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分手挽回最霸气的话,和情人分手挽留的最感动的话情人分手挽留话语白话
岁时,记载着社会落后和进步的风貌,同时也记载着一个地方或民族的信念和习俗。汉中,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民对一年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的运用,在生产、生活上形成了许多风情民俗。这些民俗活动,有纪念先烈、先祖的,有促进农事的,有对历史的记载,有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的,有表达人民之间情谊的,有节日喜庆丰收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民俗中还掺杂着一些不够健康的成分,须在活动中逐渐加以改进。
立春打春牛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就是在每年冬季的六九前一两天立春(多在腊月下旬或正月上旬)。从这天起,标志严冬已尽,新春将到,日渐见暖,万物复苏,也是提醒农民开始准备春耕的信号。立春,群众通称为打春。为啥?因过去民间有个“立春打春牛”的风俗,汉中各县都很流行。
春为一年四季之首,立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头,故而,历来地方官府和民间对立春都很重视。过去,在各县城还举行隆重的仪式庆贺,打春牛就是庆贺仪式之一。
每年立春这天,城内商贾店行提早开门,打扫街道,擦洗门楣——迎春(烧香敬神谓迎春)。四乡百姓,扶老携幼,纷纷进城观看。打春牛的时候,是根据春来的早、迟而定,时间多在上午(约12至14时)举行。据说,上午为阳,有“春至阳生,蒸蒸日上”的意思。
开始,各县知县(县长),同春倌头一起,率领全城绅士和各路春倌,抬着雕塑的彩色泥牛和纸扎的牛——春牛,纸扎的耕夫——头戴斗笠,肩扛犁拐,手执竹鞭。前边有吹歌队,后有锣鼓队,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坐轿游街。沿街群众,抛撒谷、豆、芝麻(据说,可免孩子生水痘、麻疹之病)。行至东门外,放置好泥(纸)牛和耕夫(纸人)。耕夫和春牛站的方位也有讲究:如左、右、前、后,可表示十二生肖的年份和春来的早与迟。若为虎、龙、马、猴、狗、鼠年,人站牛的左边,其他年份则站在右边。若人站牛前,表示春令早,农事宜早准备;若人站牛后,表示春令来迟;人、牛并行者,表示春令适中。牛的颜色,表示立春的时辰。如早为红褐色,午为大红色,晚为灰黄色。春倌每年送的春帖(如皇历),上边的春牛图也如上表示。
立牛之后,知县焚香燃烛敬芒神(农神)和春牛,并跪拜祈祷,求这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众人叩拜之后,春倌头手执彩杖打“牛”,围观群众也执棍棒打“牛”。据说,越打得碎烂越好,预示人们对春牛的爱和来年收成好。随后,人们抢拾春牛碎片、泥块,拿回家放于粮食和牲畜槽下,希望五谷丰登、槽头兴旺。农谚云:“立春打牛,农事抬头”。
立牛是我国民间一个传统的预报节令的古老仪式,《礼记》中就有“出土牛以示早晚”(春令)的记载。现在打春牛、立牛报春的仪式虽不举行了,但人们对打春的节令和立春的迟早仍很关心。
抢挑“金银水”
抢挑“金银水”,是汉中农村流行的一个传统风俗。在洋县、城固一带,尤为盛行。有民谣说:
正月初一起五更,
迎喜接福敬三星;
抢得一挑金银水,
保你富贵不受穷。
每到农历正月初一早上,天还黑咕洞洞,水井上就“叮叮咣咣”地响起了水桶、铁挂钩的碰击声。人们都不吭声,据说是怕惊跑了好运(实际是天黑看不清,所以互不招呼)。待天亮时,水井上却无一人打水。啥讲究?据说,第一人打的为“金水”,会使家庭兴旺发富。第二人打的为“银水”,会使全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第三、第四为“铜水”、“铁水”,也会使人一年六畜兴旺等等。总之,越早越好。
相传,很久以前,巴山脚下有三弟兄,分家时都很穷。但数年后,老大变成了富户,老二也相继富裕了,老三仍很穷困。这年除夕,老三和邻居王大伯一起守岁闲谈。王大伯说: “你大哥、二哥富得快,是有个祖传的秘诀。”“啥子秘诀?”老三急不可待地问。大伯想了一下说:“这……这样,明早你先去挑担水回来再说。不过,迟了不行。”
第二天(即大年初一)早上,天还黑糊糊地,老三就起床。但当他挑起水桶出门时,就见二哥挑着水进了院子。“哈、哈、哈”,老伯笑着出了门,对老三说:“金水已让你大哥挑走了,你二哥挑了银水,你现在去挑铜水也好。”老三莫名其妙地将水挑回后,又去问老伯致富秘诀。老伯说秘诀是个“早”字,谁都可以学会,但持之以恒却很难。他给老三写了几句话,叫拿回去好好看看,说“致富秘诀”就在里边。纸条上是这样写的:
一年三百六十天,新年新开端;
万事从头起,三早当一天;
四季十二月,一百二十天;
三年多一年,十年功夫见;
此帐若常算,富贵不靠天。
老三回家后仔细思量,终于明白了“早”字的奥秘。从正月初一开始,坚持起床早,干活早,果然,几年后也富裕起来了。后来,人们便把此事传扬开来,人人抢挑“金银水”,学习三兄弟勤劳致富。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下来,也就形成了正月初一起早抢挑“金银水”的风俗。
大年初一
春节,是我国古老而重大的节日之一。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之首。这一天,各地人民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庆贺,以表达欢快、欣喜、美好之心情。从初一起,人们把准备好的年货(包括吃的、穿的、玩的等)都拿出来享用,节日生活丰富多彩。
一不动刀
这里群众,普遍有“初一不动刀”的风俗。同时,也忌讳说“杀”、“砍”之类的话。这天,不劈柴,不切菜,不吹、削东西和裁剪。一切该淘洗、该切的蔬菜和肉类食物,在先一天(除夕)必须淘净、切好(有的将菜肴蒸、炸好,吃时只需加热就行了)。人们认为大年初一动刀、斧为不祥。一年要开个祥和、平安、愉快的头。群众有这样的说法:“初一不动刀,家和人安好”和“不动铁,四邻合;大人小孩不‘葛孽’(吵架)”。这是群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安好、四邻和睦相处的美好心愿。
吃元宝
汉中有这样一首儿歌:“穿新衣,戴新帽;过大年,放花炮;吃元宵,喝醪糟,妈妈还要煮元宝”。说明汉中人正月初一的早点普遍是:先煮元宵和醪糟吃喝,取其甜美和团圆之意(预示家庭一年的吉祥)。然后,都吃“元宝”(似饺子)。“元宝”的馅有大肉、糖、钱(硬币)等。据说,谁吃到钱,谁在新的一年里财运佳。吃“元宝”,是取其“口口进宝”之意。故有民谣说:“正月初一吃元宝,一年到头运气好。’
敬财神
正月初一的清早(辰时),平川地区人家(包括商家),都要在堂前燃烛烧香,开门对天焚表、放炮迎接福神,俗称接神,而秦、巴山区(包括丘陵地带)群众,接神的形式却很特殊。人们在堂屋里点燃香、烛,把家里喂养的耕牛牵一头在屋里转一圈后,再牵回圈栏。并从初一至初五日,每天都给牛喂好草、好料,以示敬意,群众称为“敬财神”。人们认为耕牛就是财神,像似天官(双角像天官的帽翅),它可以给人赐福。因为,数千年来,农民生产粮食主要靠耕牛,人们对它表示尊敬是完全应该,合乎情理的。
拜年礼俗
拜年,一般是泛指春节时邻里、同事、朋友、亲属等见面“拱拱手”,喊一声“恭喜!”或“新年好!”,都称为拜年。这 里人的拜年,多指晚辈给长辈“拜年”。俗话说:“初一不出门,初二不在家”。意思是:正月初一不走亲,全家人在家团聚。若逢天气晴朗,早饭后全家扶老携幼逛街、逛寺庙、领尝郊外风光。初二开始走亲拜年。一般初一至初五日为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间,如子女给另住的父母、女婿给丈人、外甥给舅家、外侄给姑母等拜年,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和尊重。初五过后,长辈才走晚辈家,群众称回节。
拜新年
拜新年,是指青年男女婚后,过第一个春节时去给丈人丈母拜年。这里拜新年均在正月初二日,不能提前,亦不许推后。提前是个单日不吉利,推后认为女婿不尊重丈人,就会受到邻人议论或指责。拜新年的礼品与一般拜年不同,除给丈人家送四色或八色礼外,还要给丈人的同堂叔侄、婶嫂近亲送礼拜年(只这一次,以后春节去不去就无人责怪)。各家除给新女婿送红包或衣物外,还要备酒款待。常因几家同时请赴宴(因在一天),新女婿分不开身,几家就各端几道较精致的菜,拿上好酒在新女婿的丈人家团聚共饮,热闹而亲切。即使平常有矛盾的堂兄弟或婶嫂、妯娌,在新女婿头一次上门,也得忘掉矛盾,坐到一起饮酒、攀谈,从而,矛盾消除,兄弟、婶嫂、妯娌和好。
官不吃过年礼
新春拜年,必带礼品。其数量,宜双不宜单。一般送四色礼,如一方猪肉(二、四斤),十个枣糕馍,二斤糖,二斤酒即为四色礼,取其四喜临门的美意。
