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如何加宽肩膀?青少年如何加宽肩膀视频
原文作者岑大利高永建
摘编罗东
卖唱行乞
卖唱行乞是一种源远流长而古今常见的行乞方式据史书记载大约在战国至秦时期这种行乞方式就已经出现有一个善于唱歌的女子叫韩娥在去齐国的路上没有吃的经过雍门时只好卖唱乞食她走了以后留下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来韩娥在一家客店受到侮辱大声哀哭附近的老少都跟着悲哀涕哭三日不食于是有人追回韩娥让她再放声长歌人们又都欢喜地跳跃起来随后人们厚赏了韩娥韩娥的歌声动听感人至今仍流传的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是出自这一典故由于她始开卖唱行乞的先河而且不但沿途卖唱还进入客栈向旅客唱乞后来被后世的歌女和卖唱的乞丐奉为始祖
卖唱行乞发展到宋代已成为乞丐诸行中独立的一行其表现形式也由个人卖唱发展为或一人伴奏一人演唱或多人伴奏一人演唱或既有伴奏又有伴舞等多种形式而卖唱的地点有在街头的有在酒肆茶楼的也有在旅店等处的南宋时临安街市上就有三五个乐人组成的小队表演手托着一二个女童舞旋口唱小词专沿街赶热闹在元旦放灯三春园赏玩及游湖看潮时便在酒楼胡同妓馆等处表演谓之荒鼓板但这种表演得到的赏钱并不多
到了清末民初卖唱行乞更加流行说唱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有唱小曲的有唱小戏的有唱河南坠子的有唱花鼓调的还有唱莲花落的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电视剧传奇大掌柜画面
先说唱小曲的这种卖唱形式元代就有元代高明写出琵琶记中即有赵五娘依靠弹琵琶卖唱而赴京寻夫的一出
赵五娘的唱词云途路上实难捱盘缠都尽了好狼狈试把琵琶拨逢人乞丐人家问她会弹什么曲她回答说奴家只会弹些行孝曲儿她所唱的曲词都是她自编自演的这种卖唱形式早年在江淮地区就较为流行后来传到北京多为盲艺人进行说唱以单人为主也有二人或多人的使用的乐器多以三弦琵琶月琴等为主多采取坐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他们有的在白天出来卖唱有的在夏日的傍晚出来卖唱一直唱到很晚如都城琐记中燕都杂咏条云盲女琵琶曲黄昏市上游何人呼侑you酒唱到月当头下有注云夏月街上时有盲女携琵琶卖唱到民国后期旧北京街头还常有三四位男女盲人各持马竿身带乐器且行且弹还一面敲鼓这是卖唱的有的人家为了消夏或办喜事让这些盲艺人来家演唱每唱一段给二三角钱或包天唱几个小时给多少钱唱的小曲有北京实事如探清水河枪毙王友全等以及今古奇观的段子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
唱大鼓的江湖人称柳海轰据说大鼓的起源很早在尧舜的时代朝堂里就设立谏鼓以下谏上周庄王时也击鼓化民因而被他们当作祖师他们使用的大鼓的鼓架子据说是向穷家门借着使用的使用的板儿向来分为铁板木板腔调大不相同有梨花调靠山调梅花调奉天调乐亭调西河调京调怯调等梨花调以山东人唱的最佳靠山调是天津的土产梅花调以北平人唱的最为相宜其他调也是各行其道唱大鼓的艺人唱的都是下层社会人士都懂的书曲如杨家将呼家将反唐传等因为他们不迎合下层社会人的心理就挣不到钱朝市丛载技艺门载有大鼓书诗云弹弦打鼓走街坊小唱闲书急口章若遇春秋消永昼胜他荡落女红妆说明清朝时京城内唱大鼓的还十分活跃其中还有不少女艺人其地位身份较荡落的女子要略强一些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北京街头还时常能见到唱大鼓的盲人乞丐
唱小戏的据中华全国风俗志的洛阳风俗琐录条云演戏有三调二黄越调梆子俱系土音听之无所区别衣衫褴褛面形菜色诚南人所云三只破箱子十个叫化子者也而本地人叫好之声连连不绝莫明其好处何在也又云沿街乞丐皆手执檀板高唱梆调挨户求乞所有南方之哀的强的弄蛇的善骗的种种行为除哀的稍有余竟鲜有耳这就是说靠唱小戏为生的乞丐多无坑蒙拐骗的恶劣行为当属比较本分的乞丐而他们的生活也相当艰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比原始型乞丐好不了多少
唱河南坠子的关于坠子的起源据说是唐明皇在位时山西有个修行的老人神清气爽仙风道骨常在恒山一带敲打渔鼓简板唱道情歌劝化世人有人问他姓名自称姓张名果乡人都称他张果老后来张果老被唐明皇请入宫中住了些日子又返回山中他的渔鼓简板之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由山西传至河南变为河南坠子宋元时代道人化缘乞丐讨饭都用渔鼓简板沿户唱歌化缘讨要以上传说虽然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但其中所言乞丐讨饭都用渔鼓简板沿户唱歌确是宋元以后存在的事实如穷家门丐帮组织的乞丐就是这样做的到了清末穷家门多不再沿门乞讨而是改在各市场庙会拉场子撂地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画面
