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一个离婚女人的高情商话语,安慰离婚的女人的暖心话短句安慰离婚女人的句子
一、历史上的著名宫观
西岳庙
原名集灵宫,为朝廷祭祀华山之所,汉武帝时建造于华山北麓的黄神峪口,不久北迁至距原址约十里之遥的官道旁,南望华山三峰,并更名为西岳华山庙。对于迁建的年代,历史上有汉武帝元光初年、三国魏文帝初年和北魏兴光年间三个不同的说法。据东汉《西岳华山庙碑》,汉武帝建集灵宫,宫内大殿名集仙殿,宫门名望仙门。后于西汉末荒废,至延熹八年(165)又大事兴工进行维修。文物专家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岳庙院内发现的汉砖和汉代石雕亦证明了迁庙当在东汉之世。《华山志·金石篇》载,东汉光和二年(179)和建安年间(196~219)均有记事碑立于西岳庙中。晋太康年间(280~290),武帝令对西岳庙进行大规模营葺,并在西岳庙至华山的大道旁栽植柏树数千株。西魏时,文帝遣车骑大将军、华山郡守杨子昕又一次营修西岳庙,“更别立青松二千余根”。这些晋柏魏松一直保留到近世,惜于近50年间已所存无几。
西岳庙的又一次大规模营建在唐开元年间。开元十二年(724)冬,唐玄宗驾幸东都洛阳,途径华阴,“停銮庙下,清眺仙掌,云拂石床,霓裳所接,风过松岭,仙驾如闻”(《唐玄宗御制华山铭碑》)。于是专门撰写了铭文,并敕封华山神为金天王,改华山庙为金天王神祠,还把官道由庙北改到庙南门外。又令华州刺史徐知仁镌刻巨大石碑立于神祠之内。此碑宽近4米,通高15米,厚1.5米,为天下碑石之最。至广明元年(880),此碑不击自鸣,声传数里,达十日之久。当年十一月,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克东都洛阳,接着挥师入潼关,西岳庙被焚毁,巨碑在烈火中裂为一堆碎石,一直存放至现代。
元以后,虽然华山远离国都,但西岳庙作为朝廷五岳祭祀的一处重要道场仍未失去其作用,虽历经战乱而未受严重破坏。
自明太祖开始,取消了唐、宋、元诸帝给西岳神加封的一系列帝号,简称西岳华山之神,并循旧例经常遣使前往西岳庙致祭,其中三次派遣的是道士:一次为洪武十年(1377),道士何公溥随宋国公冯盛往祭;第二次为永乐元年(1403),道士曾维新奉命往祭;第三次为永乐四年(1406),道士邓金礼奉命往祭。
由于西岳庙所具备的朝廷祭祀功能,因之对它的保护和维修也远非普通道观所能相比。明、清两代,由朝廷拨款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维修和重建。
明成化十五年(1479),因西岳庙“承平百年又逾一纪,栋宇瓦墁,日浸腐敝”,镇守太监覃平会同都御史程宗辈奏请朝廷批准,由太监欧贤等主持对它进行了一次彻底维修,历时四年始竣工。据周洪谟《重修岳庙记》载,重修后的西岳庙:“前为堂,后为室,其间贯以纵屋连栋者五,左为神厨,右为神库。堂之前左右为廊,凡八十四尺,其间为重门。重门之内有御香亭,古今碑石罗列于左右。西有屋一区,以栖道流。重门之外,又有台门,建重屋其上。巽、坤、维皆有角楼。大率凡屋一百八十七间。所费不赀,且完且美。”
嘉靖二十年(1541),陕西巡抚任洛鉴于西岳庙已60年未修,奏请朝廷批准,以当地废寺及黄河滩地之税等2 000两黄金重修西岳庙。历两年完工,除粉饰原有正殿、寝堂、棂星门、碑楼、门楼外,又增建了司房、郁垒殿、旱船等,房屋总间数超过200间。此后不久,又因三省大地震,西岳庙殿宇大部分倾圮。
嘉靖三十五年(1556)春,陕西巡抚奏报西岳庙震情,朝廷委派新蔡县令朱茹登移守华阴,筹划西岳庙兴复,于次年建成专奉华山之神的寝殿。紧接着进行了全面的重修。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全部完工,费资12 200两黄金,建成房屋212间,再度超过成化年间的规模。万历三十年(1602),地方官捐资,对西岳庙进行了全面维修、粉饰,使之仍然保持嘉靖年间重建时的规模。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距明代最后一次维修又隔了一个世纪。康熙皇帝西巡路过华阴,见岳庙“岁年侵久则倾圮漫漶不能无虞”,“特命所司鸠工载葺,不兴一役,轮奂还新”。虽然未找到此次重修的详细资料,但从皇帝亲自下令维修和亲自署名《御制重修西岳庙碑》来看,这次维修的规格一定相当高。又过了72年,乾隆四十二年(1777)冬,陕西巡抚毕沅奏报西岳庙岁久倾圮,急待修葺。乾隆皇帝接报,立即命令从内府拨银12万两,并遣大员前往督工,经两年后完工,使西岳庙的建筑规模达于极盛。
同治元年(1862),爆发陕甘回民起义,西岳庙中的主要建筑灏灵殿、五凤楼和万寿阁被焚毁。同治六年(1867),左宗棠入陕平定回民起义,见西岳庙被焚,与前陕西巡抚刘典主持,以华阴县令为督办,以三年之期,费银29 000两,用工10万人次,使西岳庙又一次恢复乾隆盛况。
自清末之后,西岳庙失去赖以生存的政治环境,逐步走上衰败。民国十七年(1928),冯玉祥部进驻西岳庙,并以此为兵工厂,万寿阁毁于弹药爆炸事故。其后,长期为军队占用,五凤楼等古建筑被毁。1986年6月,西岳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数次拨款维修现存的城墙、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等建筑,使之基本保持旧有的风貌,并作为陕西省内一处重要的道教文物建筑而继续留存。
太一宫
太一,又称太乙,是汉以前华夏民族崇拜的至高神。汉武帝时,曾于长安城东南郊置太一祠祭祀,后世于终南山炭谷口兴建了太一宫。谷口内有山崩形成的巨大湫池,今名翠华山天池。太一宫修建年代现已难考,据署名陈抟撰《太一宫记》,似亦建于汉武帝时,晋至唐屡有增饰,并有武帝封终南山为太一山、炭谷内湫池为澄源神,在池旁另建太一元君行祠的传说。魏晋时有楼观道著名道士梁谌修道于此。隋开皇中有道士杨景通住持此宫,唐高祖曾降诏修崇殿宇,选戒洁道士30人以奉香火,赐田土绕宫50余里。中宗时创建澄源阁于池北,又在太一宫(称下宫)建升仙堂纪念杨景通。据说贞观年间杨已300余岁。
唐末战乱,两宫被毁,仅存基址,乡人呼上宫为澄源夫人庙,下宫为太乙观,后晋中复建。至金末,太乙宫因战乱而废弃。战争平息后,太乙宫道士陆续返回,黄、侯等人相继住持,但都无力进行维修。元太宗十二年(1240),綦志远(白云)随李无欲入陕,提点陕西教事,住祖庭重阳宫。乃马真后三年(1244)侯道士前往重阳宫,请綦志远来炭谷主领太乙宫上下宫事。因綦志远奉命掌管陕西教事,无暇专管一宫,便选一王姓道士前往,专门提点太乙宫。王、侯诸道士用了十年时间,将两处宫殿全部复建起来。明代以后,太乙宫再度冷落,清以后已不存上宫,现存下宫遗址于谷口。据乾隆《西安府志》,明初因长安士民为便于祭祀,将太乙宫由太一谷移住长安城东关鲍坡坊,称为太乙元君行宫。景泰年间(1450~1456)曾增建,今已无存。
太清宫
开元二十九年(741)由唐玄宗下令修建,在大宁坊西南隅(今西安市长乐西路杨家村至四医大一带)有龙首渠流经宫门之前。宫内松竹相间,宫外流水潺潺,象征仙居。宫内圣祖殿为十二间、四柱,内置玄元皇帝玉像,并由吴道子绘制有玄元真容,每岁四时及腊终举行国家祭祀。正面(南)为琼华门,东面为九灵门,西面为三清门,九灵门外有一株柰树为连理木。大殿以东是御斋院,以西是公卿斋院,道士居住于殿北二斋院之间。太清宫的道士具有很高的待遇,甚至生前就能预选并营造墓园。据《毕原露仙馆虚室记》石刻,太清宫道士吴善经在长安南郊毕原营造了一处墓园,至贞元二十年(804)刻石时,“仙馆已成,松柏已青”,由此可见墓园营建非数月能成。
玄都观
本为北周所置通道观。隋文帝于开皇二年(582)将其自长安故城(即汉长安城,今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境内)南迁,修筑大兴城于龙首原,通道观随迁于城南崇业坊(今西安市南二环以南朱雀大街与含光路之间)。当时,著名建筑家宇文恺奉命规划营建大兴城,他认为由龙首原以南沿朱雀大街有六条高坡,象征易卦的六爻,所以应于第二坡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第三坡置官署,“以应君子之数”;第五坡地位尊贵,不宜由常人居住,所以修建玄都观(朱雀大街西)和兴善寺(朱雀大街东)“以镇其地”(《雍录》)。到了唐代,又在这一带修建了福唐、新昌等道观。初唐,擅长释道人物画的范长寿为玄都观大殿绘有精美壁画。至开元、天宝间,先后有尹崇、荆拙等高道居此观,积书万卷。太尉房管等名士常游玄都观求教,甚至拜道士为师。唐代中后期,观内广植桃树,是长安士民观赏桃花的胜地。
乾元观
唐大历年间(766~779),泾原节度使马遴在长安城长兴坊(今西安市长安北路与友谊东路交汇处的永宁村、和平村一带)新修宅院一座,以重金招募天下能工巧匠,一间殿堂即费钱两千余贯。建成后,“屋宇宏丽,冠绝当时”(《唐两京城坊考》卷一)。京中数百人假托为马遴故交前往观赏。但不久,马遴去世,临终前将此宅献给代宗皇帝。代宗见此宅地近皇城,宏丽整洁,且营建超过规制,便于大历十三年(778)下令改为道观,为其父肃宗追福。因肃宗尊号乾元,故名乾元观,住道士49人。
昊天观
在保宁坊(今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八里村一带)。原为晋王府,显庆元年(656)高宗为其父唐太宗追福,改为昊天观,并亲自题写观额,撰写了叹道文,又以宗圣观主、著名道士尹文操(?~688)兼任观主。后有新平长公主之女姜氏入道,卒于观内。在唐代长安城中,昊天观占地面积最大,尽一坊之地。据《长安志》记载四面均为350步(约合514.5米);考古实测东西宽562米,南北长530米,观中多竹。
景龙观
在长安城崇仁坊(今西安市东大街以南开通巷以东一带)。该坊是长安外郭最大的坊里之一,极为繁华。唐初,将高士廉宅和左金吾卫官署合建为中宗之女长宁公主宅第。景龙年中,韦后被诛,长宁公主随夫为外官,奏请舍宅为观,中宗予以扩建。睿宗即位,认为著名高道叶法善有“冥助”之力,于玄宗先天二年(713)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任景龙观主。景云二年(711)铸成重六吨的铜钟悬于观内,钟铭为睿宗亲自撰书。传说玄宗时梦玄元真容,于楼观闻仙峪得玉像,先迎至兴庆宫礼谒,次日安放于景龙观内,改景龙观为迎祥观。但此说无据。明代迎祥观移至西大街北广济街口,景云钟置于观内钟楼上。该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唐两京城坊考》卷三载,天宝十三年(754)改景龙观为玄真观。肃宗时曾在观内设百高座讲(即百尺高座讲经台)。观内有名画家陈静心和程雅所绘壁画。又据清道光年间刻立《重修迎祥观钟楼碑记》称,景云钟系“明洪武间移置于楼。楼三层,高十丈许,钟悬于上层中央。顺治八年重修,有碑记”。按此记载推测,迎祥观与景龙观似无渊源关系。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景龙观(玄真观)废毁之后,景云钟被就近移入新建的迎祥观内。迎祥观之建,当在金元时期。据元人姬志真《京兆普渡碑》载,蒙古己未年(1259)京兆府已有迎祥观。
上清太平宫
上清太平宫位于今周至县终南镇,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内供奉官王守节和起居舍人王龟从二人奉宋太宗之命,前往终南择地建宫,历经三年建成。初建的上清太平宫计有13座大殿:
中轴线自南至北依次为玉皇、通明、紫微、七元、真君所御等五座大殿,东区有天蓬、九曜、东斗、天地水三官等四座大殿,西区为真武、十二元神、西斗、天曹等四座大殿。零散建筑还有灵官堂、南斗阁、钟楼、藏经楼和斋道堂等。整个建筑群象征天界的玉皇行宫,其耗费财力已不可考。但元《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并序》称其“出内币,殚西土财力为之”,足见其规模之宏大。
宫成之后,由朝廷派参官一名常住上清宫为监宫,挑选若干道士经营香火。每年三元节和玉皇圣诞节,皇帝都要派中使前往上清宫致祭。
太平兴国五年(980),宋太宗为了感谢“翊圣”对自己的眷顾,命正奉大夫徐铉撰写了《重刊终南山上清太平宫碑铭并序》,重申“翊圣”灵迹和修建终南上清太平宫的缘由。据碑文载,当时上清宫气派非凡。
古楼观原有大钟一口,唐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一度占据关中,将此钟移至天柱山。太平兴国五年(980),张守真奏请宋太宗批准,将其自天柱山移至上清太平宫悬挂,并刻碑记其事。太平兴国八年(983)张守真死后,太宗又下令在上清宫内增建了玉清昭应宫和凝命殿(后改为阁)。
又据《太平宫碑阴题记》,天圣年间(1023~1032),在上清太平宫中又增建了勾太宗神御殿和勾真宗神御殿,并配置专管道士经营大殿香火,其时有刘某和张某,先后任太平宫主兼管二殿,均被朝廷授大师称号,赐紫衣。嘉祐七年(1062),苏轼任大理评事兼凤翔府签判。当年二月,奉诏往属县减决囚禁,至宝鸡、虢、眉、盩厔四县,朝谒太平宫;其后又两次到此。治平元年(1064),苏轼在太平宫碑阴题名:“章子厚自长安来终南,会轼西还岐下,因同游南山。轼三年连三至此,然与子厚游,其乐如始至也。”按此碑题名,元祐年间(1086~1094),上清太平宫知宫还有道士张景先,并曾于元祐五年(1090)陪同陕西转运使杜纯、盩厔县令唐嘉问、前陕州从事梅惇等人,前往楼观五郡城瞻仰老子度关画像。
上清太平宫在宋金两代存在了250余年,金正大八年、元太宗三年(1231)毁于蒙古军战火。元太宗七年(1235),随全真道掌教尹志平入陕的前大名路教门提举刘志源向京兆府总管田德灿报告,要求兴复上清太平宫,“以辅翼祖庭”重阳宫。经田批准,刘“率徒千余指,雉荆棘,拾瓦砾,筑垣墉,具材植,壤剔启壁,工役备举,盛行营造事”(《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宫记》)。经过1 000余名道士19年的经营,终于将这个宫观重建了起来。由于这次重建是在战乱之后进行的,又得不到政府的资助,所以耗费了很长的时间,其建筑规模也远逊宋时。据碑文,共复建通明、紫微、七元、孚佑四座大殿和灵官、演法、湛然三堂,仅及宋代建筑的一半。陈志玄、朱志彦、赵志古、张志隐、崔志安、贺志冲、赵志真、李志明、杨志宗、李志真先后提点宫事,并在京兆府、鄠县、高陵及盩厔县城南新建了长春、清和、太一、灵仙四观作为上清太平宫的下院。
