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异地男朋友冷战了三天怎么办,异地和男朋友冷战多久算分手异地恋跟男友冷战三天了了

访客

9月下旬,一辆满载货物的冷链车,缓缓驶出汝阳县十八盘乡蒿坪村的扶贫车间,汝阳县对外贸易自营出口实现了零的突破。

车上满载的是汝阳县特色农产品——香菇,在县政府牵线搭桥下,该县的一家农产品企业与韩国白花菇农业会社达成出口贸易协议,首次出口培育好的香菇菌棒10000棒。

该企业的创办者,名叫张颜召,是当地的一名扶贫达人。

汝阳县十八盘乡素有“九山三水十八弯”之称,这里种植香菇的历史颇长,当地人自称这里 “家家绽放菇花,处处弥漫菇香” 。

虽说在当地种香菇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儿,但能让汝阳香菇走出河南,连“直播女王”薇娅都愿意为他带货,张颜召可是十里八村头一个

今年30岁的张颜召是十八盘乡蒿坪村人,他创立的香菇销售品牌——汝香源,不仅深受国内多家知名超市青睐,还在薇娅直播带货当天,创下两分钟卖出两万斤的好成绩。

蒿坪村距汝阳县城20公里,属伏牛山系外方山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森林覆盖率高、植被好,地势海拔高,夏季凉爽冬季寒冷,降水光照充足,适宜各类食用菌生长。

在张颜召的记忆里,幼年时,蒿坪村家家户户就有种植香菇的传统。蒿坪村产的香菇肉厚、品相好,一直深受商贩们的喜爱,每年到出菇的时节,村道上停放的都是拉香菇的车辆。

“菇农们大多对市场不了解,辛苦一年,大头都让贩子赚了。正因这样,虽是守着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但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走出深山,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张颜召也不例外,初中毕业的他,就只身到南方上技校学习电焊技术。

毕业后被江苏造船厂录用的他,凭借勤奋好学,仅用一年时间,就在造船厂成长为技术能手。正当事业顺水顺风时,因2009年春节返乡时与朋友的一句闲聊,张颜召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那年返乡的一次闲聊中,朋友向他说起,村里菇农不易。张颜召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就跟朋友商量:“不行,咱就回来,自己干。”

朋友听了都觉得是句玩笑的话,没想到真得被张颜召牢牢记在了心里。2011年,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辞掉船厂的工作,用打工的积蓄返乡种香菇,并把自家和亲戚家的香菇拉到洛阳市区、郑州去卖。

然而张颜召的满腔热血,却没换来满意的结果。因不懂市场行情,两年间张颜召几乎赔得血本无归。其间,不少朋友劝他放弃,但不服输的张颜召坚持认为,路子没有错,坚持才能看到曙光。

之后的几年里,他一直不停外出考察市场,走访学习香菇保鲜、烘干、分拣及深加工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起,张颜召凭着山里人的真诚,成功把村里的香菇销售到我市一家大型超市,并逐步成为该超市的香菇长期供货商。随后,他又把汝阳香菇销到远在山东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

为支持和鼓励张颜召的香菇事业,2018年,在帮扶单位汝阳县扶贫办的支持下,蒿坪村建了一座800余平方米的香菇扶贫车间。2019年,该村还修建了现代化的香菇种植大棚。

张颜召也筹资200多万元,自建了一座260吨的冷库,购买了两辆冷链车。同时,还安装了一座一次可烘干1500公斤鲜香菇的炕房。炕房的落户,改变了十八盘乡晾晒香菇的传统方式。烘干后的香菇,不仅味道鲜美,内在养分也不流失。

随着张颜召的香菇事业越来越红火,来自全国的香菇采购商也不约而同将目光锁定在了这座大山深处的小村庄。订单纷至沓来,让张颜召终于兑现了自己为乡亲们寻找香菇销售好渠道的承诺。

有了稳定的销路,附近的菇农都把自己种植的香菇送到他的车间去。碰上路程较远的菇农,张颜召就带着现金,进山收菇。

家住西沟山坳里的贫困户张清芳,仅2019年一年,就靠种植香菇增收三万多元。50多岁的村民张强,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如今靠着种植香菇,一年增收十几万元。

2019年,张颜召注册成立了河南省汝香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以高出市场收购价与当地150多家贫困户签订香菇收购协议,帮助贫困菇农快速实现脱贫,解决了蒿坪村130余户(其中,贫困户为47户)及周边村庄千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为465户)的香菇销售的难题。

在张颜召看来,汝阳香菇要想叫响全国,既要扩大销售渠道,更靠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香菇深加工产品赢得市场,让村民们不仅能在家门口增收还能致富。

(来源 洛报融媒 记者 李雨璐 通讯员 李公平 茹磊/文 记者 常世峰 潘立阁/图)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