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汤之前怎么处理甲鱼?做汤之前怎么处理甲鱼视频

admin

南阳独山玉以其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而著称,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美誉。近年来有相关专家对和氏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和氏璧”是独山玉的结论。这个结论仅仅是个猜想,因为战国时期的和氏璧早已失传,但从各种文字史料记载的数据来看,和氏璧的质地的确与独山玉十分接近。仅仅是一个猜想,却让和氏璧的原产地安徽省怀远县坐不住了!怎么能说是独山玉呢?明明和氏璧产自安徽当涂的荆山,因为那儿是和氏璧的开采者、持有人卞和的故乡,后人还为此开发了什么“卞和洞”“抱璞岩”等等文化旅游景点。还有,湖北省的南漳县,也发出了不与苟同的意见,因为那里有“玉印岩”“凤凰台”璞变玉的传说,这跟《韩非子·和氏》记载的相关文字不谋而合。

和氏璧

凡此种种,和氏璧只是一件玉器,且已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抛弃久远,实物今已不在,我们的视野只能在这些历史丢弃的故氏堆里,去发掘相关的史料文字,从而读懂战国那个诸侯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鬼谷子纵横谋略,构架了战国的历史故事,实在令今人学习和敬仰。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时代,总能找到奋进的动力。特别是,你对和氏璧的敬仰,绝对耿耿于怀。因为和氏璧价值连城“完璧归赵”的故事,已经写进中国历史的页序中。

战国形势图

战国时期,弱肉强食,国力是一个国家发动战争,攻城掠地的前提,如果没有人才和国力,只会任人宰割,或者被拉去合纵、连横。当时楚国有个人物,名叫卞和,他虽普通,但特别识玉。一次,他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石,为了讨好楚厉王,就把它献给了至高无尚的王。楚厉王本身不懂玉,于是找来识玉专家鉴别,玉人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王大怒,于是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登基作了王,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也找人来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的结论,一怒之下武王又下令砍了卞和的右脚。时光流逝,武王逝,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在山上的一块大青石上哭泣,三日三夜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我的宝玉无人能识呀”,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瞬间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怀王被秦襄王骗至秦国软禁,为了逃出秦国的束缚,他花尽金钱,最后终于逃了出来,不料太子芈横已在楚国称王,不愿接老父王进城。楚怀王就拿着和氏璧来到赵国,向奉阳君李兑求救,李兑不想卷入楚国的内斗旋涡,竟收了和氏璧还把楚怀王赶出城廓。老楚王历经苦难,只好又回到秦国,最后死在了秦国。这样,齐楚燕赵四国合纵,以“替死去的楚怀王讨回公道”为名出师讨伐秦国。结果,赵国不仅得到了美玉——和氏璧,还分到了不少土地。

宣太后芈月

但是大秦帝国可不是省油的灯,很快少主秦昭襄王赢稷,在其母宣太后芈月、舅公魏冉和秦将白起的协助下成长、壮大起来。一日,秦昭襄王赢稷看到母亲宣太后因先王秦惠王死得早,独自宫中孤寂,渐渐容颜变老,找了个男宠“魏丑夫”在宫中取乐,觉得心里很别扭,做儿子的,应该让老太后享乐晚年才算孝道。于是秦王问身边的人,“天下什么东西最珍贵??大臣韩聂说:“和氏璧,只有和氏璧,才能让王太后高兴起来!”

宣太后芈月和魏丑夫

那么,作为秦国的王,赢稷愿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了这块和氏璧的出处,并想得到它,把它送给宣太后,博得母亲一时欢颜!他听说和氏璧价值连城,现被赵国拥有,得到它需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时,心里犹豫了。随着秦的逐渐强大,秦昭襄王并不把天下小国、弱国放在眼里。于是他表面上愿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但是心里却泱泱不快。于是就派大臣韩聂为特使,出使赵国并递交了国书,愿以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赵王

赵王很高兴,但是惧怕秦国以强凌弱,不讲诚信,到时候得了和氏璧而不交还城池,所以很犯愁。他跟老将廉颇商议对策,却迟迟找不到合适人选去秦国办理以玉换城的差事。这时候,有个老”宦者令“出来说,他手下有一位门客,名叫蔺相如,此人能言善辩,忠心不二,可担大任出使秦国。于是赵王请来了蔺相如,委以重任,希望他能不负国望,圆满完成使命。

