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衣服变大?让衣服缩水变小的办法
作者 | 拉面安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我以前其实没有开连锁的想法,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每开一家、就一定要开出一家好店。”
过去18年里,游家良在简阳这座四川成都下辖、城区人口仅10万的n线小县级市里,将汇峰汽车从一家小小的汽车修理厂发展成了拥有5家直营、当地门店数量最多的汽修连锁品牌。按照他的计划,今年还会再开1-2家店。
汽车后市场新零售EMBA三期学员游家良
接受《汽车服务世界》专访时,游家良对自己扎根县城十几年的经验做总结。“有些人觉得小地方做不好,但其实不是县城不好,可能只是没做好。我现在一心只想立足简阳这个小地方,把专业、服务的事情做好。”
一、从亏损到盈利,标准店月产值达50万
汇峰汽车是游家良和陈小平二次创业的起点,最早的名字叫“鼎峰”。
2003年,他们怀揣梦想、寻遍了简阳的大街小巷,终于找到在一个废品回收公司内看到一个洗车场要转让,欣喜若狂(主要是价钱便宜、两万多元钱)的谈好后连夜借钱买下,生怕别人争了去,后来才知道之所以那么便宜是业务不好而且要拆迁。
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艰难。“洗岀租车3元、私家车5元,没有休息日、没有上下班,早上5点过就开始洗出租车,晚上要8点多才下班,每天累得昏天黑地,节约到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就算这样生意还是很差,一个月产值只有4000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游家良对汇峰每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仍旧是如数家珍:“我们似乎有意无意间、抓住了好几次机会。”
一年后,店面拆迁,所有努力化为泡影,想放弃但又不甘心的他决定借钱重新开始,“新店开业后更名为慧峰汽车。我们当时觉得,做生意光凭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智慧”,游家良的幸运也随之而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游家良引进了“简阳当地的首台机器振动打蜡”,随后又陆续引进了精品、装饰、快保等项目,汇峰终于迎来第一个转折点:从亏本到盈利。“就是这台机器,让我们的产值从4000飞快提到了16000,当时我意识到:使用机器对提高工位周转效率和门店发展来说有多重要。”
2005年,汽修行业整体不太重视宣传的时候,游家良想办法、花最低的价格拿下店面附近最大路口最好的广告牌,顺利把品牌的形象树立了起来,“在那之前,我们跟普通的汽修厂没有区别”;
2008年,误打误撞下第二家店开业,店名也正式变成“汇峰”,取汇聚各方优秀人才、共攀高峰之意;
2013年,他又用场地停车交换的方式免费拿下当时最大最好广告位,“这一次我们正式确立了高端车的品牌定位。”
2014年左右,汇峰第3家店已经开业,各店的精品装饰业务做得风生水起去,且当地整体美容业务市场也是势头大好,汇峰却转型做起了维修保养。“当时想法比较简单,只有美装业务太单一了,需要拓展车主刚需维修项目。现在看其实我们无意间抓住了维保的发展窗口。”
事实证明游家良的决定是对的,在简阳美容行业衰落之后,汇峰的维修业务已经撑起了其80%以上的产值,“身边没有向维修转型的同行很多再也没起来。”
如今的汇峰,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清洗,美容,装饰,快修,保养,保险钣喷,汽车用品为一体的德系名车一站式汽服连锁,标准店月产值在50万左右,最大单店面积有5000平,全部按照4S店标准建造。
二、“2个漆工、月做600个面”背后的人效提升
不安分的游家良,喜欢头脑清醒地算账,尤其是对项目执行背后的各种成本、收益账。“我们提倡用设备、工具等缩短施工时间、提高人均效能。”
如今,汇峰整体的人均产能比2019年有了显而易见的提升。“2019年,汇峰4个店有140多个员工,现在我们5个店只有120个人,人数减少的同时、产值不降反增,维保员工产值平均在6万,好的能到10万以上。”
关于提高人均效能,游家良最先在漆面项目上进行验证,成果也较为明显:以前每个月6个员工做500-600个面,现在只需要2个漆工就能完成。“一个人做200-240个面不用加班,加班一个人做300个面完全没问题,人均产能提高了3倍。”
