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婚姻失望心酸的语句,对婚姻失望的心寒的句子对婚姻失望心酸的短句
文/土卫六
“黑命贵”原本高举着的“反歧视、要平等”旗帜,现在看来越来越离题万里、道貌岸然、荒诞不经。 最新的事例是,欧美时尚巨头宣布下架美白产品,但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下架的产品多数都卖往亚洲,尤其是中国。
弗洛伊德死后,“我不能呼吸”成为抗议者的口号之一。/中新视频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遭警察压颈致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他的死引发的骚乱,随着他的葬礼和明尼阿波利斯市长跪在棺木前痛哭,渐入尾声。
但美国的“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远未消停,反而愈演愈烈,终于一步步走向自己初衷的对立面。
原本高举着的“反歧视、要平等”旗帜,现在看来越来越离题万里、道貌岸然、荒诞不经。
最新的事例是,欧美时尚巨头宣布下架美白产品,但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下架的产品多数都卖往亚洲,尤其是中国。
下架美白产品,会加深肤色歧视
6月下旬,强生公司旗下的“可伶可俐”和“露得清”两大品牌,被质疑在广告中宣扬“宣扬白皮肤比原本的肤色更佳”。
可伶可俐在中国市场知名度很高,而且价格比较低,适合学生党。
强生闻讯,马上下架了相关品牌,并公开声明“健康的皮肤才是美丽的皮肤”。
欧莱雅集团更进一步,宣布旗下产品将停用“美白”、“亮白”、“提亮肤色”等名称及宣传用语。
也就是说,下面这些词,我们可能以后就看不到了:“雪颜、幻白、莹白、臻白、无暇、瓷娃娃、亮出来、粉嫩透白、三重美白、致白祛斑……”
广告中的用语和情节,的确有可能涉及种族歧视。
2016年,有一款洗衣粉广告特别“火”。片中,一名脏兮兮的黑人小哥想和女友拥抱,却被女友一把摁进了洗衣机,几分钟后,黑人小哥变成了白得发亮的东亚小哥!女友乐开了花。
这样的广告显然是种族歧视的。
美国聚合新闻网站Buzzfeed将这个广告称为2016年最具种族歧视的广告。
美白产品,如果用黑人做广告,去宣传美白效果,显然是种族歧视的。
但要说美白这个概念都涉及种族歧视,就步子迈太大——有些扯淡(蛋)了。
欧美人怎么喜欢“美黑”我不管,连美国流行歌手“A妹”都快整成“黑人歌星”了……
你有你的潮流,我有我的传统。
明朝文人张岱的《陶庵梦忆》中有记载,“灯前月下,人无正色,所谓‘一白能遮百丑’者,粉之力也”。
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美白传统,难道都是种族歧视的吗?都是应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吗?
美白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
说好的平等,为什么只是“让有的人更平等”呢?这难道不是在加深歧视吗?
不可否认,“黑命贵”运动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6月初,雅诗兰黛集团表示,在未来5年中会将黑人雇员的比例增加到13%左右,这一比重正是美国黑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同时,将从黑人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包装用品增加约1倍。
丝芙兰北美公司承诺,之后将为黑人企业家创立的美妆品牌预留15%的货架产品位。
“15%承诺”发起人、黑人女设计师奥罗拉-詹姆斯(Aurora James)。/新浪财经
虽然这些措施的初衷可能是想帮助黑人,但我还是有些疑问:
招人难道不是看才能吗?这13%的比例是要怎么控制?如果超过了比重,就算再有才的黑人也不招进来吗?如果没达到比重,是不是要为了黑人而降低招聘标准呢?
原材料包装用品的进口,和品牌货架展位,要考虑的关键难道不是产品质量吗?什么时候质量可以让位于肤色了?既然黑人企业家预留15%,请问亚裔企业家要预留多少呢?拉美裔呢?
这样深想下去,真是不得了了。估计时尚巨头们已经烦得脑袋都懵了吧?
不然怎么能做出下架美白产品这种事呢?
更何况,强生下架的部分美白产品,压根就没有在美国卖,而是仅在亚洲发售。
凭什么美国人的种族歧视,要由亚洲人“负责”呢?
凭什么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争端,要由黄种人“买单”呢?
据星图数据,2017年时中国美白市场容量已达到660亿左右。
此外,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美白市场监测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20—50岁之间的女性消费者中,超过80%的女性有美白需求。
多少中国女性,在为上面的广告效果而奋斗着。
不是我非要当杠精,实在是“黑命贵”们非要跟我们对着干。
歧视是反歧视者的通行证
正确是自诩正确者的墓志铭
“黑命贵”们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反对歧视,不如说是加深种族裂痕。
加深的不仅是黑与白之间的裂痕,黄种人等其他有色人种也不可避免要波及其中。
这样的“政治正确”,可谓是过犹不及,只会滑向钻牛角尖的诡辩深渊。
据海外网6月25日报道,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档节目质疑,国际象棋规则包含种族主义内容,因为“白棋总是先走”。他们还想征求一名国际象棋官员的意见,建议修改国际象棋规则。
今天质疑国际象棋,明天是不是该“拷问”钢琴了。88个琴键里,只有36个黑键,这是不是也涉及歧视呢?
