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芝不是古老的传说

访客

前阵子上映的漫威新片《黑豹》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科技世界领先,决斗依然十分原始……这部非洲版起点爽文让非裔人民打了一针鸡血,更蝉联北美票房冠军。

然而这毕竟是幻想。非洲依然是那个占据世界贫困人口95%的非洲,出门要随时提防挨枪子儿。然而再贫穷战乱的地方也有高于温饱的精神追求:印度有宝莱坞,非洲也有自己的X莱坞。

非洲电影工业

始于一批从中国进口的空白录像带

1992年,尼日利亚倒爷肯尼斯·纳布从中国搞了一批空白录像带回国,但觉得赚不了钱,于是用一个月时间加12000美元,跟人合拍了一部叫《奴役生活》的片子。说的是一个热衷巫术的男人把自己老婆换成了财富。

这部乱七八糟的电影狂销了100万盒DVD,并开启了“非洲好莱坞”时代。

如今的非洲电影第一重镇也是在尼日尼亚的“尼莱坞”(Nollywood),虽然“平均一周拍一部”,质量暂且不提,至少在产量上尼日利亚赢了(年产2000部以上,国产片年产800部)。

同时电影还解决了一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带来6亿美元收入。

受此影响,津巴布韦出现了“津莱坞”,索马里出现了“索莱坞”。

乌干达也出现了“瓦卡莱坞”,规模比尼莱坞小得多。都是在贫民窟里拍摄,平均每部费用合1200多人民币。

40多岁的Isaac Nabwana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Isaac Nabwana

在32岁之前,他从未接触过电影,都是听“说书”并展开想象。哥哥在棚屋录像厅看完电影,然后转述给家人,他就把这些画面画下来。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会拍一堆短视频,直到一个演员教他怎么串成一个故事。Isaac靠搬砖攒下的钱,成立了这家电影公司,创立10多年来,已经制作了46部长片

贫穷使人创意无限。不要说摄影棚,他们连投影仪、硬盘、发电机都没有,拍摄地点十分随意,如废弃停车场、废厂房、大街。最近他们的新片得到了1.3万美元募捐,是在养猪场制作的。

他们用废弃零件组装寿命两三个月的电脑,平底锅和塑料管被组装成了火箭发射器,刻尖短木头就成了子弹,废弃金属就能改装成枪,电影海报是用树皮纸做的,Isaac向军方借飞机失败后,甚至用废弃零件拼凑了一架“直升机”。

需要一点想象力才能认出这是子弹和机枪

由于反复使用的牛血让演员们都染上了病,所以拍枪战场景时,演员胸前塞满了诊所提供的免费套套,里面灌入红色染料——这就是他们的血袋。

有时拍着拍着就停电了,或者设备坏掉,就只能从头再来。他们要自己准备演出服和道具,自己化妆,导演身兼编剧、后期。这些都还不算完,没有发行商和分销渠道,村里有电的时候,就全家出动刻录、贴标签、打包。

图左为剪辑设备,图右为导演的刻碟家族

当地稀有的电影院一般两块屏幕,没有字幕,但有解说员兼相声演员。去影院的妇女会被认为是小姐,而昂贵的电影票也不适合非洲,因此租碟是主流形式。

电影院和解说员

拍完电影还得自己挨家挨户去推销,开着卡车,放着大喇叭,或是街头摆摊。一部电影大概会做成7000多张DVD,每部卖1美元。而盗版只要四分之一的价格:“这是我们很大的问题。”

只要捐50块钱,你就能随意客串乌干达大片。资金和设备是众筹的,摄像机等靠捐赠。一些无力拍摄的电影片段也众筹——让网友拍好之后传过来剪辑在一起

中国人创造了“抠图演技”,他们则创造了“众筹拍片”。

这些粗制滥造的电影情节都差不多:两个巫师怎么打起来,穷光蛋怎么发财,年轻人谈恋爱遭遇挫折等等。

Isaac导演本人深深迷恋着中国功夫片,因而在他的电影里经常能看到中国功夫的影子。

拍了很多电影后,Isaac成了当地有名的巫医,因为警察搞不懂视频里的他是如何让木枪弄死人的。

一个叫 Alan Ssali Hofmanis的“美国白求恩”在网上看到Isaac拍的片后,被这种精神感动,飞过半个地球成为他的合伙人,把自己的蜜月预算和信用卡额度全部投入了乌干达电影事业中,现在他经常在瓦卡莱坞客串。

Alan Ssali Hofmanis

然而这些仍然让当地青年如痴如醉。他们很自豪,终于有了自己的电影而不用只依赖西方。大学生纷纷来瓦卡莱坞实习,周边贫民窟小朋友从小就狠练功夫,以求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能变成李小龙。

虽然挺扯,但写着写着,竟然有种迷之感动。

落魄无法剥夺一个人做梦的能力。呃,希望国内那群承包烂片的小生小花,也能有这种热爱电影事业百折不挠的觉悟吧……

(完)

编辑=mia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