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奶怎么选?洗面奶怎么选成分

访客

聂荣臻

前言

据聂荣臻的保健医生傅志义回忆,他在聂帅身边工作多年,85岁时年高多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的疾病,尽管在十位元帅中是身体较差的一位,却也是在世时间比较长的一位。

虽然聂帅晚年多种病症缠身,但他却依旧完成了撰写回忆录的工作,不仅如此还非常关注国内外的动态,而在私下里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问题,多次到全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去看望孩子们,还教导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之后接好革命班。而在临终的最后一天,看到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安心落意道:这就好了。

聂荣臻:我没想到我能活这么久

1984年春节之后,解放军总医院决定将傅志义派到聂荣臻元帅的医疗组工作。那个时候,聂帅正在住院治疗,到了三月份,病情开始稳定了下来,准备出院时组织上决定让医疗组跟随聂帅回家,以便随时照顾他。

那个时候,聂帅已经有85岁高龄,患有多种病症,有高血压、冠心病、肠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而在这诸多病症中,伪膜性肠炎是最为严重的,也一直是令聂荣臻最麻烦的病,因为这种病会让他随时大小便且不能控制。

尽管组织上非常重视聂帅的病症,但他本人却并没有半分着急,十分坦然,他说道:

“我没想到我能活这么久,已经很幸运了,现在去见马克思也是死而无憾了!”

而聂帅的身体能够控制这么久,也和他的人生境界以及对待生命的科学态度不无关系。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人生70而拐,80而车。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人过了70岁,行动就离不开拐杖了,过了80岁,就离不开轮椅了。”

尽管,聂帅的年纪已经到了不服老的年龄,但他却对于自己的日常锻炼,有着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

在散步的时候不依赖拐杖,扶着轮椅或者让人架着他来散步,锻炼的时候站不住,就会要别人扶着他来完成动作,后来身体实在不允许了也没有放弃锻炼,躺在床上和轮椅上也要舒展身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来活动身体。

北京景山公园

聂帅非常喜欢绿化,他居住在北京景山公园东北角的一条胡同中,在家中的院子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和绿色植物,不仅有着松柏和银杏也有翠竹和紫藤萝。不

过,在这其中,聂帅最喜欢的就是松柏,甚至在书房的墙壁上悬挂的话也都是松柏树。对于松柏,聂帅有着超乎常人的喜欢,而对此,他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做人就应该像松柏一样挺拔不畏严寒,为此,在聂帅的80岁生日上,还题写了一句诗:

“西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

当医疗组来到聂帅家中照顾他时,聂帅也会经常和他们聊天,他鼓励医生们要学会总结经验,搞好老年病学研究,为此,工作人员也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也都尽心尽力。对于这些工作人员,聂帅也把他们当成孩子,也非常了解他们的学历、性格、爱好等。

而在第一次给聂帅检查身体的时候,他的反应也给傅志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在领导的陪同下,傅志义走到了聂帅的身边,当时聂帅正躺在床上休息,看到他们来了笑容满面地和他们打招呼,令人感到很是亲切温暖。

由于在为聂帅测量血压时比较紧张,所以在给他挽袖子的时候缠得太靠下了,而当聂帅用手指那里不舒服的他才发现自己的失误,羞愧的他红着脸纠正了过来,看到他尴尬的表情,聂帅便风趣地说道:“我和傅作义可打了一辈子交道了。”

傅作义

后来,他们逐渐熟悉指挥,每逢过节,聂帅都会请他们到家里吃团圆饭,做一些特色四川小菜给他们吃。

晚年的聂帅,精神生活很是丰富,保持着自己的许多爱好。他非常喜欢川剧和京剧,因此他经常将珍藏的京剧录像带拿出来播放,看得兴致勃勃。

聂帅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每晚都会看《新闻联播》,尽管已经退休,但却十分关注国内外的新闻,看到不好的事也会担心,看到某些人受灾也会哀叹。

不过,聂帅最关注的还是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因为自己从战争年代出生,深知天气好坏对农民收成的影响,他担心那些百姓和庄稼遇到天气恶劣或综合自然灾害时该怎么办,所以每当这个时候,聂帅都会忧心忡忡吃不下饭。

