禄氏武勋王之后,纳兰氏金台吉之后,董鄂氏温顺公之后,辉发氏阿兰泰之后,乌纳氏卜占泰之后,伊尔根觉罗氏之后,马佳氏文襄公之后,为八大家云。”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发现一个细节,姓氏是要按家族分类的,以钮钴禄氏为例,额亦都家族一脉才是真正的贵族世家,而乾隆朝红人和珅虽然也是钮钴禄氏,但他隶属正红旗,与额亦都不是一脉,固不列八大家。

光绪朝杨同佳人在《沈故》卷一《满洲八大姓》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八大家包括:瓜尔佳氏、钮钴禄氏、舒穆禄氏、董鄂氏、辉发氏、乌纳氏、伊尔根觉罗氏、马佳氏。与《啸亭杂录》中记载的又不一样。

此外在《鸡林旧闻录》和《清稗类钞》中都有记载“八大家”,但只有钮钴禄氏、瓜尔佳氏、舒穆禄氏这三家都是固定的。就是民国时期编修的各种史料中,对八大姓的记载也互有差异。

晚清以后,关于“满洲八大姓”或“八大家”的说法更多,这是因为“八大姓”的形成与演变历时近二百年,他们人口较多,散布于京城、东北各地,虽然都是一姓,却各自为族。

由于某些氏族势力的盛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地域范围内,所谓满洲“八大姓”“八大家”是不同的。清朝灭亡后,满洲人冠以汉姓,才有了所谓的“佟、关、马、索、齐、富、那、郎”八大姓的说法。

官方史料中记载的八大姓

关于“八大姓”最权威的记载,来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这是一部官修史料,可信度自然也最高。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乾隆皇帝登基不久便指出:

“八旗满洲,姓氏众多,向无汇载之书,难以稽考。著将八旗姓氏,详细查明,并从前何时归顺情由,详记备载候朕览定刊刻,以垂永久。”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修成以后,专门标注了八个“著姓”,这八大姓中以“勋业最著者,冠于一姓之首”,并在同一姓氏之内,区分出了等级。具体是这样记载的:

瓜尔佳氏为满洲著姓,而居苏完者尤著;钮钴禄氏为满洲著姓,而居长白山者尤著;舒穆禄氏为满洲著姓,而居库尔喀者尤著;赫舍里氏为满洲著姓,而居都英额地方尤著;佟佳氏为满洲著姓,而居马察地方尤著;他塔纳为满洲著姓;觉罗为满洲著姓;纳喇为满洲著姓。

这样乾隆朝修订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就正式确定了“满洲八大姓”,即:瓜尔佳、钮钴禄、舒穆禄、赫舍里、他塔纳、觉罗、佟佳、纳喇八个姓氏。

满洲八大姓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

1、军功显赫,先期归附

八大姓归附的时间都很早,基本上都是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期。这些族属民众来归,扩充了建州女真的社会基础,增强了满洲的综合实力。八大姓中绝大多数成员,特别是一姓居某地“尤著”者,多在天命年间投奔努尔哈赤。

比如瓜尔佳氏费英东,钮钴禄氏额亦都,舒穆禄氏杨古利,赫舍里氏硕色、希福兄弟,伊尔根觉罗氏阿尔塔什等,皆是率众而来。

2、官居要位

八大姓的很多成员都是执掌中枢和地方的文武职能部门。根据《清史稿》的统计,八大姓在崇德时期有议政大臣17人;顺治年间的议政大臣11人;康熙时期议政大臣13人。其份额都占了半数以上,足见他们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3、世袭佐领,根植八旗满洲

八大姓先后被编入满洲八旗,成为后金政权的军事骨干,一些精英分子被划入两黄旗,成为满族势力的中坚。此外,很多八大姓成员都有世袭佐领的头衔,在清初社会上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无论官居何职,都不能脱离其立足于满洲社会根基的旗分佐领制度。

4、与皇室联姻关系紧密

八大姓与皇室之间的姻缘联系十分紧密,比如努尔哈赤有后妃14位,八大姓家族的女子就占了10位,皇太极15位后妃中占了5位,可见清初时期,八大姓女子与皇室通婚十分普遍,也是后宫嫔妃的主要来源之一。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的满洲八大姓,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与其家族荣辱息息相关。比如赫舍里氏康熙晚年以后基本没落,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八大姓,再如富察氏是在乾隆朝走向鼎盛的,因此清初时期也算不上八大姓。所以需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