元宪宗四年(1254),继任全真道掌教李志常在燕京设普天大醮,超度海内亡魂。李志明报告上清太平宫重修经过,李志常令李鼎撰文,刻石立于上清太平宫。至元十一年(1274),元世祖忽必烈下旨,对上清太平宫加以保护,免除该宫诸役,严禁俗人骚扰,并赐给金币,敦促住观道士精志焚修。因宋刻《太平宫碑记》年久泐蚀严重,元大德六年(1302),云南诸路肃政廉访副使马绍庭路经此地,嘱该宫提点李志真将其重刻,并在碑石上段再次记述了上清太平宫兴废的经过。大德十一年(1307)所立《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并序》也再次提到了上清太平宫的复建。王宗师指王处一,系重建上清太平宫的刘志源之叔祖。
明清以后,上清太平宫又一次荒废,至清乾隆年修《西安府志》时,已不见上清太平宫之名。当代于其旧址建有终南镇中学一所,存有前述《重修终南山上清太平宫记》和《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等两通元(蒙古)碑。
吴山西镇祠
吴山为陇山支脉,原在陇县境内,今属宝鸡市,海拔1188米,为宝鸡八景之一。《周礼》称其为岳山,认为它是雍州之镇山。《史记》记载,汉初以前,华山以西有七座名山,吴岳即其一。秦都咸阳,以华山为中岳,吴山为西岳。汉武帝之后,五岳定制为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吴山改列为五镇之一。《尚书·舜典》孔传:“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其州之镇。”此处所言之“州”,当为古九州岛之列。吴山一方面是雍州(古九州岛之一,辖黄河以西地)的镇山,同时又是列入中央政府祀典的五座镇山之一。吴山神被唐玄宗封为成德公、唐肃宗封为天岳王、后唐末帝封为灵应王、元成宗封为成德永靖王。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西镇吴山成德公,在陇州。”《水经注》卷十七渭水:“吴山,三峰霞举,叠秀云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地理志》曰:吴山在县西,古之汧山也,《国语》所谓虞山。山下石穴广四丈,高七尺,水溢石空悬波侧注,漰渀漭荡,发穴成川,北流注于汧,自水会上下,咸谓之龙鱼川。”《读史方舆纪要》以为吴山、岳山为山:“盖吴山、岳山冈陇相接,或谓之一山矣。其实吴山在州西,而岳山在州南也。”
隋开皇十六年(596),西镇祠在吴山落成,此后历代皇帝都要在每年立秋之日遣使前往致祭,并安置道士住持香火。每逢使臣来祭,吴山所在的陇州地方官员“皆得洁斋骏奔”(乾隆《陇州续志》)。金泰和年间(1201~1208),丘处机的大弟子于善庆隐居吴山,大量收留滞留陇山一带的南宋战俘,让他们于临近区域建立道观,出家修行,吴山一度成为战俘们的避难所。《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凤翔府二》“西镇吴岳庙在陇州南七十里吴岳山下,明正统中因旧重建。本朝载之祀典,屡遣官致祭。顺治十四年修,康熙四十二年额曰‘五峰挺秀’。”吴山距陇州城70里山路,陇州官吏为减少每年春秋两度常规祭祀的奔波,另在州城西街增建吴岳庙一座,作为吴岳行祠。到清代乾隆年间,吴山祠庙建筑已相当宏伟,宋代重建的吴岳祠和新建的会仙宫,有大殿六座、房舍数百间、香火地200亩。
西安东岳庙
东岳庙(东岳行祠)始建于宋真宗时。长安东岳庙建于政和六年(1116),在长安城(今西安)东门内。据嘉庆《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曾于明弘治年间和清光绪年间两次重修,至今保存基本完好。有大殿、后殿各一座,殿内绘有大型壁画。据王望《新西安》(中华书局,1940年)一书,相传“系清画家袁江手笔”。但画中有一本历书,上为宋代年号,所以有可能系此庙复修时依宋画仿绘而成。其中主殿壁画绘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左右,寝殿壁画绘制于乾隆二年(1737)左右。其题材表现的主题,主殿为东岳大帝下属各司职功能场景,寝殿壁画为女性生活场景。
民国六年(1917),西安东岳庙住持谷天贵与弟子焦元芳在观内创建道德小学,初为初小,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改完全小学,民国三十一年(1942)成为有教师30余名、班级20个、学生逾千人的学校。1952年,道德小学被政府接收,次年改为昌仁里小学。大殿为校舍环绕,一直为文物部门管理。
药王山静明宫
静明宫在铜川市耀州区东郊五台山(俗称药王山)上,为唐孙思邈隐居处。宋嘉祐四年(1059)在北台建孙真人祠,崇宁二年(1103)改静应庙。金代有道士吕中道云游至此,在南台(升仙台)凿崖为洞,栖居其中。据大定十五年(1175)杨杲《耀州吕先生之记》,大定五年(1165)九月,吕中道应世宗皇帝诏,赴京朝见。先住京师天长观,后在金水河西别建道院,自号延寿真人,坐化于昌平县某道院。同期又有马丹阳弟子伏鲁子在南台修道,门徒众多,后建月山伏鲁子祠堂,其弟子李素舟创建静明观,后统称南北二台道教建筑为静明宫。静明观始建年代大约在元定宗元年(1246)之前。现存碑石文献中有元代碑石数通,其中定宗元年(丙午)《祭五台山妙应真人文》和宪宗六年(丙辰)《五台山孙真人福寿论》称静明观,观主为李素舟。中统五年(1264)改静明宫,有《特赐耀州五台山静明宫并加真人记》碑在药王山南庵。因此,至元四年(1267)经幢(现存药王山南庵)署名“静明宫尊宿质真子大方弘教真人李素舟”等立石。其后的元统三年(乙亥)《祀太玄妙应真人记》则称静明万寿宫,其时本宫提点杨德荣、住持焦德润。至正四年(1344)《静明宫瑞槐记》称:“我洞阳显道忠贞真人井公,居耀州五台山静明宫有年矣”,后至元庚辰秋七月,“群鹤集树于三朝”。至正八年(1348)《皇元制授诸路道教都提点洞阳显道忠贞真人井公道行之碑》详述洞阳井公生平。入室门人、静明宫住持焦德润及提点杨德荣、全真道掌教完颜德明共同为其刻碑,石存今药王山南庵。在南庵现存元代大殿一座,内有精美壁画,当为李素舟~井德用~焦德润时代所建。1998年,药王山南庵出土一方石刻,《文博》杂志发表《药王山发现奇异石刻》的文章,对其文字不解。根据静明宫建置沿革推测,该石应为马丹阳门人所刻。其内容为全真道静功,与马丹阳词风相近。
二、现主要宫观
陕西境内现有由道教团体管理的全国重点宫观三处五座、全省重点宫观三座、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宫观五座、一般宫观128座。
楼观台
楼观台是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道教祖庭,并享有“仙都”之誉。楼观所在地属周至楼观镇,位于秦岭北麓中段的浅山地带,西南距西安市约70千米。楼观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中国道教的优良传统,并且同道教的隆盛与成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历经数千年的弘扬和劫难之后,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效。
楼观得名与周大夫尹喜有关。据《关尹传》等古籍记载,传说周康王时尹喜于此结草为楼,观星望气,故称草楼观,一名紫云楼。世传周昭王在位时期,老子弃周西游,受尹喜之请,于楼观著《老子》上下篇,故在楼观遗有老子说经台。老、尹之后,曾有周穆王往楼观寻访灵迹,秦始皇于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建清庙于尹喜草楼之南,汉武帝立望仙宫于楼观之北。此后楼观规模逐渐形成。至曹魏咸熙初年,已有道士在楼观炼养、授徒。见于史籍最早者,为郑法师、梁谌师徒。
自梁谌之后,楼观道派逐渐形成,并且成为高道云集的研究培训中心。北魏太武帝曾厚待楼观道士尹通,向其提供资助。各地奉道者遂以楼观为请谒之地。太和中,姑射山道士王道义率弟子七人移住楼观,对楼观建筑群进行全面修葺,为北周至隋唐楼观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北周时,因道士严达向周武帝讲道有方,武帝令于长安建通道观,又于楼观田谷建别馆一座,成为道教史上第一座国立道学院。
隋开皇初,在文帝的关照下,楼观又一次全面整修,并刻立了真、草、隶、篆四体《道德经》碑置于庙中。隋末,楼观道士岐晖预言隋亡唐兴,并出资支持李军,使得楼观在唐代享有显赫的政治地位。
自高祖李渊始,历代唐帝均以老子为远祖,以楼观为宗庙。武德初,高祖亲至楼观拜祭老子,诏改楼观为宗圣观,并赐给大量田地、粮食和布帛,对楼观进行大规模扩建。开元二十九年(741),玄宗李隆基以夜梦老子真容为由,于说经台东兴建会灵观。此间,因玉真公主出家修道,又在宗圣观南北修建了延生、玉华二观。
唐代楼观台的宏伟规模,一直延续到宋代。北宋初,因宋延仿照李唐故事,宣扬“翊圣”降显于终南山的神话,在楼观东北建上清太平宫,并由报告降显之事的周至道士张守真主持该宫,端拱元年(988),诏改楼观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观,亦由张守真代管,在此期间,楼观田产多被划入太平宫。大观二年(1108),管辖当地事务的清平军奉旨将60余顷祖业判归楼观。
金天兴年间,楼观建筑群被战火焚毁殆尽,20余年后得重建。元中统年间,世祖忽必烈三次敕修楼观殿宇,并改宗圣观为宫。经过七年营建,建成殿堂50余处,接近唐宗圣观的规模。
元至顺二年(1331),因山洪暴发,楼观再次遭遇灭顶之灾,大部分殿宇被毁,会仙观等处荡然无存。此后,楼观建筑规模大为缩小。虽经明初和成化间多次修葺,仍难复旧貌。万历元年(1573),在皇室成员的资助下,周至县署对楼观作了较大规模修复,并扩建吕祖洞、新建玉皇阁,增建雷神、三官、灵官殿及演化庵、八卦亭、七星阁等小型建筑。神宗颁赐《道藏》后,又增建了藏经阁。
清代,楼观道教处于衰退时期。自清初至清末,共进行过三次维修:康熙二十年(1681),周至知县章泰主持补修楼观祠宇;雍正年间,道士梁一亮筹资复修楼观,历时八年;道光初,道士朱还虚募化重修,现存殿宇全部补修一新。
但由于期间经历了白莲教与太平天国两次战事大破坏,明代建筑大部分被战火焚毁。道光年间重修后,道教活动集中于说经台,楼观亦改成“楼观台”。至民国元年(1912),整个楼观台仅存宗圣宫三清殿、说经台老君殿等两处完整建筑及山门墩台和70余通碑石,其余仅留残迹。民国十五年(1926),监院雷明物率道众募化集资,重修了说经台大殿、山门,补修了四子殿、十方堂和显灵山、吕祖洞等处,主要建筑群——宗圣宫则已无力修复。
1956年8月,楼观台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5月,宗圣宫三清殿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由政府拨款予以修葺。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波及楼观台。1977年,说经台移交给新成立的楼观台文物管理所,主体建筑得到保护。1979年,文管所将县城城隍庙的部分建材拆迁楼观台,省文化文物厅拨款12万元重建藏经阁。
1980年,在杨嗣真监院主持下,由道士集资重塑了老子和灵官像。到1982年,有20余名道士常住。4月15日,退还道观耕地30余亩、竹园一处、房屋20余间、粮食2 500公斤、现金4 000元。杨嗣真逝世后,于元明、任法融相继担任监院。至1983年,文管所交还说经台主殿,种牛场又交还土地20亩、住房20间。老君、四圣、灵官、太白等四殿以及山门、厢房得以修复,并增建钟、鼓二楼。1986年冬,说经台主体建筑及装饰全部竣工,同时在龙门洞道院资助下,购置了《正统道藏》一部。1987年,又在闻仙峪、炼丹峰等处建亭台五座,在说经台大门楼前建仙都饭店、招待所各一座。1994年建成吕祖殿和希声堂大院。1999年又在香港谭兆基金资助下整修了说经台道路,并对殿堂进行了彩绘。
1987年以后,陕西省道教协会先后在楼观台举办宫观主持培训班、道教经韵学习班和道家养生术学习班,1998年举行王理仙方丈塔落成典礼,使楼观台不仅成为道士清修的洞天福地,也成为陕西道教徒的培训中心和海内外道教信徒的祭拜圣地。
1990年有道士33名,其中坤道6名。名誉监院为任法融,监院任兴之。
主要建筑:
1.说经台。又称老子祠,海拔580米,占地11 800平方米,有楼、堂、殿、阁建筑146间。台顶老君殿建于唐武德二年(619),现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重建。其北有斗姥殿,始建于万历年间,清同治三年(1864)被毁。1980年迁县城城隍庙后殿重建。1956年8月,说经台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十余年间,重建了藏经阁(明代始建,清末毁)、救苦殿(同前)及碑亭厢房,并移入和新刻了一批碑石。
2.炼丹峰。在说经台东南约7.5千米处,海拔1 350米,有2亩水池,即仰天池。明天启二年(1622)建九天玄霄宫。其旁有栖真亭,又称八卦楼,安放老君石像(明万历十四年造)一尊。现存老君庙一座。
3.老子陵。位于西楼观村大陵山,上建老子祠及救苦殿。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传为老子诞辰日,为民间古会日期,纪念活动至今乃盛。1957年5月,老子陵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吾老洞。位于西楼观峰顶,始建年不详,今洞为明万历四年(1576)重修。洞宽1.5米、高2米、深6米,呈圆形大厅状,可容20余人,内有偏洞。说经台老君殿东墙有《吾老洞四址山图》,上绘吾老洞四址、殿宇格局。
