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发怎么扣?短发怎么扣发卡
农历四月十四日传说是神仙吕纯阳(吕洞宾)的生日。据说每到这一天,吕神仙会乔装改扮到民间来。因此,每到这一天,苏州的老百姓都会拥到阊门下塘的福济观去烧香,期望能碰到吕洞宾,沾上一点仙气。很多商贩也会在这一天在下塘的街上设摊,售卖皮老虎等民间儿童玩具,还有不少卖苏州点心的,卖花草盆景的。整个下塘的小街上,人山人海,十分拥挤。吴语中拥挤叫“轧”,这一天就叫做“轧神仙”,这是苏州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我小时候也经常会去“轧神仙”。时过境迁,现在“轧神仙”已不在阊门内下塘,而是移到了阊门外的南浩街,在那里新建了一座神仙庙。很想重温儿时的记忆,四月十四,到阊门外的南浩街去,轧神仙去。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评价阊门外的繁荣:“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可见阊门外当时是多么繁华。出阊门,过吊桥(这是苏州人的习惯称呼,现在早就建成了钢筋水泥桥了),往左弯,就是南浩街了。过去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的南北货行,现在也是商铺林立。
老百姓口中的“轧神仙”,官方名称是“神仙庙会”。
走进南浩街,只见街上到处是人,有当地人,有附近农村的人,还有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因为是“轧神仙”,所以各种商品都带上了“仙气”。
这些摊位都是在神仙庙会期间临时设立的。这个摊位上卖的可能是来自江西的山货吧。
商家使尽浑身解数,促销自己的商品,游人踊跃掏出自己的腰包。
神仙庙平时是不收费的,轧神仙期间也要购票入内,每人5元。一是防止拥挤(过去可是时而会发生因拥挤而受伤的事情),二是也能多收一些香火钱。
“四大才子”是苏州人妇孺皆知的。才子面前的桌子上也堆放了货物,莫非“才子”也“下海”了?
街上摆摊供应全国各地的小吃,还有国外的小吃也在这儿有一席之地。
认真工作的民间艺术家。
民间工艺品棕编。
王老吉邀你一起轧神仙。
这里有卖空竹的,苏州人叫“扯铃”。不过过去是竹制的,现在与时俱进,用塑料做了。总感到少了那么一点韵味。
走完南浩街,走出了热闹和喧嚣。来到了金门。金门是民国时期为了交通方便而在古城墙上开的,城门和这一段城墙一直保留至今,可不是仿古建筑哦!
也许是年纪大了,心态老了,总找不到儿时“轧神仙”的那种感觉,除了“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