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服装代理?服装代理怎么招代理

admin

今天是南方的“小年”,在南方传统年俗中,进入腊月二十四就算开始过年了。作为记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厚重积淀的传统节日,过年,凝聚着民族的情感,延续着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作为传统佳节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有很多习俗,南昌也不例外,每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约定俗成的规定,充满了仪式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团年饭的数字:

标准制式为“四盘两碗”

中国有句俗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承载着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累积的情结。祭灶、团年饭、守岁、拜年、祈福……这些代代传承的年俗是这个节日里最精彩的篇章。除夕晚上的团年饭必须全家到齐,围桌团聚,其菜品,既要色香味俱全,又要饱含深刻寓意。老南昌的年夜饭共有六道菜,俗称“四盘两碗”,寓意“六六大顺”,蕴含着对团圆和美、来年丰足的期盼。“四盘”是指红烧鲤鱼、和菜、蹄花和小白菜心,“两碗”是指鸡汤和糊羹。

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告诉记者,在团年饭当天,“四盘”中的红烧鲤鱼是不吃的,寓意“年年有余”。传说,鲤鱼能听懂人话,它将把人们在饭桌上许下的心愿带到“龙王”那里。和菜是南昌一道特色菜,用肉丝、笋丝、芹菜、豆条、大蒜、红萝卜丝、黄花、墨鱼丝等菜和在一起翻炒做成,寓意“和气生财”。蹄花完整烹制,取骨,内放梅干菜。小白菜心清炒,象征“青青吉吉”。鸡汤要选用阉鸡整只烹制,用炭火慢慢炆熟。

“四盘两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梅联华说,就菜品而言,“四盘两碗”还有一些其他版本,比如红烧鱼、豆腐条烧鸡、炒节节高、炒青菜、牛肉炒米粉、炒年糕;就数量而言,有些讲究人家的团年饭就不止六道菜了,可能会达到十八道菜。在这十八道菜中,炒青菜、炒年糕、红烧全鱼、炒米粉、和菜、八宝饭、糊羹是不可少的。“糊羹由薯粉、鸡杂、肉丁、荠丁、花生丁、豆干丁等煮制而成,是南昌的特色美食,它在年三十晚上至少要出现两次,一次是在喝酒前,每个人先吃一碗糊羹暖暖胃,还有一次是在守岁时,全家老小一起吃一碗糊羹。”梅联华说。

老南昌的团年饭也很有仪式感。大年三十,一家老小在饭桌前围坐,老人坐上手,小孩坐下手,酒杯碗碟依次摆好。通常,家族中最年长者将敬第一杯酒,祝福成年的晚辈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未成年的晚辈学习进步、健康快乐等。祖父母、父母、叔婶等长辈依次敬完后,晚辈再一一回敬。这个时候,长辈会拿出准备已久的红包送给晚辈,以示大吉大利。

随着时代变迁,团年饭的菜品越来越丰富,早已突破“四盘两碗”的数量。梅联华说,《尔雅·释天》云:“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年”被当作收获的象征。另有一说,按古人的写法,“年”字是个象形字,有头有尾,四脚伸开,象一个大壁虎,是种可怕的不祥之兽,一岁之中,若没有遇见它,便平平安安了,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叫“过年”。 梅联华说:“如今,人们餐桌上的菜品每天都非常丰富,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团年饭重在团圆,图的是热闹,核心是家庭。吃顿团年饭,与家人团圆,欢享家的融融喜乐,承续家的绵绵瞩望,在亲情守望中再出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拜年的数字:

三个鸡蛋寓意连中三元

春节,就像是时间航线上的一个小站。每到这个时候,远方的候鸟赶回家乡,那些原本已经远离日常生活的传统民俗都在这个日子开展。春节七天长假,每天都有不同的年俗。比如大年初一的早餐,老南昌就非常有讲究。梅联华告诉记者,以前大多数人家要在大年初一早上吃青菜煮年糕、青菜水泡饭以及面点,寓意“青青吉吉”。有的老人还会在初一不沾荤,表示一年的“素静”。春节吃年糕也是南昌人的风俗之一。人们用优质大米和糯米搭配磨浆沥干水后,做成长条形状蒸熟,是过年必备的食物,寓意“年年高”。