问及如何将人效提高了3倍,游家良的答案是:“我们并没有对流程做太多改进,只是想办法解决了人性的问题,同时利用设备及工具缩短施工的时间。”
他用了一个俗语说明: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老板在管理上,一定要认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大家只有在为自己做事的时候才能全身心。有些店人员结构看起来很好,比如“1个大师傅+1个中工+1个学徒、工资631”的金字塔结构,但慢慢会发现,自己其实是花着大师傅的钱、请着徒弟在做事。做事互相推脱,出事也没愿意担责任。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开心,员工能动性降低、效率自然不高。当然这背后肯定有责任机制、薪酬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现在,汇峰调整了所有门店的员工架构和薪酬制度。“我们现在每个店只会配2个漆工,每个人分开自己干;其他钣金、机电也都是这样单兵作战。工资结构也从631变成了一个人拿8,每个员工的工资比以前高出不少,门店也节省了20%的成本,省下来的成本我们用来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这是一种双赢。”
除此之外,游家良还利用“分钟计算法”,说服员工主动使用一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2018年左右,游家良引进了一种遮蔽膜,却发现员工并不愿意用,因为店内的耗材是员工自付的,“他们觉得每用一个遮蔽膜、就要多花2块钱的成本,不划算。”
为了说服员工用好遮蔽膜,他给员工算了一笔效率的账:
一个漆工月薪8000,按每个月工作26天,员工在工作时间内、每分钟可以挣9毛;
用传统的油皮纸或者报纸需要花25分钟,如果用遮蔽膜,整个流程可以节约15分钟,可以缩短10分钟的施工时间;
这10分钟去做另一台车,可以多挣9块,而用遮蔽膜才多花2块的成本,结果是净赚7块;
一个月下来就可以多赚个将近1000块。
“1个月1000块,一年就是12000,这对员工来说是一笔非常客观的收入,员工也会算账。”游家良如是说。
至于如何让更多员工愿意执行、甚至主动构建这样的算账思维,游家良的答案是:“对某一个员工算账的过程,其实是提高他‘自我驱动力’的过程。一旦把这个人说动后,他的工资就显而易见得比别人高,周边人自然就会跟上,慢慢就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系统。”
他以汇峰的2号店为例。“这个店以前4个人,去年上半年20多万的产值做不来,后来我们把它分为4个组,现在徒弟都很牛,因为他知道我每换个机油挣得钱都是我的,不用分给师傅。”
后来,游家良把相同的方法(解决员工能动性、利用工具提高施工效率)用在了保养项目上。
“我们用机油加注系统减少施工时间的浪费。以前我们进了一件机油进来,要把机油搬进库房、打开包装箱、把每桶机油存放在货架上,用的时候需要库房人员从货架上取货、拿给修理工、修理工再提到工位上,工位上加注完后还要机油桶回收,这过程中其实有大量的时间浪费。现在我们库房人员直接在库房的触摸屏上输入需要的机油升数,维修技师在工位上就可以直接拿枪注入车辆中,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位周转率。”
此外,汇峰的洗车也是机洗,且没有人工洗车。“目前我们的洗车业务开展得也比较好,例如4号店每个月高峰期洗车在2700-2600台次/月,差的时候也有1200-1300台次/月。身边有同行会担心,机洗的转化会不会很差,我的答案是不会,我们现在的客户资源基本都来自于洗车,每个月新增客户中有25%左右都是洗车转化得来。”
三、为客户做好“高价值感”体验
虽然游家良形容汇峰的发展是因为“无意间抓住了机会”,但整个过程其实是游家良“有心”的方向抉择。
2013年,在进一步明确周边车主需求的情况下,汇峰提出了德系名车的品牌定位。“汇峰的客户开的车并不一定很好,但都是讲究品质的人,客户复购率高;还有个原因是想做差异化,德系车当时技术含量高、门槛也高。”
为了更加顺利地锁定目标车主,游家良花了很多心思,除了打造专业设备、专业团队之外,汇峰还通过品牌定位、门店装修、服务品质等各种细节的打磨来做自然分流。
“我们在当地可能是细节工作做得最足的。别人提供茶水、我们已经开始提供品牌咖啡;我们的水杯要求必须从消毒柜中拿出来给顾客,而不是简单洗过就行;我们也不会为客户提供纸杯,因为不符合车主到汇峰来想要体验到的品质,其他卫生等5S管理方面我们更是一直在完善;5号店是个地下室,我们都是按照最高标准做的新风系统,客户进去不会闻到任何异味…为客户做好‘高价值感’体验,这是我们的宗旨。”