汉中人有个传统的规矩,叫“有来有往才是理”。年节送礼,必有往来。凡接收礼品者(包括长辈)必须回礼,表示尊重和热爱对方。比如,叔收了侄子四样礼品,只能留下两样,再新添两样退回,称为回礼。只收不回,被认为失礼和轻蔑对方,便会损伤彼此情感。据说,在旧社会里,再贪的官吏也不敢不回礼,白吃年节礼品,故有“官老爷不吃年节礼”之说。
破五、泼污、扫“五魔”
汉中人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五日过后,年才算过毕。因此,人们把初五日叫破五,也叫泼污、破吴的。各地人民的叫法不一,这天的活动习俗也不尽相同。
破五
破五的叫法,在这里很普遍,但解释却有几种。其一,人们把破五当作新的开始之意。人们认为,初五是年节的最后一天,要开始新的一年工作了。因之,过去和现在一直是正月初五日开集,街市上才有交易(生意人才开店门),工厂、作坊才开工,农民才开始耕耘叫破土。其二,人们认为有破就有补,故在城固、洋县一带有个吃补钉的风俗。就是初五清早家户都要吃一顿面片子(用上等面粉,擀成薄片切成方块),称为吃补钉。有民谣说:“正月初五吃补钉,免得一年塌窟窿”。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里要增加收入,不欠外债的美好愿望。其三,说破五是破吴的谐音。相传,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之后,是正月初五日攻破了吴国,雪了亡国之耻。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人们吃补钉表示要修好战乱的创伤,永过太平日子。
泼污
泼污,是清除污物之意。南郑、勉县等地群众在正月初五清早,要将屋里屋外清扫一遍(群众的传统习俗是:初一到初四不扫地,认为会把财运扫掉了),清除几天的垃圾和厨房积的污水,全部倒泼在郊野里,故而称为泼污。取在新的一年里干干净净,家道清平之意。
扫五魔
扫五魔,即扫除邪、怪、灾、病、贫五种魔群之意,又称扫五群。这一活动,只在城固、洋县一带流行。过去,每年正月初五日这天,由社火会出面,在村民中挑选几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化妆成红、黑灵官、孙悟空、喜神、土地神、广成子、天王李靖、毛女子等,在铿锵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由“土地神”领路,挨家挨户在村里走一遍(认为这些法力无边的天神会驱走五魔)。毛女子手拿小簸箕和小扫帚,在每家屋里扫几下(表示一下),表示将家里的五魔扫走了,家中就会平安,不受邪、魔、病、贫缠绕了。有些妇女,还请毛女子在新生婴儿身上扫几下,说婴儿就不生疾病,健康好养。主家除敬神、放炮,还要给毛女子送红包。这一活动,纯系唯心的美好愿望而已,并无实际意义。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风俗就消失了。
正月初七——人日
民间相传: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猪的生日,初四是羊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在古代(许多朝代延续),初一至初六,不宰杀鸡、狗、猪、羊、牛、马,初七日不刑人。因之,正月初七便成了人日。
人,为万物之灵,主宰着社会,主宰着自己。但由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没有科学知识)和依赖,便产生了一些唯心的观念。人日,是人们庆贺的节日,也是人们祈求天地和自然界的恩赐和预卜吉祥之日。
人日这一天,人们用彩色纸或彩色布、丝绸剪成人形,挂在墙壁、门扇上。妇女们还用彩色绢帛做成精致的小人插在发髻上,以庆贺人的生日,同时,也是对人生的热爱和祝愿。这天,妇女们还要制作蒸妖祛邪饼,即用面做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妖怪,上笼蒸或锅煎后让家人吃,称“咬邪”,意为咬死邪、妖,一年里家事和顺,无有邪妖缠绕。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由此可见,此风俗来源于荆、晋,故在汉中流行不广,加之人对自身的力量和自然界的认识,古俗人日便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
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民间又称为灯节、大年。相传,历代朝廷在每年元宵节前后要取消“宵禁”,专让老百姓欢庆佳节,家家挂灯,街道、广场耍灯。十五之夜,皇帝也要登楼观灯,谓之:“与民同乐”,“共享太平”。
汉中元宵节,官民同庆,更是热闹。各种庆贺活动,丰富多彩。过去,像洋县、城固、南郑等县城,在元宵节期间(十四至十六日)取消夜禁,四门四关的谯楼上,还由官府调集本县的鼓乐手轮流值班奏乐,连续三日三夜鼓乐声不断,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全县繁荣昌盛和安居乐业。民间,在各县的乡镇上,除要唱三天大戏外,各地的社火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狮子、龙灯、彩船、竹马子、日夜活跃在四乡八镇,到处是锣鼓和鞭炮声。尤其是洋县的智果寺、马畅镇,城固县的原公镇,南郑县的新集镇、协税镇等地,都有“元宵佳节耍悬台”的传统风俗。像智果寺有东、西、南、北四条巷子和后社,各扮一台。城固东、西原公,新集前、后两条街,协税上、下两条街等,皆为各扮一台进行游街,游会。这些悬台社火,装扮讲究,奥妙美观,不但让观众大饱眼福,增强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而且,巷与巷,街与街之间还有个比高低和争胜斗智的情况。
如东、西原公,新集前、后街的社火,常常是日间不断改扮(皆扮的古典戏),抬出抬进,相互争强;晚间还通宵达旦,社火不歇,锣鼓不停,直到十六日夜送神方止。
其次,南郑县城(今汉中市内)、铺镇等地的元宵节耍火龙 活动,也很热闹,很壮观。四乡群众,扶老携幼,皆进城(到 镇上)观看。满街家户门口挂彩灯,火龙到处烟花怒放,真像火龙在火树银花丛中翻滚。锣鼓“咚咚”,欢笑“哈哈”,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这天,人们除要吃传统的饮食——元宵(又称汤圆)之外,还要蒸嘴巴馍作为敬祖先的献供。这个风俗,在洋县、城固一带尤为盛行。
正月十五(十四日起),神龛上的献供(即供品)要全换掉(除夕时的供品),改换成嘴巴馍。这种馍,形状像个人头,用白面粉做成,馍上捏有嘴巴、耳朵、鼻子,并用两颗黑豆子安上眼睛。这风俗,与“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元朝统治者)"有关。
有些地方,人们还有个“八月十五卜来年天道”的风俗。这天早上,用面粉捏成面龙,上蒸笼蒸熟作献供。面龙的制作,是将和好的面团搓成条,用刀或筷子压印成12节(闰年13节)每节还用筷子压个小窝窝在龙上。每节表示一个月,蒸熟后看哪个窝内有水,来年哪个月就有雨,无水则无雨,以示来年的晴雨旱涝。
(注:悬台社火、火龙、竹马子、亮龙等文娱形式与活动,将在汉中文娱风俗中叙述。)
二月二炒豆子撒灰圈
在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西乡、南郑县的农村里,至今流传着二月二炒豆子,撒灰圈的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清早,妇女们先把草木灰装在簸箕里,一手端簸箕,一手拿擀面杖敲打簸箕边沿,使灰徐徐撒下,边撒边念道:“二月二,灰簸箕;毒虫逃,害虫避;树木长,禾苗齐;人寿年丰万事吉……”绕住宅、场院撒一圈(最早期还要在田地边上撒)。据说,这灰圈撒后,可避免蛇、蝎和其他毒虫之害。
还要拿些豆子、苞谷、糯米等放在锅里爆炒成花,让孩子们吃,意为要将害虫炒死、咬死,以保本年庄稼不受虫害,得以五谷丰登。这一天,人们还不在井中打水,说“怕惊了龙王”;不动土(包括耕耘),说“怕伤了龙鳞”;妇女不做针线活、不钉钉子,说“怕伤了龙眼”等。此俗在农村根深蒂固,流行至今。
二月二撒灰圈的传说
二月二撒灰圈的风俗,还伴随着一个奇妙的传说故事,至今流传。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庄稼人叫张簸箕,为人勤恳善良。有一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他去打柴时,在林边发现一只快要冻死的啄木鸟,急忙把鸟揣在怀里带回了家。他那胸脯上的体温,使啄木鸟复活了。又经他的精心喂养,三天后这只鸟完全好了。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午间,他又把鸟送回了丛林。
次年正月的一天,一个白发银须的老者来对张簸箕说:“今年害虫成灾,人畜伤亡惨重,五谷遭害,遍地灾荒啊!”
