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座男生太爱一个人,处座男遇到真爱的表现处座男很爱一个人
通过第一次寻访,寻访小组初步了解了峨山后于氏的基本情况,但研究挂谱记载的世系信息和我们掌握到其他相关资料对比,总感觉世系不全和错乱,决定第二次深入探访……
2021年4月24日,寻访小组再次赶赴峨山后村,对峨山后光绪三十三年立的“于氏祖茔碑”及民国三十年所立的“大明处士于公讳洪配姜孺人之墓碑”进行了考察和拓制,于氏祖茔碑和于洪公墓碑保存相对完好。通过交流和确认,恭立于洪墓碑时族有族谱,且在文革以前族谱尚存,后毁,目前的挂谱皆为文革过后所做,碑刻记载应为可信。
峨山后于洪公墓碑,为青石制作,周边刻有花边八仙及法器,正面书:中华民国三十年古十月吉日、大明处士于公讳洪配姜孺人之墓碑,左侧立碑人:十三世孙洪起、林魁、林庆;十四世凤元、福盛、荃馥;十五世湘芸、湘涛、湘经;十六世永明、 芝欣、模勃 ;十七世残缺无法辨识。背面为碑文,由于立碑时间距今不足百年,文字尚能准确辨识。
通过对始迁峨山后于洪公碑文整理可知,挂谱所载世系有误,同时也确定了始迁兄弟三人的准确名讳:老大于洪、老二于海,老三于滨,老三名字既不是宾,也不是宝,东石现村提供给海阳地情资料库的介绍里写的“不久老三于宝在村西又建一村……”,于宝当为于滨之误。
全文如下:
古称三不朽:曰德、曰言、曰功。夫言与功易见,而德难知,惟其难知,故列诸不朽也。昔语云积德者昌然,则即子孙之蕃,滋可以知祖德之远大矣。
吾族相传来自江南,由文登迁于本邑,系昆仲三人:长讳洪、次海、次滨。滨公居西石现村,海公居东石现村,洪公居峨山后村,为吾族之始祖也,配姜孺人,殁而合厝于此。历经二世芹公、照公、聚公;三世彦公;四世奉德公、奉先公、伯英公……,垂十余世。
世远年湮,公之嘉言懿行闾里父老鲜有能道之者,第思自公迄今已数百年,桐枝兢秀,瓜瓞绵延见微。公之生平乐善好施,孳孳不倦,即隐微独知之地,亦绝无疵瑕之可指也。
昔于公治狱门兴驷马,千古传为美谈,吾侪固不敢存此奢想,然观吾村为公后者百余家,为农工、为商贾及栖身士林者,均能龟勉从事,唯适之安宁。非公潜德幽光冥冥中为之庇荫者欤!
噫!吾族之食旧德有年,然而公之华表犹虚,佳城郁郁,满眼蓬蒿,问心奚以安乎?爰出公议立石铭德以垂不朽云!
十五世孙湘生沐手拜撰敬书
依据上述碑文记载,峨山后于氏来自江南,而非“峨山后于氏来自山西洪洞县,戍边于荣成寻山备御所,后落户山东,先是迁居大水泊……”,碑文只载自文登迁而没有详载文登某地。
前四代世系是:
一世:
于洪、于海、于滨
;二世:
芹、照、聚;
三世:
彦;
四世:
奉德、奉先、伯英
……
由于没有系统家谱文件,各支所拥有之挂谱,出现记载不全和漏记的实属正常,二次探访得另一始于养国之支谱,通过整理并结合于洪墓碑撰文人十五世于湘生的“湘”字世次前推可知,于养国“养”字辈当为六世:
六世:
于养国。
七世:
于国枝。
八世:
于文开、于文道。
九世:
于成紫、于成元、于成法、于成方。
十世:
于法堂、于法君、于法江。
十一世:
于球、于臻、于珍、于啓、于学。
十二世:
于士会、于士公、于士州、于士斌、于士彩、于士宽、于士信、于士礼。
十三世:
于林松、于林茂、于松令、于鹏令、于春令、于文令、于林洛、于林青、于林飞、于林佳。
十四世:
于河柱、于河有、于明京、于明道、于河斌、于河渭、于河汉、于河源、于河江、于河润、于河清。
十五世:
于湘情、于湘腾、于湘玉、于湘君、于湘云、于湘波。
……
而前文《【寻访足迹】中华于氏文化寻访小组寻访海阳市朱吴镇峨山后于氏
》根据挂谱整理的世系则是:
一世:
于洪、于海、于宾;
二世:
于奉得、于奉先、于伯位;
三世:
于自位、于东胜、于东山、于莲池、于彦;
四世:
于养功、于养春、于养先、于养饱、于养壮、于养成。……
暂且不论名字对错与否,仅世系就出现了错位,“养”字辈列为了四世,与碑刻载世系前推不吻合,前文挂谱世系缺失了:“二世:芹、照、聚”;本为四世的“于奉得、于奉先、于伯位(英)”错为二世;三世“彦”与似为五世的“于自位、于东胜、于东山、于莲池”并位了。
尝试调整后的峨山后村世系应当为(仅供参考,期待新的线索):
一世:
于洪、于海、于滨。
二世:
芹、照、聚。
三世
:彦。
四世:
奉德、奉先、伯英。
五世:
于自位、于东胜、于东山、于莲池。
六世:
原“养”字辈。
七世:
原“国”字辈。
八世:
原“文”字辈。
九世:
原“成”字辈。
十世:
原“法“字辈。
……
非常感谢村支部书记于奎福宗亲提供的大力帮助。
(图文:海洋云飞、于振华,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