伴随着汇峰这些年的不断发展,游家良对如今的“德系名车”品牌定位进行了升级:“我们要走‘德系名车’与‘普惠型的汇峰’双品牌定位发展路径。从2016年开4号店开始,我们想在传递‘德系名车’维修定位的同时,让大家更加直白地知道汇峰不仅技术、服务、品质都很好、价格也不贵。一只耐克鞋,半瓶五粮液的价就能在汇峰做保养。”
这种情况下,“没想过开连锁”的游家良终于开始在有“连锁思维”的条件下,于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开了第五家店。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连锁思维不够。如果要把汇峰开成连锁,老板自己的连锁思维要更完整一些,还要定一个明确的连锁发展路径,我用了3年多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
如今的汇峰,已经明确了一条立足于四川简阳的“微型·小区域·一站式汽车服务连锁”发展路径:“我们聚焦在简阳这个地方、努力做成这里的第一就够了。”
游家良的思路很明确:“微型主要是规模大小和区域上。跟行业的区域大连锁相比,我们5家店的规模就是微型。我们一定要做一站式,这是我们在简阳当地的对外竞争力。这里的车主希望把车交到一个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地方,跟一些大城市车主喜欢专门洗车、专门美容、专门维修是不一样的。”
四、未来将服务5000-10000名会员客户
无论是“鼎峰时期”,还是现在的“汇峰德系名车及普惠型汇峰时期”,游家良始终希望“用专业技术、工匠精神来赢得客户”,他的行为、思路基准也只有一个:给车主定一个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这句话用如今行业流行的词语归纳,就是“用户思维主导”。这种思维引导下,汇峰已经积累了2万多名基盘用户,其中超过1万人次是汇峰的活跃用户(一年内到店有除洗车以外的项目消费)。
“用户思维”四个字早期并没存在于游家良的思维里,但却伴随着他的潜意识、体现在汇峰门店内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我们下意识地从车主喜欢的角度做事情,无论是选址还是细节把控、店内舒适度等都是这么做的,这两年我自己通过各种行业交流学习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进一步明确我们汇峰的客户服务边界。”
汇峰要求自己给车主脑海里留下的关键词顺序是:便捷、专业、透明。
便捷排在首位,核心体现在选址上。“把店开到客户身边去。哪里有客户,我们就把店开到哪里;所有店必须在客户工作或者生活的三公里半径内。我们的店选址有老城区、有工业园、有市政府隔壁也有高端社区,所有店地址本身没有太多共性、唯一的要求便是周边客群足够、方便客户。”
第二就是专业,这是汇峰的立身之本。“要做就做到当地最好,产品和技术都是这样。最早我们洗车很专业、后来美容/装饰很专业、现在是维保专业。2018年我们大修的奔宝奥车有20多台,没一台出现返修,这其实才是我们对于车主来说最大的价值点所在。”
第三就是透明,客户很多时候舍近求远去4S店,其实是对我们的品质不信任,建立信任的最佳方法是透明,让我们的施工流程透明,让我们的品质承诺清楚明了,有时候赔钱都要做到。前几年配件市场上有个不太成文的规定,正厂配件不质保,我们从2017年、2018年左右开始跟客户承诺:汇峰换配件都有质保,这些其实不是商家质保,是我们自己掏钱买的单。
现在的汇峰,开新店基本不用做什么营销传播动作。“我们后面两家店开业时,连横幅都没拉,就发了个朋友圈,5号店开业到现在3个月,每天的洗车量已经维持在了40-50台,产值也做到了30万左右,且客户全部是自然进店。”
未来,汇峰将进一步细分目标客群,针对体系内的5000-10000万名会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接下来,我们会用1年的时间,选出自己初步需要的5000-6000名车主,建立会员框架体系,为他们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一站式服务,过去2、3月时间里,我们已经发展了700-800个会员。”
关于汇峰更长远的发展,游家良也有了初步框架:“我想能开30家门店就满足了,这应该也是我的能力所及,当然,最终我们会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来掌握速度,开店就开好店的想法始终改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