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绘线下一节课多少钱,板绘网课平台哪个好(学板绘网课哪里学比较好) 万万没想到
[氏族起源]
王姓为中华诸多姓氏中的大姓,据公安部于2007年4月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王姓居民有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王姓中所产生的历史名人数量,在国内亦位列前茅。
王氏得姓历史悠久。南宋史学家郑樵撰《通志·氏族略》云:“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为蕃盛云。”王氏姓出多元,其源流和支派颇多,仅举主要者述之:
一为子姓之“王”。《通志·氏族略》曰:“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比干乃商王文丁之子、商纣王之叔父,官少师,因犯颜直谏,被纣王剖心残害。其子孙为了纪念他,遂改“王”字为姓氏。其派下有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诸大代表性王氏支派。
二为姬姓之“王”。此系天下王氏中的最大支派。该王氏中又分为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周平王太孙赤之后、王子城父之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等等。其中以周灵王太子晋之王氏影响最大。
史载,东周灵王姬泄心有太子名晋,聪颖早慧,尚未成年便已名闻于周属诸侯国。太子晋15岁时,晋国的两位大臣叔誉和师旷,在朝贡时先后与太子晋相识,在听其论及天文地理和兴邦安民之策后,二人甚为其过人的才智所折服,师旷遂赞誉说:“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位于周朝京师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危及王宫的安全,灵王姬泄心欲遣人壅塞谷、洛二水,以图解除京都水患。
而太子晋则认为此举不妥,遂直谏道:只有采用因势利导之法,使谷、洛二河水畅其流,方可从根本上消除水患。刚愎自用的周灵王认为太子是有意犯上,一怒之下竟废掉了晋的太子名位。古代有关文献曾对上述史实和王氏得姓的缘由作过如下简约表述:唐刘禹锡《王质神道碑》云:王姓“始得姓自周灵王太子晋,宾而天仙,时人号曰‘王子’,因去姬为王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
至于琅邪王氏,古今史学界公认为出自姬姓,是周王室的后裔。《通志》卷二十八《氏族》四云:“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若琅邪、太原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
三为妫姓之“王”。妫满乃虞舜之后,周威烈王十六年(公元前410年),妫满之后裔田悼子建立田齐国,至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时,田齐为秦所灭。其长孙田安,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济北王。项羽自刎后,田安失去了王位。齐人念其子孙出自帝王之家,便称他们为王氏。其派下有北海、陈留等代表性支派。
由上所述,王姓的起源多数是由王族之后改而姓王的,但亦有少数王姓族支的得姓是基于其他一些原因:
一是出自某些外族王姓者。如王氏高丽国(公元918~1392年)的开国君主王建便是高丽族;西魏可频氏之祖王雄原系代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南朝梁的太尉王僧辩,本系鲜卑族乌丸氏而冒姓王;隋末地方割据者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氏,入中原后改姓王;铒耳氏之祖王季原是西羌族人,等等。这类在汉化过程中由少数民族改为王姓的族群,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出现,直至晚清,在原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中,仍有一些由原姓改而姓王者。
二是赐姓为王氏者。如在东汉初,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后,赐战国时燕太子丹的玄孙嘉为王氏;明朝皇帝赐蒙古族人默色特利尔姓王名麟,赐阿辽纳姓王名美音,赐济布答姓王名德忠等。
[琅邪王氏郡望与堂号]
一、琅邪王氏郡望
所谓郡望,系指世代聚居于某一郡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地位较高、为当地官民所仰望的家族。在姓氏起源之后,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同一姓氏中的人们分别居于不同的行政区域之内,在渐进的繁衍发展过程中,他们之间的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亦呈现出较大的差别。特别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战国时期的一些旧贵族审时度势,以经学相尚并以此传家,进而由“经明行修”被征召为官,世代传继,遂成为集文化优势和政治权势于一身的显贵家族,即世族。
这些地位居高的家族为了表示本支族人显高于其他地方的同姓家族,便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再冠之以其族居郡的名号,由此便产生了将政区之名与姓氏之谓联为一体的“郡望”。由于这类大族拥有显赫的祖先,地域与世官结合,便使其郡望具有了明显的稳定性,有的甚至历经千百年而不衰。据南宋著名学者、官仕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的王应麟考究,中华王氏计有21望,即:琅邪王氏、太原王氏、北海王氏、陈留王氏、东海王氏、高平王氏、京兆王氏、天水王氏、东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山阳王氏、中山王氏、章武王氏、东莱王氏、河东王氏、金城王氏、广汉王氏、长沙王氏、堂王氏、河南王氏等。此说虽未完全囊列唐代以前的王氏郡望,但基本上向世人展示了中华王氏各郡望的全貌。
顾名思义,“琅邪王氏”这一郡望,是长期生活于琅邪郡这一特定行政区域内的王姓望族,郡属“琅邪”是这一国内著名望族的鲜明标识。相传,周王室的祖先发源于关中沣水一带(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后建立西周,西周灭亡后东迁至谷、洛二水流域,建都洛阳,即历史上所说的东周。徐陵在追及琅邪王劢的祖先时,曾涉及“沣水”、“洛滨”,其意即说琅邪王劢是东周王室的后裔。又,《李太白诗》卷二十四《感遇》之一云:“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这里称王子晋于伊洛滨得道,亦可认为琅邪王氏的姓氏发源于此。