就在临终的前一天还在担心国内百姓的情况,而当他看到报纸上一条消息的时候,这才安心。

聂帅临终惦记国家大事,听后安心落意

1991年9月,聂帅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虽然经过治疗之后,情况逐渐稳定了下来,但回家之后,只要稍微有点活动就会出现心力衰竭的征兆,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医生也限制了他的活动,而聂荣臻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

毛泽东和聂荣臻

毛主席和聂荣臻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风趣评价:

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在毛主席看来,聂荣臻德才兼备,有着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军事才能。而对于毛主席,聂荣臻也与其有着深厚的感情,毛主席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领袖,更是他的一位挚友。

因此,在1992年1月,尽管聂荣臻的身体状况陡转之下,但他却依旧惦记着毛主席,他要让秘书在他的办公室里挂一张放大的毛主席像。为此,秘书挑选了两张,一张是毛主席的单人照,一张是聂荣臻一众元帅和毛主席的合照。

聂荣臻沉思过后说道,还是挂毛主席单独办公的那张比较好,另外一张自己 比毛主席的像还大,而且毛主席还不在突出的位置,所以,选了毛主席的那张单人照。

而身在病床上的聂荣臻也常常注视着毛主席,冥冥之中,两人好像也曾多次对话。而聂荣臻也告诉秘书,自己如今已经93岁了,从加入中国少年共产党之后到现在已经整整70年了,在党内的同志中,他应该是算得上寿命最长的一个了,说罢,动情地望着那张毛主席像。

毛主席

进入3月份,聂荣臻的病情开始加重,就连说话和吃饭都感到非常吃力,但他仍然关心着中国的火箭发射消息,因为发射失败,秘书担心会不利于聂老的病情,所以也就一直瞒着不告诉他。

但聂帅躺在床上,脑子却不糊涂,他每天坚持读报看新闻,看着聂帅整天着急上火,秘书只得将火箭发射失败的消息告诉了他。

4月份,聂荣臻的病情难以控制,解放军总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中央和军委领导人纷纷打去了电话,并且立即赶来探望。为了保证聂老的健康,医生只能发布谢绝探视的通知。

4月12日,聂荣臻自感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于是便对身边的老秘书说道,我的心力衰竭,恐怕很难度过这一关,我知道已经很难挽救过来,所以趁着现在头脑清醒,说几句话即可当做临别遗言吧。

聂荣臻

秘书赶紧拿过来录音机,尽管聂荣臻声音沙哑,好像在用最后的力气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他断断续续地说道:

我如今已经93岁了,寿命也算是很长的,我入党已经70年,从未脱离过党的岗位,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我虽然对党没做过大大的贡献,但党交给我的任务都是坚决完成的。

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信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分正确的……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依,还有许多话言犹未尽,我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保卫和平;我希望海峡两岸,尽快统一。我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牢记科教兴国的重任,努力攀登世界高科技的崇山峻岭,为国争光,为人类进步多做贡献。

聂荣臻

说道这里,身边的秘书被深深感动,聂帅的临别之言,言之凿凿,情真意切。这番真情怎能不叫人动容?在最后,聂帅继续说道:

“死我是不怕的,我的心力衰竭,很难抢救,你们不要为我悲伤,最后对所有在我身边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再从祝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繁荣昌盛,文明富强!”

说完这些话,聂荣臻深呼一口气,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临终前的一个心愿,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和对祖国的期望和盘托出,如此看来,聂荣臻对祖国的爱之深情之切。

5月14日,是聂荣臻一生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早上,聂荣臻从早上起来还是和往常一样听着工作人员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关注着国内外的大事。当听到报纸上有条消息说:

前几天一场喜雨,使得北方旱情缓解,小麦长势喜人。

聂荣臻听后安心落意,高兴地说道:

“这就好了。”

这天下午,秘书还给他读了文件,当读到当年1月至4月的财政情况,收入远远超出支出的时候,他眯着眼睛满意地笑了。当说道一份外交部的情况报告的时候,他放心地说道:

近几年我国的外交工作搞得不错,形势很好。

后来在一份台湾情况中,聂荣臻也并不担心: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问题,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形势。