“啊!这……”张簸箕大惊。
“倒有个办法镶改,不过……”老者欲言又迟疑起来。
“有啥办法,请老伯赐教!”
老者思索了一下便说:“记住,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复生,百虫始出。只要在这天清早,你将草木灰撒在田地和住宅周围,可保你人畜平安,五谷无损。”
“多谢老伯赐教,不知……”
“不必多问。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故而报答。”
老者欲走,回头又叮咛说:“此乃天机,不可泄漏;若传他人,短寿十年。”言罢,老丈化清风而去。张簸箕心想:“全村.都是穷苦农民,皆靠种庄稼活命;若是五谷无收,那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呀!”他不顾自己,便连夜将此事告诉了全村乡亲。
二月初二清早,家家户户把草木灰撒在了田地及住房周围。结果,这年许多地方遭了虫害,只有撒过草木灰的这些村庄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年年如此,并拿簸箕端草木灰,用擀面杖(俗称擀面杖为“白胡子老丈”)敲击,以纪念老丈和张簸箕。
寒食节与清明节
寒食节即冷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民间不举烟火,遍吃冷食。此俗始于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在逃难时,随臣介子推割股尽忠,后来不肯做官,带母隐居绵山(今属山西省),晋文公数次派人去请不到。晋文公欲报割股之恩心切,听人建议,下令三面放火,欲逼出山。谁知介子推母子相抱而亡,文公极为悲伤。在隆重祭丧之后,下令每年此日全国禁火两天,表示悼念(这一天正是清明节前一日),又改命绵山为介山。晋国群众,每年到这一天宁吃冷食而忌生火。后来,各朝代皆沿袭寒食禁火的制度。唐人韩拥《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宋人王禹的《清明》诗也说:“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肃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也是一个祭礼节日。作为节气,它与我国农业生产有着紧密关系。每年阳历四月初或三月底,太阳黄经十五度时交节气。从此,气温回升,天气变暖,树木发芽,禾苗开始长叶,大地返青,呈现出勃勃生机。作为农耕的节气,在周代就已确定,但作为节日,却是在介子推死后才有。
汉中人,最早也有寒食不生烟火吃冷食的习俗,后来把清明与寒食混为一个节日过了。人们在上坟祭祖之后,全家(甚至全族人)把带到坟地的食品拿出来,让大家席地就餐,饮凉酒,吃冷食。有些人家,在清明前喜欢全家人到郊野踏青(故又称清明节为踏青节)。大家爬山、跑沙滩之后,把带来的食物、饮料摆起来,大家围坐一起吃喝说笑,边享用,边眺望山川景色。啊!清新美好的大地,生机勃勃,令人陶醉,令人振奋!
四月初八驾毛虫
驾毛虫,就是驾走、驱逐走之意。
驾毛虫的风俗,在汉中各地都有,尤其农村里(过去)最流行。因为,过去农民多为贫困之家,多以低矮的茅草房为住宅。俗话说“没有三年不漏的茅草房”,这种房是年年补漏,年年漏,潮湿易腐。当天暖气温上升之时,腐草中常生黑色毛虫。这种毛虫,虽无大毒害,但满屋里乱爬,使人厌烦。苦于无法防治,人们就想借助神佛之力驱除。
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凡有寺院的地方,都要举行仪式纪念佛日,如设斋、用香汤洗佛等。在这天早晨,家家都裁纸写偈(吉)语,有的还画符条贴在堂屋、厨房、卧室门外的墙壁上,想借助佛力,把毛虫送到深山(原始无人烟的地方),此法叫驾毛虫。
这种驾毛虫的偈(吉)语条叫偈贴。写时,裁约二寸宽、尺许长的黄纸条,用朱笔在上面写偈语或画符。常见的偈语有五绝、七绝两种。如:
“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驾,
驾在深山外,永世不回家。”
“四月初八佛降生,老君骑牛上天宫,
玉皇赐把降魔剑,先斩蛇蝎毛毛虫。”
“四月初八佛祖生,佛法无边通天灵,
今日驾走毛毛虫,保我人寿五谷丰。”
诸如此类的偈贴、符条很多,这里不多述记。
农历四月初,天气已渐热,也是茅草房生虫的时候,故而人们在此时驾毛虫。当然,这种做法,只是一种心愿。现在,农民富了,住房条件变了,毛虫不见了,驾毛虫的风俗也消失了。
端 阳 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阳节或称端午节。汉中人过端阳节,除要备办雄黄酒、煮粽子、炸油糕、煮大蒜和鸡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至今流传。
扎艾虎
初五天麻亮,人们就奔往田野、山岭割艾蒿和菖蒲(城市里,天一亮就有出售的),扎成艾虎与蒲剑,悬挂于门楣之上,群众说可以驱瘟疫,除邪魔(实有药用价值)。农村妇女,还用大红纸剪小人(家里有几个人就剪几个小人),倒贴在水缸上,据说,可免火灾(实是提醒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常记缸内多储水,防火灾)。
送 节
这里的风俗,过端阳节,晚辈要给长辈送节。例如新婚后的青年人,要给丈人丈母去送节(又叫拜节)。礼品除酒、糕点等之外,一般要给丈人丈母送一件衣料(夏天穿的,送过三年之内就可以不送了)。现在,订婚起就开始送节,这是一些年轻人为讨好丈人丈母,婚事不再受波折而为罢了。
有些子女,在节日期间,也要给另住的父母送节,礼品多为夏日穿戴的衣物,以表示对父母的关心。还有学生给老师送节,除送大肉、绿豆糕和枇杷等水果外,再送上束修(即薪水)。除此,一般人端阳节时不送礼。
刁香包
戴香包(即香囊),是个传统风俗。端阳节之前,姑娘和小媳妇们就忙着用彩色绸缎和五色丝线,绣制成各种小巧玲珑、工艺精美的香包,如花瓶、龙舟、童子坐莲以及鸡、兔、狗、猫、猪等飞鸟走兽香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香包内装有香草、苍术、川芎等中药)。香包除自己佩戴,还作为礼品馈赠好友、情人。据说,戴香包还可避污浊之气,驱逐蚊蝇,有益于身体健康。
端阳节下午,靠近汉江的人们,人人佩戴香包,游玩于汉江边的树林、河滩,兴高采烈,笑声朗朗。这时,大有香包比美之势。大家约定俗成,青年男女之间,不管认识与否,只要看上对方的香包,冷不防刁起就跑,被刁者引为快事,证明自己的手艺高。为了让同伙注意,故意虚张声势,装出追赶的架势。一刹时,河滩上,树林里你追我赶,嘻嘻哈哈,非常热闹。
拴百索
百索又叫长命索。拴百索也是汉中人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早上,主妇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合成一根细索,拴在七岁以下孩子的脖项、手腕、脚腕上,叫拴百索。据说,能驱邪避疫,能使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除母亲为自己孩子拴,有些老奶奶也给邻居、亲友孩子拴百索,以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有些孩子的脖项、脚手腕上拴多条线圈圈。
汉江龙船
划龙船,是汉江沿岸南郑、城固、洋县人民过端阳节时的活动之一。过去,各地都有船会,准备有大、小船只,装上彩雕龙头和龙尾,挂红结彩。大船有锣鼓手、歌手,赛时助威,游时助兴。龙船的参赛者,头勒红、黄、白、绿、紫五色布帕,身穿五色背心,各执桨板,按色分船。每船七至九人,一人高唱指挥,其余合力划船在江上竞进,胜者受奖。这时的汉江上,锣鼓声、号子声和一河两岸看热闹的欢笑声和助威声,真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声鼎沸,浪花飞溅,热闹赛过年。正如唐朝张建封《竞渡歌》所描写的:“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赛后,便是自由划船玩耍,有游泳戏水者,有竞游献技者。在洋县一带,这时人们还在船上奏乐唱乱弹、唱曲子。江面上锣鼓阵阵,管弦嘹亮,清脆而婉转的歌唱,使游人留恋忘返。