如前所述,王宗敬系王氏的得姓之祖(不含其他王氏支派)。从王宗敬下传到十五世为王翦,其子为王贲,其孙为王离,祖孙三代均为秦国大将。王子晋之子宗敬得姓“王”之后,因在京都洛阳为司徒,其家自然居于洛阳,或称其为伊洛人。但其后代在日后的漫长岁月里又有迁徙之举,故《史记》称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西南)人。
王翦、王贲父子追随秦始皇南征北战,相继灭赵、燕、楚、越诸国,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殊勋。待天下大统后,当论及谁人出力最多时,时人均一致认为“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所谓王氏,即指王翦、王贲、王离祖孙三代人。所谓蒙氏,是指蒙武、蒙恬父子。王翦、王贲父子在秦统一中国后相继去世。王翦卒后,被安葬于其家乡频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六载,王翦墓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东南,在宋代尚存。至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王翦又被宋朝追封为镇山伯。至秦二世时,王翦之孙王离仍系秦朝重要将领,秦始皇在世时王离即被封为武城侯(其封地武城遗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内)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琅邪时,王离与其父王贲俱随从秦始皇到琅邪。秦末,关东豪杰为反抗暴政揭竿而起,时为秦大将的王离和章邯奉命率兵镇压起义军。巨鹿一战,秦军被项羽打败,章邯投降,王离被俘。关于王离被俘的原因,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这样写道:“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巨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居无何,项羽救赵,击秦军,果虏王离,王离军遂降诸侯。”“及(王翦)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司马迁所指的“所短”,即家庭影响的余绪。其实,王离战败的真正原因是由秦王朝众叛亲离、朝不虑夕的大气候所决定的。是时,由于秦法严苛,王离长子王元和次子王威为了避祸(亦说是为避秦末战乱),便由其家乡频阳(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处)东乡随难民东奔,经过长途跋涉后,迁徙于琅邪郡境。
有学者认为,王元、王威兄弟在避难时,之所以不迁他处而徙居琅邪,是因为其父王离所封武城侯的封地武城邑在琅邪郡境内(此邑春秋属鲁,战国入齐,改称南城邑,秦属琅邪郡),因此在兄弟俩的心中,已烙有琅邪既是父亲封地、亦算吾辈桑梓的认同感。故而在离开频阳出逃时,毅然作出了东迁琅邪的决定。在以后的岁月中,王元、王威兄弟二人的后裔,或为政治需要,或从生计考虑,有些人又从琅邪向外地流布、迁徙,王元的四世孙王吉便由琅邪皋虞(在今山东即墨东北方)举家迁至同属琅邪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在今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政府驻地以北数里处)居住。
该村坐落于当时的临沂县城(故城在今白沙埠镇诸葛城村)西郊,距县城仅有数里之程,距其南面的开阳县城(即今临沂城,公元80年后该城成为琅邪国的治所)亦不过13公里。此处位于沂河冲积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交通畅达,且紧傍郡(国)、县政治文化中心,在农耕社会中是一处非常理想的生息发展之域。
王吉是此支王氏家族赖以兴起的一位关键人物。他“经明行修”,是西汉昭、宣时期的名臣和经学大家,官至谏大夫。其子王骏和其孙王崇,均官至三公。因其祖孙三代皆为高官,故有累世之美。这一荣耀不仅在一郡内,即使在国内亦不多见。于是,以王吉祖孙为代表的这支王姓家族,便在客观上成为名闻遐迩的高门望族。因自王吉起,其子孙世居琅邪国临沂县,于是,“琅邪临沂王氏”便成为国内著名的代表性郡望和此支王氏家族引以为荣的标志性徽号。自此开始,直至唐代的九百余年间,其后裔无论身居何处,均无不自称自己是琅邪临沂王氏。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本志的编撰者到南方粤、闽等沿海考察,与一些王姓人士交谈时,仍听到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琅邪世家”。
据家谱记载,王元和其弟王威来琅邪定居后,王元后官临淄令,封睢阳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王威后任扬州刺史(刺史之官是在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立的,距秦二世时已有百余年,王威任扬州刺史说欠妥)。之后,王威此支后人长期不显。延至其第九世孙王霸,字孺仲,先辗转迁徙至太原广武(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南)居住。王霸“少有情节”,系汉代经学大师。后,王霸居于太原晋阳,生二子:长为王殷,次为王咸。王殷在东汉时任中山太守,食邑山西祁县。因其七世孙王冏官度支尚书,赐“乌丸校卫广阳侯”之爵号,此支王氏家族便被称为“乌丸王氏”。王霸的次子王咸,则传衍太原晋阳王氏一支。但其子孙长期不显于世。
待传至王泽,官雁门太守,此支王氏始见于史传。其后,此支王氏族人遂成为王霸徙太原后由其次子传衍而成的当地著名郡望,世称“太原王氏”。正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琅邪王氏(今山东临沂);二曰太原王氏(今山西太原);三曰京兆王氏(今陕西西安)。”琅邪王氏与太原王氏这两支由同胞兄弟分别繁衍而成的王姓代表性支派,自汉代至隋唐,皆子孙显赫,爵位蝉联,名人相继,各领风骚,是中古时期国内屈指可数的两大名门望族。只是若论及长幼,琅邪王氏为兄,太原王氏为弟;若论及郡望形成早晚,“琅邪王氏”这一天下著名郡望始于西汉中叶的昭、宣时期,由王离的五世孙王吉奠基。
而“太原王氏”则是王元之弟王威的九世孙王霸从琅邪故土迁徙太原广武后,由其后世子孙经拼搏奋斗,在东汉时所形成的国内又一王姓著名郡望。其郡望的形成(即为世人所公认)时间要比“琅邪王氏”这一郡望晚六七代。近些年,有人妄称太原王氏早于琅邪王氏,甚至还说王氏出自太原,云云。其实,凡是从事历史研究或姓氏源考的人都知道,王氏得姓多源,仅姬姓王氏亦并非始于王子晋(乔)父子。唐代韩愈为王仲舒作神道碑铭云:春秋时齐大夫王子成父(居今山东省内)败狄有功(事在周灵王前百数十年),故赐姓为王。
