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推广的优点,微博推广有什么优势?微博推广的优势有哪些? 这都可以?
《易传》喻乾坤为《易》之门户(乾坤,其《易》之门邪?),故立乾坤而见《易》。今所流行之《周易》,是对称《连山》、《归藏》而命名的;称《易》为“经”,己是三者之后的事了。三者都统称之为《易》,其实是言不符实的;因为《连山》、《归藏》与《周易》是相反的,也就是不讲“易”而讲“不易”,唯有《周易》是讲“易”的;由于“易”比“不易”的影响大,更符合客观自然现实,便因之连带上《连山》、《归藏》一并归入“易”的范畴了。易,就是变化的意思;而“变易”与“不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放在一起也并无不合适。
事实上,《周易》并不是只讲“变易”,也讲“不易”,以及“简易”,此三者谓之“三易”。“三易”还有一个含义,指的就是《周易》与《连山》、《归藏》的合称,这也说明了三者统归于“易”的事实存在。《易》始于卜筮,经“十有八变而成卦”,而诸卦之成,则源于卜筮所得的四个关键数字:六、七、八、九;这四个数字注定了《易》之“变易”与“不易”的性质。自古认为偶数为阴,奇数为阳,所以,六、八为阴,七、九为阳;《易》之变与不变就是以如此简单的数字表达出阴阳变化之奥的,言其“简易”的确是实至名归。四数中六、九即阴阳两极数,蕴意为“易(变)”数,七、八则蕴意为“不易(不变)”数;六是阴之极,九是阳之极,两极是主变化的两个极端,形成对立、形成矛盾。所谓“变易”,就是互向对立方变化,阳变为阴,阴变为阳,彼此失去了自我,而化为了对方,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所以变则化生。化是渐进的,卦以六爻来表示这一渐化过程,即由始至终随时空变化而渐次变化,变是随爻之初二三四五上逐爻流变,即经“周流六虚”,至极则反;也就是常言所说的“物极必反”。
《易经》以卦符为象,全经六十四卦几乎都是阴阳融合状态,谓之杂卦,并不体现出极端状态,当属静态卦;也就是说,它们即便因动而变的变易过程也只会是渐化的。唯有两卦特殊,这两卦就是列于经首的乾与坤。乾卦六爻全阳,坤卦六爻全阴,卦象本身就体现出至极盈满必反之象,呈眨眼即变状态;也就是它们已经达到饱和极点状态,纯之又纯,进退皆无回旋余地,瞬间物极必反,发生质变。世上本无纯之又纯之物,即便是所谓的纯金,也会有0.1的不纯;物纯即极,极则生变,产生质变。过去处事中曾有“掺沙子”之说,就是破坏过纯而使之稳定于不极变状态。
纯阳之乾,纯阴之坤,可谓普遍状态中的另类,与众不同,尤显格外特殊。乾坤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标竿性,以马首是瞻,也就是以乾坤为变易的绝对状态,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以阴阳为本,但体现的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普遍性规律,乾坤至极的特殊性状态在现实中实际是并不存在的,是偶然态;但真理往往又在少数之中,特殊也就因此有了实质性意义。普遍存在的规律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具有两面性,为万物本性;也只有不纯,才能是相对最稳定态,才具有渐次变化的空间;与乾坤至纯阴阳特殊性相比较的诸卦的各种不纯形式,就反映的是普遍性;因之具有了变化的多样化,能对万有对象作出能圆其说的解释,尽管变化的最终都逃不出物极必反。以一卦阴阳各半,相对于乾坤来说会更稳定些;如三阴三阳的否泰卦就与乾坤处于伏羲方图同层的另外两角上,而乾坤则处于八纯卦对角线上的两角极位上,既有共性又有区别;而同样三阴三阳的既济未济卦则与四阴二阳之坎卦及四阳二阴之离卦,亦相应处于同层的四角,自然形成的定位显得那么有规律;衬出一阴一阳之变化规律是不可逆的道理。
具有阴阳唯一性质的乾坤,《易传》喻之为《易》之门户,认为“乾坤其《易》之缊(精蕴)邪”,“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其说是完全正确的;没有乾坤纯粹至极的阴阳,就不可能有阴阳至极之变,也就不可能有《易》的出现,《易》总结了变易的常规。
乾坤卦象,实质是欲变未变时的瞬间状态之象,它们其实一样有六爻时空的易变过程,而这一过程之终就停留在了乾坤这一至纯状态上并被抽取出来,于是它们成了与众不同的另类例外,不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是纯正唯一。但纯正并非本有,也是由不纯而纯易化而来的;它们也有渐进的变化过程,即乾由坤来,坤自乾来,只是掐断了中间的变化过程罢了,我们看见的仅是一头一尾的两个极端——乾与坤。这个过程还原出来,就是十二辟卦,俗谓十二消息卦;这一过程反映了至纯阴阳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变易过程如下:
坤>复>临>泰>大壮>夬>乾(阳爻逐爻渐化至全阳)
乾>姤>遁>否>观>剥>坤(阴爻逐爻渐化至全阴)
将乾坤之间的变易十卦淡化忽略掉,自然看到的就只有纯粹阴阳的乾坤;但它们渐化的过程并非不存在。创《易》者将至纯乾坤抽取出来,置于经首,就是在于強调万物之变皆是基于一阴一阳的变化。但如果万物之变一直呈现为至纯的极变状态中,没有应有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世间永远都是处于乾坤上爻的景况中,即处于“亢龙有悔”、“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极度变换中,不是亢就是战,没有其它变数。所以,创《易》者,便对一阴一阳之乾坤作了“用”的限制,就是“用六”、“用九”必须适时而用,适度而用。
六、九为变数,可谓之为永动数,有动即有变化,动静对应,动是主导的,起决定性作用。用,相当于“把握”之义;“用六”、“用九”,就是要把握好六、九之变,九不至亢,六不至战;不亢,就是要控制在“群龙无首”的不争先状态;不战,就是要控制在“利永贞”的状态,也就是保持在极线之下,不逼近物极必反状态。乾坤之外各卦本不至纯,属于六、九之外的七、八不易状态,都是处于阴阳相融的状态,具有动静并存的因素,不致发生纯极之突变,变亦是因动而变,是渐进之变,其最终物极之变亦是正常态,符合自然规律。万物皆有变,也就必须改变各卦本身的七、八不易状态,故授之以各卦各爻六、九易变之数,预示各爻都处于动变的准备态中,适时即变,这便是爻题用六、九的意义所在;也可以说,赋予爻题六、九,是为強化爻变的量化过程,经过“周流六虚”的过程,走到头而生质变的必然;这才是万物由量变而至质变的普遍常态规律;这也是用六、用九的意义所在。所以,用六、用九不只是乾坤额外的赘爻,而是把握阴阳变易的纲领性规则,且并不仅仅针对乾坤而言,而是驱动各卦各爻渐变的唯一钥匙;这就是用六九、不用七八的实质蕴义,六九反映了万物变易的数术原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