5.尹喜墓。位于说经台西行村西南,原有“周大夫尹喜墓”碑。1968年此墓被平毁,碑宗圣宫三清殿。
6.宗圣宫。唐武德三年(620)奉高祖敕令修建,武德九年(626)建成,位于说经台1.5千米处,唐代宗圣宫建筑规模宏大,相当于今说经台古建规模之十倍有余,其建筑面积当在10万平方米以上。金天兴年间,宗圣宫首次被焚毁,元初修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宗圣宫主殿——三清殿被地震毁废,万历二年(1574)重修。清代,宗圣宫少有修复,规模较小。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邓丙绘驱逐败家毁业的道士,主持修葺宗圣宫主体建筑。同治元年(1862),宗圣宫再遭战火焚毁。1957年5月,宗圣宫三清殿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楼观文管所将三清殿重建。现存古建筑尚有明代大牌楼一座。宗圣宫现占地18 000平方米,内有树龄为700年的系牛柏和胸径3米的古银杏各一株。
7.南溪亭。在楼观东南,建于宋以前。嘉祐七年(1062)二月,苏轼奉诏减囚禁到,亭毁已久,1987年重建为怀苏亭。
8.吕祖洞。位于炼丹峰左侧闻仙峪口(在说经台南),相传为吕岩隐居之处,元以前建亭及七星楼。原有《说经台吕宫洞题咏》碣,镶于道院及说经台老君殿西墙,元大德六年(1302)于此建演化庵,今已不存,有遗碑。
9.衣钵塔。在说经台山门外西侧,为龙门第十六代律师刘合仑衣钵塔,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有碑镶于塔身。
10.古建筑遗址。在楼观范围内,古建筑遗址众多,主要有元始台。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位于集贤乡殿村南,原为楼观院。
11.尹喜祠。始建于汉武帝时,在说经台北。唐建文始殿,毁于清代,现存元《古楼观重建文始殿记》碑。
12.会灵观。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玄宗李隆基夜梦老君真容,于楼观东南访得老君玉像,因建会灵观。元末、清末两度被毁。遗址在东楼观泥车村西。
13.玉华观。唐玉真公主修道处,为长安玉真馆别馆。元改玉华观,为楼观下院。遗址在宗圣宫北。
14.延生观。又称玉真祠、升天台,为唐玉真公主入道处,在宗圣宫西南。明代为楼观下院。
15.庆唐观。在延生观西南宝珠山,唐建。宋末改称玉真宫,明景泰年间毁。
16.洪庙庵。在说经台东300米处,始建于元初,祠楼观主持李志柔。至顺二年(1331)被山洪冲毁,明弘治十八年(1505)重建,清代毁。
华山诸观
华山为五岳之一,自秦代即为朝廷祭祀的名山。汉武帝确立五岳祭祀制度,华山为西岳,并在华山皇甫峪修建了集灵官(后改西岳庙,迁渭河南)。后世道教的宫观制,与此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自汉代在此专祀黄帝之子少昊,并祀西方之神蓐收。后世帝王均以华山为祭祀之所,并屡加封号。唐玄宗封山神为金天王(少昊之称),宋真宗改封为西岳金天顺圣帝,明太祖去封号改称西岳华山之神。自秦汉起,华山中即有高士隐居,相传最著名者有青鸟公、李八百、茅蒙、毛女、修羊公、王褒、张楷、寇谦之等,这些隐士均被后世道徒奉为仙真。因华山在国家祀典中的地位及隐居修道的特殊环境,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编制《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时,将华山列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四小洞天,称之为总仙洞天。自北周以后,华山即成为单一的道教区。数百平方千米之内分布着众多宫观建筑,而无一座他教建筑夹杂其间。
华山宫观沿革:
华山宫观营建始于北周武帝时。时有道士焦旷(法号道广)居云台峰,“避粒餐霞。武帝亲诣山庭,临轩问道,因于谷口置云台观”。云台观的创建带动了华山宫观的营建。北周时,已在北峰修建了真武宫,唐代在山下修建了王母宫、仙姑观。唐末,云台宫毁于战乱,五代时经陈抟修复。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世宗召陈抟至大梁,赐号“白云先生”。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宋太宗赐陈抟为“希夷先生”,并诏令地方官对云台观进行精心维修,陈抟于端拱二年(989)卒后,大中祥符四年(1011)二月,真宗幸云台观,观陈抟画像,免云台观田租,召见道士郑隐,赐号“贞晦先生”。至和元年(1054),仁宗再幸云台观,增建集真殿一座。金兵占据关中后,南宋朝廷仍关注华山道教宫观,孝宗命朱熹提举云台观。朱熹对这一任命十分高兴,以自己能为陈抟子孙为荣,但又慨叹无法实际行使职能,只能遥寄其情。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马丹阳弟子田元普遵师嘱居华山,于东峰北麓建南庵,授徒100余人,全真道始传入华山。继之又有丘处机再传弟子姜善信隐居华山王刁洞,曾西访陇州龙门山,又复建韩城龙门建极宫,后世因称丘处机创龙门派,清人刘廷献以为龙门派源自华山王刁山(洞)。元至元十三年(1276),全真道著名道士贺志真由长安栖真庵徙华山,于云台观西凿岩以居,建全真观,又于华山南天门后开凿大朝元洞,架设长空栈道,遗有重要碑石。
随着全真道士的入山,华山各地出现了一批小庙,较大的有建于莲花峰下的玉井庵(后改称镇岳宫)。元末,云台观再次被焚毁,道教活动均在山内各庙进行,并自明初起形成华山庙会。嘉靖朝以后,华山宫观建设达到鼎盛。除云台观渐次修复外,新建了南峰金天宫、炼丹炉、金锁关等庙宇,全山大小庙宇达数十处,修建了东峰和南天门部分路段。这一时期,居住各庙者以坤道居多。清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二十七日,华山突降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峰岭多处坍塌,数座庙宇被毁,道士死亡100余人。经此劫后,幸存道士四散求生。至乾隆朝后,山内各庙渐次修复,到清末达到30余处,其中新建者,以玉泉院、东道院最为著名。乾隆十六年(1751),华阴知县继康熙二十年(1681)顾炎武、王宏撰建朱子祠于云台观东,建希夷祠于云台观西北隅后,又在朱子祠东修建了云台书院。
民国年间,华山道教大致维持清代的规模,并增建了通仙观、群仙观、十二洞、迎阳洞等宫观。民国初,冯玉样改云台观为兵工厂,撤退时炸毁。后于原址建云台中学。民国二十年(1931),在杨虎城将军支持下,华山全山道路得到整修。到20世纪40年代末,华山各宫观住有道士5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山道教历经曲折。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华山道士基本上能进行正常宗教活动,其自养形式由以小庙为单位的个体式生产转为全山集体性生产和劳动服务。由于宗教性收入减少,生产劳动成为道士主要的职责。据1954年统计,当时华山共有道观46处,常住道士69人、道姑9人;居士庙13处,常住居士19人(男3、女16)。有十处道士参加了互助组。到1956年,全山道观减至29处,有道士41人,加上居住于零散小庙的道士,共计90人,组建为华山服务社,分为玉泉院、莎萝坪、青柯坪、北峰、南峰、西峰、中峰七组,设立镇岳宫、苍龙岭、毛女洞、五里关等四处茶水站,为登山游客服务。
“文化大革命”时期,华山道教遭受严重破坏。道士均被驱赶下山,集中于玉泉院改造思想,接受批斗,数人不堪忍受,自杀身亡,多数道士四处逃亡,留居玉泉院者仅18人。继之大肆搬神拆庙。除西峰、中峰保留少数殿堂,山上的东峰、北峰宫观被尽数烧毁,全山被毁房屋218间,占原有房屋总数的43%。幸存的宫观也多挪作他用,纯阳观(十二洞)大殿即被改为“战备房”。宗教活动完全停止,幸存道士以砸石子(铁路道渣)度日。
1977年,华山道教服务社恢复,1979年招回被赶走的道士20人(其中3名坤道)。但1980年县上决定将服务社改为大集体制,并改名为华山旅游服务社,接受华山管理委员会领导,同时安置大量临时工,道俗不分,道士仍无法开展宗教活动,华山文管所占住玉泉院、华阴县文教局拆毁王母宫、华山镇拆毁太素宫大殿,宫观建筑继续遭受破坏。1983年,国务院批准将华山玉泉院、镇岳宫、东道院三处宫观移交道士管理。在省和渭南市宗教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成立华山道教协会,1985年1月移交完毕。此后,华山道教活动及道士服务趋于正常。国家拨款38万元,用于道路和房屋维修。至1990年,华山宗教、服务收入达123万余元,超过“文化大革命”前十余年总收入。1983年10月7日,华山铁路护坡塌方,仙姑观被坍毁,死亡三名道士。1988年9月,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与铁道部协商,有关单位现场办公,决定由铁路部门赔偿20万元,修复了仙姑观。整个华山现在有宗教活动的宫观为东道院、玉泉院、镇岳宫、西峰大殿、南天门、十二洞、仙姑观、朝阳洞、全真观、三里龛、七里龛、大上方、小上方、苍龙岭、玉女祠等处,住道士58人。1988年对玉泉院调查显示,1984年以后华山出家道士共43名,其中30岁以下17名。玉泉院道士的起居状况是:“早五时起床,经师班诵经,劳动班庭扫。七时早饭,早饭后学习(英语、管理制度、养生、36条清规),青年道士分执香火。晚六时晚饭,六~八时晚课,在陈抟老祖正殿诵经,而后各自修炼太极拳、诵经、气功等,十时就寝。”
华山道教建筑:
华山被誉为十大洞天之“西玄仙洞”,号“三元极真洞天”,故而多洞。而天然洞穴亦多经人工修饰,一些洞则为人工特意开凿,许多宫观或因洞而建,或倚洞而立。
1.石洞。华山经人工开凿或增饰的石洞计有120余处,多为圆形,相传大多为贺志真建。人工开凿最早的为朝元洞、梅花洞,次为玉皇、三官、祖师等三洞,均为元代开凿。其余诸洞则凿于明代。
2.大朝元洞。在南天门后,贺志真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兴工,1292年竣工。洞中有石刻题记:“祝延:皇帝万岁,太子千秋。大元至元壬辰中元日,朝元洞主圆明老人贺志真贞石,功德主安西王乳母通玄散人卑守真。”另有明洪武二年(1369)、洪武八年(1375)、洪武十二年(1379)朝廷钦差等题记。
3.梅花洞。又名寥阳洞,在青柯坪。始建年代不详,明永乐十四年(1416)、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次重修,现存乾隆间青柯坪道众重修碑记。
4.无上洞。在金锁关内,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有明正德元年(1506)、正德七年(1512)、嘉靖三年(1524)、嘉靖四年(1525)石刻题记。
5.莲花洞。又名明阳洞,在西峰。明嘉靖元年(1522),合阳县仁义等里信众开凿,道士王遇真塑像。后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维修。
6.迎阳洞。在东峰南坡下。明万历元年(1573),因遁士王永载、李来德、李来成三人在白水东岳行宫诵经,感化白水居士郭自卑等人,创修此洞,万历八年(1580)建成,内塑玉皇像。有石璞玉撰修建记碑。民国十四年(1925),道士王教诚建庙。
7.碧天洞。在镇岳宫内,明代开凿,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重修,内塑三清等像。
8.玉皇洞。在聚仙台。首凿于明万历年间,完竣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奉玉皇神像。
9.三元洞。在日月岩南,开凿于明万历前。清光绪年间道士杨圆迫建庙。
10.日月岩。在上天梯南,明弘治前开凿。洞外有弘治十八年(1505)恢鼎。洞内奉三宫大帝。
11.紫微洞。在北斗坪,为华山最大石洞,开凿年代不详。
12.毛女洞。在毛女峰下,开凿年代不详。清光绪初,道士赵仁逸建庙。民国二十八年(1939)、民国三十四年(1945)、1955年,道士公义德、刘礼仙、张智生等重修。
13.三茅洞。在东峰朝阳台南壁。传说为秦汉茅漾隐居之处,内奉三茅真君。
华山主要宫观:
1.玉泉院。在张超谷口,陇海铁路线北侧,宋皇祐二年(1050),陈抟逝于张超谷石室,后世道士常出其遗骸乞施。明嘉靖中,陕西巡按姚一元闻知,葬陈抟遗骸于张超谷口希夷祠堂前。因堂前有山泉相传与镇岳宫玉井相通,故名玉泉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玉泉被山洪冲毁,水自谷口溪中出,遂无泉。乾隆四十二年(1777)华阴知县陆维垣、光绪三年(1877)道士刘教龙重修。光绪十年(1884)再次毁于山洪,光绪二十年(1894)华阴知县粱承馨再建。1958年,县人民政府予以大规模维修,并向东扩展,与纯阳观连为一体。院内现有希夷祠(宋建,明万历改建)、希夷睡洞、山荪亭、希夷撂、二臣塔、望河亭、无忧亭、天然舫、群仙殿、土地台、云梯石等建筑物。
2.镇岳宫。在玉女、莲花、落雁二峰之间的谷中,有正殿一座及厢房数间。最早创建年代不详,元代已重修。又名玉井庵,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存有元大德三年(1299)或至正十九年(1359)韩道菩立碑石,明弘治八年(1495)严道成、石祟宝、张演明、刀演风等铸大钟及清康熙十一年(1672)杨本智、同仁样、郭义昭等立碑。
