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测试工作量比例的区别在于,一般测试和开发比例(产品开发测试比例) 学到了吗
薛宝钗一家进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宝钗入宫待选,但奇怪的是,这件事在薛家入京后再没提起,取而代之的却是甚嚣尘上的金玉良姻,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薛家入京的真实目的。
当然,如果我们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分析,这是曹公有意为之,入京待选不过是曹公欲另宝钗进京的一个由头罢了,就像他欲使黛玉进贾府,就必须要将黛玉之母贾敏写死一样。
金玉良姻当然也是曹公的手笔,而且贾宝玉和薛宝钗,也彼此都是第一个看了各自通灵玉和金锁之人,这其实已经暗示两人将来会成就姻缘。
但宝钗是大家闺秀,不可能自己上赶着去对宝玉如何如何,必得有一个人做红娘,去渲染和暗示二宝的这种关系,于是莺儿这个人物就派上了大用场。
莺儿心灵手巧,搭眼一看就知道是被宝钗调教出来的丫鬟,而她也十分聪明,不止一次明着暗里欲促成金玉良姻,莺儿为什么这么急着“推销”宝钗呢?
宝钗在第四回就进了贾府,但二宝第一次真正会面要等到第八回,这一回,宝钗第一次看宝玉的通灵玉,上面写了几行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钗看后反复念了两遍。
这个场景中,莺儿是在场的,宝钗反复念两遍通灵玉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呢?显然是想到了什么,但又不好开口的,于是一旁的莺儿便说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好一个黄金莺,不愧一张巧嘴。她说出了宝钗心里未说出的话。莺儿这个举动大有深意。首先,莺儿作为丫鬟,未必是识字的,但宝钗金锁上的字,她应该是通过宝钗或薛姨妈得知的,于是有心的她便记下了。
等到宝钗遇到通灵玉,又当着宝玉和莺儿之面连续两遍念了上面的字,莺儿显然是听到了,于是想起了自家姑娘金锁上的字,这才有了那番话。
你看,一个通灵玉,一个金璎珞,本就是金玉之物,而这两物上面的字,又遥遥相配,这难道不是冥冥中注定的吗?一个丫鬟尚且能想到这两句话是一对儿,宝钗难道想不到吗?她当然想到了,只是一个小姐家,说不出口罢了。
脂砚斋在这里批道:又引出一个金项圈来,却在侍女口中说出,妙。宝玉听了莺儿之言,自然要看宝钗的金锁,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了自己的两遍,终于确定地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通灵玉的八个字与金项圈的八个字是一对,这自然是一僧一道所为,而莺儿起到了穿针引线让金玉互现互认的关键作用。而且按照曹公谐音,这显然是说宝玉与宝钗八字相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所以,就连脂砚斋也忍不住调侃:余亦谓是一对,不知干支中四柱八字可与卿亦对否?
应该说,莺儿对宝钗的“推销”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不是她,以宝钗为人,她是不大可能把戴在大红袄里的金璎珞自己掏出来与宝玉的通灵玉配对的,这样未免显得轻浮,那就不是宝钗了。
莺儿对宝钗的“推销”,还有一次十分明显,那是宝玉挨打之后,要找莺儿打络子。宝玉与莺儿闲话时,问起了莺儿的姓名年纪,然后又说到宝钗出阁之事,宝玉于是笑道:“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
宝玉为何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是有心还是无意呢?这有点令人费解,但莺儿没多想,既然宝玉开口提了这茬儿,她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她说:“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莺儿这话不说则已,一出口就引起了宝二爷的好奇心,急着问莺儿好处在哪里。莺儿正要说,偏偏此时宝钗来了,于是这话就打住了。不得不说,宝钗来的真是时候啊。她这一出场,让红楼梦又多了一道谜题。
不少人一直研究莺儿所说的宝钗身上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莺儿又一次成功地将宝玉的注意力引到了她的姑娘宝钗身上。
你以为莺儿会随便对人说起宝钗的好处吗?当然不会。他跟宝玉说,自然是带有目的的。想必薛姨妈所说的,宝钗的金要拣有玉的方可成配的话,莺儿也是知道的,她见宝玉有玉,又见二人素日相处融洽,因此想着促成两人姻缘,于是瞅到合适的机会便有意“推销”宝钗。
就像黛玉的丫鬟紫鹃,总想着试探宝玉,将二玉撮合一样。莺儿作为宝钗身边的贴身侍女,主子到了婚嫁年龄,且有金玉之说,自然也会想着替姑娘撮合。不愧是黄金莺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