清代大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说,王子乔事不见于经传。另一位在史学上长于校勘考订的同代学者钱大昕在《王氏世谱跋》中也说,遍检传记,子晋无封太原事。需要指出的是:郡望乃一郡之内的望族。周灵王太子晋和其子宗敬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而郡之设置是秦代的事。今太原地区当时并不属晋,系赤狄辖区,称为大卤。所谓王氏郡望出于春秋时的“太原”(郡)之说,当不攻自破。既然王子晋和其子宗敬未居太原,那么,这支王氏的得姓之地就不会是太原,而是当时周王室的都城洛阳或谷、洛流域。至于这支姬姓王是因何原因从周都洛阳迁居于频阳东乡的(《史记》称这支王氏远祖王翦为频阳人),已无从考证。
二、琅邪王氏堂号
堂号,即同一郡望中不同房支的称号,它是郡望在社会前进中进一步分化与发展的产物。同郡望一样,堂号也是姓氏族群的徽识。一些望族在不断繁衍或迁徙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分化为诸多新的房支与系派,相比之下,这些房支与系派之间亦会有贫富贵贱之分,为了加以区别,便在总的郡望之下出现了许多新的名号,这种名号,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堂号(或称为房号)。这类堂号,有的以某一特定典故冠名,有的则以其居住地得号。以王祥、王览一支为例:王祥因奉母携弟避乱庐江20余年,故出仕较晚,至三国魏黄初年间,其继母亡后,已近40岁的王祥方应徐州刺史吕虔所召,到徐州担任别驾(刺史的佐吏)。
在任期间,协助刺史剿除贼盗,劝课农桑,教化风习,一时民安州靖,故深得吕虔赏器。据《晋中兴书》卷七《琅邪王录》记:“初,魏徐州刺史任城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之,虔固强与,乃受之。祥为司空。及祥死之日,以刀授其弟览,曰:‘吾儿凡,汝后必兴,足称此刀,故以相与。’览后奕世贤,兴于江东。”以上文字所记内容,可见于诸种古籍。果然,以王览之孙王导为代表的琅邪王氏,为东晋之兴立下殊勋,赢得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美誉,成为东晋与南朝时期的侨姓第一望族。且直至唐代,高官蝉联,名人相继。鉴于这一缘故,琅邪临沂王氏宗族的堂号又有“宝刀堂”之称。琅邪王氏中的王览房支取此堂号的目的,是希冀其“宝刀”能够代代相传,人兴族盛。又如,王氏族人为纪念王祥“风雨守柰”之举,其临沂故里族群中又有“守柰堂”之堂号。
又如:琅邪王氏南迁江左后,一直居住在建康(今南京市)乌衣巷。后因人丁繁多,遂逐渐分而居之。其中王导的六世孙王志(官金紫光禄大夫),便从王氏聚居地乌衣巷内迁出,住在禁中默里马蕃巷。以后,其子孙兴旺发达,此支琅邪王氏便被世人称为“马蕃”王氏,与“乌衣”王氏并显于世。上述的“乌衣”与“马蕃”便分别成为琅邪王氏在建康城内的房支代号,即堂号。尔后,琅邪王氏在其繁衍过程中,又相继有许多新的堂号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大堂号:一支是以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系王导第十七世孙、王褒第九世孙)在开辟福建(时称闽国)时兴起的“开闽”王氏;另一支则是因其祖王祜(系王导第二十三世孙)曾在其庭院中植槐三株,以勉其子孙努力上进,日后博取功名、位列公卿而得名的“三槐”王氏。此外,琅邪王氏在上述大的堂号下又分衍出了一些小的房支堂号,例如,今浙江兰溪居有三槐王氏之后,此支族人约在两宋时迁徙于此。
因此地立有双牌坊,以其为标记,“双牌”王氏便成为此支三槐王氏族支的堂号。由于琅邪王氏族群繁多,其堂号不可一一记述。受篇幅所囿,只能列举数例,加以简要记述。
“琅邪王氏”这一著名郡望和前面述及的几大代表性堂号,是其氏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阶段内的鲜明标记,对于研究琅邪王氏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琅邪王氏族群的繁衍与迁徙]
一、“永嘉之乱”后的举族迁徙
自西汉中叶王吉率族人迁居琅邪临沂成为国内著名望族,到西晋末年举族南迁,琅邪王氏一族,在这片濒临沂河(当时称为沂水)的鲁东南大平原上繁衍生息了四百余年。后来,由于相继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政治变故,从而导致了琅邪王氏的举族南迁:
晋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逝,其子司马衷继承帝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个白痴,其妻贾南风(即贾后)凶悍狡诈,为了独揽大权,即于翌年三月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了宫廷武装政变,消灭了杨氏后党。3个月后,她诬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有废帝之谋,令楚王司马玮率禁军诛杀了司马亮及卫瓘全家。随后又诬陷司马玮伪造诛杀亮、瓘的诏书,将司马玮处死,实现了女主专政。为了永把朝政,贾后竟害死惠帝的唯一儿子——太子司马□。贾南风的阴险残暴激起了宗室诸王和文武大臣的愤恨,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和梁王司马彤、齐王司马冏便打着“为太子复仇”的旗号,发兵进攻洛阳,将贾后及其党羽处死。
翌年,司马伦废帝自立。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顒不服,遂发兵对其进行讨伐,将司马伦杀死后,又拥惠帝复位。其后,由于齐王司马冏辅政专权而引起众愤,长沙王司马和河间王司马顒又联合攻冏,冏兵败被杀后,司马执掌了朝政。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司马顒又联合司马颖进攻司马,获胜后,司马颖得以独揽朝政。是年底,东海王司马越起兵攻司马,司马兵败被杀。司马越奉惠帝之命攻打司马颖,失败后司马顒乘机攻占了洛阳,独揽朝政。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司马越再次起兵败顒,顒与颖相继被杀。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司马越毒死惠帝司马衷,于翌年立惠帝之弟司马炽为帝,即晋怀帝。怀帝即位后,改年号为永嘉。至此,长达16年之久的晋王室宗亲间的战争方告结束。因参与这场权力之争的8位人物皆系司马氏宗亲诸王,故史称“八王之乱”。
这场内乱,使晋朝军民死亡达30余万人,许多城池遭到洗劫,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内乱不仅大大削弱了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力量,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而且给内迁各族的统治者提供了称雄割据的机会。