3.东道院。在青柯坪,原名九天宫,奉黄帝之师九天玄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道士郧礼慧复建,1952、1982年两次重修,现有正殿三间。院北有唐槐,院南有梅花洞。
4.翠云宫。在莲花峰顶,宋代已有建筑,两次被焚。清初,范湘滨于此建“复庵”;顾炎武为之作记。现存建筑为道士陈高寿、陈高垣、黄嗣坤、肖嗣艮、唐法仁、梁法临、崔法森等重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有正殿一座,内奉华山三圣母及子沉香。殿前有莲花石、斧劈石,传说为沉香劈山救母处。
5.纯阳观。在玉泉院东邻。又名十二洞,因院内砌有12孔窑洞故称。传说宋时华山太守拜见陈抟时遇吕洞宾而不识,经陈抟指明追至此处见一妇人携一小儿,仍不悟。后人于此立祠祀吕。祠久毁,宣统三年(1911)道士孙亨纯重建大殿,民国三年(1914)建12孔窑洞。
6.仙姑观。在纯阳观东300米处,有正殿一座及两侧配殿和厢房。据《华岳志》载,唐代为金仙公主造行宫于此,后为女冠观,明代尚有坤道张守信、魏全忠、王真素住持此观。清光绪三十年(1904)和1986年两度重修,院内有公主塔。
7.全真观。贺志真创建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玉泉院西两千米处。清康熙、光绪年间,道士范上古、王礼忠等两次重修。
8.灏灵宫。又称十方院,在玉泉院北。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清康熙八年(1669),现仅存残殿。
9.太素宫。在玉泉院东北。清雍正三年(1725),道士张台长创建。1984年被华山镇拆毁。
10.真武宫。在北峰。创建于北周武帝时,历代皆有道士居住。清初道士郭清泉、苏一鳌、高阳起、陈来昭重建。民国五年(1916),住持夏崇棋重建娘娘楼。民国二十九年(1940),道士马法易、王法正等再次重修。“文化大革命”中被焚毁。
11.金天宫。在南峰。明隆庆四年(1570)道士胡真海创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陕西巡抚鄂诲奉令重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住持道士严复温、张本菩、王本聪、岳合晋等铸造大殿铁瓦及琉璃脊兽。乾隆四十三年(1778)再次奉旨重修。
12.炼丹炉。在孝子峰,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以前,有“万历十四年道士高全阳三月吉日造炼丹炉”及“康熙四十六年住持郭全孝、李真修铸炉”,道光二年(1822)书“纯青宫”本匾一方。1955年,道士李高智重建。
13.金锁关。在苍龙岭上,道士胡真诲建于明末。清康熙十八年(1679)道士王阳隐、民国三十四年(1945)道士震高善、1955年道士韩法升重修。
14.铁瓦殿。在西峰。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十七年(1678)住持道士王德玄、张正一、方本容、张仁诚重修。
15.玉女祠。在中峰。道士张本庄、高文智、孙礼中等创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光绪年间道士王复兴、民国年间道士苏亨祥重修。
16.聚仙台。在空灵峰。明代于此开凿玉皇、三皇、犹龙三洞。清康熙二十年(1681),道士王清鹤、曹阳勉、郭来迪筹建楼,民国二十九年(1940)道士董理义重修,1958年华阴县人民政府又重修。有明万历年间铸铁牛和天启年间铸铁狮各一尊。
17.太虚庵。在青柯坪东,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时有道士高元和隐居于此,后游京师,得太后赐道藏一部。万历十八年(1590)建藏经楼。
18.群仙现。又名白云庵,在黑虎岭东北。有古媪神洞。道士张商禄创建于民国年间,历时35年。
19.八景宫。在东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道士刘复有、孟元照创建。1955年被焚。
20.灵官殿。在华山峪口内三里龛。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道士李仁明创建。
21.王母宫。在北峰南侧。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住持道士创建,1955年重修,1988年被华阴县文教局拆毁。
22.紫气台。始建年代不详,1953年坤道曹样真重修。有“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十五日重修紫气台老君堂”碑和道光三十年(1850)洪良贞书“紫气台”匾。
23.西道院。在青柯坪。清乾隆元年(1736)创建,民国二十年(1931)、二十四年(1935)道士吴嗣渺、党法清重修,1958年地方政府增建厨房。现仅存遗迹。
24.关帝庙。在五里关,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建。
25.通仙观。民国初年道士高礼容、高礼江创建,为北斗坪下院。原有望河楼,邵力子题匾。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26.南天门庙。建于清光绪年间,民国八年(1919)重修。
27.莎萝坪庙。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民国十三年(1924)道士陈至重重修。
28.苍龙岭庙。清宣统二年(1909)道士卫圆瑾建,民国年间道士聂至启重修。
西安八仙宫
八仙宫位于西安市东关,唐兴庆宫遗址东北隅,现为西安市和陕西省道教协会所在地,是陕西道教界从事大型法事活动的重要道场和对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宫观沿革:
八仙宫原名八仙庵,始建于宋代。据乾隆《西安府志》和嘉庆《咸宁县志》载,宋时有郑生于长乐坊遇八仙显化,遂建庵祭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吕岩于唐会昌时在此遇钟离权为黄粱一梦所悟遂入道,为“八仙”故事渊源。
元至元年间,安西王忙哥刺笃信道教,因“祷嗣获应”,令耶律总管奏皇妃吉利弥释降旨敕修庵。明成化年间,秦府永寿王朱尚灶夜梦八仙,遂对八仙庵进行了全面维修,并亲笔题写了“蓬莱”匾额。明正德年间,因疾雷自庵中升起,云中现神异形象,道俗于此建八仙殿并增建雷祖殿。明末,八仙庵毁于战乱。
清康熙初,当地士庶集资兴复八仙庵,敦请著名道士任天然为住持,经数年建成。其时有陕西巡抚夫人祷神病愈,捐资增建了斗姥、龙虎二殿。道士李明阳以募集之资置地200余亩,后在李德吾主持下栽松柏数百株。雍正五年(1727),道士高永勤、董清奇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维修。同治初年,战火焚毁了中殿及全部古柏。同治十年(1871),道士刘永镇将被毁殿堂修复。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长安,曾驻跸八仙庵。光绪书“宝篆仙传”,慈禧书“洞天云笈”和“玉清至道”匾额。并赏给白银千两对殿堂进行全面整修。慈禧又封八仙庵为“万寿八仙宫”,此后遂以八仙宫为名。慈禧还赐道士御棍两挺,后因个别道士狐假虎威,被陕西布政使樊增祥申饬停用。
辛亥革命期间,秦陇复汉军政府副统领钱鼎于渭南遇害,军政府曾在八仙庵举行公祭。民国初年,为了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八仙庵以庙产兴办义学一所,入学学生100余名。杨虎城主持陕政时,因推崇黄老之道,极力保护道教遗产。民国二十四年(1935),他带头捐资,邵力子、于右任、孙蔚如、戴传贤等积极参与,带动西安工商各界,共集资24 000余元,帮助监院唐旭庵对所有殿宇进行了全面维修。嗣后,道士郭合喜又改木牌坊为砖牌坊。至此,八仙宫规模定型,计有中路殿宇、东跨院、西跨院及西花园等组建筑。至民国末年,八仙宫仍是西安地区最大的道观,除了自身有土地730余亩、常住道士108人外,还将长安三角坡长春堂、会真庵和蓝田湘子洞等处小庙收为下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八仙宫建筑得到保护,1952年由政府拨款予以维修。“文化大革命”初,八仙宫受到冲击,经籍被焚,碑石、造像也受到很大破坏,道士纷纷出走。其后,宫观建筑分别被西安机床附件二厂、新城区农副局综合厂等单位占用,留居宫内的15名道士均参加综合厂劳动,宗教活动被停止。1982年国务院批准八仙宫为全国重点宫观。1985年,占用单位全部迁走,并赔偿损失费10万余元。此后,在道观管理小组领导下,对宫观建筑进行了全面维修,经过六年时间,耗资160余万元,共完成了8 200多平方米的古建维修工程,还建成了总面积为2 000平方米的商业街。除西花园尚待重新规划建设外,中路各殿及东西跨院均整修一新。1992年5月16日,八仙宫举行了修复落成、神像开光,监院升座典礼,闵智亭道长被推选为监院、曾教风被推选为常务副监院,此为八仙宫当代历史性的盛事。此后,该宫宗教管理体制臻于健全,设有监院和八大执事,1992年常住道士40余人。现任管委会主任为胡诚林。
殿堂布局:
八仙宫总体布局为中庭各殿、东西跨院及西花园。中庭部分依次为(由南至北):大照壁、牌坊、商业街、山门、灵官殿、八仙殿、斗姥殿;东跨院有吕祖殿、药王殿和太白殿,西置库房、食堂、道士宿舍及陕西省道协办公室;西跨院有丘祖殿、云隐堂和西安市道协办公室及招待所。
1.灵官殿。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
2.八仙殿。明正德年间扩建,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
3.斗姥殿。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年间重修,五楹。
4.吕祖殿。创建于清康熙初年,嘉庆年间重修,三楹。
5.药王殿。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6.太白殿。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7.丘祖殿。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8.云隐堂。创建于清嘉庆年间,三楹。
9.西花园。原有水池、花厅、小亭,面积约五亩,正在规划修复。
重阳宫
重阳宫,全真道祖庭,位于户县祖庵镇(旧属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户县)甘、涝二河之间,西距楼观约40里,北距上清太平宫40里。
金大定三年(1163),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于终南南时村(今成道宫村,在户县祖庵镇北一千米处)弃“活死人墓”,移居刘蒋村(今祖庵镇),与和玉蟾、李灵阳二人共结庵修道,其间授徒严处常、史处厚。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焚庵东行,至山东得全真七子。和、李、严等人则留刘蒋一带终南山间传道修真。大定九年(1169)冬,王重阳逝于汴京(今开封),马丹阳、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四子入关,开始筹备营建祖庭。大定十二年(1172),四子返汴京奉柩归葬于刘蒋故庵之侧。大定十四年(1174),四子守墓期满,留马丹阳仍居刘蒋,其庵始名祖庵。三子分赴洛阳和宝鸡。大定十五年(1175),孙不二由山东入陕,拜谒祖庭后赴洛阳;大定二十一年(1181),京兆府强令马丹阳返山东原籍;大定二十六年(1186),丘处机受京兆统军夹谷清臣所请,由龙门洞下山主持祖庭事。明昌元年(1190)冬,章宗下令禁罢全真道。次年六月,丘处机被迫返回山东,由吕道安、毕知常留居祖庭。明昌六年(1195),金廷以“祖庵无敕额”为由将其没收充公。承安三年(1198),金章宗召见玉阳真人,吕、毕二人借机求得祖庵敕额,章宗赐为“灵虚观”。王处一又授吕道安为冲虚大师、毕知常为通真大师,分任灵虚观主和副知观,同时得到度牒300多份,终南祖庭得以振兴。
正大八年(1231),蒙古军进攻关中,灵虚观被焚毁,坚守观内的道士宋明一与观同焚。元太宗六年(1234),全真道掌教尹志平授李无欲陕西道门提点,令其入关复兴祖庭。太宗八年(1236)春,尹志平又亲自入陕规划指导,在李无欲率领下,灵虚观得到全面修复。太宗十年(1238),继任全真道掌教李志常奏请改灵虚观为重阳宫,获准。在主持陕右教事的于善庆主持和綦志远、李无欲的协助下,重阳宫再次大规模营建。太宗十二年(1240),在尹志平主持下,全真教于祖庭大事会葬王重阳,全国道众纷纷入陕,关中大道络绎不绝。乃马真后三年(1244)上元日,于善庆在祖庭设罗天大醮,皇子阔端遣使修金篆大醮七昼夜,并赐于善庆(洞真)、宋德方(披云)、薛致玄(太霞)、綦志远(白云)、李志远(无欲)等五人真人号,加赠祖庭为重阳万寿宫。定宗元年(1246),由大梁入陕的王志谨(栖云)建议兴修重阳宫水利,受到京兆总管田德灿的支持。王志谨集合道众1 000余人,以一月时间,开通渠道一条,引涝水入甘水,绕重阳宫一周,沿途道俗均受其惠。海迷失后二年(1250)冬,因重阳宫道士被控通敌,官府对其地进行搜捕,重阳宫道士散走各地。次年夏,綦志远前往宪宗行宫奏告,重阳宫得以保全。秋八月,宪宗召见李志常,赐白金5 000两。李以其资于宪宗二年(1252)对重阳宫进行了又一次大规模营建。在元朝廷的扶持下,重阳宫达于极盛。至元二十五年(1288)重阳宫殿宇房舍总计达到5 048间,住宫道士近10 000人,附近甘、涝二谷左右田产,均为宫观所有。