赛龙舟,既是群众文化娱乐,又是一项体育活动。前些年因故中断(有人为的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如汉江上游南郑段河床升高,河水太浅),近些年,一些地方又逐年恢复了活动。
戴香包的由来
端阳节戴香包,是汉中人民的传统风俗。节前,妇女们就动手做香包,除自己佩戴之外,还给家里的孩子、兄弟、姊妹做,并以香包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情人。据说,戴香包可以避瘟疫,预防疾病。汉中人戴香包的来历,还有个传说故事,代代相传。
相传,古时汉中盆地,是个一片汪洋的龙潭。自夏禹治水,凿开了黄金峡,大水退人东海之后,汉中盆地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气温湿润,物产丰富的地方。人民生活虽然富裕,但有一灾难躲。每年夏季,都要发一场可怕的传染病,来势凶猛,死人甚多。所以,人们每年在夏粮收罢,秋种下地后,都扶老携幼,带上粮食到山区去避灾,待三秋之后方可回家。
有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汉中上空,发现一年轻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上拉着一个小孩子,艰难地涉水过河。这时,突然洪水咆哮而下。浪高三尺,水流加紧,眼看母子三人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在此紧急之时,只见那妇人摔开手里拉的小孩,不顾小孩子的惊呼,竞紧抓背上的大孩子,直向岸边扑去。铁拐李觉得奇怪,急用拐杖将小孩子挑上岸来。仙人落下云头,来到河边问明过河的原因后,斥责妇人道:“你背大孩子,摔开小孩子,难道这小的不是你的亲骨肉?”那妇人指着大孩子说:“这是我收养的孤儿,他父母去年都死于瘟疫。这小的虽是我的亲生,但我怎忍让人家断根呀!”妇人伤心地将小孩一把搂在怀里。
仙人听罢,暗自点头赞誉道:“人间的好心肠啊!”说毕,随即从葫芦里取出一包药递给妇人道:“你将此药带在身上,可保你一家不受瘟疫之害。”言罢,化作一阵清风而去。小妇人惊喜万分,知道遇了仙家。她急忙回家,将仙药分成了许多包,除自己留了一包,其余全分送给了邻里和乡亲们。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
真是济世仙丹,妙手回春。从此,凡有药包在身者,不但本人无病无痛,而且连闻到药气的人也免于瘟疫传染。为了使更多的人不受瘟疫之害,那妇人每年五月初还要用布作一些小布囊,内装草药,再和仙人赐的仙药包放在一起,使其受到仙药的感染,然后再分送给人们。渐之,人们都仿其做法,年年做药包相送。年长日久,约定俗成,逐渐由送药包演变为送香包;简单的药囊也演变为精美的艺术品了。
后来,这地方虽无瘟疫发生了,但人们仍每年端阳时要送香包以示纪念。戴香包的风俗,也就代代相传了。
六 月 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古称天贶节,民间叫曝晒节。在其它地方,人们对六月六这一节日并不在意,而汉中人却很注重,至今流传着许多六月六的民俗活动。
盼六晴
有民谣说:“六月六,日头红;粮丰收,人无病,晒了衣物不生虫。”据说,这一日天气晴朗,连竹、木、果树都会少生虫害。除此,家户还要翻箱倒柜,把家里的衣物、种籽等都要拿出来晒一晒。据说,晒了不生虫,不易坏。过去,有钱人家都要将毛、皮、绸、缎等衣物晒一天。棉的单的,花的素的晒一院子。既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也有显示富有的意思。而穷人家多是拆棉袄为夹衣,夹衣变单衣,没有积存者除将唯一的少量籽种晒一下,再也无物可晒。据说,有个穷秀才,在六月六这天躺在烈日下,赤身露腹晒了起来。别人问他何故,他说:“我无衣帽可晒,只好晒一晒腹内的锦绣文章。古今的事物虽在书上记载,却在我腹中储藏,晒一晒也免得霉烂了。”由此,寺院里僧人也把经书搬出来晾晒了。如洋县智果寺,每年都要举行晒经大会,唱大戏三天,热闹非常。另一说法,说晒经的风俗,是由于唐僧取经回来时,在渡通天河时打湿了经书,在岸上晾晒的这天正是六月初六日。
炒面茶
汉中农村特别是洋县、城固县的农村里,六月初六早上,四处飘散着炒白面的香气——家户都在炒面糊茶。何谓面糊茶?就是将白面粉放在锅里,用徐火慢烧,勤翻炒,待面粉变为淡黄色时即成。用时,将熟面放在碗里,用开水冲搅后(稀稠相宜),加白糖食盐均可。据说,喝了六月六的面茶,可以消积和胃,不拉肚子(腹泻)。所以,这天早上也有些农家将臊子加进面茶里当早饭。
串麦索
串麦索的风俗,农村较多。每年六月初五日,作母亲的人先选些上好的麦粒,用红水浸泡。初六早起用红线一粒粒串起来,给1~3岁的男、女孩拴戴在脖项(如项练)、手腕、脚腕上(讲究男左女右),叫拴麦索。据说,拴上麦索能使血脉疏通,强壮骨骼,孩子常年无病或少病,健康成长。
送斗篷
一般逢年过节,都是子女为父母拜节、送礼品,以示孝敬。汉中平川地区,作父母的在六月六要给女儿、女婿送草帽(新婚后第一个六月六)。要买白细上好的帽子,再用红丝线合成细索作帽带,这天给女儿、女婿送去,以示对女儿、女婿的关心。而巴山地区群众,在六月六这天,却要给女儿送斗篷(女儿女婿各一顶)。这种斗篷,是用竹篾和蓼叶编制的(大部是自己编制的),讲究美观实用,以备遮雨。这大概是六月之后,山区雨量多起来的缘故,人们才送斗篷为节日礼物。
七 月 七
夏历七月初七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乞巧节。七夕作节日,早在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时期就开始了。此节和我国传统的耕织生产有关。《考工记》的注释中说:“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因为传说中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姑娘们想从织女那里求得更多的智慧和织布技巧,从而才形成此俗。
乞 巧
乞巧节,是姑娘们的独有佳节,也是姑娘们欢聚的良机,尤其在封建社会,姑娘们只有这一年一度的欢聚。在汉中平川地区,久有传统的乞巧风俗。在农历七月初一二,未婚姑娘们就相互邀约,办置乞巧节。七月初五至初七三天为乞巧节,姑娘们聚集某个姑娘家里,各拿些菜蔬和米面,同吃同住在一起活动(一般为七个大姑娘)。
在神龛上设巧姑娘牌位,每日烧香燃烛,敬献供果。其供果,皆为姑娘们用面捏作的各种瓜果,如佛手、桃子、桔子、西瓜等,上涂色彩,精巧美观。每晚,姑娘们围坐在神龛前一起乞巧,唱乞巧歌(佛歌调):
年年有个七月七,
七个姑娘乞巧哩;
巧姑娘娘显灵气,
教我裁剪好手艺。
教我织绫罗,
教我绣锦衣,
教我描画与针刺……
另一活动是,七月七这天晚上,放一大盆清水于屋中。在灯烛下,姑娘们掐豆芽杆往水中丢,使其在水面呈现出各种花、草、文字图案,看谁手艺好,称为“掐巧”,或坐在无光亮处剪纸、穿针,以试其每个人的聪慧和巧手。
鹊桥会
在秦、巴山区,七月七这天姑娘们不办乞巧活动,而是在初六这天,悄悄地抓几把粮食抛向林间喂鸦鹊(即乌鸦和喜鹊)。人们说,鸦鹊初七都要去为织女和牛郎搭鹊桥,喂好鸦鹊,好让牛郎、织女早相会。据说,七月初七这天山里很少看到鸦鹊。初七过后,鸦鹊都成了光脖子,是被天河的风吹掉的(实因节令鸦鹊换毛)。
初七晚上,姑娘们聚集在场院或山坡上观看银河鹊桥,讲述织女牛郎的故事,或唱情歌,倾叙自己的美好愿望。她们不但是盼望牛郎和织女相会,而且也包含着自己的心愿:将来找个如意的女婿,过上幸福生活。如唱道:
银河宽,银河长,
隔断牛女不成双;
只盼七夕鹊桥会,
深情厚爱叙衷肠。
七月十五放河灯