刘渊是匈奴贵族左部帅之子,曾被作为匈奴的“质子”长期住在洛阳,故通晓儒家的经典,常与汉族大族交往,“汉化”的程度很深。三王起兵后,他以发动匈奴人帮助成都王司马颖作战为借口,返回匈奴人的聚居地并州,得到其他匈奴贵族的支持,在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起兵,自称匈奴大单于。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北)称帝,建立了匈奴汉国。翌年,刘渊派其四子刘聪进攻晋都洛阳,未果。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刘渊病死,刘聪即位。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刘聪派其侄刘曜率兵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并焚烧皇宫,挖掘晋朝陵墓,前后屠杀晋朝王公与百姓达6万余人。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被害于平阳。同年四月,西晋安定太守贾疋等人拥司马邺为帝(即晋愍帝),继位于长安,改元为建兴,暂时结束了近两年间因怀帝被俘导致皇位空缺(习称“晋祚中缺”)的局面。由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11~313年),故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北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民族矛盾已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此时,琅邪王司马睿任镇东将军,驻建康(今南京市)。相比之下,江南地区较北方安定,且经济富庶,西晋官民为避乱便纷纷南渡长江,迁至司马睿治下的江南地区,史称“永嘉南渡”。此次北方士民大规模南迁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百族而动,乱而有序。凡越淮渡江者,皆由大族官绅率领,成员大多为其宗族、宾客、部曲、奴婢,以及一些没有能力自保的散户。此次南迁的北方世族众多,其中有王、谢、周、刁、林、黄、陈、萧、郑等世族。在今临沂市境内,南迁的世族主要有琅邪王氏、颜氏和兰陵萧氏等。从大体上看,原居住于北方东部地区的士民多迁移至南方的东部,而原居往于北方西部地区的人口则多迁移至南方的西部。据不完全统计,由北方迁至南方的总人口达90余万人,其中大约每8个北方人中便有1人南迁。当时,在南方总人口中,有六分之一系由北而来的侨民。此次由北而南的大迁徙,前后持续了几十年。在此次南迁中,原世居北方的大家世族和名士几乎迁徙殆尽,故而时人有“过江名士多如鲫”之谓。
琅邪王氏之所以举族南迁,除了与其他北方世族一样为了避乱之外,尚有政治方面的另一重要原因: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司马睿在嗣位琅邪王之后,即与琅邪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导(系王览的长孙)“素相亲善”。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司马睿被加封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原任东海王司马越参军的王导,便被司马睿请为安东司马,“密谋军策,知无不为”。在“八王之乱”处于尾声的永嘉年初,王导兄弟根据当时的时局,从保存和发展琅邪王氏基业考虑,审时度势,先由王旷(王羲之之父,其母与司马睿之母系同胞姐妹)首倡,待与王导、王敦磋商形成共识后,再由王导出面,向司马睿提出了“始镇建邺”的兴邦大计。朝廷从开辟后方考虑,遂派遣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司马睿任镇东大将军,兼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从镇守建邺计策的提出,到司马睿在江南站稳脚跟,完成开辟安定江南大后方的重任, 无不与王导等琅邪王氏诸兄弟的大力支持紧密相关。因此,在永嘉之乱出现“晋祚中缺”的危局之后,琅邪王氏举族南渡江左,与先前已在江南辅佐司马睿的王导、王敦等人汇集一处,在江南重振家邦,便属合乎情理的睿智之举。
举族南迁后,琅邪王氏便在长达270余年的时间内,以江左侨姓第一望族的社会地位,开始了在江南地区的繁衍与发展。其间,又有一些小规模的房支迁徙。仅以王羲之一支为例: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会稽内史王述(系太原王氏后裔)的母亲病卒。按当时习俗,父母亡后,其子如系居官者应离职守丧。经推荐,时任护军将军的王羲之被任命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内史。王羲之遂携妻子郗璇和诸子女赴会稽任上,历5年,由于诸种原因,王羲之决计“誓墓辞官”辞官后,王羲之即在会稽归隐田园,并终老于此。在越地,王羲之留下了一脉琅邪王氏后裔。据《琅邪王氏宗谱》载:王羲之七子之后,“或居临川,或居豫章,或居会稽,或居剡溪。居吴兴之乌程者,右军四子肃之后也,守云门而望萧山者,献之后也,徙如皋迁睦州,而后有山阴之清江、会稽之蛏浦,以及上虞、新溪、义乌、绣川、山栖、石里诸望,皆出于豫章太守操之之后也。”另据2004年发现的《江宁县山阴王氏宗谱》载:今居江苏南京禄口一带的王氏居民,系王羲之五子王徽之所繁衍的一个房支。据该谱所载的由明代礼部左侍郎陈琏所撰的《山阴王氏宗谱序》记:东晋太元中,王徽之与谢安泛舟于建康城南秦淮,见一处山青水秀之地,二人奇之。此处位于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之东、石山之西,距京城建康有三舍之遥(古时一舍为30华里。现因城市外扩,此地距南京城仅30余公里)。不久,谢安与王徽之分别于此建造了两处相距不远的别墅。酷爱翠竹的王徽之,“植竹连竹,其山曰竹山”。后,王徽之即在此长住,卒后葬竹山寺。至唐乾符间,其后裔“大献公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宦迹山阴,子孙蕃衍其地”。阅九传,至王徽之第二十二世孙、官宋朝奉郎的王文炳(族谱称其为“五四公”),其去官后“复由山阴迁别墅,而以邑名其村,是为山阴村”。至今,此支王徽之的后人已传50代,散居于今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一带。
二、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北迁
(一)王肃一支的北迁萧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二月,时任镇北将军、雍州刺史的王奂(王导第六世孙),擅自将宁蛮长史刘兴祖杀死,并“诈云自经”。南齐武帝萧颐闻讯大怒,在命御史中丞查明他擅杀刘兴祖的情况后,遂下诏将王奂押送进京。王奂拒诏不从,还谤讪朝廷。武帝便派中书舍人吕文显、直阁将军曹道刚领500斋仗捉拿王奂,同时命镇西司马曹虎从江陵步道会襄阳。王奂之子王彪,“素凶险,奂不能制”,便贸然发动兵千余人进行反抗,被曹虎打败后逃回城中。孰料司马黄瑶起和宁蛮长史裴叔业又于城内起兵,将王奂及其子王彪、王爽、王弼和女婿殷睿斩杀。