元末,因全真道失宠,重阳宫亦逐渐衰落,整个明代仅有几次小型维修。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重阳宫大多殿堂成了残垣断壁。清同治十三年(1874),住观道士重建了重阳、灵官、祖师三殿,此后又屡遭破坏,1949年仅存老君、灵官、祖师三殿。
1957年11月,祖庵乡在兴修水利时将王重阳墓掘开,后经各级政府干预,重新安葬了棺木。1962年建成祖庵碑林。“文化大革命”中,老君殿被拆除。1973年,当地政府建房11间,对碑刻实行保护,1979年以后,设置重阳宫文管所,并兴建了围墙、山门,文管所也于1979年进驻重阳宫。1983年,户县文化馆拆重阳宫旧房12间,重建8间。1992年,台湾三清慈善会董事长黄胜德捐资建成王重阳纪念塔。1995年10月重阳宫归还道教管理。1997年香港青松观侯宝垣大师先后捐资352万元,重阳大殿、钟鼓楼得以重建,并收回土地30余亩,2006年在楼观台、八仙宫、龙门洞、明圣宫支持下,修复了白云灵祠及重阳墓园。
重阳宫金元时的著名高道有马丹阳、丘处机、吕道安、毕知常、杨明真、李无欲、于善庆、綦志远、李道谦、孙德彧等人,明代有侯园方等,清以后道行不显。现住有道士九人,住持陈法永。祖庵碑林存有石刻31通,其中5通蒙汉合文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道谦正书《全真教祖碑》、姚燧正书《重阳仙迹记碑》、孙德彧书《马宗师道行碑)、赵孟頫书《藏御服碑》和《孙公道行碑》等,具有很高的学术和书法价值。
西安城隍庙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先在西安城东门内,46年后迁移到现在的位置——西大街。与南京和北京的都城隍庙齐名,称为天下三大“都城隍庙”。在清朝统治的两个多世纪里,西安城隍庙曾两次遭受火灾,又两度修复。其中清雍正元年(1723)大火将城隍庙全部烧毁,当时的川陕总督年羹尧下令将明代的秦王府拆除,用其建筑材料移建城隍庙,建成仿明代宫殿样式的大殿以及木牌楼等主体建筑,至今尚存。光绪十三年(1887)商民不慎失火,烧毁乐舞楼、钟鼓楼,同年由陕西巡抚叶伯英倡导捐资重建。据叶伯英撰重修碑载:“规模整肃、栋宇崇闳,基地之广甲于关中。”由南至北依次有牌坊、山门、百米青石甬道,两侧帅神站立、文昌阁、仪门、乐舞楼、牌坊、大殿、藏经阁、牌坊、寝宫。两侧有火神殿和圣母殿及厢房。东西道院有道士居住修真的24宫(小院)。城隍庙占地面积很大,南至西大街,北至庙后街,东至北广济街,西至大学习巷,俗称“方圆九里三”,也就是周边总长约4 650米。明清两代,西安府为西北首府,西安都城隍庙是统领西北各省的总城隍庙。朝谒西安都城隍庙不仅是本城以及陕西省官民的一项重要宗教活动,也是西北五省各地官员求取神灵护佑的一种仪式。1942年日寇飞机炸毁了藏经阁、牌楼等建筑,城隍庙收藏多年的经卷、乐谱毁于一旦。
历史上西安城隍庙属于来自南方正一道派的净明道,住观道士的法裔传续也多为居家修道者。民国至60年代著名鼓乐演奏家安来绪担任住持。兴旺的民间祭祀活动给城隍庙及其周边地区带来很大的人气和商机,环绕城隍庙的商业店铺群的形成使其逐渐成为西北五省的商品集散地,堪称西北历史上延续至今最早的商场,被西安居民视为西安的“城中城”。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期,城隍庙一直保持着宗教活动,每月初一、十五来上香的人很多。每年农历的“四月八”庙会更是香客如云。“文化大革命”期间神像被砸,部分建筑被拆,庙会被取消,宗教活动也被停止,房产由政府房地产部门代管,至80年代将一部分房产交给道教界收取房租,大殿和乐舞楼由文物部门管理,庭院完全改做商品批发市场。2003年3月,西安市政府决定撤销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交给道教管理,恢复道教活动。2005年经西安市宗教局正式登记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同年恢复成立了具有悠久历史的都城隍庙古乐社。2006年市政府投资重建了西大街大牌坊及商业步行街,临潼明圣宫出资500万元修复了文昌阁、仪门、火神殿、圣母殿和东西厢房。2008年恢复了中断40余年的春节庙会,从正月初一至十五逛庙会的人数总计达到50万人次。2009年道观对大殿和戏楼全面展开修复。
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佳县城南的南河底村,东临黄河。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云游道士李玉风由吴堡至葭州,于城南对龙山结庐,辟谷绝粒,为民疗疾。其异行为被佳县丞牛登第(葭州人)和榆林总兵张臣所知,牛施对龙山全部土地,张助其资费,并传闻李玉风以神功自黄河运来大木,建观于山头。因山在河边常有云雾,故名白云观。
初建大殿一座,内奉真武大帝。李玉风离观后,乡民又建三圣祠,中奉玉风真人,左奉张臣,右奉牛登第。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神宗御赐白云观《道藏》一部计4 762卷,并敕令于观内建藏经阁,白云观初具规模。明天启元年(1621)、崇祯十六年(1643),又相继兴建瑞芝阁及城隍、七圣、东岳三庙。在住持道人李守鹄率领下,道众自山西石楼购回松柏300余株植于观内,渐次成荫。
清康熙年间,白云观得到大规模营建,新建五龙宫和真人静室,重修了正殿、六曹殿和圣母祠以及药王殿钟鼓楼。雍正、乾隆年间,又创建了七圣楼、森严祠和东岳庙。嘉庆、道光年间,住持道人张复礼在云游过程中抄录了大量经书置于观内,并组织重修或增建了仙人井、三清殿、五祖七真殿、关圣殿、文昌楼、马王庙等建筑物,使白云山形成西北黄土高原上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以祖师殿为中心,分为三条轴线,并计53座建筑物,建筑面积81 000余平方米。光绪年间,道士赵权盛精于道教音乐,在他和六名弟子的努力下,将《全真正韵》与陕北民间音乐歌舞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白云山道乐。宣统年间,还对全山主要建筑进行了普遍维修。
民国年间,曾有混元教、瑶池教信徒占据五龙宫,拟成立“佛教协会”,伺机占领全山,1959年被取缔。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驻佳县南河底村时,曾两次登山游览、研读观内碑文、听道士讲说创建经过,并指示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和县委统战部长李德玉,认真保护白云观。1956年,白云观道众捐资创建了白云山图书馆和阅览室,后移交申家湾中学。1957年栽植大批松柏,现存一万余株。1958年又资助地方政府兴办了白云山职业中学。1963年,白云山道教活动被迫中止,庙产收归国有,道士被遣返生产队或自谋职业。1979年,道士重返道院。1982年修复“文化大革命”中毁坏的神像,并得政府资助兴建了抽水站。1980~1985年,省文化文物厅拨款11万元修复了祖师殿和超然阁。1987年,以本观资金购回《道藏》一部及一批经书。1988年,在省道协协助下,举办道教短训班一期。自1981年佳县人民政府派文管所进驻以后,长期由白云山管理局管理,2006年交还道教界自主管理。
白云观建成近四个世纪以来,没有遭受过重大毁坏。现存主要建筑为真武大殿、三清殿、三官殿及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南斗、北斗、五祖七真、圣母、玉风真人等祠,瑞芝、超然、文昌、玉帝等阁,东岳、关帝、三灵侯等庙,以及大木坊、五龙宫、三天门等附属建筑。殿阁“金碧辉煌,制极壮丽”。廊舍、配殿布局严谨,观内钟声响彻黄河两岸,有“白云晨钟”之誉。观内现存碑石100余通以及道教、佛教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等内容的壁画1 590余幅。其中五龙宫的120余幅壁画,描绘了真武神出家、修行、得道的全过程,彩绘笔法细腻,人物生动。
白云观道士均为龙门派,自李玉风以后据传均由北京白云观派遣住持,相继传承者为张真义、景真云、王真寿、赵常清、李守凤、苗太稔、牛清福、贺一法、牛阳尉、苗来馥、阎复成、王本岗、赵教盛、刘永喜、冯元广、曹明堂、魏至江、高理贵、张明贵等。明万历年间有常住道士8人,崇祯年间为11人,清康熙五十年(1711)达到32人,清末减至20人左右。民国初改为火居制,时有道士40人。现有道士18人,住持张明贵。
除道士自身的日常宗教活动外,白云山庙会为陕北地区最大的一项民间信仰聚会。庙会每年三次,即三月初三真武圣诞、四月初八建观开光、九月初九真武飞升纪念日,会期三日,四月会期八日。信徒遍及陕西、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及河南、河北等省自治区,会期朝山多达30余万人次。自清康熙年间形成若干个朝山会,各有会首等组织朝山事宜,并在山上山下修建会窑320余孔。“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中断。改革开放后,政府宗教工作部门全力落实宗教政策,白云观宗教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白云观庙会近年更呈隆重热烈之势,为当地经济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龙门洞
龙门洞,古称灵仙岩,属六盘山系陇山支脉之余脉景福山。最高峰高屹塔海拔2 032.4米,最低处海拔1 280米。山峰陡立,形势险要,森林葱郁,沿穴密布,潭碧清幽,鹤舞鹿鸣,栈道飞架,道观悬空,云雾缭绕。为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是古今道士云游栖息之所。碑载龙门洞“始于春秋,建于西汉”。据载周大夫尹喜弃职归山,隐居灵仙岩。西汉娄景隐居后更名景福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避诏隐居于此,施药济世。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教“七真人”之一的丘处机由宝鸡磻溪来此栖居七年,创建道教龙门派,时称龙门洞。后丘处机奉诏元王朝辅政被封为国师总领全国道教,龙门的名声随之大震,在道教中地位至尊,被道教徒视为祖庭。
龙门洞景观主要有摩崖、溶洞、潭水、林木、涧溪、岩峰等自然景物与庙宇建筑巧妙结合而成。旧传有36洞24潭,洞洞设仙、潭潭传龙、山山有洞、洞洞幽奥。有孤洞、有群洞,洞中有洞、洞上有洞、洞洞相通、曲畅勾连。有的洞内钟乳、石笋、石床、石凳琳琅满目,幽奥迷离;有的洞潺潺流水,垂挂似锦;有的洞喷云吐雾,神奇莫测;有洞曾为药王所居,丘祖所住,葛洪炼金丹,娄景定日月,令人崇拜。
龙门洞水系有3溪,5泉,6瀑,24潭。峡谷层叠、秀水奔流,由北向南,与地层呈垂直走向切割,漫石穿隙,时宽时窄,忽陡忽平,形成各种动态或静态景观。水景之中,瀑布凌空,珠飞玉溅,冲击岩底,拍石击水,峡谷回荡,如虎啸龙吟,如白龙翻腾,砥石轰鸣,声震山谷。
龙门洞道院珍藏许多道教经典,为体现龙门派三教合一教旨存有《教经》《心经》《道德经》以及《玉皇经》《道藏辑要》等,是研究道教文化的重要经典。混元顶三处巨大摩崖石刻、元代白玉碑、丘祖青天歌碑、龙门洞仙迹图,以及楹联40多副,诗词、碑文30多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化大革命”中,龙门洞道观破坏严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各级政府关怀支持下,监院田祠舜率道众修宫建庙,道观格局逐步完善。1999年,香港谭兆基资助60万元,先后整修重建庙观16处,建成抽水站,整修登山道路等。1990年有道士30余人,2000年8月,在龙门洞道院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丘处机创建龙门山场820周年纪念大会和学术研讨会,为当时陕西道教界最大规模的一次活动。
咸阳中五台道观
中五台道观位于咸阳市渭城东北,南临渭水,北枕五陵原,东依汉阳陵,地势北高南低,为关中五台之首。民国年间道观内碑文记载有地产36.85亩。《咸阳县志》云:“中五台庙高数丈,峻峭如削,游人如织,香火鼎盛。”
咸阳中五台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九天太一元君庙”,金大定三年(1163),朝廷赐名“太清观”,颁发“尚书礼部牒”,明朝时又称“真武台”,后更名为“中五台”与南五台齐名。1949年5月,彭德怀司令员曾以此为指挥所,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阻击马匪,大获全胜。1953年部分殿舍改为中五台小学,1964年拆除大殿修建渭滨公园内的亭台。“文化大革命”期间,中五台所有庙宇全部被拆除。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1989年道众在原遗址上建殿一座,1992年被列为咸阳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单位。2003年,经多方筹资,建成山门三殿一楼两房。山门居中轴线上,山门正中供奉护法神王“王灵官”。山门内侧东西两边为钟楼、鼓楼。“真武大殿”为中国传统古木建筑,共七间,重檐歇山式结构,黄琉璃瓦屋顶。殿高24米,面积900平方米。大殿中央崇祀“真武大帝”,左侧供奉“三茅真君”,右侧供奉“汉钟离、吕洞宾、王重阳祖师”,还有“老母殿”、“吕祖殿”。藏经楼共五间两层,正房门左右各设厢房三间。丹房客堂坐落在大殿正东,丹房面阔五间两层,客堂面阔三间两层,前檐均有走廊,屋面覆金黄色琉璃瓦。
金台观
