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给妈妈的祝福话语,给妈妈的祝福语暖心母亲节给妈妈的祝福话语,给妈妈的祝福语暖心的话

admin

还记得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的电影学堂吗?记得教大家“去呈现看不见却能感知的东西”的上影节的老朋友是枝裕和吗?今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师学堂也将如期开讲,或对谈,或演讲,国内外知名电影大师将再度通过网络与影迷分享电影艺术的魅力。

图说:电影学堂邀来众多大师

带来灵感启发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1970年7月出生于泰国曼谷,曾斩获众多国际大奖,代表作《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2010)和《热带疾病》(2004)分别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评审团奖。阿彼察邦对探索人与自然的辩证共生关系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表现人物最热切的欲望回归自然。他的最新电影《记忆》(2021)于哥伦比亚拍摄,由蒂尔达·斯文顿主演。在阿彼察邦提出希望与一位中国影人对谈后,贾樟柯导演的名字随即出现在组委会的脑海。

同为当代最受瞩目的亚洲影人,对故土的记忆与思索是两位同年出生的导演共同的创作源泉。两位导演在影像的叙事和表达上有着类似的情感经验,在扶持青年影人上亦不遗余力。同时,贾樟柯担任了阿彼察邦新作《记忆》的联合制片人,疫情期间阿彼察邦第一时间回应贾导的公开信,皆彰显了两位大师的珍贵情谊。两位将在6月12日对谈,期待为正在成长的青年影人带来灵感和启发。

图说: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对谈贾樟柯

了解艺术之美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是当代俄罗斯国宝级导演,塔可夫斯基精神的重要传承者。《俄罗斯方舟》(2002)96分钟一镜到底,技惊四座;《浮士德》(2011)获得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索科洛夫的作品通常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他追求电影语言的完善和丰富性,善于通过独特的影像美学表达对生命、艺术、历史等宏大话题的哲学思考。马可·穆勒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先后担任多个国际电影节主席,将包括张艺谋、贾樟柯等多位亚洲导演的优秀作品推向国际。

索科洛夫与马可·穆勒是多年挚友,作为索科洛夫导演作品《摩罗神》和《太阳》的制片人,马可·穆勒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俄罗斯及亚洲电影作品的传播与推广。在6月17日的对谈中,两位电影人将畅谈艺术与友谊,让观众从不同视角了解世界电影艺术之美。

图说:索科洛夫对谈马可·穆勒

碰撞思想火花

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1961年10月出生于毛里塔尼亚东南部城市基法,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20世纪90年代起定居法国,丰富的跨语言、跨文化经历造就了其作品的人文性。代表作《期待幸福》(2002)入围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廷巴克图》(2014)获得第4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作为非洲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希萨柯的作品以散文性、纪实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影像风格而著称。

中国作家、导演万玛才旦(主要电影作品包括《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等)和希萨柯导演曾一起担任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两位导演有着共同的上影节记忆、相似的跨语言背景与浓厚的故土情结,同时,诗意与纪实共存的影像风格中不乏深厚的人文关怀。两位导演也曾多次担任电影节评审,致力于发掘和扶持青年电影人才。相信两位6月18日的对谈,将碰撞出崭新的思想火花,为青年电影人带来鼓励和思考。(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图说: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对谈万玛才旦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