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裙怎么搭配顶图?长裙如何搭配

admin

最近凡是有唢呐出现的地方,几乎都会有一个评论,那就是:唢呐一响,不是大喜就是大悲。

儿时在农村,听到唢呐的机会很多,那时的红白喜事都有唢呐的伴奏。结婚的,就在房顶上搁一个大喇叭,里面轮番播着热闹的地方戏曲,多是豫剧,《抬花轿》《朝阳沟》,等等,来烘托喜庆的气氛。遇到白事,更是专门请来吹奏班子,辟出一块地,一般都是在灵棚前面不远,也是卖力地吹拉弹唱着。啥曲子不懂,就是听个声,搞个仪式,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也有的是为了做做样子给乡邻们看。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后来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西洋乐团和歌舞流行起来了,唱的跳的根本跟那肃穆甚至是悲痛的情绪不搭,看上去甚为荒诞,但还是有人趋之若鹜。传统的民乐演奏就渐渐消失了,唢呐之声更是从此杳渺。

这样的故事在吴天明导演的绝笔《百鸟朝凤》里就有呈现。一场丧葬仪式,一边唢呐,一边艳舞,乐师不再以礼相待,搔首弄姿的美女却被众星拱月。这真的是一种进步吗?

有人说,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它的土壤。这句话有点扎心,但是也似乎是言中了。在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现代都市文明里,妄想复苏旧有的艺术,往往显得无比尴尬又悲壮。

去年《这就是街舞》里舞者杨文韬夫妇的一支《囍》火爆全网。都说先有音乐,后有舞蹈。舞蹈的成功离不开音乐的增色。舞蹈《囍》的背景音乐是一首同名歌曲,相信很多人被舞蹈打动,很大程度也是受了歌曲的感染,而这首歌的震撼之处,很大程度也是在于高潮段落的那一声突然而起的唢呐鸣唱吧。那一声,似乎一下撕裂了整个世界,撕裂了人心,撕裂了所有的幸福。正是那一声唢呐,把这首歌这支舞的情绪拔到了最高点。

所以说,唢呐还是有生命力的,民乐还是有生命力。只是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似乎都成了小众,只能是在流行文化的夹缝中偶尔惊鸿一瞥。

比如二手玫瑰的《仙儿》,一开场的唢呐就能直接点燃人的灵魂,但是这首歌或者说二手玫瑰这个摇滚乐队一直被人们标以另类。没点毛病,谁听二手玫瑰啊。唢呐,大红袄,这些以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民间元素,现在倒成了异数。

同样命运的,还有京剧等戏曲,手工艺品更是,虽然总有从业者在努力复苏它们,可是好像都是事与愿违。之前有个很热闹的事件,就是相声演员唱京剧,专业人士说胡闹,支持者说要不是因为相声,都不知道还有京剧。在短视频领域里,所谓给传统文化加创意的做法,也遭遇了这样的窘境。

到底是应该感恩,还是要去质疑,谁都不好说。因为说实话,一个看似已经没落甚至快消失的东西,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在意呢?

唢呐一响,不是大喜就是大悲。看似嬉闹的《仙儿》在我听来,总是恍惚中回到了苍茫的黄土地上,望着父辈远去的背影,心里升起无限的苍凉。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