金台观在宝鸡市区北面陵原半山腰,金、元之际未见记载,其兴建大约与张三丰有直接关系,因此民国《宝鸡县志》引《凤翔府志》资料称:“张三丰修道之所。”初建时有些什么建筑现已难考。
至明代,先后数次重修。第一次在宣德八年(1433),主持人为张用澣;第二次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主持人为宝鸡县人赵世凤。据县志载,当时,“观有修真、朝阳、飞升诸洞,后稷、三官、三清、玄帝诸殿,五祖、七真、团标。前为玉皇阁,朱楹雕槛,极为壮丽。古柏数株,传是张真手植”;第三次重修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建玉皇阁,增建白衣大士殿和叠嶂府、文映宿等洞;第四次重修于万历六年(1578),维修了朝阳、飞升二洞,传说此二洞是张三丰修道、飞升之所;第五次重修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新开吕祖、文昌二洞,再次维修朝阳洞。至民国初年又增建太皇宫,此后即基本停止增修。
经元、明、清三代修建的金台观,其建筑主体为窑洞,它们都具有殿堂功用,现存有三丰、飞升、药王、姜嫄、叠嶂府、文映宿、三仙等洞。这些洞与观内的其他木构架殿堂一道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是西北地区独有的一处以窑洞为主的道观。惜因处于滑坡地貌区,窑洞现多封闭。
金台观虽因张三丰而兴建,但由于张三丰本人行踪神秘,授徒又集中于武当,故而数百年来金台观并无著名高道出现,甚至连是否有三丰一系道派传承都无从追溯。抗日战争中,国民军第三预备师于民国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1938~1940)驻扎金台观;随后又有宝鸡专员公署自凤翔移宝鸡,驻金台观;1949年以后相继为宝鸡军分区机关小学、宝鸡市展览馆所占用;1957年改建为博物馆。金台观的第一段经历,使得教事延续大受阻碍。虽然直到50年代初,始终有道士居观内经管香火,但对社会的影响力日趋微弱,直至50年代后期完全中止教事活动。2006年,宝鸡市政府决定将金台观交还道教界管理,并恢复宗教活动。但因殿堂破损严重,相关的祭祀设施被拆毁,尚待投入大量资金予以全面整修。
张良庙
位于秦岭西南麓的柴关岭紫柏山下,今属留坝县境。本名留侯祠,据传因纪念张良辟谷于此而建,但其说实为谬传。东汉末,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割据政权达30年之久,天师堂的设置遍及汉水上游地区。秦岭南麓的柴关岭一带即在其活动范围之内,于此设天师堂是可能的。张鲁及其祖张陵,均声称为张良后裔,为自己的传教活动编制了一个可靠的传承体系,后世的人们又替他们从另一角度作了焊接,编造出张良辟谷之地的传说。在明代中期以前,今张良庙址并无建筑。立于庙内的明碑有三通,其中两通为赵贞吉诗碑,一通为《紫柏山免粮记》碑,文中均未提到“留侯祠”或“张良辟谷之地”一语。又在庙东北一里处的道士墓内有八通墓碑、庙内存有一通墓志,其墓主均为清以后羽化的道士,而未见明以前的遗物。渭南人姚化晴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撰有《柴关岭留侯祠名胜考》一文(石印本),据有关文献和张良庙石刻所记,认定张良庙建筑之兴始于明隆庆五年(1571)。“此柴关之阿,在明代之前,仅为遁世不见而不悔习辟谷炼丹鼎者卜居之所。清以刘坝设厅,因其地与留侯庙近,遂转写刘坝为留坝,而取其雅训。自后,乃使不知者,以为留坝与留侯居地似有关联矣。然其地,初无与于子房也。故历汉、隋、唐,而其迹不着。”按姚化晴的推测,张良庙的最初建筑,当为赵贞吉居留柴关岭时的山馆。
据《留坝县志》录康熙三十二年(1693)所撰《留侯庙记》,张良庙实由汉中知府滕天绶创建,初名留侯祠。留侯祠建成后不久,即被僧人强占。乾隆年间,观察使丰绅将僧人逐出,恢复道观。旋因乾、嘉年间流民争占土地,张良庙的田产受到侵占,道士生计艰难。嘉庆十四年(1809),住持道士陈松石告于留坝厅并转汉中府。知府严如煜下令清查该庙地界,要求各占地棚民与张良庙成为佃种关系,按时完租。嘉庆二十一年(1816),严如煜又带头捐资,帮助陈松石对留侯祠进行了一次整修。
道光年间(1821~1850),张良庙的佃户们再次喧宾夺主,自称会长,不再交纳地租。住持道士陈永宁、易元棉无奈,赴西安八仙庵求援。八仙庵知客任永真于道光十八年(1838)接管了留侯祠,经过数年交涉,终于夺回庙产,并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在原留侯祠大殿的基础上,增建了三清、东华、观音、娘娘等四座大殿,又新修了钟楼、授书楼,以及进履桥、八卦亭、南北花园和杰阁等,使张良庙成为秦岭南麓最大的一处道教宫观。祠外逐渐形成一处小镇,称为庙台子。在修建过程中,陕安兵备道、汉中知府衙门等先后捐资数千两白银。至同治二年(1863),因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汉中,扩建始停止,计有六大院,150余间房舍,今丈量占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二门楼楣刻“保安观”三字,但始终未见此名通用。
民国中期,因抗日战争,柴关岭和紫柏山成为西南、西北间的重要交通咽喉,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及重要军事战略物资多由此过境。时有马含真(法舜)住持留侯祠,开采矿石,兴办铁厂,并在南花园经营宾馆,庙台子小镇亦随之扩大。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路过此地,从马含真之请,为留侯祠题词:“送秦一椎,辞汉万侯。”并为傅至溎墓题联:“自古神仙皆智勇,一生进退本从容。”1950年代初,张良庙庙产被政府接收,但仍住有道士。1984年,住守张良庙的最后一名道士羽化,留侯祠遂中止道教香火,庙产由文管所保护。2008年4月,重新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
明圣宫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山麓,本为大唐开国元勋、瓦岗英雄谢映登隐居修行、得道成仙之地。此人为隋唐时期瓦岗寨的英雄,功成身退,于骊山潜心修炼,济世度人,飞升之后,后人尊称为仙祖。这里背靠烽火古台,左有青龙之水,右有白虎山头,门迎渭河之水缓缓东流,恰似玉带缠腰,藏风聚气,风水极佳。1992年,经闵智亭道长牵线搭桥,台湾爱国人士颜武雄等700余人捐资5 000万人民币修建,历时12年至2004年落成并举行开光大典。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门、净心池、灵官殿、钟、鼓亭、弘道堂、道缘轩、仙祖殿、慈航殿、财神殿、三清殿、方丈室、监院室、寮房、藏经阁、紫云楼、斋堂、西京画院、窑洞等殿堂房屋300余间。全部为仿明清建筑,土木结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骊山上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道观。其中灵官殿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高8米,殿内供奉先天主将——王灵官。其身躯威武,面赤三目,脚踏火轮。神像采用江西小叶香樟木雕成,香案、神龛均为南非进口红木雕刻,两侧壁画为四大元帅和三十六天将,栩栩如生。主殿仙祖殿供奉谢映登祖师,头顶纯阳巾,背背长剑,手持宝葫芦,庄严慈祥,像高2.8米,为江西小叶香樟木独木雕成,神龛供桌均为南非进口红木雕刻,两侧供奉六十甲子神,整个殿堂建筑面积1 300平方米,殿高13米。三清殿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殿高18米,供奉三清始祖,像高2.8米,左侧供奉玉皇大帝和四御天尊,右侧供奉三官大帝,像高1.3米,全部为独木雕成,神龛供桌为南非进口红木雕成,雕刻工艺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国一绝。
明圣宫现占地面积65亩,青砖金瓦,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大型纯木古建筑群。与骊山浑然一体,可谓道教又一洞天福地。现居住道士30余人,多为道教学院毕业的青年道教徒。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三是传统庙会,民间称为“单子会”,约十万人登山进香。
榆林关帝庙
榆林关帝庙位于榆林城驼峰山巅,周围有戴兴寺、祥云寺、洪齐寺、圆觉寺,统称“四寺夹一庙”,是全国少有的明清建筑群,为榆林古代八景之一,有“驼峰拥翠”之誉。关帝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关帝庙山门朝东,步入庙院前院南为宽阔的乐楼。乐楼对面为春秋殿,殿堂的东墙有镶嵌的碑石五通。五通碑石分别为道光二十八年(1849)、咸丰四年(1854)和同治二年(1863)补修记事碑。春秋殿东西两侧有八卦三层双檐钟鼓楼两座。庙院东西为配殿和厢房,东殿祀老君、慈航、文昌、火神,西配殿祀药王、财神和土地诸神。庙院北为正殿,坐北向南,琉璃覆顶,是由起脊大殿和前卷棚组合而成的三楹式砖木建筑,长18米,宽14米,东西山墙马头正面为五彩琉璃麒麟、龙、凤、虎等浮雕。正殿中门檐下高悬“崇宁殿”巨匾。檐内正中为关羽跨马横刀楠木雕刻巨匾,两侧有“浩然正气”和“大义参天”匾额。殿门西侧竖三米多长的青龙偃月刀,工艺精良。进正殿,东西两侧是横卧碑石,上刻“太上老君感应篇”和记载关羽生平的文字。殿中大铜鼎后的神坛上威坐高三米的铜铸关公座像。关公神坛前东西立有三米高的铜质关平、赵累、周仓和王甫四位文官武将铜像。由42件两米多高的铜质兵器组合的全副銮驾分立四人身后,金光闪烁,十分壮观。出正殿,向东绕到后院,即见雄踞九层台阶之上的三清殿,其进深约10米,宽约14米,为三楹式起脊砖木大殿。关帝庙建筑奇特,历史悠久,是榆林一道亮丽的宗教文化景观。
黑龙潭道观
黑龙潭位于西包公路沿线,榆林市城南60千米的红柳滩村东。山谷中九潭连环,俗称九龙潭。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修建起龙王庙,改名为黑龙潭。黑龙潭西侧悬崖下,有一天然泉眼,约宽六寸,俗称“海眼”,泉水常年滴流,被称为“龙穴藏珍”。清朝光绪皇帝敕封“黑龙大王”为“灵应侯”,并赐銮驾半副,御书“功簿威霖”匾额一块。光绪十年(1884)、民国二十一年(1932)曾两度重修扩建,奠定了一定规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对黑龙潭的远景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经过20多年的艰辛努力,先后修复了黑龙祠正殿、龙潭胜景石牌坊、龙盛殿、龙母宫等,还在沟两旁建成了百米长廊,在谷口建成了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牌坊。1988年绿化了周围十几个山头的上千亩山地,引进800多种珍稀树木,创办了全国少有的民办山地树木园。1992年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多次向国内外报道。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国专家学者来此考察。1995年黑龙潭道观又投资200万元创办了“黑龙潭小学”。2003年投资近千万元兴办了“黑龙潭中学”。黑龙潭道观既引导信教群众过正常的宗教生活,同时引导信教群众积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多方捐助,扶贫救灾,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受到当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神木天台山
天台山在神木县城南65千米处的贺家川镇。据道光《神木县志》记载,“前有天然狮子石,甘霖地,后有仙桥,恰似天台,故名”。此山挺拔峻秀,北连数百里群山,南延五里是窟野河与黄河的交汇处,东面陡峭的山崖下是汹涌澎湃的黄河,西面滚滚的窟野河水由北向南擦山脚而过。天台山高达500多米,山顶有庙叫天台山庙。据史料记载,此庙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以后历代都进行过修缮和扩建。长约两千米的天台山古建筑群,最南端是高耸的山门,有数十米的石洞,洞内有石阶200余级,洞门上有仿明隶石刻“南天门”三个大字,由山门石洞向北原建有庙宇九层:第一层为灵官殿,由黑虎镇守山门;第二层为鼓乐楼,通体木结构,内挂古钟,重1000余斤;第三层为诸神寝宫;第四层为北岳庙、文星阁;第五层为倒坐观音阁;穿洞而过,经仙桥进入第六层眼光阁;复经仙桥,穿洞而过,经仙桥进入第七层真武庙,庙内有一丈多高的真武祖师大铜像,另有东西两院;第八层是无量殿;向北是此庙的第九层圣母院、玉皇阁。天台山树木蓊郁,梵宇森严,壁画满目,古色古香。山上八景,颇负盛名。现尚留有明清时期近百幅壁画和碑刻,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天台山也由此成为享誉塞上的宗教圣地。
汉中天台山道院
天台山位于汉中市北20千米处,因山顶平坦,故名天台。最高处1 932米。有蜡烛峰、金炉山、南天门等奇峰,山岭间有佛子潭、老龙月、呼吸泉、涌泉、石碑口等景观。因其地北倚秦岭,南临汉江,故气候湿润清爽,有朝晴夜雨奇观,乡人称为“天台夜雨”。
