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能忘掉一见钟情吗,对入了心的女人能忘掉吗男人能忘记一见钟情的女人吗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黑龙江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世间万物,各有千秋。江河没有大海的汹涌澎湃,却有惋蜒流转的气韵;小草没有青松的高大挺拔,却有绿意勃勃的柔韧;星星没有月亮的
姣洁
明亮,却有熠熠生辉的闪烁。我们不必感慨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风景这边独好。(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给文段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
汹涌澎湃 感慨
(3)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花果山玉女峰以“江苏第一峰”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3.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只修改病句。(4分)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
(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②当然要观察。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③①②④⑤
D.①③②④⑤
5.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下的“ , ”,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志。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 , 。
(3)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安定时常怀“ , ”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 ”的亲情之念。(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
6.(江苏连云港中考)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回答问题。(3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6个字)(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5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文字选自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写的长篇小说《 》,文中A处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 、 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四川资阳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庆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5分)
【甲】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斯是陋室( )
(2)可以调素琴( )
(3)陶后鲜有闻( )
(4)宜乎众矣(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两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会和谐。
③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 ,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14.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限18个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核心素养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4分)
你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8·四川南充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 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2)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3)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4)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5)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6)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7)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11)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12)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7.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1.“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②重大;严重。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1)提示:用楷书书写,书写要准确、规范。(2分)(2)pénɡ kǎi(2分)(3)惋 蜿 姣 皎(2分) 解析:(1)书写要注意准确、规范。(2)注音时音调要准确,“慨”不要读成四声。(3)“蜿”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惋”指“同情、可惜”,根据词义,这里应写作“蜿”;“皎”形容“白而亮”,“姣”指“相貌美”,这里形容月亮洁白而明亮,应用“皎”。
2. C(2分) 解析:A项,“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B项,“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C项,“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此句中不符合语境,故而选C项。D项,“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3.(1)句改法:①把“无时无刻”改成“每时每刻”或“时刻”,②把“忘”改成“记得”。(2分) (3)句改法:去掉“非常”,去
掉“完全”。(2分) 解析:先结合句子,认真辨析句子的正误,筛选出病句,然后针对错误进行修改。(1)句中“无时无刻不”是一个表示肯定的短语,相当于“每时每刻都”,与“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搭配,语意前后矛盾,可把“无时无刻”改为“每时每刻”或“时刻”,或者把“忘”改为“记得”,这样句意前后才不会矛盾。(3)句中“酷爱”已经含有“非常”之意,“一塌糊涂”已经含有“完全”之意,所以应删掉“非常”和“完全”。
4. B(2分) 解析:要想做好本题,先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关系。开篇提出问题“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③句作了回答,针对③句提出“从实际出发”的做法,①句解释这种做法,针对①句提出“接近实际”的概念,④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②句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⑤句进一步强调“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所以确定答案为B项。
5.(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家书抵万金(7分,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则不得分)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筛选并准确默写诗句。可根据给出的句子判断所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丢字、颠倒次序的情况,如“落红”不要写成“落花”,“凌”不要写成“临”,“览”不要写成“揽”,其中“自缘”易写错。
6.(1)示例一:耐心等待?示例二:守株待“伐”(1分)
(2)示例一: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
示例二: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
解析:(1)拟写漫画标题要紧扣整幅漫画的画面内容。仔细观察画面可知:画面左侧是两个树桩中间的一棵小树苗,画面右侧是一个人坐在树桩上等待着,他的头部是一把斧头。由画面可知,这个人正在等待小树苗长大,然后对其砍伐。题目可围绕“如此等待”“坐等砍伐”等角度拟写。同时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超过6个字”的题目要求。(2)小树苗这样小,人类还要等待它长大后砍掉它,漫画讽刺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呼吁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因此,分析漫画寓意时,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拟写:一是讽刺的方面,二是呼吁号召的方面。
7.老舍(1分) 骆驼祥子(1分) 祥子(1分) 攒钱买车钱被抢(1分)
妻子难产死亡(内容合乎题意即可)(1分)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所选文字是老舍《骆驼祥子》中描写天气炎热的经典语句,前两空较容易作答。由第二段中“拉车”这一职业,可以判断A处的人物是祥子。名著中祥子的洋车被大兵抢走、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死亡、祥子卖车埋葬妻子等情节都体现了祥子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8.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2分,意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前两句写黄梅时节,雨水特别多,池塘里长满了青草,处处蛙声不断。“家家雨”“处处蛙”写出了环境的单调,传达出了诗人约客不至的孤独、寂寞。