南昌人拜年有一句俗语:“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女看娘。”初二这一天,新婚女婿携妻初次上门,必须带上两条大鲤鱼,“鲤”“礼”同音,“鱼”“余”同音,意为尊重和祝福。还要带上蹄花,表示会经常孝敬岳父岳母,再带上高档的水果点心,表示女婿的富有和敬意。岳父母见女婿进门后,则要煮三个秤砣蛋一碗面,然后杀鸡、杀鸭款待。

过年的时候,客人来拜年,主人一定要烧汤煮面,每人一碗,每碗加三个鸡蛋,“3”是单数,在喜庆的春节期间,为何不给双数呢?梅联华解释称,这与南昌的一个传说有关。相传有一个秀才连考五年未中,第六年赴考启程时,母亲为了讨吉利,煮了三个秤砣蛋一碗面给儿子吃,寓意连中三元。后来秀才果真中了状元。于是,后人赴考都学着做三个蛋一碗面,讨个吉利。年长月久,成了风俗。

正月初五,是各商店开市之时。店主和伙计可以毫无拘束地痛饮一番,互祝新的一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初五也是旧时南昌“送穷”的日子。穷神带有五穷,按唐代文学家韩愈解释,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老百姓不喜欢穷神,但年三十晚上迎神时,穷神还是和众神一块儿进了百姓家。老百姓厚道,不想在过年时因穷神而惹得众神不快,忍到初五,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在这一天“送五穷”,拿起扫帚,连垃圾一起将穷神扫地出门。

正月初七,南昌人叫“上七”,有“上七大似年”之说。南昌人非常重视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丰盛的酒宴招待亲朋。在农村,人们白天舞狮子,晚上舞龙灯,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大年三十。

而正月十五是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俗称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南昌话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有些地方还有“闹完十五闹十六”的习俗。旧时南昌灯市花灯品种繁多,有彩色玻璃、白玉、瓷器、彩纸、绢丝、绸缎制作的各式彩灯,放灯时,还要配以舞龙、舞狮表演。各种表演队伍会从洗马池、瓦子角舞到万寿宫一带,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看完灯回到家,一些人家还会煮元宵,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宵夜。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南昌有一句俗话:“元宵之宵,不吃就馊”,意思就是元宵是年事活动里的最后一个节日,标志着春节的结束,节日里准备的食品都应该吃光,否则就会坏掉。“过了元宵罢了灯”,元宵闹完后,南昌人的年事活动也就基本结束了。

送礼的数字:

压岁钱一般给双数

南昌有句俗语:“大人望官饷,细伢子望过年。”小孩之所以盼过年,是因为过去只有在过年时大人才会为其添置新衣、准备零食,更重要的是,家中长辈还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后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这种钱币的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梅联华告诉记者,压胜钱与今天的压岁钱最大的不同在于不能流通,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据史书记载,宋神宗时,王韶的幼子南陔,在元宵节观灯时被歹徒掳走,途中正好碰到皇家车队经过,南陔大声呼救得以脱险。他后来随车入宫,神宗赐予金犀钱以压惊,从此馈赠“压岁钱”更成为流行时尚。明清时期的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从不能流通的专门钱币演变成了现金。南昌人给红包的数额非常讲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南昌人给压岁钱一般都是双数,如二为“好事成双”,四为“四季发财”,六为“六六大顺”,十为“十全十美”等,饱含了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祝福。

除了压岁钱,春节期间不免要送礼,但在旧时南昌,不仅要讲究日子的双单,而且送礼的件数也相当地讲究。根据《南昌地方志》记载,送礼金时,红喜事送双不送单,但送双时,四、八、二百五十却忌用。四谐音“死”;八,有七胜八败之说;二百五十,因旧制钱一千为一吊,二百五十为半半吊(四分之一),俗称“半吊子”,意指呆傻。一般送礼品的种类都在四种以上,为双数。这里面也暗含“口彩”:四种是“四季康泰”,六种是“六六大顺”。

古人云:“民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 梅联华说,年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用历史与智慧沉淀出的一朵奇葩。年俗不仅承载着一个民族精微复杂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思想意识,还维系着社会的和谐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梅联华说,“朴素的年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网络的日益便捷,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发生着变化。一些老传统习俗,对于现代人而言,已经渐行渐远。‘互联网+’成为了传统春节全新的载体,让传统年俗有了更广阔的共享空间,激发出活力和新鲜感。”( 记者 徐蕾/文)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