江湖人说昔日江湖人都严守规律在早年穷家门人不敢上地摆地设场的人更不赁给彼辈桌凳倘若赁给他们桌凳江湖中的金皮彩挂各行人亦不肯依的如今穷家门的人们能在各市场各庙会赁桌椅上地二十余年前恐也不多见也这就是说穷家门的卖唱居然也鸟枪换炮由行乞变为摆地设场挣钱了这确实是一个空前的大变化
唱花鼓调的花鼓调俗称凤阳花鼓发源于安徽淮河两岸流行于明清由于淮河经常闹水灾每年秋后便有不少妇女和职业艺人身背花鼓流浪卖唱以乞食演者多为姑嫂二人一系腰鼓一持小锣无丝弦伴奏唱词一般每段二十七字内容多是短篇爱情故事唱法较自由凤阳花鼓流传到南北各地对各地曲艺在曲调表演技巧上均有影响同时也从各地吸取了民间歌曲和音乐丰富了自己据说在江浙湖北和湖南地区流行的三棒鼓就是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据明田艺蘅的留青日札说吴越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即唐三杖鼓也清光绪宣统年间上海也出现湖北的乞丐三五人一伙手持乐器有锣有鼓有九连环一人唱江淮小曲手抛刀叉一人击鼓并以锣配之他们也表演三棒鼓用三人一人陈鼓击之一人槌小鼓一人唱曲其词多鄙俗北京地区也有这种行乞方式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十三图三棒鼓图就画有流民到北京以打三棒鼓行乞的情景其题词称此中国三棒鼓之图也其人陕省来京采差手持木棒三根下支一小鼓其棒起落于鼓连打带唱讨钱作为盘费非作艺江湖也由此可见三棒鼓从南到北流传范围甚广虽然它是一种低层次的粗俗的艺术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它却在乞丐的走闯江湖中得到广泛的传播这恐怕是某些专业艺术家所没有想到的
三棒鼓图载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唱莲花落的莲花落又作莲花乐落子起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散花乐原是僧人传教时唱的警世歌宋代以后开始流入民间为乞丐讨食时演唱至清末民初在全国的许多地区乞丐都以唱莲花落乞讨谋生如姚安莲花落相传是清咸丰同治年间由四川乞丐传入云南的姚安大姚景安等县坝区的江西莲花落一名打莲花据说是由江苏浙江的乞丐传入江西的大部分地区湖南莲花闹即莲花落相传也是由外省乞丐来本地传播开来的还有绍兴莲花落广西零零落等这种即兴编词演唱的行乞方式和表演艺术与各地的方言和民歌小调结合形成各自的特点如湖南的莲花落就分为乐曲体和诗赞体两种在衡山一带流行的是乐曲体在长沙等地流行的则是诗赞体
在北京上海苏州等一些大中城市里也有不少唱莲花落行乞的乞丐据史载清朝苏州的乞丐将竹片截为三寸长的两片用绳子系起两端手指活动使之作声边敲边说唱唱词多为乞怜及颂祷语也有讲故事的称之为莲花落或莲花闹乞丐中有一个名叫李阿七的唱得尤其好每次来到市上在商店门前演唱人们都很欢迎他由此他得到不少的赏钱这里所说的讲故事式的莲花落出现于明末被称为文词说唱的叙事性莲花落清乾隆后演唱内容渐以民间传说为主不过大都为专业演员所唱而一般乞丐唱词则多为鄙俗不堪入耳之词
在北京唱莲花落的都是上等乞丐据燕市负贩琐记载这些打大板唱莲花落的上等乞丐有黄门红门之分逢年过节他们到各商店门前叫唱唱完必须给数百文否则他们就聚徒闹事以至十天半个月商店不得安宁这时如果再给十吊八吊他们也不走了这里所说的上等乞丐主要指的是那些没落的八旗子弟清朝时期八旗子弟每月都能领到钱粮吃喝不愁他们闲着没事对曲艺很感兴趣就组织起来群唱莲花落其唱词不外粉饰社会唱什么年太平太平年等清末时大批的八旗子弟破产贫困化甚至连宗室也贫乏失业无以自活他们当中遂有沦为乞丐的而这些人过去游手好闲一无所长唯有唱莲花落还算内行所以这些上等乞丐便只好以此来行乞为生了难怪朝市丛载卷七莲花落诗云轻敲竹板弄歌喉腔急还将气暗偷
小什不闲乞丐图载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黄报遍贴称特聘如何子弟也包头到民国时北平的乞丐中仍有唱莲花落行乞的丐伴两人身上各穿花衣面涂脂粉头戴花帽手执一支竹竿每节挖几个眼孔每眼内贯着好多制钱用五色的绸线紧扎着乞讨时开始表演手舞足蹈旋转跳舞如同发疯一样口里还唱着歌词也有缺少花衣而以便服充数的北平的乞丐唱莲花落所使用的伴器身穿的服饰以及边唱边舞的表演比起苏州乞丐来要复杂花俏得多说明莲花落到后期也有很大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所变化具体说来就是渐与什不闲融合称作彩扮莲花落
