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出画面的质感?怎么做出画面的质感效果

admin

作者:李守才

聊起过年,自然就聊到历法。我们现在实行的历法,既有地球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一周回归年的公历,也有按月相计月,同时置闰月兼顾回归年的农历,于是就产生了两个新年。建国前夕,新政协会议明确规定了公历的一月一日叫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春节即我们俗称的“过年”。

年的概念,最初来自古老的农业,含义是谷物成熟。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年字,上边是“禾”下边是“人”,即人在负禾。人们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庄稼的生长周期和四季轮回作为年。夏时叫做“岁”,商时称作“祀”,周时曰“年”,唐、虞则谓之“载”。自周以后,年的叫法延续至今。不过,直到现在这些不同叫法,我们仍然在同时使用。如:“三年五载”、“岁岁年年”。

过年起源于古时候的腊祭。先民们在年末岁首用一年收获物如猎物、训养的牲畜和谷物食品,来祭祀众神及祖先,并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过年”这一传统节日。

时至今日,这是我国民间最普遍、最盛大、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是老百姓格外重视、格外讲究的一个节日。也是有着独特风俗、仪式和一系列节事活动的一个节日,是任何一个其他传统节日所无法比拟的。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过年有辞旧和迎新的双重含义,既过上年年末又过新年岁首,统一于过年之中。在时间上,包括上年的最后一天,即“大年三十”(若腊月是小尽,则为二十九)叫“除夕”,和新年的第一天,即“大年初一”叫春节,正处在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而广义上的过年,则从“腊八”就拉开了序幕,自二十三“小年”,至“除夕”、“春节”,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才告结束。

说起过年。就不能不提到民间流行的一首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粥没几天,转眼就到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爷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买年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啃骨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字里行间浸透着过年的欢乐与喜庆。

一.

腊八熬喝腊八粥

进入腊月,第一个节日便是“腊八”节。这一天当然是家家户户熬喝腊八粥喽。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一个故事传说。从前,有一对老夫妇,辛勤耕作,勤俭持家,过得很殷实,有吃有穿有住。可他们的儿子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娶个媳妇也是如此,也不听教育。老两口去世后,小两口坐吃山空。到了一年的腊八这天,连吃的也没了。清理了所有的粮缸面袋,抠遍了墙角地缝,才找到了一些粮粒,利用这些杂粮熬了一点杂粮粥凑合了一顿。这才后悔没听老人的教育,于是痛下决心改掉恶习,以后日子才慢慢变好了起来。人们便借此到腊八这天熬杂粮粥喝,并教育后代辛勤劳动,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代代相传,便形成了熬喝腊八粥的习俗。

到这一天,鲁中南一带各家各户都用小米、红枣、大豆、花生、核桃混合一起,有的还杂以高粱、地瓜(农户家家都有地窨子,贮存地瓜、土豆、生姜之类),熬一大锅粘粘的、软软的、热腾腾的腊八粥。盛一碗撒些许红糖,既香甜可口又富有营养,是上乘的滋补佳品。在这“腊七腊八出门冻杀”的寒冷天气里,一家人围坐灶台旁,喝上一碗又充饥又驱寒的腊八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不仅人喝,还要用粥喂驴、牛大牲畜。民间有“打一千喊一万,只等腊八那顿饭”的谚语,老百姓过节并未忘记为人出力的牲畜,这充分反映了老百姓纯朴善良的慈悲情怀。

壹点号实验老李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