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怎么保湿?过敏性皮炎怎么保湿效果好
从刀耕火种的野蛮时代,到耕读世家的封建王朝,人们或是为了崇拜自然,或是为了纪念人物,就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举行祭祀或庆祝,这就是节日的由来,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期间诞生了许许多多的节日,一些流传至今,一些早已消散匿迹。
下面,笔者将给大家介绍几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看看你能知道几个?
人日,又称作人节、人庆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的古老传统节日
传说女娲创世,在前六天一次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后,第七天就创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排在其他动物之后,表明人的出现晚于动物,因此这一序列包含着古人朴素的进化论思想。
人日始于汉朝,魏晋后开始重视,但到了今天,这个节日的存在感也还是很低。
《北齐书·魏收传》:“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
(魏)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每逢人日这一天,古人都要把五彩花色的丝织品或金属箔剪刻成人形,挂在屏风或者帐子上,妇女则戴在两鬓,叫做“戴人胜”
古人在这一天还要登高饮酒,吟诗作赋。
唐朝高适就曾作诗一首,以表自己的思乡之情。
诗云: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
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人日的习俗活动也含有驱禳的意义,作为元旦的馀绪,逐渐增加了喜庆的内容。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作“腊八节”
“腊”本是古代的一种祭礼,腊和猎在古代是同一个字,所以腊祭时的供品最初是用猎获的禽兽,腊祭的目的是答谢祖先和天地神灵带给人间的豊收,因腊祭在十二月举行,故称十二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古人在腊日前一天要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称之为“傩”。到了南北朝时,傩已改为在腊祭的同一天,也就是腊月初八。
据《荆楚岁时纪》记载,这一天“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驱疫”。
寒冬腊月,驱疫的鼓声一响,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故而民间有“腊鼓鸣,春草生”的俗谚。
佛教传说,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在他得道之前,曾经因为饥饿劳累而昏厥,有牧女向他献乳糜。释迦摩尼食后,元气恢复,精神振奋,然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到成佛。
因此,腊八节又称“佛成道节”。每逢此日,佛寺都要诵经浴佛,并效仿牧女献糜的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煮粥供佛。
据《梦梁录》记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到了明朝,这一习俗推广至民间,并流传至今。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当天晚上称“小年夜”,北方有些地区以二十三为小年
这一天,人们的主要习俗是祭灶,即祭送灶神。古时人们称灶神为“灶王爷”“灶君菩萨”“锅灶神君”。
关于灶神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太平御览》说是“黄帝”,《淮南子》说是“炎帝”,《五经异文》说是“祝融”,等等。但不管如何,这一节日显然起源于人们对火的崇拜,属于祭祀节日。
东汉时灶神地位提高,成为降福消灾、保佑平安的一家之主,而它的身份也由“帝”转化为“平民”,开始出现灶神向天帝报告民间情况的传说。
除了祭祀,发展到后期,这一天晚上还要供胶糖,也叫灶糖,以黏灶神之口,使之上天之时不能说坏话。
小年前将灶神送走,腊月三十日又将灶神接回来,买张新灶神像贴上即可。
接送灶神的仪式,一般不让女眷参加,“男不拜月,女不送灶”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但现在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这样的习俗糟粕显然早已不复存在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