所谓什不闲也是乞丐卖唱行乞的一种方式清康熙时已在北京等地流行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二十四幅即小什不闲乞丐图图上题词称此中国小什不闲乞丐之图也其人用粉抹丑脸以木盘盛小鼓门钹敲打唱曲为要钱文而已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认为什不闲是凤阳妇人歌也这大概是因为其表演方式与凤阳花鼓有相似之处的缘故清末也有称什不闲为太平歌词的所谓太平歌词据说是在发四喜的喜歌儿腔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曾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演唱者手持玉子板两片边歌边敲并辅以表演动作这种演唱形式与什不闲十分相似因而民间把它们混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唱莲花落在上海是瘪三的一种临时生活方式他们表演时一手夹二竹片或以一筷一碗相击代鼓板最流行的唱词是五更调十把扇子十八摸沿门高唱等于叫化索钱不过铜币一二枚因为他们所唱时常首尾不全或全不合拍所以没有能得到重赏的
瞽目人图载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敲打响器数来宝行乞数来宝又名溜口辙练子嘴顺口溜等是快板书的前身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最初是乞丐用来走街串巷沿途卖艺借以挣钱糊口的演唱时以竹板或牛胯骨等响器击节一人演唱歌词均即兴创作边说边编慢慢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套子词句式多为可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上下句子押韵两句一换韵唱词间还可插入白话
行医卖药行乞
传统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来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现今所见的商代卜辞中对疾病的记载也有500条之多不过当时治病者主要是巫师他们用祈祷禁咒术来治病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治病西周时据周礼天官记载冢宰属官有医师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这是当时官医的分类后来民间私医鹊起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春秋时齐国的秦越人号扁鹊精于内科外科兼行妇科小儿科等由于传统的中医学起自民间因而历来就有通方术本草的私医行走于乡村城镇之间
在这些私医中许多人是世代家传藏有秘方但也有一些人是自学成才从民间历代积累起来的医药知识中吸取了养分在古代史书中还记载了一些乞丐以行医卖药方式行乞的事例他们有些就是私医贫困后不得不以此技术讨衣食有些则是私医的后代或徒弟还有一些则是无师自通或根本不懂医术徒骗金钱而已下面就按其不同情况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其一原为民间颇懂医术的私医后因某种原因导致贫寒以行医求乞的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载东汉时有个著名的医生叫郭玉是广汉郡雒县今四川成都东北部人其父因经常在涪水边钓鱼故号涪翁涪翁隐迹不仕乞食人间见到谁有病就用针灸给治疗很快就见效后来他写了针经诊脉法传于世他的弟子程高寻求此技多年涪翁才传给他郭玉年少时曾师事程高学得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汉和帝时郭玉做了宫中的太医丞治病多有效应针法传授更广郭玉品性仁爱不恃才傲物喜为贫贱人治病应手见效但治贵人的病却常常不愈为此还曾受到汉和帝的责备后来老死于任上从涪翁和郭玉两代人的行医经过来看有两点值得一提一点是至迟在汉代中国民间已出现边行医边求乞者如涪翁另一点是郭玉行医成名后虽出仕当了太医丞但他喜为贫贱人治病的医德却是直接继承了其父的传统由此可知早期出现的一些私医行乞者无论从医术还是医德来讲都可称为颇佳其中少有虚伪不实的成分
其二原为私医或药铺老板的后代向有家传后因父死家贫流而为丐的据清代笔记耳邮卷四记载无锡有一个哑丐在市上已行乞多年人们都认识他一天他到南门内一个缙绅家乞食守门人对他说我们主人因幼子病危从早上到中午忙得顾不上安排做饭哪有吃的给你呢哑丐忽然开口说何不找我看看我能治好守门人见哑丐能说话大吃一惊进去对主人说了主人吩咐让哑丐进去试诊
