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给了岳飞一批文件
六百年,天下变局;六百年,风雨见证。
透过一座城,看六百年世事沉浮;
透过一座城,寻五千年华夏之魂。
紫禁城是北京故宫的旧称,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化地标之一,它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沧桑,见证着民族的屈辱与复兴。可你知道吗?有这样一个小小的物件,不仅承载着这座城的物华天宝和历史风云,更是成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张文化名片。
今日21:50,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档案》,将特邀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出版社社长王亚民,带您走进故宫深处,了解《故宫日历》的前世今生。
民国时期红极一时
一度成为“头号社交礼物”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1月1日,素有蒋介石“文胆”之称的陈布雷,家里迎来了一位客人——执教于浙江大学的郑晓沧。
为响应1935年底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浙江大学学生纷纷举行游行活动,与一直阻挠学生运动的浙大校长发生激烈冲突。郑晓沧此次前来,想要和陈布雷谈的一个重要事项,就是请求更换浙大校长。
这次见面,郑晓沧掏出了一份当时被称作“民国头号社交礼物”的小巧物件赠予陈布雷。不久之后,他便被推举为浙大校务长。在民国时期,送礼办事稀松平常。收礼的人,愿不愿帮忙、帮多少,主要就看送的礼是否到位。郑晓沧的这份礼物显然到位了,他带给陈布雷的正是《故宫日历》。
据资料记载,《故宫日历》在1933年发行之初,热度就迅速辐射南北各大都市。到了1937年元旦前夕,日历在天津已呈现“供不应求”的势头,商家为“抢生意”,跳过当时的代售处《大公报》,直接在北平订购,可见其流行热度。小小一本《故宫日历》,为何如此受追捧?
绝版后再获新生
⊥14年轮回后如何旧貌换新颜
1938年,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这一年,《故宫日历》的编印工作就此中断。因此,1937年版《故宫日历》成为老版《故宫日历》的“绝版”。
直到2009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偶然间得到1935年出版的《故宫日历》,由此打开了《故宫日历》重获新生的大门。2010年,新版《故宫日历》走进大家的视野。此后的12年间,它一直遵循沉稳大气的“红砖头”设计,但一个新的问题产生了:《故宫日历》在虎年重生,2022年又是一个新的虎年。历经一个轮回后,《故宫日历》难道还要继续以“小红砖”的面貌示人吗?
“苟日新,日日新”,这是故宫的一个对联,寓意创新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如果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身为故宫出版社社长的王亚民,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改版!但如何改,改成什么样?曾经备受热捧的《故宫日历》,换了新颜后,还能否被大家接受?
千“虎”万唤,萌“虎”来袭
新版《故宫日历》如何成为国潮引领者
编撰新版《故宫日历》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主题的确立,第二个就是文物的挑选。据了解,《故宫日历》的编撰团队只有5个人,而故宫的藏品却多达186余万件,如何在海量的文物中挑出包括封面在内的365件,无疑困难重重。经过漫长且艰辛的工作,2022年虎年《故宫日历》最终总结出12个月的主题和既有艺术价值又自带故事性的文物。
确立好扎实的内在,当然还需要漂亮的皮相进行加持。新版《故宫日历》的封面上有一只呆萌的飞虎。这件文物来自故宫博物院藏品“清代红色纱绣云纹飞虎旗”,也就是清宫里面过去唱戏作为道具的旗子。
2022年,壬寅年,生肖虎,虎威武勇猛,寓意吉祥平安,是活力和荣耀的象征。旗中飞虎形象构思奇特,带两只翅膀的老虎勇猛敏捷、生猛恣意,带着虎虎生气在天空中飞翔。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很多飞虎的形象,在众多形象中,为什么偏偏挑中了它呢?2022年虎年《故宫日历》在设计上,还做了哪些创新?
今日21:50,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北京卫视《档案》,特邀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故宫出版社社长王亚民,为您倾情讲述《七十二载深情守望,一轮回后再领国潮——〈故宫日历〉的前世今生》,敬请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