点拨:有关意境(氛围)特点的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9.①“敲”写出了对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对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奈。(2分)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1分,意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品析。做这类题可按这样的思路: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有没有使用修辞;然后展开联想,描述句中展现的景象;再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气氛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如由“敲”可看出作者等待时的焦急,“落”则表现出诗人的失望和无奈,两者呼应,极其精妙。
10.(1)这 (2)调弄,这里指弹奏 (3)少 (4)多(每小题1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结合语境,如(2)“可以调素琴”中的“调”,本义是“调弄”,在句中是“弹奏”的意思,如果只解释本义而不解释语境义就不能得分了。
11.(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2分)
(2)对于莲花的喜爱,像(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分)解析: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要解释准确。(1)句中“上”“入”都是动词,分别是“长上”“映入”的意思;(2)句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莲之爱”即爱莲),可不译。
12.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3分) 解析:本文可以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前四句从表面来看,“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的,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富有而充实:“鸿儒”“素琴”“金经”,不单从交往、精神、学习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素、金”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意在自勉,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
13.【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的写作手法,要求举例说明,只要明确对比的特点就能较容易地得出答案。对比就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甲】文“谈笑有鸿儒”与“往来无白丁”形成对比,【乙】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的人少)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多)形成对比。
14.人们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2分) 解析:根据本文的写作思路,按照“首先引述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证明论点,最后总结、照应论点”这样的思路分析文章。做题时,先对文本进行总结,考虑各段论证角度,概括出分论点,再考虑与题中句子的论点角度对应,很容易发现,此句对应第②段,所以可根据第②段内容提取,只要围绕“人们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和谐”等角度提取答案即可。
15.首先提出分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最后再通过举反例论证人们互相理解,社会才会和谐的观点。(3分)解析:第②段首先提出分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然后列举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再从人们都有的经历——早晚高峰堵车的生活体验出发,分析只图自己便利、不顾他人,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损人不利己的后果,进一步论证论点;最后强调只有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才能互相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会和谐。
点拨:分析段落的论证思路有两个重点:一是分析段落的层次,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运用。分析段落层次时,首先要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什么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
16.(你的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更好地运用于当下社会生活。(2分)
(你的说明:)当下社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常被别人忽略,例如我们都不愿被噪音打扰,那我们就不要制造噪音去打扰他人。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好地应用于当下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2分)解析:首先,要赞同观点,引述观点。其次,联系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阐述。比如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排队,交作业的时候、打水的时候、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在这个处处讲究效率的年代,更应该坚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这既是做文明中学生的需要,也是我们共同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如果大家不懂礼让,只顾一己之私,必然会引发矛盾,轻则闹不愉快,伤及同学间的友谊;重则引发打架事件,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最后,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观点,表达要有条理。
17.(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2)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3)点明写作内容;(4)暗示文章的主旨;(5)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答出1点得1分,答出3点得3分) 解析: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新颖有趣,易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倾听”,细心地听取,表现出了对草木的欣赏;文章中作者写在这个院子里听到了草木的呼吸,以至于作者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8.“这么小”指的是院子本身的空间小;(1分)“这么大”既指这个小院丰富多彩的草木世界,(1分)又指小小的草木世界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1分)(意近即可) 解析:这句话中的“小”“大”,本身是一对反义词,但在这句话中却不矛盾,因为作者是从不同的层面来写的,所以要把“小”“大”指的内容答出来。“小”的含义好把握,即指这个院子的空间小,关键是“大”的含义,要结合文章内容,把“世界”所指的内容答出来。这是一个草木的世界,在倾听草木的呼吸中,作者有所感,有所悟,精神世界也丰富了。所以这里的“大”,既有草木世界丰富多彩之意,又指它们所营造和包含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带给作者的感悟。
19.(1)“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2)“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3)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4)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出1点得1分,答出任意3点得3分,意近即可) 解析:画线句把白玉兰花的开放比喻成火的燃烧,这种热烈体现在花瓣花香上;“燃”这个词,富有动感,使我们想到了燃烧的烈火,多么奔放、热烈;从句式上来看,4个短句连用,整齐、明快、铿锵有力、富有表现力;这一句形象地体现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点拨:赏析句子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1)语言表达: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2)内容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3)写作方法:表达方式、描写方法等。
20.(1)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2)以本真之心去欣赏草木之美,人就会青春长驻;(3)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4)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答出1点得1分,答出3点得3分,意近即可) 解析:作者在小院的世界里有所感悟。文中写到小院中的花、树、垂柳、荷塘、竹林等,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可直接引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倒数第二段更是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1.(50分)思路点拨:要写好此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审题。前面的提示语已说明了“了不起”的含义,写作时应紧扣自己所理解的含义来构思文章。
(2)选材、立意:“了不起”的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人,还可以是一个群体。①可以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自己或他人身上的闪光点,力求挖掘出新意。②还可以对某一社会群体进行叙写,表现其美好品质,传播正能量。
(3)注意事项:①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了不起”,材料安排要详略得当。②写作时注意表达方式的有机结合,既要记叙“了不起”的事件,也要恰当运用议论、抒情来表现内心的感悟和震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