哑丐给病人切脉处方很有条理病人服了他开的一剂药便有起色服下三剂病就基本好了主人喜出望外问起他的生平哑丐说父亲在世时曾开药店我虽生来就哑但自幼识字喜看医书所以颇知医术父死后家贫我又不能说话有医术无法行医所以流而为丐问他今日为何能言他说自己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从此他的医名大噪在城隍庙挂牌开业就诊者日以千百计
其三作为江湖的土郎中微通医术明点药性便为人看病以讨衣食但也有对医术一无所知仅凭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来骗人金钱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九十六幅串铃卖药图画的就是一个江湖土郎中的形象只见他一手持串铃摇动一手持写有药名的招牌实际上就是行医卖药的乞丐形象这幅图的题词说此人微通医术明点药性口有佞才就去各省游艺看病时目视病者的颜色口称能治还带卖药无非是乞求衣食而已这些人作为民间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被搬上画面可以想见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然而在这类乞丐中也不乏行骗之人据中华风俗志下篇卷三载摇串铃江湖中人持一物如圆形中空而有胆作声震耳自言能为人医病活人无算实则脉理药性一无所晓徒以骗人金钱为目的他们的行骗之法主要是卖假药在他们所卖的药中有以香菜根充当人参用假藏红花充当真藏红花用桂皮和中药辛夷冒充云南的珍贵药品的受骗的人多因不识真伪或贪图便宜而上当所以说对这类土郎中是绝不可轻易相信其所言的否则赔钱事小丧命事大一念之差将悔恨终生
串铃卖药图载北京民间风俗百图
其四原为士人因家贫无业卖药以资的如明代贫士传中载有两例一例是钱塘人王逵一只脚跛家里极贫衣食无着以卖药为生后卖药不成又以占卜为生他学识渊博精通子史百家善于辩驳人们有了疑难便去找他他无不口应另一例是吴郡人王宾志不做官永乐中期他自毁面容盘起头发穿着布袍游行于市中家贫无业卖药以资所到之处群儿紧随对郡守姚善等官员的来访或视若弟子或拒不见之
其五带有某些神奇色彩的医丐据清代笔记客窗闲话记载江浙地区有一位不知名的齐丐人们都叫他齐叫化他为人似颠狂而实好义只要乞讨得到的饭食有剩余他就分给那些因病不能外出的乞丐所以群丐都十分推崇他有一天他乞讨回来在邮亭里酣睡梦见忽来一丐送给他一粒红丸让他吞下又送给他一支长针让他用来治病齐叫化醒来之后在街市中行走遇见跛腿的人针之即平遇见盲人针之即明遇见中风而哑的人针之即能言于是齐叫化的名声大噪一时所到之处病人都追着他但齐叫化为人治病必择人而施其贫者不必求而治之其富者必婪索满意而后投针他每天乞得数金都分给同丐不藏分毫有一个开典当的富商中风后右臂残废吃过许多药都无济于事当他听说齐叫化的名声后便派人把他请到家中齐叫化向他开价百金才肯下针治病典当商不得已只好给他齐叫化用针刺其肩部成巨孔曰不可封穴俾风从此出拔针而臂即运动自此逢节举发则风从穴出飒飒有声而终身不复病矣后来齐叫化收了一个徒弟两人漂泊于三江两浙间如同父子过了数年徒弟学得按穴针刺之法齐叫化就对他说儿业成矣虽不若翁已超于凡辈可归而家致富不难以针授曰报汝辛勤箕裘勿替矣我将有远行儿柔弱不能追随盍去诸徒弟不忍哭着要求随行齐叫化怒道违我教大不孝便指挥群丐驱逐了他自此齐叫化与他分离不知所终后来徒弟以针灸为业世代相传成为当地有名的世业针医从这段记载中可以推知在以行医求乞的乞丐中确有医术高明者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佚名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3月
占卜相面行乞
占卜之术在我国起源很早上古时期人们就用火灼龟甲视其裂纹而定吉凶商代王室崇尚迷信凡祭祀征伐田猎年成等都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1949年前后出土的甲骨文大多是占卜之辞因而被称为甲骨卜辞周朝的占卜之风仍很盛行上至周王及各国诸侯下至平民百姓皆有事必卜据周礼春官记载周王朝设有专门执掌卜筮之事的官吏其位尊同于大夫又春秋左传国语等书中有关占卜的记载也不可胜数大凡冠婚丧祭等事皆卜而后定军国大事则更可想而知了到了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以卖卜为业的人据庄子人间世第四载支离疏者鼓播精足以食十人下有崔馔注云鼓揲蓍钻龟也播精卜卦占兆也鼓播精言卖卜据此可知当时以卖卜为业的人所得之物可以养活十个人其收入还是颇为可观的又高士传云严君平垂帘卖卜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史记日者列传云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汉书张禹传载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以上数例都是以卖卜为业开肆得钱以自给为春秋以前所未有另据前定录载李相国揆以进士调集在京师闻宣平坊王生善易筮往问之王生每以五百钱决一局而来者云集可见当时占卜是需要付出高昂的费用的