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节,又叫盂兰会,为释教的佛事日,也是民间的祭祀日。汉中过去各地都有放河灯的风俗,如汉江、褒河、渭水河、濂河等各大渡口,每年七月十五日晚都要放河灯。据说,此风俗在明、清时极盛,到民国初年还有出现。后因军阀混战及天灾,人民生活到了最低限度,这种活动也就随之消失了。
相传,一年河水暴涨,有一船渡江时被打翻,船上的人全部遇难。死者家属们,在中元祭祖时,也到河边烧纸,并送灯给亡孤。年长日久,便形成了放河灯的风俗。
每年这天傍晚,一些较大的渡口都是设坛、张幔、举行祭祀。此活动,皆由各渡口的船、桥会牵头举办,各地乡绅和群众协助,甚为隆重。有些地方,还要请僧、道诵经,从十三到十五日连续三天,向河神祈祷:不要动怒、兴风作浪、翻船溺人。
十五日晚,僧道教徒聚集渡口,击鼓鸣钟,吹奏佛乐。由乡绅或船、桥会会长领头祭祀河神之后,命人将备好的数以千计的小木碗,内装黄蜡油捻子,逐一点燃,投放河中。刹时灯随水流,满河星明,漂漂荡荡,忽明忽暗。是夜,沿河两岸观灯者人山人海,直至灯碗远去,灯光隐灭方归。南郑县的上水渡、城固县的柳林渡、洋县的智谢渡等地最盛。
中 秋 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个节日,之所以又称为中秋佳节和团圆节,是因它不但有许多流传广泛、情节美妙、感人至深的神话故事,而且是时逢秋高气爽,百草结籽的收获季节,自然界的丰硕景象与人们喜悦的心理状态,都极富有诗情画意,故有“月到中秋分外明”和花好月圆之美谈(比喻)。汉中中秋节,更是富于乡土情趣。
拜 节
中秋节是汉中人三大节之一,人们非常重视(一年三大节指春节、端阳、中秋三个节日),作儿女(另住异地)的都要到父母家拜节(也包含着合家团聚之意)。特别是新婚女婿,必须和新娘一路回去给丈人丈母拜节(现在,订婚后男娃就要拜节,据说,它预示着花好月圆的美意)。其礼品,除节日食品——月饼、水果之外,还送些补、益佳品,以示对老人们的关心和爱护。中秋这天,家户都是丰盛的菜肴和美酒,除招待来客之外,主要是合家团聚,吃团圆饭。
祭 月
祭月的风俗,是由历代帝王的春祭日和秋祭月演变而来。过去,上自皇宫官府,下至庶民百姓,对祭月活动,皆是虔诚而庄重。汉中人每逢八月十五日晚上,家户都在院子当中置一张方桌,摆上各种月饼及柿子、核桃、葡萄、石榴(不要张口的)和栗、枣等水果(要挑选圆个的)。有些农户,还要摆上洗净的白藕和大南瓜,桌中竖一束鲜花。整个供品,讲究一个“圆”字,是取团圆之意。过去,还要焚香、燃烛,请月光普萨(嫦娥)与民同享丰收果实。有童谣说:
八月十五月亮圆,
家家户户盼团圆;
枣儿圆,果子圆,
圆圆的月饼香又甜,
吃得娃娃肚儿圆。
赏 月
赏月,原属上层人士的消遣活动。在中秋之夜,蓝天明月,气爽适人之时,达官贵妇,富豪之家,聚家团坐,借观赏明月,品尝精美的月饼、水果,谈天说地,饮酒作乐。一些文人雅士围坐一起,观月谈天,饮茶咏月。也有托月抒情作赋吟诗,抒发感时伤世、思念亲友之胸怀,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等名句,至今流传。
民间赏月,不过是家人团坐一起,分享瓜、果、酥饼(过去的农家,多是自做月饼,即用糖或芝麻、核桃做的油饼,亦称为月饼),望望明月,给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思念在外未归的亲人,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送月饼的传说
汉中人每逢中秋节,由八月初十起,亲友之间就互送月饼和瓜、果拜节。邻里之间,在十五晚上祭月已毕,也要端些瓜、果、月饼相赠,以示祝愿其合家团圆,共享“八月其获”之意,故而民间称中秋节为团圆节、收获节。
过去的月饼和当前的月饼,最大的区别在于——贴红绿纸,就是在每个月饼的底部,要贴一张红绿纸方块。这风俗,直到70年代末才逐渐消失。为啥要贴一方纸?民间流传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送月饼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元王朝对各族人民(特别是汉族)实行残酷的压迫和血腥镇压,贵族和帮凶(走狗、汉奸),可以随意“滥刑虐政,暴敛急征”,“强奸室女,杀掠人口财产”,从而激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又强行社疃组织:规定“五家一连,五十家一社”,连、社均派人驻管(群众供养),不得自由行动、议论、聚会。一家犯法,全连受诛杀。同时,还规定夜晚不准关门,五家用一把菜刀等。后在白莲教等组织带动下,群众进行了有计划的起义。
这年八月十五,人们借中秋佳节送月饼之时,饼内暗藏传单,约定十五日夜同时动手。有民谣说:“杀鞑子(压迫者),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齐动手。”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一反压迫的壮举,每逢八月十五,还是互送月饼。
不过,人们把传单改为了一张彩色纸,并由里边移沾在饼底部。这不但使其后人不忘传单的意义,而且增加了月饼的美感。
话说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人民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其历史久远,流行地域广泛,全国人民皆有过重阳节之俗。不过,各地区因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而略有差异。
何谓重阳?因我国古人把矛盾运动中的万物,统统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山为阳,水为阴;男为阳性,女为阴性等。数字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月初九日,乃两阳相迭,故称为重阳。
因何重阳为节日?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随仙人费长房学道。一天,费对桓说:“今年九月初九日你家有大祸。”桓景惊问:“何以能禳改过?”费说:“初九日为家人各缝绛色布袋,插进茱萸缠于臂上,登高处饮菊花酒消之。”桓景依法而行,初九一早带全家人出门,傍晚回家。果然,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全家人却安然无恙。从此,人们仿其做法:每年九月初九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平安,久之,便形成了九九重阳节。由宋代诗人苏东坡之佳句“登高作重九,蛮菊秋未开”看,重阳节之形成久远矣。
有这样一首民谣:
九月九,喝辣酒,
吃糍粑,爬山头;
舒筋活血增体力,
保你能活九十九。
这是汉中人过重阳的习俗。九月九这天,人们除登高望远,漫游江湖之外,家户都要喝辣酒——即茱萸酒(俗称树辣子)。这是一种味辛辣的药材,有清热祛寒、舒筋、镇痛之功效。据说,喝了此酒,还能驱疫避邪。在汉中西部地区,人们还要作糯米糍粑,以自食和馈赠亲友,大有“同庆丰收,共享其获”之意。
日月轮回转,年年过重阳。
秋菊遍地开,唯独今日香。
而今,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已是过着小康生活。过重阳节,不再是简单的喝辣酒、吃糍粑了,而是更注重生活的质量,注重健康了。
农历九月的汉中,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瓜老果熟,稻黍归仓。人们在熬过酷暑炎夏之苦,收获繁忙之劳后,值此气候宜人,农事消闲之际,正好放松散心,驱劳休息。所以,每年的重阳前后,人们纷纷走亲访友,出外旅游。城市、乡村,到处呈现着一派喜悦又热闹的景象。有道是:“一母十弟兄,好爱不相同;有喜食长面,有爱啃烧饼;吃的虽不一,目标却相同。”旅游者亦是如此:喜文爱艺者,邀友登高,欢饮畅谈,说古论今,舒怀吟唱;喜欢运动者,则结伙越野,跋山涉水,挥汗驰骋,坚其意志,壮其体质。有全家人扶老携幼,游于郊野,围坐于林边草地,叙说家史或长幼逗趣,尽享天伦之乐。有的偕妻领女漫游于江河之畔,戏嬉于沙滩树林。有谈情说爱者,有席地野炊者,欢笑声声,高歌迭起,尽享着人间欢乐,尽享着大自然的恩赐。真是:
九月菊花遍地金,秋色美景最迷人。
欢笑郊野心扉开,舒怀健体增精神。
创业路上再奋进,幸福生活日日新。
但愿岁岁重阳美,人人健康保青春。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称为寒衣节、鬼节。农历十月,已到初冬,天气日渐寒冷,人们除自己需加御寒衣服,同时也会想起在外的亲人。寒衣节的风俗,来源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成千上万的民夫,远离亲人到嘉峪关一带去做苦役,许多人被冻死异乡,尸骨抛于外地。其家属每年十月一日都做些纸衣焚烧,意为在外的亡灵送寒衣,好过冬。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寒衣节风俗。
汉中人对寒衣节也很重视,至今流行。每年十月一日,人们都要准备纸钱,粘糊一些纸衣服、帽子、鞋、袜(男、女各式,色彩不一)。傍晚时,在道旁路边用草木灰划圈(欲给几个亡故者送,就划几个圈),然后将纸衣、纸钱分烧在灰圈里,并写有姓名的纸条一并烧掉,使亡魂按姓名来取,其他亡魂不得乱拿。人们除给亲人送纸钱外,还要另外给一些孤魂野鬼烧些纸钱,以示怜悯。
据说,清明节是收鬼节,十月一则是放鬼节(这是迷信)。认为人冬以后,夜间行人稀少,鬼王放饿鬼出来阻碍人间生活。所以人们为饿鬼孤魂烧些纸钱,也是为免鬼魂的扰乱。过去,各地都有孤魂庙,十月初一为孤魂会。
腊 八 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八,上古时候称腊日,公元前的殷代称这一日为清祀,周朝称大腊,把十二月叫做腊月。历代的冬祭大都沿用汉代规定的腊八这一天。吃腊八的风俗,全国很多地区都有。相传,它来源于佛教的成道节。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这里荒无人烟,加上酷热难熬,一时又累又渴又饿,终于昏倒在地。此时被一牧羊女发现,便把自己带的干粮和舀来的泉水用火烧煮后,一口口喂给释迦牟尼吃。因牧女的干粮里有多种杂粮、野果等,味美而富有营养,释迦牟尼吃后,霎时恢复了元气,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后来每到腊月初八,群僧集会,诵经演法,喝糯米粥以示纪念。这习俗距今千余年,遍及城乡。史载:“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成粥,人家亦仿行之”。此后,每逢腊八,不仅朝廷、官府要做大量的腊八粥对寺院僧侣施舍,民间也仿效做腊八粥为食,从而形成腊八粥的风俗。
另一民间传说,说吃腊八粥的风俗来源于刘秀的故事。说刘秀逃难时民女给他杂合粥吃,救了他的命。他当了皇帝后念念不忘,每逢腊八要吃一顿杂合粥,以示纪念,后来传至民间而形成风俗。
还有一说法,认为此风俗来源于古人岁终祭祀活动。历代冬祭都是在腊八这一天,人们要把一年中辛勤劳动所获的果实,全部(各种粮食、蔬、果等)拿作供品,先敬祖先,后作饭肴食之,意为与祖先共享丰收的欢乐。
刘秀与腊八粥的传说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原是个商人。王莽篡位后,到处捕杀姓刘之人。刘秀逃出长安,欲回襄阳老家。他翻过秦岭,途经汉中洋州时,饿晕于道。适逢一讨饭老头路过,将刘秀扶起,并把讨来的半罐残汤剩饭给刘吃。刘秀吃罢,顿时精神抖擞,赞口不绝:“好饭!好饭!”并向老头千恩万谢,说日后一定报答救命之恩。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一晃几年过去了,每日山珍海味、玉液琼浆,吃腻了胃口。一日,他忽然想起当年老头给他吃的“杂合粥”,觉得美味无穷,口涎欲滴。于是,他立即降旨命御厨作杂合粥。御厨按其吩咐,精心做了一碗粥送上。刘秀一尝,大发雷霆:“哼,好大的胆子,你敢糊弄孤家。斩!”御厨被推出去斩了。又命侍臣另选名厨,但另选的厨师做的粥,仍不如当年那老头的杂合粥好吃。后来竟行文全国,命各地方官选荐名厨。就这样,荐来一个名厨师,只做一碗粥就被杀了,被杀者个个口喊冤枉。连续几年,不知杀了多少有名的厨师。
这年腊月初八日,刘秀正在后宫饮酒观看妙舞,侍臣启奏,有一人自称名厨,专做杂合粥。刘秀一声“传!”侍臣引来的却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你是什么人?”刘秀生气地问。老头把手里提的一个瓦罐扬了扬说:“陛下认识它吗?”刘秀定神一看:“啊,这不是当年救命的老头吗……”刘秀忙赐座,并说曾多次派人寻访恩人不着,今日要实现当年的诺言——报恩。但老头对刘秀的封官、赐金都婉言谢绝了,只说:“我来见陛下,并非图报。只求皇上开恩,再不要叫厨师为你作‘杂合粥’了。”“噢,这是为何?”刘秀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当年皇上吃……”老头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皇上当年吃的‘杂合粥’,是我东家一碗,西家半碗讨来的,本非美食佳肴。由于皇上在饥饿之中,吃什么都觉得香。有道是‘饥不择食’,‘一饱百不贪’嘛。现在,再高明的厨师也做不出你当年感觉到的美味了。望皇上不要再杀无辜了。”“这个……”“只求皇上恩准。”刘秀略一思索,不自觉地道:“有道理!”“谢陛下。”老头谢罢,扬长而去。从此,刘秀再也没杀过厨师了。这天是腊月初八日。为了纪念这一教训和怀念老头的救命之恩,刘秀降旨,每年腊月初八日宫廷内吃一顿杂合粥。后来传至民间,便形成了腊八粥。
宝娃与腊八粥的传说
腊八粥在陕南原叫杂合粥。吃杂合粥的风俗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从前,汉江边住着一户姓金的人家。男的叫宝娃,三十来岁,从小就好吃懒做,只知贪玩。媳妇叫腊花,聪明能干。但在那封建社会里,腊花怎敢管丈夫呢?宝娃不听腊花的苦劝,每天和一些酒肉朋友东酒馆进,西赌场出,卖田地,当家具,大肆挥霍。不几年,就把他父母留下的一份家产败光了。
这年腊月,眼看春节将至,有钱人杀猪宰羊,赶办年货,苦寒人家也碾米磨面,准备油盐,金宝娃的家里,却是米净面光,无有下锅粮。他看着冰锅冷灶,眼望流泪啼哭的媳妇,心如刀绞,悔恨不及,想着想着,不由得也哭了起来。正在这时,邻里乡亲们你端一升米,他送一碗面,有送豆子、苞谷米的,也有送蔬菜、油盐的。乡亲们语重心长地又劝导,又安慰,使得宝娃羞愧、痛心,表示要重新做人。腊花想了想,便煮了顿米、面、豆子、蔬菜在一起的杂合饭,意思是:吃顿杂合饭,永远记心间。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日。从此,宝娃下狠心改去恶习,克勤克俭,发奋劳动过日子,后来竞成了有名的富户。为了不忘过去,每年腊月初八日腊花都要煮一顿杂合粥让全家吃。人们将此事越传越神,成了脱贫致富的象征,每年腊月初八都煮“杂合粥”吃。年长日久,形成风俗。
迎春扫舍
扫舍,是汉中地区久有的传统风俗,至今盛行。
扫舍,就是清扫房内的尘土和积垢,是春节前的一次大扫除。它不但有益于人身健康,而且含有“辞旧岁除去千般旧,过新年迎来万象新”之美好意愿。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为扫舍期,年年不忘,家户必扫。扫舍时,将房内所有家具、炊具、用品、食物、衣被等都搬放在院子中间。扫者,戴草帽、口罩、穿罩衣,手执长柄扫帚(多用活竹梢扎制,长竹竿为柄),先扫屋顶、房檐、墙壁,后再清扫地和擦洗门窗。所有家具和炊具,都要在外边涮洗、擦抹干净方可进屋。因群众忌讳把先一年的陈灰和污垢带进屋里,故有“陈垢不进屋,长年无病苦”之说。
