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供词第一份供品

访客

苏轼一生足迹遍天下,在全国有近百处的东坡遗迹。论起人气,历史上的著名士大夫都无法与之相比。


北归途中,当风烛残年的苏轼在润州(今江苏镇江)金山寺看到好友李公麟在十年前为他绘制的写真像后,心中感慨不已,用一首《自题金山画像》诗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切中肯綮的评判: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十多年的贬谪生涯,成了苏轼生命的主题。一生漂泊大江南北,苏轼承受了太多的磨难。对此,他却毫不介怀,而是用自嘲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一生,足见其光风霁月的坦荡情怀。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也是自己对自己生平的肯定,在三州的贬谪生活,是苏轼政治上最为失意,也是生活最困难的时期,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

仕途的蹭蹬成就了苏轼,成全了他伟大的人格。

苏轼的一生令后人感叹唏嘘,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独特的人生经历,他的文学创作才会实现儒、释、道思想的融合,其济世悯农的情怀才会闪耀千古。

苏轼的旷达、通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有着鲜为人知的原因。苏轼所处的时代道教昌盛,道士们竭力施展其占卜、看相、算命等预知吉凶祸福的方术。芸芸众生在无法把握命运的情况下,自然会祈求通过占卜、算命来预知未来,以求趋吉避凶。

社会风气使然,即使是有一定思辩能力的士大夫也不能免俗。苏轼年幼时的启蒙者就是一个道士,在他心底自然相信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七月,苏轼兄弟参加了开封府解。苏轼本来是四川人,却参加了开封府解,显然,这是他父亲托关系开的方便之门。

京都不比眉山,物丰人阜,商业繁荣。苏轼甫至汴梁,与刘姥姥进荣国府仿佛,看哪都是欢喜赞叹。

这一天,苏轼信步走在街上,遇到一个相士,见那人门庭若市,口若悬河,讲得人们目瞪口呆,苏轼立即走不动道了。几句攀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苏轼就听信了相士的话,掏钱为自己占卜前程。

那人仔细打量他半晌,才神神秘地告诉他,虽然骨相非凡,然而生就了“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将来虽然文名满天下,但一生有迁徙不测之祸。

纵观苏轼一生,一个悲剧接着一个悲剧。

果然如相士所言,苏轼文名满天下,而其入仕后,宦途坎坷,不在贬谪之地,就是赶往贬谪之地的途中。就连苏轼自己也承认被贬谪海南的原因是骨相不佳。

《说郛》卷二十七记载,苏轼从海南贬地归来,有好友问起他迁谪艰苦,他不以为然道:“此乃骨相所招!”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