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心态的句子,乐观心态短句乐观心态的句子,乐观心态短句图片

admin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原是《奇葩说》上马东的一个金句。他说这句话的初衷其实是想安慰和鼓励那些以表达为业的人,因为被误解太普遍太正常了,也就没必要那么介意。其在后续采访中还对这句话做了一个注脚,就是在这个时代,让听者听懂更应是“讲者”的责任,而不是听者的责任。

在全民皆在表达的时代,表达早已不是精英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表达产生影响,渴望通过表达展现自己、改善生活、改变世界。马东的这句话虽有夸张的修辞意味,却也十分形象地概括了一种表达者会遇到的普遍问题。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确实值得深思,关乎我们如何对待表达。

什么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

宿命,本意是星宿运动各有各的命令。佛家宿命说认为人的命运生来注定,过去之世的因导致今生的果,辗转轮回。而引申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有人会说“爱上某个人是我的宿命”。可见,宿命的含义简单说就是人力无能为力或人力作用十分微小。

什么东西是人无能为力的呢?那就是物质自带的本质属性。而事物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具体到这句话,就是在人一生的表达中也许偶有几个片段被分毫不差地领会,但从人生长河整体来看,被误解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表达的命运。被误解的概率远高于不被误解,这就是表达的本质属性。


为什么表达那么容易被误解,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作为媒介本身的语言是高度模糊的。一方面因为意思太多而字太少。另一方面语言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淘汰、创造、更新,含义丰富且易变。只有当每个字对应着一种意思才不会有误解,但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其次,听者在理解时不可控。这种不可控也导致被误解几乎是个必然。具体来看因听者产生的被误解有被动的误解和主动的误解。被动的误解可能是由于双方在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南北方对于“美女”的美的理解就不同;也可能是有些理解需要双方有相同的知识储备,而很多时刻这种条件并不具备。比如外行听不懂内行说什么,熟人之间彼此都懂的梗,外人则一脸懵,尽管他们听到的是同样的字眼。还有则是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比如一项科学研究成果经媒体报道,众人传播到最后则变成一句简单的口号式的结论,所有的前提条件和限定变量等都被忽略。


主动方面的误解那就更多了。因为人都是自恋的,我们以为是自己让对方听懂了,更多的时候只是对方心中所想契合了讲者所说,而实际上你们想的其实不一样。也许你会说读者的正解无可厚非,与作者有偏差又如何,但不得不承认对于莎士比亚来说,他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却只有一个。另一种主动的误解则表现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告人的意图,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按需索取的情况。这样的例子互联网上每天都在上演,比如假新闻、阴谋论。为了自己的目的人们常常选取对己方有利的素材和片段,有时甚至不惜牺牲事实真相。还有一种则因为听者个人的原因故意不去听清对方说什么,这背后也许是话语权的争夺,也许是爱的索取,或其他等等,比如“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很冷。”“有一种爱叫说了你也不信。”


说完了客观再来看主观,被误解还和表达者的水平息息相关。词不达意、言不尽意是太多表达者的困扰。为追求语言的贴切、精准,许多人孜孜以求,一生以此为业。比如关于语言的学科就多达几十种。而追求极致的表达者,会对每个字每句话的精确、完善竭尽全力,比如为使用“推”还是”敲”而辗转反侧的诗人岑参;比如批阅十载、增删数次,用一生去成就一本经典的曹雪芹。要具备精湛的表达能力,需要长久的钻研和练习,这是每个表达者无法忽视的事实。

你可能会问,如果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表达还有意义吗?答案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恰恰是因为太容易被误解,表达者才永不满足,才更加珍惜每一次表达的机会。恰恰是因为结局看似悲凉,表达者才无畏于说出善意和真相。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这一真相应该被接纳,为此,表达者们才能敬畏表达精进表达,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用表达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最后,我想说在某种层面,表达被误解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就像自然界中存在基因的突变,被误解也许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基因密码,是造物主巧妙的安排。表达的价值并非思想的复制粘贴,表达本身就有价值。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大脑才是真正的悲剧。误解是美丽的必要的误会,是创意的来源、正是因为误解,我们衍生了繁荣的诗歌、音乐、绘画、哲学、科学,产生了越来越丰富的美。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