同时,家庭主妇还要把盖用过的被褥、床单、门帘、台布等拆洗一遍(独身汉也要请人拆洗),使其过年时有焕然一新之感。有一首童谣:
腊梅绽,要过年,
妈妈成天忙不闲。
擦箱柜,拆被单,
洗衣服,涮锅碗。
她不让一件脏物过大年。
过去,有人说扫舍是为了迎接新上任的灶爷(据传,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神回天宫,三十日又回来),这只是一种传说。实际上,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扫舍除污的必要性而形成的习俗。人们懂得了春到阳生,万物发萌,是各种细菌繁殖的时候,虽然平时早起洒扫,但难免有扫不到的地方,一年之中会积不少尘土和污垢。只有通过一次彻底扫除,才台旨杜绝病菌和害虫的繁衍,对冬春常发病的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少病或无病害之目的。
扫舍,是一个讲卫生,讲文明,有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风俗活动,值得发扬、提倡。
杀年猪与“吃庖汤”
杀年猪与吃庖汤,是汉中(特别是巴山地区)各地群众过春节时的一个传统风俗。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年腊月出来伤害人畜,闹得人惶恐不安。有一年,人们合力杀了怪兽,共同分食其肉以示庆贺。为纪念这一事件,后来便以杀猪代之,故称杀年猪。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人们无论平日生活如何,家户每年都要专喂一头大肥猪,等到农历腊月(冬至前后最适宜)宰杀。
杀年猪这天,主家将猪头、蹄、肝、肚、肠等全部杂件及部分好肉,焖、炖、熬、炒为美味佳肴,请来亲朋好友和邻居街坊在家共餐,群众称为吃庖汤或吃庖饭,取意是:亲如同胞,共同分享。即是以往吵嘴红过脸,闹过矛盾纠纷的人,这天也要有请必到,否则为失礼。通过吃庖汤,大家欢聚谈心,互相谅解,误会、隔阂、矛盾都会自动解除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家恢复旧好,重建友谊,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杀年猪时,还有个敬祖、孝亲的规矩。过去是先将猪头供在神龛上,焚香、叩拜敬过祖先之后,方可拿进厨房,表示不忘祖先的功德占现在虽不敬祖先(牌位)了,但孝亲的规矩仍流行。做儿子的杀年猪时,如果父母是分房另住不在一起生活者,除请父母到家里来吃庖汤外,还要给送一只猪后臀,以示孝敬。否则,会遭到邻里和亲友的议论、指责。
庆 坛
陕南巴山地区(包括一些平川地区),很少有人敬奉佛祖、观音、送子娘娘之类的神佛。但许多人却信邪,家里供奉着坛神,群众称为小神、毛毛神。
何谓坛神?就是将一种小动物装在陶瓷坛子里,加盖后放在神龛上敬奉,称之为坛神。如蛇,就叫龙坛。壁虎,就叫虎坛。还有蛙坛、龟坛、雀坛等,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种神非常小气,却很灵验。你若说了它的坏话,或初一、十五不给它烧香,它就会在家里闹腾,给人找麻烦,如晚上屋里家具响,灶里火烧不燃以及发生吵架、生病等事。但坛神有个偏病,喜欢听酸话,爱看儿女情趣(这都是唯心的想象、联想)。所以,过去每年都要请“端公先生”(如神汉、阴阳先生)来家安神一次。除此,还有三年一小庆和五年一大庆的习俗,以安抚坛神,庆贺家中平安顺利和兴旺发达。此举,群众称为庆坛(亦有庆丰收之意)。
庆坛活动都在冬季(年底)举行,仪式热烈而隆重。特别是有钱人家,其规模更宏大,更讲究(经济不宽裕之家也可简化)。庆坛仪式,分为请神、过关(此两项全系迷信活动,现已少见)、驱瘟、娱乐等。娱乐就是给坛神演戏,可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多者可演三天。
最有趣的是驱瘟,群众又叫赶猪。过去财主家庆坛时,赶猪的场面更为热闹风趣。在院子里搭彩棚,作为赶猪的活动场地。棚中间摆方桌两张,上边放置一头烫洗干净、掏去五脏的整头肥猪,焚香、燃烛、放鞭炮。端公先生手拿一个鼓胀的猪尿泡,主人在前边跑,端公随后赶,围着桌子转圈圈。端公嘴里唱着庸俗的酸词(把主人比成肥猪。据说,越骂的丑,主家越会兴旺发达),并不时地用尿泡追打主家,逗得围观者不断哄笑。
娱乐,即端公先生们装扮成各种古代人物,穿上戏装演端公戏。一般是在堂屋中间铺一张竹席,戏就在席上表演。规模大,讲排场的,在院中搭小舞台表演。台上高搭彩棚,四面悬挂红灯,观众可四面围观。所演剧目,皆为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花亭会》、《刘海砍樵》、《天仙配》、《吕布戏貂婵》等一男一女的戏,故又称为对对戏。其词语通俗易懂,浅显风趣(有的甚至庸俗、低级、酸、脏)。据说,用低级趣味为取悦坛神。
演对对戏,三五人就成。伴奏是一把大筒胡琴,一只竹笛和锣鼓。曲调只有“一字”和“二流”两种。但它节奏明快,音律悦耳,服装道具简单,化妆也不讲究。表演的特点是:大方、洒脱、风趣、活泼,富有陕南地方特色。演员出台后,不论扮演的是男是女,也不论是唱或道白,都是不停地、手舞足蹈地跳着,直到一个故事演完下台方停止。
这里,庆坛时还有个请客不收礼的规矩。所有邀请的客人,上门庆贺时都不带礼品。即使过路的远方人,见主人说一声“恭喜了!”也会受到同宾客一样相待,吃住不收费。过去有些做小生意的人,背上货篓专门跟上端公先生走。哪里庆坛,他的生意就做到哪里,吃住不掏钱,烟茶主家管,群众称此为赶坛。
祭灶及传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汉中人称为祭灶或送灶,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传统风俗。过去,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家户都要祭灶,供献灶糖(用麦芽做成南瓜状的专用糖)、灶饼(用好面粉做成的马、鸡、狗状的饼),多为主妇祭灶。她们边烧香边祝祷:“一盘饼,一盘糖,送灶王上天见玉皇;抛撒了米面我有错,千万莫对玉皇说……”有认错悔过的心情,也有恳求包涵,给家庭带来幸福的良好愿望。
据说,灶君为司命神,是一家之主,能主宰一家的吉凶祸福。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他要上天见玉皇汇报。一家来年的吉凶,就在灶王的汇报好坏。但灶君有个弱点——嘴馋贪吃。只要给他献供品,他就会报善不报恶。所以人们在祭灶时,还把灶糖给灶王(画像)嘴上抹些。灶王像两边的对联常写着:“上天言善事,下界降吉祥”,横额是:“有求必应”。这就说明了灶君的职权和人们的期望。现在虽然很少有人敬祭灶神了,但有许多关于祭灶的传说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相传,宋朝有个大官名叫吕蒙正。在他年轻之时,家境贫寒。夫妻二人,度日如年。一年腊月二十三日晚上,他正在灯下读书时,听到妻子在灶前边烧火煮红薯边抱怨说:“唉!相公苦读书,妻子煮红薯;一年复一年,何日脱贫苦?”吕蒙正笑着说:“自古成大器者,必先吃尽苦头。”妻子叹口气,摇摇头说:“怕等不到你成名,我夫妻就会饿死了。”他为了逗得妻子欢喜,便说:“我只要祈求一下灶君,明年就会改变这穷困日子。”说着,他一本正经地舀了一碗凉水放在灶头上,又从灶内取出一节燃着的柴火当香,对着灶口祷告说:
一碗清水一股烟,
打发灶神上青天;
好话多说奏神王,
佑我蒙正脱贫寒。
来日若得凌云志,
岁岁祭祀谢恩典。
果然,第二年吕蒙正就高中了,后来官至一品。由此,家户仿效,岁岁祭祀,逐渐便形成了祭灶的风俗。
灶王爷的传说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仅汉中地区就有多种。例:
相传,从前有个皇帝,昏庸无道,不理朝政。每日只知寻欢作乐,醉酒贪杯。宫廷里三宫六院,山珍海味,玩腻、吃腻了,还带上侍从到民间去游逛逍遥。