这显得有些滑稽,但显然,“黑命贵”们并没有开玩笑。他们的这股浪潮正在真实影响企业的决策。
6月18日,高露洁表示,“我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协商,对(黑人牙膏)品牌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审查和进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称”。
叫了87年的黑人牙膏居然要改名了?
要知道这款牙膏在上世纪30年代,可曾是上海滩的国货之光。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高露洁因为市占率总要被黑人牙膏压一头,才以5000万美元收购了后者。
“黑人牙膏发明之动机,端于黑人牙齿,类多洁白齐整,遂悉心加以研究,始知黑人日常所嚼之树枝,中含洁齿植物素甚富,乃以科学方法……精制而成。”
上面这段文字记载于1936年11月21日的《申报》上,从产品说明上看,完全没有任何种族歧视的成分,只是觉得黑人牙齿洁白。这哪里歧视了?分明是夸赞!
至于其当时的英文名“DARKIE”也早在1989年就改成了“DARLIE”,商标图案也已经从黑人露齿笑变成了白人露齿笑。
没办法,都这样了,还要被叫嚣着“是时候清除这个丑陋无比的牌子了”。
有的品牌的确在造型上有丑化黑人之嫌,应该改。
比如巴特沃斯女士糖浆,这是芝加哥康尼格拉品牌公司(Conagra Brands)生产的一款食品。
因为糖浆是深色的,所以装满糖浆的“巴特沃斯女士”看起来似乎个黑人。
“黑命贵”们坚称,这个设计就是以黑人女仆做原型的,就是基于“黑人女仆屈从于白人”的刻板印象!你这是歧视!坚决抵制!
康尼格拉公司百口莫辩,只好改喽。不然他们把你厂子堵了,那生意也别做了,不知道得赔多少钱。
有的产品则是在名称上触犯了“黑命贵”们。
比如玛氏公司生产的本大叔(Uncle Ben’s)系列,就因为“Uncle”这个词犯了忌。
原来在美国历史上,那些南方的白人都称年长的黑人为“叔叔”和“阿姨”,而不是像称呼白人一样用尊称“先生”或“女士”,这明显是把黑人看低一等,搞歧视!
改改改!
一番正名之后,黑人似乎被捧上至高无上的地位,碰不得、提不得。
甚至谈“All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生命都重要)”都会被打为对立面,横加批判,直至不敢出声。
反歧视者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在歧视其他所有人,他们追求的“政治正确”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质疑。
但不可质疑的正确,还是正确本身吗?
你说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其实,“黑命贵”运动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了,不过在那时,运动主要抗议的是针对黑人的暴力和系统性制度歧视。
但现在,推翻华盛顿、哥伦布等有“历史污点”的名人铜像,下架“美化奴隶制”的名片《乱世佳人》,《老友记》编剧因为剧中没有黑人主演而流泪道歉,甚至美国儿童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PAW Patrol)》中因为主角是巡警汪也遭到了下架威胁……
普林斯顿大学决定要给“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改名,去掉前总统威尔逊的名字,理由是威尔逊任内曾支持种族隔离政策,这算走得太远吗?
还有人提议“耶鲁大学”也应该更名,因为耶鲁大学是以伊利胡·耶鲁的名字命名的,他不仅是一个奴隶主,还是一个黑奴贩卖者。这听上去像是“恶搞”,但谁能保证不会发生呢?
一场文艺界的“大整风”正在大洋彼岸刮起。
狂热之下,理性思考正被淹没。
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军”领导人罗伯特·李将军的铜像,是否要移除?
罗伯特·李的雕像被人用投影打上哭泣的弗洛依德的面孔和“黑命攸关”标语。/澎湃新闻
在“黑命贵”眼中,移除显然是天经地义。但历史已经真实发生,难道湮没历史,就不会伤到黑人的心了吗?
相反,保留这些历史遗迹,但同时配以新的说明文字予以批判性的阐释,更能让人正视历史,面对未来。
华盛顿的确有蓄奴,威尔逊任内的确曾支持种族隔离,但这都是因为过去的历史局限决定的。
用今天进步主义的标准来看,此前人类历史的大部分公共人物或者艺术家的言行和作品,都会有“政治不正确”的嫌疑——
可能涉嫌男权主义、种族主义、白人至上论、西方中心主义等问题。
那么,人类历史是否要重新“清洗”一遍,剔除所有“污秽和杂质”,才能“干净”到让我们接受?
真要是这样了,我们还能讲通人类的“故事”吗?
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
“黑命贵”们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到制度平等上去,而不是在文化历史中“斧正”黑和白的位置。
马丁·路德·金曾说:“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黑命贵”抗议现场。
显然,“黑命贵”们的评判标准不是品格优劣,而是肤色深浅,只不过他们看来,“黑”比其他更“平等”,“辱黑”就是反人类、反文明。
如果他们代表进步、正确、文明,那也许有一天,你买美白产品都要对“暗号”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