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手术如何规范?子宫肌瘤手术如何规范护理
康熙自南巡之后,开始偏爱那些楚楚动人、温婉多情的江南汉女,因此康熙中、后期,他的后宫里出现了一大堆汉人女子,而今天说的襄嫔高氏就是康熙后期最受宠的一个。
出身河北 颇通文墨
高氏与其他汉妃不太一样,她不是来自江南,还是出身于直隶正定府,是个典型的河北妞。而且人家还正儿八经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高在仪。
这点比起康熙其他后妃们,连个名字都没有留下,只能称某某氏,确实要幸运的多。
高在仪的父亲高廷秀在史料记载里只是个平民,但在《余姚六仓志》里记载了一位高廷秀,有人推测可能高在仪之父。
记载中说这位高廷秀,字升三,号匡樵,余姚北乡高家(今属浙江省慈溪市匡堰镇)人。但高在仪却出身河北,大概余姚可能是高家的祖籍吧。
高廷秀喜欢钻研书法,“书学钟、王,端整中见姿媚”,也因此被授了个礼部儒士的小官,负责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
大概他工作比较勤恳,于是又被选任皇家铸印局大使,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却没有接受任命。也不知道是否因此得罪了上司,后来再没有他任何生平记载,只说他去世那年70岁。
如果说这位高廷秀真是高在仪的父亲,所谓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高在仪受父亲影响,应该是颇通文墨的,她受到康熙的宠爱也就理所当然了。
连生三胎 备受宠幸
有一种说法,高家属汉军正蓝旗,高在仪是以旗人身份参加内务府选秀入宫的。但具体何时入宫不详。
她于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五日生皇十九子胤禝,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生皇十九女。
从时间来看,她几乎是连着怀孕的,生完一个没多久就又怀上了一个,说明此时康熙对她是极为宠幸。
但非常不幸的是,这两个孩子最后都没活下来。胤禝,于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殇,3岁。皇十九女于康熙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殇,3岁。
连续每年生一个,又连续两年相继去世,这对高在仪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但好在没过多久她又怀孕了,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月二十五日生下皇二十子胤祎。
可以说高在仪是康熙后期最宠爱的妃子了。因为只有她在康熙后期连生三个子女,且幸运的是,前在两个孩子夭折后,最后一个儿子胤祎终于长大成人。
年幼随扈 母亲无封
胤祎自小就很受康熙的喜爱,自康熙五十五年11岁起,每年都随父皇巡幸塞外,或到木兰围场精心狩猎,或到京郊巡幸畿甸。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去世。
虽然如此,但在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康熙最后一次大封后宫时,只有几位育有皇子成年或陪伴康熙多年的满人和蒙古后妃得到了进封。
皇七子胤祐之母戴佳氏封成妃、皇十二子胤祹,唯一一位蒙古后妃博尔济吉特氏封宣妃,和嫔瓜尔佳氏进封和妃。汉人女子中王氏封密嫔,陈氏封勤嫔。
而高氏却没有获得任何正式册封,主要是因为她的儿子胤祎此时才13岁,而王氏所生十五子胤禑26岁、十六子胤禄已24岁、陈氏所生十七子胤礼已22岁,都已长大成年。
在很多清代文献中,像高在仪这样一直未有任何进封妃子统称为庶妃。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在畅春园清溪书屋病逝,留了下一大堆年轻的、年老的嫔妃。
拒绝祭陵 连降两级
十二月,新继位的雍正皇帝下诏:先帝留下的嫔妃中,所有生育皇子未未经受封者,一律封为贵人。高在仪在被尊为皇考秀贵人。
而康熙去世时,胤祎才17岁。因为年幼,未曾参与康熙后期的九子夺嫡,因此雍正继位后对待这个幼弟还算不错。雍正四年胤祎21岁,封贝子。雍正八年时胤祎25岁,晋封贝勒。
雍正十二年,雍正曾两次派遣胤祎前往祭祀皇陵。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第一次时,他已经到了通州,却称病而返;第二次时,直接就称病没有去。
这一下子可把雍正惹恼了。八月十九日,雍正下旨,将胤祎直接从贝勒连降三级为辅国公,此时胤祎29岁。
母尊襄嫔 儿子守陵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雍正去世,乾隆继位。当时雍正殡宫停在乾清宫内,胤祎被命令只能在殿外行礼,不能进入殿内行礼。
直到九月二十四日,大概乾隆皇帝是在觉得有些于情不忍,于理不合,毕竟胤祎是自己的小叔叔。于是乾隆降旨,命胤祎可以进殿行礼,同时恢复其贝勒爵位,并命其前去守陵,而且守护的不是康熙的景陵,而是雍正的泰陵。
弟弟去给哥哥守陵,不得不说这让胤祎很憋屈。而乾隆此举也是对当年这位小叔叔抗旨不去祭陵的变相惩罚。
而不久之后,乾隆又下旨尊封胤祎之母高在仪为皇祖襄嫔。惩罚儿子,加封母亲,所谓打个巴掌,给个甜枣。所谓恩威并施,乾隆的这波操作令这对母子是有口难言。
乾隆元年二月十六日,胤祎因为管理雍和宫(即雍亲王府,雍正继位后改为行宫)疏纵之过,被交给宗人府议处,降旨从此按照侍郎待遇。
乾隆九年正月,胤祎又被命令与觉和托一起总领泰陵事务,成为守护泰陵的最高长官,后来又兼任泰陵领侍卫内大臣之职。
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胤祎之母襄嫔高氏病逝,入葬康熙景陵妃园寝。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正月初九日去世,年50岁,乾隆还赐了个谥号“简靖”。他的儿子弘闰,袭封贝子,后来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这位康熙暮年很喜爱的儿子胤祎,被自己喜爱的孙子乾隆罚去守护雍正泰陵,整整守了20年,从30岁而立之年,直到50岁,不知康熙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史料:《清史稿·本纪九》、《清实录?康熙朝实录·第23部分、24部分》、《清实录?雍正朝实录·卷四十四·九十一·一百四十六》《清实录?乾隆朝实录·卷三·六·二百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