一天,他到郊外游逛时忽闻一股异香。他顺着香气来到一家人的厨房,见一位美貌的姑娘正在蒸馍,笼里飘出浓香。这个皇帝,既是个贪色之徒,又是个贪吃的馋嘴猫。他急不可待地上前讨要,这姑娘顺手从笼里取出一个白馍放在灶头上,未搭话又去干活了。这皇帝就像饿狼似地,一把抓起馍就尝,嘿,真是香人七窍,美味无穷。他一把拉住姑娘,要姑娘作他的妃子,进宫去每日给他做香馍吃。姑娘不肯,他便喝令武士:“快把她给我拉上走,真不知好歹!”“谁敢动!”姑娘一声怒斥,竞把武士们镇住了,都站到那里像树桩,一动也不动了。姑娘怒视皇帝:“哼,你身为国王,不知为国为民效力,却只贪享用。你既嘴馋爱吃,我偏要让你永远只能闻到香气!”说着,一掌将皇帝打贴在了灶旁的墙上,再也下不来了。姑娘笑笑,飘然而去。武士们急把皇帝从墙上往下拉,但扯下来的都变成了张张废纸。这天,正是腊月二十三日。据说,这个姑娘是观音菩萨变化的,后来奏明玉皇:念他当过皇帝,便封他为灶王。从此,才有了灶王爷和祭祀的风俗。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灶君是比干的传说。相传,殷纣无道,屈杀忠良,比干丞相冒死进谏,被挖心而死。后来姜子牙封神时,比干被封为灶君,专管人间善恶之事。
由于比干是被挖了心的,他记不住事,每到向神王回奏时,总是只说好事,要求上天降福人间。所以,他成了民间最喜欢的神了,家家户户都供奉他,并把他供在灶头上,让他先领受各种美味佳肴。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许多只是人民的想像或愿望,不足为凭。
其实,祭灶的起源和人类懂得用火有关。最初的祭灶,是指祭祀先炊者而言。我们的祖先发现火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变生食为熟食,对人类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功劳。后人为纪念其功绩,便以祭祀形式来感谢祖先。原始社会的人类,发现用火是十分不易的事。如何保存火种,就需要大伙信赖而可靠的人来掌管。由于氏族社会的开端是母权制,这火的守护者,自然就落到妇女的肩上了,民间最先出现的灶王爷也是女的。《礼记》上说:“灶者,老妇之祭。”老妇就是卓有功勋的先炊者。至于灶王爷由女变为男像(后来竟成了灶爷、灶婆两个画像同享祭祀),那是汉代以后才出现。
除夕之夜
除夕,就是春节前夕,旧岁由此除去之意。
除夕之夜,气氛热火而有些沉闷。黑乎乎的云天,寒嗖嗖的风雪和灯火辉煌,爆竹怒放的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据说,除夕夜越黑,来年的天道越顺,收成好)。人们心中,亦有一种难以名状之感,既有喜迎新春的到来,又有惋惜旧岁的逝去。
除夕守岁,俗称坐夜,是我国普遍有的传统风俗。因农历每天以子时为头,亥时为尾,亥、子相遇即新的一天开始。旧岁最后一天的亥时,约在晚上9~11时,到了11点就是旧岁即将结束,新年即将来临之时。人们坐夜,是留恋、珍惜时光,不忍心让一年最后的一点时间流失。但岁月难留,谁也无法阻挡,只有坐守,寄希望于新的一年了。
汉中人,习惯地把守岁和迎福联在一起。无论城镇、乡村,家家贴对联,户户忙团年。夜里,人们都要把火盆的炭火(山区人则把火塘的柴火)烧得旺旺地,屋外挂红灯,房内点红烛,以示新的一年里家事红火、光明。
傍晚,团年饭之后,户主先敬家神,烧香、燃烛,往神龛上摆放供品——枣糕馍、花生、核桃、柿饼、百合及糖果食品,有五谷丰登,让祖先共享丰收之果的意思。然后,围坐火旁谈天、说笑话、讲家史……彻夜不眠(据说,坐夜后腰不疼)。到了子时,再敬神、放鞭炮,开门迎福(俗称接神),这是户主的职责。家中主妇,除夕夜更忙:前半夜要洗菜、做菜(蒸、炸之类,准备春节时食用)、蒸糕,准备初一的早点——滚圆宵、包“元宝”,直到后半夜,才能和家人围坐火旁守岁。除夕夜,孩子们最快活。他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用竹篾编制,彩色纸糊成,内插蜡烛),如鲤鱼灯、兔子灯、白菜灯、鼓儿灯、花篮灯等,和邻家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满村跑,要闹困乏时,才肯回家偎在大人怀里睡觉。
有些人家,还要在院子里(正对堂屋门)栽一根高杆,挂上灯亮(一般为玻璃罩的油灯),称为天灯,从除夕夜直到正月十五止。据说,是为了不让福神走错了门。
守夜到子时迎福后,一般还要炒些菜、喝点酒,或下些挂面加餐。现在,人们守岁,是看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家人围坐一起说笑、听戏、看节目,生活显得更为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年的传说与来历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广泛、最隆重、最盛,大的莫过于年节了。按民俗习惯,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都是过年的范围。古书上说,年是果实丰收、五谷成熟之意。相传尧时就有岁首一说,殷商有祝福岁首、祭祀祖宗,喜喝春酒、及祝福寿的诗句,但那时还不叫年,而叫岁。到了周代,劳动人民都盼望在一岁中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时才开始叫年(年字,是谷物成熟的意思)。《春秋》上记载:“五谷兼熟为有年”。大丰收叫大年,一般的叫小年。
同时,年又是时间概念,也是计时单位。年节无疑源于计时单位的年。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古蒙昧期,过着“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生活,后来由于社会进步和生活生产的需要,才逐渐从实践中总结出测定时间的方法。古人云:“农为天下之本”,故而,年的时间概念,就是根据农作物生产的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
以上,乃据史书之考证。但民间传说:“年”是一种怪兽。其兽体大膘肥,独角如刀,行走如风,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四处横行,闹得人间没有宁日。后来玉皇大帝派天神把“年”锁进了深山老林之中(无人烟的地方),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因最早时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收获一次即为一年)。说来也巧,就在腊月过完最后一天的时候,“年”突然出山了,人畜又遭到了重大伤害。人们为躲避“年”,于是每年早备粮食、菜蔬等食用物品,闭门不出,在家躲“年”。特别是腊月最后一天晚上,家户紧闭房门,通宵不睡,只怕“年”突然来临。后来,人们掌握到“年”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因之,每年到了年终时,人们都在门上涂抹红色,在门前燃烧竹子或敲击瓦缸等,在屋内还点上松明、火把,吓得“年”不敢进村。有的活活饿死在山里,有的“年”跑出来也被人围捕而杀了。战胜了“年”的祸害,人们自然高兴欢快,便将“年”肉作成菜肴,大家团聚一起饮酒、食肉庆贺。
后来,虽无“年”害了,但人们把战胜“年”的一些办法保存了下来。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文明,把往门上涂抹红色、燃烧竹子、敲击瓦器、点燃松明、火把,改变成了贴对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张灯结彩了。把捕杀“年”分食,变为杀年猪吃庖汤。把躲“年”不敢睡,变成了坐夜喜迎新春了。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