随后,王奂长子王融和次子王琛皆被害于京城建康,并遭“弃市”。只有王琛之弟秘书丞王肃得以幸免,于三月间逃离建康,出奔北魏。经过长途跋涉,于是年十一月辗转来到北魏孝文帝元宏临时驻跸的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南),经辨别确认其身份后,王肃即受到北魏孝文帝的召见。对此次召见及其日后王肃对北魏政权的建树,《资治通鉴》作了如下记述:“王肃见魏主于邺,陈伐齐之策。魏主与之言,不觉促席移晷。自是器遇日隆,亲旧贵臣莫能间也。魏主或屏左右与肃语,至夜分不罢,自谓君臣相得之晚。寻除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时魏主方议兴礼乐,变华风,凡威仪文物,多肃所定。”除了在政治方面的特殊贡献外,王肃还发起或参与了数次讨伐南齐的重大战事,并取得了明显战果。这些战果不仅进一步改变了南北双方力量的对比,而且还在客观上加速了南朝的政治危机和萧齐政权的终结,使之成为一个执政仅有24年的短命封建王朝。
作为琅邪王氏北迁的第一人,王肃对北魏的重要贡献和身居高官(先后任尚书令,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与贵为皇亲(奉诏尚孝文帝之妹陈留长公主)的特殊地位,为其家族琅邪王氏在北朝的立足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他年仅38岁便不幸早逝,但在其尚主前后,他在南朝的夫人及长子王绍和两位女儿、弟弟王秉及兄子王诵、王诩、王衍等人,亦相继由南入北,他的次子王理也在北魏末年入北,从而使琅邪王氏在北朝的人口有了迅速增加。此后,其子(侄)女、孙子(女)辈中,又有数人与帝室联姻,呈现出一门之中四娶于皇室和四为妃嫔的少有现象,与当年南朝时其家族“兄弟子侄皆嫔王尚主,朔望来归,辎填咽”的境况十分相似。继王肃之后,其弟王秉、其子王绍和王理、其兄王融之子王诵和王衍、其次兄王琛之子王诩等人,皆仕高官,客观上使这一支族人已在北朝成为著名的望族,为琅邪王氏在北朝的政治开拓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王褒一支的北迁
南朝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北朝西魏的军队攻陷江陵,俘梁元帝萧绎,并于十二月将其杀害。时任梁朝南昌县侯、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的王褒(系王导第九世孙)被俘降魏,来到长安。此时,执掌西魏实权的宰相宇文泰正图大业,急需一批辅佐的人才。王褒入北后,由于其特有的望族身份、历代宰辅世家的出身和本人出众的才华,因而受到宇文泰的高度器重。为了迅速拉近他与王褒的感情,宇文泰甚至称自己是王氏门内的外甥,尊王褒等人为“吾之舅氏”,并安慰王褒“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介意”。
其实,宇文泰的母亲系乐浪王氏之女,该氏血统系高丽族,并不属于中原固有的姓氏,与琅邪王氏更无牵联。宇文泰的如是说,只是为了达到笼络王褒与自己的私人感情这一目的,所使用的一个政治手段而已。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王褒在入北之初便被委以西魏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等职。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翌年,其子宇文觉废魏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王褒又被赐以石泉县子的爵位,并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内史中大夫、太子少保、小司空、宜州刺史等显爵要职。王褒入北后,以其超群的文学、书法成就和“雅识治体”的器局,“颇参朝仪,凡大诏册,皆令褒具草”,从而赢得了北周数位帝王的器重,以至“乘舆行幸,褒常侍从”。
在南北朝后期,南朝陈和北朝周两个政权的对立矛盾有所缓和,经商定,原被俘入北的一批南朝官吏可以返回其故园,但由于王褒才能超群,北周王朝便没有答应南朝陈的请求,使王褒失去了返回南朝的机会。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王褒病逝于宜州(治今陕西省耀县)刺史任上。其长子王?嗣爵,后官至安都、竟陵太守。其后,历史进入隋唐时期。而隋唐既是直接承袭北周而来的王朝,又是南北统一后的汉族政权,所以王褒的后代仍然能够在王褒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成为琅邪王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大房支。在唐代,琅邪王氏的后人中共有4人官居宰相之位,其中王褒的后人即占了3位。这一房支,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琅邪王氏自魏晋以来的传统家风和家族地位,成为当时国内的著名望族,继续并弘扬光大了琅邪王氏的辉煌。由于这支族人自王褒开始即迁徙关中,定居于雍州咸阳一带,故而他们的后裔亦称自己是雍州咸阳人氏。其后的“开闽王氏”和“三槐王氏”均是这一门房的代表性后裔。
又据《琅邪临沂王氏宗谱》载:王褒长子为王□,次子为王晏。王晏后徙居邳州,至十一世孙王庆选时,复返回其远祖聚居地南仁里(即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孝友村),与各时期回迁的琅邪王氏后人一起在此繁衍子孙,使其后裔遍布临沂各县区,总人口达60余万人。
三、唐代的家族迁徙
唐武周(则天)时的宰相王邽、王审知。兄弟三人“皆有才气,号‘王氏三龙’”。时值唐末,内廷宦官跋扈,外朝藩镇割据,兵燹匪患频仍,社会动荡不已。倒悬于水火之中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山东王仙芝、黄巢起义军在攻打曹、濮二州之后,遂转战淮、赣、浙、广,继而回师湘、豫。破洛阳,叩潼关,陷长安,出现了史称“僖宗入蜀,盗兴江淮”的局面。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有一屠户王绪,认为趁乱称雄的时机已到,便邀其妹夫刘行全一起,聚起500余众,乘机攻占了寿州,响应者一时竟达万余人。一个月后,王绪又攻陷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光山),继而陷固始县城,自称为将军。王绪驻固始后,继续招兵买马,“绪闻潮兄弟材勇,召置军中,以潮为军校”。原为固始县佐吏的王潮和二弟王审邽、三弟王审知便入王绪军中,成为中坚。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为了扩张势力,在行将会兵讨黄巢义军前,将王绪部收编,并奏请朝廷任命王绪为光州刺史,令其负责筹措粮饷。王绪因筹措不力,未能按期完成任务,秦宗权在盛怒之下便发兵光州攻打王绪。王绪虑其兵少势单, 遂命刘行全为前锋、 王潮为副前锋,率5000人马弃城南奔。这支队伍出南康后,“略浔阳、赣水,取汀州,陷漳浦,皆不能有也”。首领王绪心胸狭隘、狐疑猜忌,一路之上多次妄杀有勇略才谋的部下。为了自保,王潮兄弟与先锋谋,将王绪缚执。事后,王潮被推为主将,王审知为副将。