古代的相术是根据人的相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声音手纹等来预测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寿夭等它最早大约出现在春秋时期据史载这一时期的相术主要是根据仪表和声音来相人的如左传文公元年载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又韩诗外传第十八章载卫国的姑布子卿善相迎孔子而视之五十步从而望之五十步对子贡曰得尧之颡舜之目禹之颈皋陶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土者从后视之高肩弱脊循循固得之转广一尺四寸此惟不及四圣者也至我国秦汉则更以纹理来相人荀子正名说形体色理以目异这里的理即指纹理又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许负相周勃指着他的嘴说有纵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后周勃果然饿死这种以纹理相人的方法较之春秋时的以体貌声音相人之法更进了一步
到了唐宋时期民间的占卜相术不但仍然流行而且愈加带有神奇荒诞的色彩许多从事此业的江湖术士或者乞丐往往被说成是能掐会算的先知先觉据唐柳宗元的龙城录载武居常是武则天的高祖少年时游于洛今河南洛阳被人呼为猴颊郎因为他颊下有胡须像猿的下巴颊辅上有四个微涡一天他在伊水边遇到一个乞丐乞丐对他说郎君会有身后名面骨法当刑但你的女儿八十年以后会起家暴富不久即渐渐衰微此事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也许是后人的编造不过那时相术流行却是实在的又宋朝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记载兵部尚书安惇某年被贬谪潭州时遇见一个乞丐自称有戏术要来砚笔纸和香炉用土和唾液搅拌呵之成墨让小吏握笔题诗曰佳人如玉酒如油醉卧鸳鸯帐里头咫尺洞庭君不到长生不死最风流安惇看了颇不悦于是谢过乞丐送他一壶酒乞丐一饮而尽辞别而去后来安惇经过洞庭时被朝廷取消官籍放归田里他才悟出那乞丐的诗意这段记载也把乞丐描写成能预知未来的先知实际上如果去掉文中渲染的成分这位乞丐不过是一个卖卜行乞之人
电影醉拳中的乞丐师傅画面
清代史籍上也记载了一些以算命为生的乞者如坚瓠续集卷三载早年有一个盲人以算命为生每天在苏州城内外行走不会走错路街巷里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又中华风俗志下篇卷三江湖技术条中载敲铁板星相家遨游市上瞽者居多手持铁板一块连敲七下响声震耳与弹弦者不同亦算命中之怪象以上两条都说的是江苏地区的算命先生多为瞽者其行为特征之一就是敲铁板算命这只是算命行当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弹弦子算命的拉胡琴算命的等等
清末民初人云游客曾著文多篇谈到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的相面算卦先生揭露了他们的许多秘密其中提到一个叫也非仙的人他以前是个读书人闲着没事读了些医卜星相的书后来由于家业衰落衣食两难便到街上摆摊卖卜不料他是个不懂江湖术的算卦人成天硬是挣不着钱他就拜了江湖人为师学会江湖术这以后他又明书理又会使江湖术时运就大转了这里所说的江湖术就是江湖中算卦相面所使用的秘诀而这种秘诀属方观承的玄关写得最好据江湖人说方观承是个才子做过清朝的大官在他不走运的时候穷极无聊摆了卦摊他从人情世故中研究出一部玄关凡是算卦的人能得着玄关不论是什么人来问卜都能一算就灵那玄关是江湖经典中的无价之宝玄关秘诀共有八百余样要学会也是很不易的由此可知算卦相面发展到清末民初已形成一套复杂的专门的技术只要掌握了它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以此为生在江湖中立足
本文经商务印书馆授权节选自中国古代的乞丐一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