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贺卡寄语,教师节祝福贺卡内容教师贺卡寄语,教师节祝福贺卡内容怎么写
带小朋友在小区里玩,有一只狗狗经过他的身边,小朋友突然仰起头问我:“妈妈,你以前养的狗死掉了吗?它为什么会死掉啊?”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旁边一位带着孙子玩的奶奶立即出言制止:“哎呀,小孩子怎么能说死呢?多不吉利啊!你看我们家的小哥哥,我从来都不让他说这样的话。”
闻言,我一时尴尬的愣在当场,不知道该说什么。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非常常见,甚至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连和“死”字相同的音都不能发。就为了图一个“好彩头”。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对“死亡”非常敏感,逃避死亡,似乎成了一种“代代传承”的社会现象。
当孩子提出关于“死亡”的问题时,家长往往会板起脸来训斥,或者干脆顾左右而言他,
使懵懂的孩子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
1
在2019年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顾晋提出,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让人们学会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理念数度更新,着手从德智体美劳等等方面教育孩子,又开始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连从前难以启齿的性教育,都越来越被重视,但唯独对死亡二字一如既往的讳莫如深。正如主持人马东所说,“死,是汉文化中一直缺席的一部分。”从孔子那句“不知生,焉知死”开始,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回避“死亡”的话题。
2
在央视的一次街访中,很多家长表示,避忌“死亡话题”也是为了保护孩子,觉得这个话题太残酷,担心孩子知道真相之后会有担忧和恐惧。但事实表明,我们对死亡的回避并没有给孩子带来“保护”,反而让他们轻视自己的生命。近年来,像“12岁少女因琐事与家人争吵,跳楼身亡”,“13岁少年回家补作业后坠亡”“十八岁女孩因与同学纠纷割腕”这样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上海市教委的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抽查的2500名中小学生样本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有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有34.39%的孩子曾有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有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18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的青少年死于自杀,中国儿童自杀率,居世界第一。
如果孩子在遭遇挫折,想要结束生命的时候,能有一点对死亡的敬畏,也许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
死亡教育的缺失,是对“保护“最大的误解。
3
白岩松说:“中国人谈论死亡就像小学生一样,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的确,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就算不回避,也会因为所谓“不忍心”而给孩子制造“假象”,和孩子谈起死亡时,经常会使用一些像下面这样的“美丽谎言”。
谎言1:只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闺蜜家的小朋友奶奶去世了,闺蜜觉得孩子还小,不应该太早告诉孩子真相,所以在孩子找奶奶的时候都告诉他“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哦!那个地方太远了,所以奶奶不能每天都回来了。”
她的本意是让孩子不要再整天找奶奶,可是没想到,小家伙反而经常问起“奶奶今天回来了吗?她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奶奶了,为什么她还不回来呢?”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奶奶还是没有回来,小家伙便开始哭闹,甚至问出“奶奶是不是不喜欢我了”这样的问题。弄得闺蜜十分头大。
其实,这样的谎言的孩子安全感的破坏,已经背离了“保留美好”的初衷,更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和“被抛弃感”。死亡其实也是一种分别,与其欺骗,不如让孩子学会“说再见”。
谎言2:只是睡着了,要睡很久。
除了“去了很远的地方”,这种“睡着式谎言”的杀伤力也不小,有些孩子甚至会混淆“睡觉”与“死亡”的概念。认为“睡着了就会睡很久”从而对睡觉产生恐惧。还有部分孩子会觉得“死亡就像睡觉”,从而对死亡没有敬畏之心。
谎言3:去了天堂,天堂是很美的地方。
孩子天真懵懂,好奇心强,听到“天堂很美”这样的话,往往会想要一探究竟。家长这么说,容易激起孩子对死亡的向往。
4
那么既不能使用“美丽的谎言”,又要引导孩子,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 坦然回答,不闪躲。
某天儿子从幼儿园回来,突然问我,“妈妈,你会死吗?你什么时候死呢?当时我懵了,并没有想到他会这么问,但我也从来不想刻意回避这个问题。于是我摸摸他的头,告诉他“会啊!每个人都会死的,妈妈也会。”结果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又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呢!到了那时候,我的宝宝已经是大人了,能独立生活了。而且不管怎么样,妈妈都爱你,并会一直爱你。”得到安抚之后,他终于慢慢安静下来。
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觉,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面对孩子关于死亡的疑惑,家长坦然的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死亡是一种规律,一件正常的事情,如果家长非常忌讳,反而会让孩子更好奇,或者更害怕。
(2) 用事例让孩子“感知死亡”。
网络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叫做《小男孩的宠物金鱼葬礼》。
小男孩的金鱼去世了,他走进卫生间,亲了小金鱼一口,然后将它放到了马桶里,在金鱼被冲走之前,小男孩表现得很镇定,可是当金鱼被冲走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朋友永远不会回来了,瞬间崩溃,开始哭泣。
这样的送别,虽然会让孩子产生暂时性的难过,但也可以让他明白,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不仅是小动物,看到枯萎的小花,街边的落叶,家长也可以以其为例子,给孩子讲一讲“由生到死”的过程。
(3) 用绘本和电影等外界辅助帮孩子认识死亡。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主人公米格误入亡灵世界,他惊奇的发现原来一个人死了以后会继续生活在亡灵的世界,那个世界快乐而温暖,只要现世的亲人没有遗忘逝者,死去的人就可以在亡灵节那天返回现世去看望他们的亲人。
直到生活在现世的亲人将他们遗忘了,他们才是真正的死亡。
这部电影在豆瓣拿到了9.2的高分,无数观众感谢皮克斯,刷新了自己对死亡的认知,原来,生命的尽头是被遗忘,而生物学上的死亡,并不能真正夺走我们心底拥有的美好.
丹麦的死亡认知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中,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去世了,但因为还有件事情没完成,所以他变成了幽灵四处游荡。
为了帮爷爷想起那件重要的事,艾斯本和爷爷一起唤醒曾经的快乐回忆,去游乐场、扮鬼脸、钓鱼……最后爷爷发现,原来他是忘了和艾斯本说再见。
当爷爷说完再见,便安静地消失了,而艾斯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正确地认知死亡,明白了死亡是我们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其实,死亡和出生一样自然。
(4) 不同年龄,不同方式。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玛丽亚.耐基调查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度,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情况也不同。因此,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
婴幼儿对死亡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无法理解死亡的含义,在这个阶段,家长不要主动灌输和提及死亡,当孩子提到有关死亡的问题时,可以坦然的给出一个回答,再根据孩子的实际反应做出相应的解释和疏导。
学龄前的孩子探索欲很强,想象力丰富,由于不解,会经常问一些跟死亡有关的问题,家长在回答时不要吓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联想,加重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应该将死亡教育和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相结合,为其树立“生命第一”的概念,引导孩子规避生活中的危险,学会自我保护。
已经上学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认知条件”,所以家长可以带孩子读一些科普生命规律的书籍,引导孩子用科学的方式,去理解死亡。
4
《西藏生死书》中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对死亡的忌讳,让我们闭口不言,但其实,蒙着头闭着嘴并不会让我们真的能够逃离死亡规律。反之,只有能正确的认知和看待死亡,才能学会尊重生命,才会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但,未知死,又怎么懂得生的乐趣和可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