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发箍扎马尾视频?如何用发箍扎马尾视频教程

admin

《吕氏春秋》写成时,编撰者吕不韦宣称:谁若能改动一字,赏金一千!“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从此而来。

这本编撰者自认为优秀得“没有一处可以改动”的书,内容究竟是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看成书背景:这本书写自战国末期。

春秋战国本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最开放、思想最繁荣的时期,而经过这500多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积淀,到此时已是“瓜熟蒂落”了。

再看作者:这本书是由吕不韦和他的众多门客合写而成。

当时秦国如日中天,各国人才纷纷西向入秦,吕不韦又贵为秦国国相,所以他手下这批门客,应当汇聚的是当时中国社会中的顶级精英了。

这也保证了此书的成书质量,难怪吕不韦敢吹“一字千金”的牛。

既然是春秋战国这个思想黄金期的总结之作,《吕氏春秋》自然也要有总结者的超凡气度——

《汉书》的作者班固说它:“兼儒墨,合名法”。

刘备的同学高诱说它: “大出诸子之右”。

民国学者许维遹说它:“夫《吕览》之为书,网罗精博,体制谨严,析成败升降之数,备天地名物之文,总晚周诸子之精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虽未必一字千金,要亦九流之喉襟,杂家之管键也。”

“杂家之管键”,没错,《吕氏春秋》所属的,就是诸子百家中比较低调的一家——杂家

杂家的特点是博采众长,很多属于其它家的观点,也会被杂家包含进去。而《吕氏春秋》中包含得最多的,是道家的“黄老之学”,以至于也有人主张,把《吕氏春秋》归入道家。

当时的黄老之学,并非东汉以后变就的那样——丹药修行,神神叨叨,而是正儿八经的经世致用之学;也并非文艺青年庄子那样,清谈虚谈,消极避世,而是主张要入世,把自己的观点落实为一种社会制度。

它的基本观点是:施政者要尊重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不要频繁折腾。

历史上,确有太多施政者自以为英雄了得,没事找事,非要弄出点“作为”,最后却把国家折腾得民穷财尽,比如刘彻、王莽 、杨广、王安石……

一直到几十年前的“跑步走向共产主义”,近在咫尺的“4万亿”……

都印证着《吕氏春秋》里那句“有道之主,因而不为” 。用现在的话说:no zuo no die!

但《吕氏春秋》成书的时代,恰好不适合黄老之学的生长——

此前,以“集权、统一、严刑峻法”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已使秦国走上了一条极其“有为”的“大政府主义”之路,此后横空出世的秦始皇嬴政,基于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更是倾心于暴烈的法家,而受不了保守温和的黄老之学。

因此主持编撰的吕不韦被逼死,秦始皇将法家的暴烈之道推行天下之后,这本《吕氏春秋》就被长期搁置,不受重视了。

秦亡之后,通过前朝教训,汉初统治者彻底看透了“有为”之祸,重新拾起黄老之学,中国也由此走向了历史上的第一轮大盛世——文景之治。

再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出场,奉行《吕氏春秋》所抨击的“衰世之政”,“功费愈甚”,于是果然也民穷财尽,流民遍地,“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天下虚耗,人复相食。”

用之则民富,弃之则民贫。

《吕氏春秋》通过后世这些反反复复的印证,将其深厚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认为施政者应有为,还是无为? 单选

0

0%

有为

0

0%

无为

0

0%

看为些什么

投票

var 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vote_init_node");if(!vote_init_script){var _vote_init_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_vote_init_script.id="vote_init_node";_vote_init_script.src="//sf1-ttcdn-tos.pstatp.com/obj/ttfe/site/pgc-fe-icon/mp_vote_file_1567666520188.js";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_vote_init_script);}

虽卧书斋沐松风,

世间变幻掌握中。

纵览千秋天下事,

一笔道来亦从容。

张樟读世界,为你解读所有有趣的话题。

作者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合作、交流。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