聂荣臻骨灰撒放地

晚上十点,他按照往常的作息睡觉,然而当他入睡之后,出现了严重的室性心率紊乱,没多久就心力衰竭,尽管医生及时发现进行了抢救,但最终却没能抢救过来,就这样,毛主席的挚友,共和国的最后一位元帅驾鹤西去。

得知聂荣臻去世的消息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第一时间赶到了床前,向他告别,并对家属表示了慰问。聂荣臻在生前对他的战友们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死而无恨,死而无憾。的确,聂荣臻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也是值得敬佩的一生。

1944年,彭德怀、朱德、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在延安

在战争时期,他以非凡的军事才能沉痛打击了敌人,获得了节节胜利。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聂帅接过新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带领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领导者,开创了“两弹一星”的成果,奠定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可以说,聂荣臻开创了新中国科技的“黄金时代”,那么,他又是怎样凭借自己的才能开创这样的黄金时代的呢?

将后半生献给科技事业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聂荣臻回归辞去了总参谋长一职休息养病,经过三年多的治疗,聂荣臻的健康开始有所好转,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邓小平找到了他,征求他的工作意见。

对于邓小平的安排,聂荣臻显然是不赞同的,他说道:“市长我不想当,对科学技术倒是很有兴趣。”他对邓小平说道,我们国家太落后了,急需展开这方面的工作。邓小平做事历来雷厉风行,当即同意了聂荣臻的想法,决定立即上报中央批准任命。

邓小平

1956年11月16日,聂荣臻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其实,聂荣臻主持国防科技事业并不是偶然,这是他从小的愿望,因此这也算实现了他的心愿。

在聂荣臻看来,中国尤其是要在尖端科学技术和军队的先进武器装备方面自力更生,我们不能指望别的国家把最先进技术无偿交给中国,所以我们应该自力更生,也不能落后于时代。

不过,如今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都在迅猛发展,中国闭门造车也是行不通的,所以他主张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要努力争取外国援助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促进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周恩来作出了中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重大决定,随后立即成立了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由聂荣臻担任主任。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开创了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为此,聂荣臻在毛主席的命令下,决定搞人造卫星。

随着国防科学研究的任务越来越重,1958年,在聂荣臻的建议下,又成立了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以统一领导全军武器装备的科研工作。

1956年11月,聂荣臻和彭德怀、叶剑英观看空军飞行表演

60年代,苏联撤走了全部的专家,我党国防事业一度停滞,聂荣臻明确提出对研制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必须攻关的要求。

1962年,为加强对国防尖端武器研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聂荣臻、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

而在聂荣臻的努力之下,终于在1964年6月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紧接着,在10月份,爆炸成功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连续研制成功导弹核武器、氢弹,并于1970年发射成功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也凝聚了聂荣臻的心血。

1966年10月25日,聂荣臻专门来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检查了两弹结合试验的准备情况。而在发射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风险,万一核导弹在现场爆炸,或者在发射的过程中掉下来,偏离着弹区,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聂荣臻始终相信我们的实力,为了鼓励同志们,专门来到现场听取专家们的汇报,目睹了中国第一颗导弹试验准备发射成功的历史性一幕。

1967年2月,聂荣臻和陈毅、叶剑英等接见北京军区军以上领导干部

1967年6月17日,我国首次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要知道,

美国和苏联从拥有原子弹到氢弹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任务。

对此,国内外都称他为“

中国原子弹之父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聂荣臻的带领下,国防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年近八旬的聂荣臻不顾身体,依旧高度关注着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积极支持张爱萍等人把研制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作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重点任务。

1980年,当81岁的聂荣臻得知洲际导弹发射成功的时候,他高兴地说道:

“一弹震全球,感谢同志们!”随后,提笔写下了贺词:“热烈祝贺参与发射运载火箭的全体同志们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心同德,大力协同的伟大胜利!”

聂荣臻将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科技事业,尤其关怀着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在他看来,科教兴国不可缺少的就是知识分子,所以聂荣臻提倡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在聂荣臻逝世之后,来到家里悼念的人,除了一些军人之外,其余的绝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也为痛失这样的一位关心理解他们的人而额蹙心痛。

聂荣臻接手中国科技事业之后,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美国用十年完成的重任,他将中华振兴大任,铭刻在心底,创造了属于中国科技的“黄金时代”,称得上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非凡才能。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