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心情焦虑?心情焦虑吃什么药可以缓解
走进新农村
仙塘镇红光村
瓦是400多年前的瓦,故事也是400多年前的故事。2017年的时代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群人,守着村子和文化的旧,也传承着不一样的新。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南园古村,听红光村和“潘姓人”的故事。
走进红光村
它是河源市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存较完好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客家古村落。整个村落是同姓聚居,村民都是“潘氏”一族的后代。整个村子,姓潘的有一万多人。
说到南园古村,就会说起这块牌匾:“南园第一村”。在南园古村里,有三个地方是必逛的:老衙门、新衙门、柳溪书院。今天的故事,就先从衙门说起。
新老衙门的故事
老衙门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生于康熙辛丑年十一月十四日,卒于乾隆丁亥年四月廿五日。廉洁明敏,兴利除弊,民皆怀之,上官嘉其能,乾隆三十年,覃恩敕封文林郞,升任两浙江南杭甯绍温台盐运使司副使,兼署玉环同知事。乾隆三十八年,覃恩诰授奉直大夫兼署浙江温州府玉环厅同知,例晋受奉政大夫。母忧归里,恤难济贫,乡里感怀其德,载邑志循吏传,府志政绩传。
简单地说,当年老衙门主政的人是潘世拔,官至两浙江南杭甯绍温台盐运使司副使,因为母亲病逝,返乡守孝,在老衙门临时办公。当年,共有140人住在老衙门里。
▽
▽
▽
▽
▽
新衙门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五世潘宝忠,生于嘉庆壬申年九月十四日,卒于同治壬申年九月廿四日。例贡生,诰赠奉政大夫,晋赠通奉大夫。长子维贞,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光绪八年以子凤池捐同知。敕封奉政大夫,有诰命。曾二任河源县县长。
看到明镜高悬的牌匾和案台时,仿佛穿越,穿越到同治年间,看河源县县长在这里拍响惊堂木,秉公断案审案。
柳溪书院的故事
跟村子里的老人聊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对“文化”二字的认识。有一位老人很骄傲地跟我说:“我也是河源中学毕业的咧,比你大好多届。”
村民告诉小编,因为地域的限制,他们非常注重文化教育,近十年来,有56位潘氏子弟考上本科大学。他们说:“将来没有文化出去怎么生存?所以我们哪怕再穷都会让小孩子读书。”
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观念在这里可见一斑,早在清朝道光年间,潘氏宗族就合资建造了潘氏私塾——柳溪书院,专门聘请外乡知名的学者前来授课。
这所由潘氏家族集资建立的私塾,在2010年被评为东源县文物保护单位,院里的孔子讲堂、状元井、铜钟等古物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历久弥新 家风永续
虽然如今柳溪书院失去了学堂功能,但是镌刻于书院的四十二字家训还一直警醒着族人在为人处事中要谦逊有礼、戒骄戒躁。
村里的老人告诉小编,在红光村,无论是年近古稀的大爷,还是牙牙学语的幼儿,都会背诵家训,也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领悟,坚持遵守。若是违背了家训,小时候都是要受罚的。
“潘氏家训”流传了400多年,是潘氏家族谨守在心的成文规矩,也是潘氏家族文化的最凝练的体现。从古至今,“潘姓人”外出学习、谋生,把家训的文化精神传播地越来越远,出市出省的孩子把客家文化带到了省外,留洋的孩子便把这种中国文化带到了国外。
除了传承,潘氏家族还传承了不一样的新,在传统的文化上与时俱进着。我们看到的建筑是古老的建筑,而村民的思想却是承载了不少新元素。
他们不仅能对自己家族的历史信手拈来,对现在形势的发展也能侃侃而谈。村民告诉小编:“我们潘姓人能做出成绩,因为我们并不是只吃老本,我们重视文化,关心时势,祖先把在外面赚的钱拿回来投资,我们现在就让孩子多学习多见识,不断创新,让他们有真本事在外面立足。”
。400多年来,潘氏一族注重文化,注重家训的传承,一代传一代,再把潘氏文化带出仙塘,带出河源,带出广东,甚至带出中国。走进红光村,走进新老衙门和柳溪书院,走进潘氏家族的故事,我在这个群体的身上看到了具象的“文化自信”。
来源:河源广播电视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