前面述及,中和初,唐僖宗李儇因避乱逃入巴蜀。王潮兄弟原本为秦宗权所迫而渡江南下的,现已掌握军权,故决定率部出交、广,入巴蜀勤王。当部队行至沙县时,“有泉州人张延鲁以刺史廖彦若贪暴,帅耆老奉牛酒请留”。素抱为民除害之心的王氏三兄弟,遂于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率兵攻占了泉州,福建观察史陈岩闻知后,便上表荐王潮为泉州刺史。驻泉州时,王氏三兄弟带领军民迅速恢复了当地经济,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十二月,陈岩身患重病,从日后稳定福建大局考虑,便函召王潮来福州,预授王潮以军政大权。经商定,由王审邽留守泉州,王潮与三弟王审知同赴福州见陈岩。不料在王潮兄弟赴福州的途中,陈岩便于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病逝。陈岩病逝后,其内弟、护军都将范晖自称留后,拒绝王氏兄弟进入福州城。王潮遂命其从弟王彦复为都统,三弟王审知为都监,督兵攻城,经苦战年余,方攻下福州。王潮兄弟发动的此次克福州之役,深得民众支持,苦战期间,“民自请输米饷军,平湖洞及滨海诸蛮,皆以兵船助潮。”进驻福州后,王潮厚葬了陈岩,并将女儿许配给陈岩之子。自此,王潮声威远播,汀、建二州刺史自愿请归王潮节制,山岭海岛亦有20余股武装闻风来降。这样,王氏兄弟便很快领据了福建五州之域,称雄于一方。是年十月,唐昭宗李晔封王潮为福建观察史,封王审知为副史。乾宁初年,王潮又击溃了围困汀州的黄连洞蛮两万余众,使福建全境得到统一。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九月,王潮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不久,王潮染病日重,便授三弟王审知执军政大权。审知便谦让二兄审邽,审邽坚辞不授,审知就此权充留后。公元898年,王潮病逝,王审知升任节度使,后加平章事,封琅邪郡王。在王潮病逝的同年,其二弟王审邽在已任泉州刺史、左散骑常侍的基础上,又被朝廷加授工部尚书衔。唐亡,后梁立,王审知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被后梁加拜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长史,晋封为闽王。
王氏三兄弟开拓闽境,劝耕农桑,兴办学堂,海外通商,使当时的八闽大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与中原地区干戈四起、民不聊生的乱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开闽业绩详见本志“文化成就”章)。因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开发闽地创建了不朽的殊功,故被福建人民尊为“开闽三王”,其家族被誉为“开闽王氏”,成为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琅邪王氏中的一支重要的代表性族群。当时,随三王入闽者,还有不少原居于光州固始的王氏族人,这些人亦是王方庆之子王晔的后裔,与王潮兄弟有着很近的血缘关系。其中如三王族兄王彦英、王潮从弟王彦复、王审知从弟王想及族人王廷简等,在追随三王开发福建时均建有功绩。
其实,在王潮兄弟开发福建之前,已先后有一些王姓人士来到福建。见于文献的王氏入闽第一人,乃三国东吴永安年间(公元258~264年)的建安郡太守王蕃,在其任内于建安县东溪之南覆船山下建造建安郡治。《八闽通志》称其“仕吴为建安太守。郡属初创,筑城立署,庶务纪纲多蕃劳计”。晋时的王彬,应是琅邪临沂王氏入闽为政的第一人。《闽书》援引宋郑侠《吴与太儒人王氏墓志》,称吴与太儒人王氏先祖“王本琅邪,自东晋肃侯彬,始迁于闽。其后子孙,世居龙溪。龙溪分置,是为漳浦人。唐末有检校司空彦昌者,当寇乱之时,独能捍圉强梁,为乡邦依”。民国《福建通志·名宦志》卷一《王彬本传》云:“王彬,字世儒,丞相导从弟,预讨华轶,以功得侯。愍帝召为尚书郎,道险不就。迁建安守。为人朴素方直,乏风味之好,虽居显位,布衣蔬食。仕终尚书右仆射,卒谥曰‘肃’。”《闽书》福州“怡山”条称,王潮三兄弟的先祖王增、王霸于南北朝时入闽:“霸,梁时人。父增,自齐朝渡江入闽,宅于西禅。增,善黄老术。霸幼好之。每登怡山,经宿乃返。年三十,游武夷,十六年还旧居……。”上述王氏族人,虽然其入闽的时间早于王潮三兄弟,但无论从所居的职位还是从对闽地开发所起的作用来看,均不能与三王相比。因此,“开闽王氏”只能是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创立的这支琅邪王氏族人的专用堂号。由于仕官和卒葬地的原因,王潮的后人主要居住于惠安一带,王审邽的后人主要居住于泉州一带,而王审知的后人则主要居住于福州。
王审知病逝后,其子孙随即背弃了王审知生前确立的“韬光养晦”的立国策略,相继弃王称帝,为争帝位而同室操戈,且骄奢淫逸,致使国力迅弱。后晋开运三年丙午,南唐李璟趁机发兵破建州,由王氏创建的闽国宣告亡国。自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丙午岁王潮官拜泉州刺史,琅邪王氏开始对福建的统治,到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丙午岁止,琅邪王氏的这支族人开闽治闽长达60年。因为始、止的两个年份均为丙午马年,故而福建民间便流传着琅邪王氏“骑马来,骑马去”的谶语。闽亡后,王审知的大部分子孙除前期在内乱中被杀外,剩下的王氏子孙在亡国和族遭大难的严峻环境下,为保全性命,而纷纷更姓改名。
其中,有一支族人改姓游氏,亦有改姓为沈氏和叶氏者,故东南闽、台一带至今流行“王、游、沈、叶是一家”之说。现在,台湾嘉义县的王氏宗亲会还与其同源的游、尤、沈、叶等族人结成联会,加强联谊交流。王氏降南唐后,南唐政权迁王延政一支于金陵。王审知之子、天德帝王延政被迁金陵后,相继被降封为鄱阳王和光山王,这支族人因而幸免于难。王延政有三子,即王继勋、王继元、王继重。三人之后,以继勋和继重两支最为兴旺。继勋三个儿子:王能、王勤、王俭,各分派居住。其中王能长子王守信之后分居宁海车溪,次子王守一之后居浙江嘉湖;王勤之后居浙江黄岩、宁海;王俭的后裔则留居于金陵。其子孙中不少人显达于世,至今已传三十余代。
继重四个儿子:王绍、王纲、王纪、王铎。谱载,王继重先随父至金陵,官南唐上柱国驸马。归闽祀祖,后归建州,其子孙后迁居藤山,即下渡尾。王继重长子王绍官御史,绍生二子:王胜、王彬(官刑部员外郎)。王胜生二子:王宜、王嗣康。王宜,字克时,赘福州吉庇郑清丞相之女。宜生四子:王文、王高、王亨、王交。王交为徽猷阁大学士,生三子:王煌、王望、王节(官礼部左侍郎,徽猷阁大学士,钦赐绯衣鱼袋)。其中王望生二子:王坦(迁福州连江)、王维。王维生四子:王虞、王肤、王质、王。王虞生四子:王喜、王嘉、王胄、王。其中王嘉生王善,王善官大理寺评事,后升宣义郎。于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迁居藤山。时山荒地急,他择地开井,以利一方。后人至今相传呼为王厝井,谱称其为藤山王氏始迁祖。王善生二子:庆、度。
四、宋代的家族迁徙