秦王

当时秦强赵弱,秦昭襄王根本不把赵国特使蔺相如放在眼里,在饮酒作乐中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心想,赵王非常看重这次秦赵合作,为此还特地在家斋戒五日,以示诚意。但是,眼前的秦王却这么蔑视赵国,接见来使却与宫女们饮酒作乐,太不严肃了!还说赵国奉上的和氏璧是假的,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分明是在戏弄秦国!秦王嘴上说和氏璧是假的,有瑕疵,却爱不释手。这让蔺相如很生气,他借故和氏璧确有瑕疵为名,要指出来给秦王看。

秦王识玉

谁知,蔺相如从秦王手中接过和氏璧以后,立马抱在怀里,指着秦王说,秦王不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也就罢了,但不能拿处于弱势的赵国当玩物来耍!手下文武将臣皆来抢和氏璧。蔺相如说,如果有谁胆敢来抢他手里的和氏璧,他就与和氏璧一起撞在朝堂的柱子上,与玉俱碎!为了保住和氏璧,秦王不得不下令群臣,不要轻易动手,这样有失秦之大国威仪。最后蔺相如要求秦王也学赵王一样,重视两国邦交,斋戒五日,他回驿馆等侯。

蔺相如

秦昭襄王赢稷怎么能忍受一个赵国门客的戏弄,指手画脚?心里闷闷不乐,更无谈什么斋戒。宣太后知道了此事,觉得秦王的做法有失秦国颜面,让诸侯各国见笑了。于是就找到儿子赢稷,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通。赢稷说,我这么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讨母后欢心呀!但是宣太后并不认账。她认为,自己与弟弟魏冉从刀尖上打下来的大秦江山,寸土寸金,弥足珍贵,怎么能轻易用十五座城池去换一块和氏璧呢?纵是一块世间美玉,也不值得用国家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取!

宣太后

为了在群臣面前挽回颜面,秦王还是在朝堂上当众答应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国的和氏璧,并展示了所谓即将交割的十五座城池的分布图。但是蔺相如早已看破了秦王的诡计,所谓交割只不过秦王的小把戏,秦国是不会轻易把这么多城池拱手相让给赵国的。于是蔺相如表面答应交换,内地里却派人将和氏璧藏在身上,穿上秦人的衣服,连夜偷偷出城送回赵国了。

秦王假意献地

以玉换城,不过是强大秦国凌辱弱赵国的一个小事例,结果被赵国的一位普通的门客给耍了,而且完璧归赵。这不得不让秦王佩服,小小赵国,不乏人才,不可小视呀!蔺相如完璧归赵,让赵国上下士气大增,赵王也非常佩服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辱使命,就把蔺相如从一位门客擢升为上大夫,出入可以与赵王平起平坐。后来秦王统一天下,把这块号称天下最珍贵的和氏璧雕琢成玉玺并永传后世,象征着皇权与地位。卞和与他的和氏璧影响了中国历史,甚至影响了中华玉文化。

和氏璧

现当代有专家推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和氏璧”有可能是独山玉,并不是空穴来风。首先,独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外表极易风化为“璞”,而和氏璧之所以开始未被“玉人”认出,就是外面包的璞在“作怪”,所以它极似独玉;其次,有史书记载和氏璧为白玉,而独玉就有白色品种,而且为最上等的玉料;再者,独玉以色带产出,即一块独玉正面看是一层白玉,而侧面看则可出现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由此,“侧碧,正白”记载之谜亦迎刃而解;另外,卞和生活的时期,国土纷争,疆界森严,他不可能万里迢迢来到新疆得到和田白玉;最后,楚国当时的都城位于现在南阳淅川县,因在楚之前独玉就已开采,宛城为楚国重镇,卞和又是楚国人,且为平民,加之地利,得独山璞玉可能性最大。

独山玉

也许,这是一种巧合;也许,这是一则故事。现在和氏璧已经不在人世,任由人们展开联想的翅膀翱翔吧!南阳独玉,仍然以不变的质地,细腻的作工,向世界散发七彩光环!因为是好玉,总是会发光的。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