道院始建年代不详。山麓旧有汉代所建石堰寺,同治二年(1863)被焚毁。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于山顶建天台寺。又有清汉中知府严如煜诗称“地狭寺随峰石转,僧归身带野云多”,似乎此山建筑原为佛寺。但据明万历五年(1577)《天台山重修雷祖宫碑记》,属于道教的雷祖宫显然早于天台寺。而且天台寺主殿和石堰寺历代均主奉药王孙思邈,又显示出明确的道教特征。另据现存10余通石刻,自万历五年(1577)已有住持道人刘永泰之名,其后历代碑石亦不乏刊碑道人姓名。可见此山久已为道教传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一直住有道士。“文化大革命”中,道院建筑被损坏,当家道士何明善以诊病自养护庙。1982年以后,集资整修山上建筑16处殿堂及75间厢房,维修了各处景点。1987年,汉中市人民政府决定,天台山以灵官垭为界,其上部均由道士管理使用。1988年成立道观管理小组。全山现有天台山道院、太白庙、慈航庵、塔南坡、呼吸泉、泛水泉等6处活动场所,住有道士27人。
凤凰山擂鼓台道院
凤凰山位于安康市及紫阳、汉阴、石泉三县地域,其中段名擂鼓台,因传说张飞(一说黄巢)于此擂鼓得名,最高海拔1 866米,现属紫阳县汉王镇辖。擂鼓台附近有千米以上山峰28座,景点49处,较著名者有龙头峰、莲花峰、松林寨、三尖石、蛇石、三叠瀑等,有炼丹炉、仙人洞等传说遗迹。据传,此处古有仙人药园,但尚未发现早期修道遗迹。
现存建筑为明天启六年(1626)建,主奉真武大帝,且近世道士亦源自武当山,故有“小武当”之称。原名玄天宫,又称真武庙。真武庙建成后,前期道教活动情况现尚未搜集到相关资料。
至清末民初,道观中没有正式的出家道士,而属“社庙”性质。民国初年,全真道龙门振道士住真武庙,至今传续不断。民国三十七年(1948)有道士7名,嗣后减至2~3人,“文化大革命”中有道士2人,20世纪90年代初增至20人左右,其中多数在各地参访、学习,常住本庙3人。
擂鼓台道院建筑分为上下两区,间距约500米。下区为主体建筑,有三清、药王二殿及生活用房;上区在顶峰,有正殿(即真武殿)、签房和印房。其顶峰建筑均为石材构件,颇具特色。现存有清至民国碑石四通。
天竺山道院
天竺山又名天柱山、牛山,在山阳县境内,主峰距县城40千米,海拔2 074米,其巅挺立一柱,形如竹节,故名天柱。奇石叠立,古松倒挂。有险峰七座及游仙洞、朝阳洞、太白洞等处景观。
唐贞观三年(629),慧园禅师于此创建云盖寺。宋时增建僧道观于天竺山东麓。相传有铁陀僧800余名居此二处。元至元年间,继有华藏禅师于此授徒。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建铁瓦殿。清末,佛事衰落,各寺渐被元纬宫道士占据,寺院改为道观。民国五年(1916)于铁钟坪建玉皇宫及斗姥、救苦、灵官三殿,成为天竺山道教活动中心。至民国末年,道观建筑分布于铁瓦殿、铁钟坪、大顶、朝阳洞、法宫庙等处,有房屋110间,道士67人(内有坤道29人),耕地100余亩。
民国三十五年(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队活动于山阳山区,天竺山道士给予了有力支持。1960年,山阳县在宗教制度改革中,各道院财产被没收。至1988年,铁瓦殿、铁钟坪、大顶等处仅余房屋六间。1988年,山阳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开放铁钟坪、大顶、铁瓦殿、朝阳洞四处为道教活动场所,并给予少量经济补偿,各处建筑渐次修复。全山现有铁钟坪、法宫庙、朝阳洞、娘娘庙、下院等五处活动场所,住道士54人。
洞阳宫
洞阳宫位于城固县西北40千米处的老君山,海拔1 500米。明初,张三丰曾隐居于此。永乐年间,明成祖遣内侍胡潆至武当及汉水上游寻访张三丰未遇,敕封此处为洞阳仙山。其后因旱灾,无人继业,道观荒废。后有道士武全会至此,募化重建洞阳宫。隆庆二年(1568)和万历三十七年(1609),两度被当地豪强侵夺山场庙产。经武全会控告至城固、南郑二县府及汉中府,将洞阳宫庙产判明,铸钟于宫内。清乾隆年间,道士陈本秀增修逼火城围墙100余丈、栽松杉3 000余株。
民国九年(1920),城固地震,洞阳宫殿宇多有震塌,次年修复。民国二十二年(1933),中共陕南特委于洞阳宫建立南城褒边区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南城褒边区革命委员会,该宫道士积极支持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六年(1937),道士魏诚新又增修了灵宫崖、张爷庙、太白庙、黑虎泉等四处建筑。“文化大革命”中,洞阳宫受到一定损失,但主体建筑仍在。现存有三清、玉皇、斗姥、三丰、十王、真武、财神、药王、三官、灵官、文昌、王母、五老等殿,整个建筑群共有殿宇64间。
自武全会之后,相继住持该庙的道士有张复元、陈本秀、龚元盛、鲁明经、王至安、羊理清、刘宗德、魏诚新等。现住道士一人。
太和山真武庙
在延安市郊。隋大业三年(607)于山顶建奉国寺,宋元丰元年(1078)改建为紫极宫,金大定十年(1170)建北极紫微殿,明嘉靖十五年(1536)建真武殿。此后,曾经明万历五年(1577)、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嘉庆元年(1796)三次修葺,至清末有真武、五祖七真、蓟王、圣公圣母、三清、玉皇、灵官等殿和倒坐观音堂、娘娘庙、魁星楼等主要建筑。
民国二十五年(1936),于右任曾提议修复太和山,并题刻“太和山”观名。民国二十七年(1938),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发布布告:“严禁军民人等进占太和山庙”。此后因日军飞机轰炸和国民党军炮打击,全部坍塌。1960年,道士乔文义主持修复真武殿。“文化大革命”中再度拆毁,1976年建成战备炮台。1985年,当地信众成立太和山道教领导小组,开始重建太和山庙。历经15年,耗资800万元,共恢复三清、真武、玉皇、三官、元辰、娘娘、财神、药王、圣公圣母等大殿29座及一、二、三天门。多年来,太和山道观相继在管委会主任王成占、冯金海的领导下,在多方集资修复道教建筑的同时,还积极举办社会福利事业,修建了上山公路,架设高压线路,引水上山,解决了山上1 000余户居民的用水、用电及交通问题,还参与环境绿化、扶贫救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道观现住有道士4人,居士25人。
安康香溪洞
香溪洞,位于安康市南郊文武山密林之中。既有“古洞仙踪”,又有溪水清澈。奇花“香团刺”(俗称七里香)春季盛开,花随溪转,香沁肺腑,人们把这里称为香溪洞。据现存碑文记载,香溪洞玉皇阁建于唐代,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雍正九年(1731)曾多次维修。香溪洞以其神奇的传说、幽雅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是安康“八景”之一。香溪洞古迹佳境排列有序,善男信女朝山敬香,必须经过“一天门”、“二天门”和“三天门”。香溪洞凿于陡峭绝壁,洞门上镶有“香溪古洞”石额,溪边建有玲珑别致的炼丹亭,传说是老君炼丹之处。再往前,便是传说中八仙腾空出游之处和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架云桥”。桥水潺潺,林中鸟语花香,过桥便是“天梯”,依山石凿成135个台阶,笔挺悬险,如插云端,登上“天梯”,即是凌霄亭,六角亭顶,雕梁画栋,再攀登十数台阶,即到香溪洞最高处的玉皇阁,这里供奉着玉皇大帝。与玉皇阁相对的东环山巅,建有望江亭,在东环山腰,建有称为“古洞仙踪”的八洞,诸如香溪洞、药王洞、三茅洞、文昌洞、慈航洞、龙王洞、祖师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香溪洞由道人管理,进行宗教活动。20世纪60年代前后,宗教制度改革后,辟为安康县各界人士花果畜牧场,建有苹果园和茶园,为佛、道教人员生产劳动基地。1965年改为安康县人武部农场,宗教活动停止。“文化大革命”中更遭破坏,阁亭文物破坏殆尽。改革开放后,恢复道教活动。1981年7月安康县决定,开辟为“香溪公园”,占地5 000余亩,后又列为省旅游名胜区,拨款修复楼台亭阁,新建进山公路,成为安康城区人民假日休闲胜地。1995年6月,安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玉皇阁”交由道人管理。
陇县药王洞
陇县药王洞,古名谷神观,位于县城北门外,倚山面水,竹苞柏翠,洞亭错落,殿阁掩映,清幽雅致,既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又是游览胜地。
药王洞建自唐代,原名谷神观。宋、金时期名医马钰(1123~1183)曾隐居于此,他以其高绝的针灸特长济世救众,美名盛极,金大定七年(1167),他拜道教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1113~1170)为师,并开创了道教全真教的遇仙派。元朝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封他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故谷神观又随之称为丹阳洞。金大定二十年(1180),道教全真教“七真人”之一丘长春云游在陇县龙门洞栖居,创立了道教龙门派,为了扩大教派,发展道徒,丘真人又在陇州古城北隅丹阳洞广修殿洞亭阁,一时名声大振,成为龙门洞道观的一部分。
金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死后,为了纪念马丹阳、丘处机,又在此修葺增建了丹阳洞、丘祖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陇州知州李经芳又筹资兴修了药王洞,复修了丹阳洞、丘祖洞,此后又改名为药王洞。清道光十五年(1835)药王洞道观住持郑欣元二次进行复修,另建斗姆洞、栖霞亭、地姥洞以及厢房、山门,并辟建花园、广植树木,庙貌蔚然清秀。
民国二十五年(1936),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将军来陇视察,游览了药王洞后,捐资兴修了殿宇,观容更为壮观。可惜上述殿堂景观在“文化大革命”中全被作为“四旧”破坏得荡然无存。1978年庙观逐步整修,1986年政府落实了药王洞庙产政策,整修了道路,历经30多年的整修扩建,道院面貌焕然一新。位于第一台平地的明代城隍庙大殿是2002年从陇县中学原貌迁至药王洞新址的,此殿瑞势昊天、气势磅礴,绕过竹林,拾级而上,便是一座山门,供奉着灵官神,向里便是玉皇庭院,该院由南向北共建五殿,即玉皇殿、三清殿、太上殿、财神殿和土地殿。依次便是药王洞府,依崖洞而修,三个洞府即为丘祖洞、药王洞和卫灵宫,丘祖洞祀奉着全真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神像;药王洞祭祀着药圣高和与药王高欢的神像;卫灵宫祀送子娘娘,相传为丘处机的女弟子李春花塑像。整个洞府建造精美,洞壁、洞崖全为青砖衬砌,洞门为斗拱式殿宇结构,精雕彩绘,两侧抱厦相对。登上81级台阶,便是纯阳阁庭院,纯阳阁为石砌台基,是为纪念道祖吕洞宾而建。大梵宫居药王洞最高处,为护法之神,洞前平坦开阔,古柏森森,远眺山水,尽收眼底。
三、宫观管理
1987年,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宗教政策以及陕西省道教的具体情况,陕西省道教协会制定了《陕西省道教协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试行办法》,其中对宫观的组织与各项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代表了陕西道教宫观管理的基本体制和基本状况。经过20年的运行,在2008年6月举行的第四次全省道教代表大会上予以重新修订。
附录:
陕西省道教协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试行办法
(1987年6月4日)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道教宫观管理,保障宗教活动正常进行,维护宫观秩序,保护文物古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有关政策、法令以及中国道教协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试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的宫观是指经县以上(含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的宫观(包括有道士居住的茅庵、小庙)(以下简称宫观)。
第三条 宫观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领导之下,由道众自主管理,并接受道教协会的指导。
第一章 宫观组织
第四条 宫观均应设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
一、宫观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推选出由三至五人组成的民主管理组。
二、宫观民主管理组织成员应由道众协商选举产生。由拥护党和政府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爱国爱教,为人正派,办事公道,道众拥护,有一定管理能力和道教学识的道长担任。重点宫观也可以选举少数有学识有组织能力,享有众望的居士担任民主管理组织成员。
三、民主管理组织的职责:
1.团结教育宫观道众和信教群众,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和各项政策,保障宗教活动正常进行。
2.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维护本宫观合法权益。
4.协助方丈、监院安排、处理本宫观内的宗教活动和日常事务。
5.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策、道教知识、整理道教资料,开展道教学术研究。
6.保护和维修宫观的建筑、文物(包括碑、塔、墓)、园林,搞好环境卫生,维护宫观秩序。
7.组织道众开展各项生产服务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实现宫观自养,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作贡献。
8.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经济民主。
9.定期向全观道众报告工作,处理重要事务,重大问题需要经全观道众讨论。
10.组织有关道众接待信教群众、香客和国内外游人、宾客。
第五条 凡有条件的宫观,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民主协商,逐步恢复传统的宗教职称,在管理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各项宗教活动。
根据陕西省情况,可设立方丈、监院、督管、巡照等职。各种职称的职责分别是:
1.方丈:主管全观大事,主掌本观的宗教活动。
2.监院:主管本观行政事务,监督本观日常工作,负责宫观的人事、财务管理,组织安排道众的学习和工作。
3.督管:负责接待参观访问的宾客,登记来往道众户籍,管理宫观资料,督察本观各项事务,必要时可代监院工作。
4.巡照:负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行业,核查本观人员,安排道众生活。
第二章 宫观管理
第六条
宫观必须报县以上(含县)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进行登记,登记后的宫观受法律保护。
第七条
宫观的房产为社会所有(即国家所有),宫观组织和道众有使用权、管理权和出租权。
第八条
宫观的人事安排、财务开支、重大道场活动,要报上级道协批准,并接受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监督。
第九条
人事管理
一、道众的管理:
1.宫观道众由宫观组织和道协管理。
2.道士、道姑要住在宗教事务部门和道协指定的宫观内。
3.所有道士、道姑都应进行登记,登记后的道众由省道协发给身份证。
4.道协根据需要,经过协商,有权调派安排道众和主要管理人员。
5.宫观实行道众定员,定员人数应报县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6.宫观必须在定员内按条件收徒:
(1)可选收爱国守法,比较年轻,确有道教信仰,安心道教事业,有一定文化知识的自愿出家者,也可选收过去离观,仍有信仰,表现较好,要求回观的道士。
(2)要求出家者须年龄满18周岁,本人自愿,家庭同意,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虔信道教,作风正派,并持当地乡以上政府(或单位)的证明。
(3)选收的徒弟必须经宫观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试用一至二年。经考察合格报县以上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经过拜师,再按省政府关于寺观定员的规定,办理户、粮关系转移手续。
7.住观道众应奉行道教教义,坚持早晚功课言行仪表。道俗有别,要遵守宫观制度,道装整洁,勤学无为,精研道业,以庙为家,安心定居,尊师爱徒,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忠于职守,管好宫观。
8.住观道人如有威仪不俱、欺师辱徒、不服管教、任意恶口诽谤他人、贪污盗窃、打人行凶等触犯道教清规的行为,情节严重经教育不改者,经道协或宫观管理组织批准,报主管部门审定后进行催单、革除。
9.住观道人因事请假或要求出外参学、朝拜五岳、游访三山者,应经住持或宫观管理组织同意,出具期限证明,方可外出,逾期不归者,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教育和处分。
10.外出道士不得干预所到宫观的内部事务,不得在外赶庙会、打路缘、乱收徒弟。宫观住持外出要向上级宗教主管部门请示,方可外出。宫观不得收留身份不明,无证件的外地游访道人,对临时来宫观挂单的道人,必须持有与本人身份相符的证明,由客堂登记后方可住宿。挂单时间不得超过三天,如因特殊情况需延期者,须经宫观组织同意,并向当地派出所申报临时户口。
11.乾道和坤道应分院或分观居住、单独管理。
二、道教后继人才的培养:
宫观要有计划地对道友进行教育培养。特别对青年道友应抓紧培养,加强管理。要组织他们学习文化、道教经典、道教历史等,进行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使之成为爱国爱教,具有一定宗教知识的职业人员。
三、雇用人员的管理:
1.按照有关宗教政策,宫观可以雇用居士和熟悉统战、宗教政策的离退休人员,协助管理好宫观。
2.宫观雇用人员,应该经过宫观组织集体研究同意签订合同,方可在宫观内工作。雇用人员在合同期如有不称职者经民主管理组织研究,可以随时解雇。
3.宫观雇用人员,必须接受宫观组织和道协的指导和管理,遵守宫观的一切规章制度。
第十条
财务管理
一、宫观应健全财务制度,实行民主理财。要配备专职的会计、出纳、保管等财务管理人员。宫观的财会人员由管理组织选拔本宫观的道教徒担任。要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审批手续,要遵守国家会计、税务、工商、行政等法规。
二、宫观的一切财务(包括动产和不动产)都必须登记造册、统一管理,其经济收入都应纳入财会账目,归宫观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修宫观,保护文物古迹,安排道众生活和日常开支,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无偿调用和私自占有。
三、宫观的财务收支应接受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道协的指导和监督,并每年向上级书面汇报一次。
四、宫观的大宗开支应经宫观管理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财会人员应定期向道众公布收支情况,接受道众监督,切实做到民主理财、合理开支。
五、宫观应根据自身特点。在现行经济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因地制宜,从事服务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也可以经营农、林、副业,经营宗教用品及宗教艺术品,以实现自养,其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宫观各项建设及道众的生活安排。
六、经济富裕的宫观,每年要酌情向省、道协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费,作为道协开展工作和帮助其他贫困宫观的基金。
第十一条
宗教活动管理
一、宗教活动必须在国家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宫观内进行。散居道士包括全真正一在就近宫观过宗教生活,不得到群众家里做法事。
二、道人和信徒在宫观内以道教仪范进行的烧香拜神、晨钟暮鼓、上殿诵经、礼斗拜忏、放焰口、讲经论道、过道教节日及重大道场等活动均属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
三、宗教活动的规模、时间和次数,以不妨碍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为原则。
四、宫观举行大型的宗教活动,必须上报宗教主管部门及道协组织批准。
五、宫观内不得搞跳神、赶鬼、看相算命、测字卜卦、卖签符和扶乩等封建迷信活动。严禁神汉巫婆和会道门等在庙内搞请神降仙、驱病赶鬼等迷惑他人的活动,更不得假借道教搞“神鬼显灵”、“托梦传言”等活动,蛊惑人心,扰乱社会治安,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者,送当地公安部门处理。
六、国外的道教信徒可到开放宫观过宗教生活,但不得干预中国的宗教事务。开放宫观在与港、澳、台同胞的道教界交往中,应遵循独立自主、互相尊重、互不隶属、互不干涉的原则。可以接受国内外信徒的布施和奉献,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海外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索要财物。
七、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宫观内可以经营出售宗教书刊、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等,但不得在社会上经销。
八、未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道协和宫观管理组织许可,严禁在宫观殿堂内录像、拍照和录音。新闻制片单位如需拍摄影片、电视等,须根据有关规定交纳管理费及有关费用后,方可拍摄。
第十二条
宗教文物管理
一、宫观内的一切经书、史料、神像、碑石、塔墓、字画、法器、供器等应登记注册,指定专人管理,对重要文物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
二、重点开放宫观的外事接待、庙宇建筑修建、文物保护、园林育护,必须接受外事、文物、城建、园林等部门的指导。
三、宫观内的一切文物为社会所有,道人有保护、使用的权利,但不能据为私有,更不得出租、出售。违者按文物法处理。
四、宫观内拆建、改建和新建房屋,必须报请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文物等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治安、消防管理
要在消防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消防监督条例》和文化部、公安部发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治安、消防管理。
一、宫观要严格执行国家治安、消防条例,制定治安、消防的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并接受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
二、大、中城市对外开放的宫观应报请当地公安部门,建立必要的治安组织,协助宫观搞好治安管理。
三、宫观的大型宗教活动和庙会,应请当地公安部门协助维持治安。
四、宫观必须配置消防设施,准备相应数量的消防用水,缺水的地方,要设置消防水缸,修建蓄水池。
五、宫观要加强对一切水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庙内严禁堆放柴草木料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殿堂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用火、用电。严禁在殿堂内吸烟、放鞭炮,信徒供奉香蜡烧纸必须在指定地点点燃供奉,以免发生意外。
六、宫观内应设置安全检查员,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十四条
环境、卫生管理
一、宫观应在所辖范围内大力植树造林、种植花草,搞好绿化美化,使宫观的环境得到充分保护,成为清静幽雅、环境优美的道教圣地。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宫观内设置商业、服务网点,或举办与宗教无关的陈列、展览。如需举办,应征得宫观同意,报经道协和当地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
三、游客要保护宫观环境及文物古迹,严禁在殿堂、碑石、门窗、墙壁上乱刻乱画。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
第三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此办法经省道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后发至各宫观。
第十六条
各宫观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第十七条
各宫观在试行本办法过程中,有何意见,望及时告省道协,以便汇集修改,不断完善。
第十八条
各宫观要组织在观道众、雇用人员认真学习、讨论此办法,做到人人皆知,遵照执行。
第十九条
凡违犯本办法者,按照有关法律、政策、教规处理。
第二十条
本办法报省宗教事务局批准试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