琅邪王氏在宋代的家族迁徙,是该世族历史上又一次由北而南的迁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数该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三槐堂王氏。唐代,琅邪王氏后裔王练(东晋名相王导第十四世孙,王方则之孙,王景第五子)官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这是琅邪王氏居莘之始。后,唐宰相王抟的第三子名王言(王导第二十一世孙),五代时任后唐滑州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令,去官后携家由渭南迁居莘县。王言生子为王彻,官左拾遗。王彻生子为王祜,官兵部侍郎。王祜一生仕途坎坷,便寄希望于后代,遂取《周礼》中“面三槐,三公位焉”之意,于庭中植槐三株,希冀其后人有大志大智而位登三公者。其后人果不负重望,王祜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拜相,后世子孙多显于世。王旦之孙王巩,乃工部尚书王素之子,与苏轼情谊甚笃,他在任太常博士、宗正丞时,苏轼曾至其位于汴京东郊的家中造访,目睹过王祜植于庭中的三株槐树。待苏轼到湖州任上时,王巩亦赶来相会,并请苏轼为自家庭堂题铭,苏轼遂撰写了名篇《三槐堂铭》。
堂以文传,此后,王祜后裔便称为三槐王氏。三槐王氏源于琅邪王氏,这是公认的史实。据浙江绍兴《中南王氏宗谱》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宋高宗赵构曾与众臣论家谱,时官光禄大夫的王旦曾孙王奇以宗谱进览,宋高宗看后即书题了“临沂肇宗,三槐继统”八字于该谱。又,王国栋于乾隆四十四年纂的《王氏宗谱·琅邪王氏宗谱》谱例称:“吾王氏自琅邪流派至于渭南,自……黎阳今由渭南而入于大名之莘亭,为三槐第一世。”再如,王庸敬纂于光绪年间的《王氏通谱·三槐王氏通谱》载:“三槐派自唐滑州黎阳令言始。其所自出,具载琅邪派中。”三槐王氏族群庞大,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出仕为官者,携眷属在外,待靖康之变后,多随宋室南迁。《三槐王氏宗谱·凡例》云:“南渡以来,一十八支,或吴或越,支分派别,不能备述。惟吴之无锡、三沙、松江、洞庭等支,与越之余姚、上虞、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以及四明、慈溪、湖州、孝丰等派,各叙其略焉。”一是居家务农者,如今在山东莘县的聚居地是套庙王村(已改称集贤堡)和王化村。在枣庄市滕州市的聚居地是鲍沟镇大李楼村(原称王坑村)。在临沂市兰山区的聚居地是白沙埠镇孝友村。在菏泽市曹县等地,亦有三槐王氏的聚居地。北宋末年南迁的三槐王氏在江南各地安家后,有不少房支与早在西晋永嘉之乱时举族南迁的原琅邪临沂王氏的后人居住在一起,由于同本同源,故尔十分亲善。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王姓居民已融为一体。以至在清代民间修撰族谱时,出现了一些堂号混用的现象。
清代,琅邪王氏居于闽、粤、桂一带的族人,又有不少迁往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发展者,其中以开闽王氏和三槐王氏这两大堂号的后裔为多。他们或从政,或经商,其业绩多显于当地。有的支派还成为居住地的显达世族。以泰国河内王氏为例:
泰国河内王氏来自广东揭阳。清朝初年,琅邪王氏后裔王弘毅从广东揭阳赴泰国经商,后定居于泰国揭西县河内乡,在此繁衍了一支后人,人称“河内王氏”。河内王氏迄今已在泰国繁衍9代,总人口已达1.2万余人,成为琅邪王氏在海外的一支代表性族群。
以上所记述的关于琅邪王氏的繁衍与迁徙,是属于见载于正史的几次大的族群迁徙,在琅邪王氏的族群迁徙中颇具代表性,而且每次迁徙均给琅邪王氏这一望族在其文化传承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除上述几次大的载于史册的迁徙外,琅邪王氏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里,还有很多次规模不等的或近或远的族群迁徙。对于这些迁徙的记述,或见于方志,或见于谱牒,或记述较详,或浮光掠影,如全面记述这类迁徙活动,既无可能,亦无必要。故此处不再列专条予以记述,在“琅邪王氏主要族聚地选介”类条中,将结合各主要族聚地的介绍,将族群迁徙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一并向读者述介。
[世系演变]
琅邪王氏在西汉以前的世系演变情况,见于史书者,仅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一段记述:太子晋生宗敬,为东周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八世孙错,为魏将军。生贲,为中大夫。贲生渝,为上将军。渝生息,为司寇。息生恢,封伊阳君。生元,元生颐,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将军。生贲,字典,武陵侯。生离,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临沂。四世孙吉,字子阳,汉谏大夫。”从《世系表》看,自宗敬至王错,其间缺了六代。
自王元至王吉,其间亦缺了两代。在参阅诸多王氏族谱的基础上,现对自王宗敬至王元的世系演变传承情况作一概要勾勒:王宗敬之子为王森,官周上卿,封平安公(亦说宗敬之子系王凤、王仕蠲等,王森乃宗敬之侄者)。王森之子为王斌、王质,其中王斌任中军大夫。王斌之子为王升,以文学著名,未仕。
王升之子为王昱,官司徒,后去官为道。其同辈中有王始、王诩等人(系王凤之孙、王石之子)。其中王诩为著名战略家、纵横家,长于养性和纵横捭阖之术,号“鬼谷子”。曾隐居云蒙山中(为蒙山三大主峰之一,位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境内;亦说在今河南省汝阳之云梦山),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皆出其门下。王昱之子为王硕,勇猛过人,仕魏。王硕之子为王错、王铉,其中王错为上军大夫。王错之子为王愤(亦作贲)。王愤之子为王谕(亦作渝),仕秦,为上将军。王谕之子为王息、王景,其中王息官司寇,封忠烈侯。王息之子为王恢、王愤。王恢之子为王永,官中军大夫。王永之子为王瓦(亦作王元),官中军大夫。王瓦之子为王颐,未仕。王颐之子为王翦,为秦大将军,封平城侯。王翦之子为王贲,官大将军,封武陵侯。王贲之子为王离、王武,其中王离官秦大将军,封武城侯(此封邑位于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一带)。
王离之子为王元、王威,王元兄弟由频阳徙居琅邪皋虞后,遂成为琅邪王氏的始祖。王元之子为王谆、王诚,事迹无考。王谆之子为王渊。王渊之子为王伟、王吉,其中王吉为著名经学大师,官谏大夫。自王吉起,这支族人便由琅邪郡皋虞迁至同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居住,其子王骏、其孙王崇,皆位列三公,成为国内少有的祖孙数代累世为显赫高官的望族之一。
汉代是世族制开始萌生的时代。综上所述,王吉祖孙仕途显赫之际,恰恰正处于世族制的初始阶段,这一时代背景促成了以王吉为代表的琅邪临沂王氏,由经学世家而为士大夫世家,因此,将王吉视为琅邪王氏这一著名郡望的奠基人,是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鉴于此,记述琅邪临沂王氏的世系演变情况,理应从王吉开始。为使读者便于从错综纷繁的人物关系中理清事物发展的脉络,同时从中获得必要的知识与信息,从“资料性著述”这一地方志的基本属性考虑,我们决定在充分借鉴各类谱谍和当代一些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世系演变图志的表现形式,将人物的世系传承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融为一体,以便尽可能地全面展示琅邪王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世系演变概貌。
琅邪王氏世系演变图志(一)
【说明】自王崇至王谊、王睿、王典、王融四兄弟,其间的琅邪王氏世系演变情况,因有疏漏,历来争议颇多,莫衷一是。今根据正史和《琅邪王氏宗谱》、《琅邪临沂王氏宗谱》和《世说新语》所附《王氏谱》的有关记载,并参考其他著述,在作分析、考辨后,特画列此世系演变图,以供参阅。
【说明】王雄之后,其子、侄和孙辈皆仕高官,且有二人位列三公。但在西晋末年,其孙辈因清谈误国,口碑不佳。王衍被石勒杀死,王澄被王敦所诛。此后,此房支便于史不显,日渐式微。
【说明】王祥、王览兄弟二人为光大琅邪王氏门风的代表人物。但王祥的后世子孙多于史不显,趋于衰微。而其弟王览之后,则“奕世多贤才”,子孙后裔皆世居高官显爵,在东晋至隋唐五代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王览6子中,长子裁有4子,其中王颖和王敞早卒,另一子出家,故只有王导;王览次子王基一支,因王敦反叛东晋王朝遭讨代病恨而死,王含被杀,另一子亦出家,已无后嗣;王览五子王彦无后;王览六子王琛,其长子王为王敦所杀,次子王侃后裔失记。因此,反映琅邪王氏在以后的世系演变情况时,则只记王导、王舒、王旷、王廙和王彬这五大房支。
【说明】王导一支系琅邪主流支派,后裔众多,其中一些房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故而设若干续图细列于后。
【说明】王彬一支与王导一支一样,是琅邪王氏家族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大房支。其次子王彪之,系琅邪王氏迁江左后的杰出人才,后官至一品,从公位。其后代与王导之子王洽一支一样,国史记载其活动与业绩直至唐代。
【说明】根据《宋书·王景文传》,王超作王僧朗。萧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雍州刺史王奂因擅杀宁蛮长史,后又抗命,致使他和5个儿子一同被杀。其子王肃幸免于难,遂由江南亡命于北朝,成为北魏重臣。其后,肃弟王秉、肃夫人及儿、女、侄等相继来北,使之成为琅邪王氏家族中,自西晋末举族南迁后,又由南入北的一个房支,为琅邪王氏在北朝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明】王导的九世孙王褒,于公元554年在江陵被俘,后降西魏来到北朝,受到西魏政权的器重,被委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他又任太子少保、小司空、宜州刺史等要职。其后代多居咸阳,成为弘扬琅邪王氏文化的重要房支。此后各图所展示的琅邪王氏世系,皆为王褒一支。
【说明】固始王氏,是武则天宰相王(方庆)第五子王晔官固始时所繁衍的一支琅邪王氏族人。传五世,至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时,已成务农之家。唐末,三兄弟先投义军,待掌握义军领导权后,遂辗转至福建,为开发福建立下不朽功勋,被先后封王。特别是王审知,继承兄之未竟事业,成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开创者。王审知及其后代治闽60余年,改写了琅邪王氏虽历代多出宰辅,但终为人臣的历史,成为十国之一的最高统治者,为琅邪王氏这一家族的发展史书写了最为辉煌的一页。“琅邪人祖,开闽世家,忠懿富沙”成为这一堂号的鲜明标识。对三王的后人,史书与其族谱记载略有不同:其中《十国春秋》记延美和延武为审邽之子,延宗乃审知之子。《武肃王神道碑铭》记王审邽有四子一女:延彬、延桢、延美、延武;女是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因年代久远,且史料、文献匮乏,今已难以一一佐证, 故此处从翁承赞 (时任王审知的右谏大夫) 撰《唐故威武将军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1981年出土)》和《开闽忠懿王氏族谱》所记人名。又,据《十国春秋》和《九国志》载,王审知有夫人多位,共生28子,而见于史册者,仅上述诸子矣。又,王审知有女7人,长女和第三女皆封为琅邪郡君。图表中仅列其第三女,其余略。
【说明】王审知病逝之后,其子孙因争权夺利而内讧不止,自相残杀,终致国亡家败。南唐保太三年(公元945年)秋,闽国亡,天德帝王延政降唐。冬十月,尽迁王氏之族于金陵。王延政先被降封为鄱阳王,后又徙光山王。其后世子孙卧薪尝胆,重振家声,在各地繁衍发展,其中亦多有显达之士,至今已传三十余代。现分布于闽、台、江、浙、粤诸省及泰、新、马、菲、印尼等东南亚地区的琅邪开闽王氏族人,以王延政所传一支居多。
【说明】三槐王氏始祖系唐滑州黎阳令王言。王言乃琅邪王氏后裔,系东晋名相王导第二十一世孙,小司空王褒第十三世孙,武则天宰相王方庆十世孙。王言孙王祜曾于庭内植槐三株,盼其后人有位至三公者。后,其子王旦为宋之名相,子孙多显于世。“三槐堂”遂成为此支琅邪王氏的代表性堂号。“靖康之变”后,此支王氏族人多随宋室南迁。至近代,三槐王氏族人中又有不少人由南方诸省远徙南洋,在东南亚地区繁衍,与开闽王氏一样,成为今居于海外的琅邪王氏两大代表性后裔。此世系图以正史为据,同时参考诸多三槐王氏宗谱绘制而成。如王彻次子王祉、王祜四子王勉和王素九子等,均系依族谱所载而证,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资料信息。
【说明】王彻、王祜、王旦祖孙三代皆在宋都汴京为官,卒后葬于开封。因开封历史上多遭黄河水患,为防祖茔被水淹浸,三槐王氏后人遂将祖茔迁回故土莘亭县(今为莘县)王家堡(后改称群贤堡,俗称套庙王村)。靖康之后,居于群贤堡的三槐王氏因避乱而迁江南(俗称有十八支南迁),剩下一支自王宾起于金末元初迁居莘县城西王化村。群贤堡村一时荒废。逾七世,王定长子王世祯遵父训,由王化村迁至三槐王氏祖茔安葬地群贤堡村继承祖业,照看祖坟,繁衍后代。故尔当地有代传老话云:“三槐王氏遍天下,忘不了群贤堡和王化。”此图所列即此支三槐王氏发祥地后人的传承情况。此图所列的王贡服,乃三槐王氏第十七世孙,官给事中,是留居祖源地的三槐王氏后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位。
感谢各位家人的阅读,我是王氏文化传播者王鹏,有好的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这段时间早晚温差大,请各位家人保重好身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