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字情侣网名,好听二字干净情侣两字的情侣网名干净

访客

最近看到一个访问节目采访路人问你知道孔子姓什么吗?路人回答不是姓孔吗?

错了,孔子姓子他是子姓孔氏,所以姓子而不姓孔,这可真是那句话叫没文化偏装有文化,闹出来笑话还不自知,看了一下百度百科,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孔子的确是子姓孔氏,但是先秦时代的姓,跟今天的姓不是一个概念,我们今天所说的姓更接近于先秦时期的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先秦时期的姓和氏,究竟有什么分别?

我们今天说的姓都是名字前面最前面那个字,大多都是随父祖,也有所母亲的,是家族或者血缘的标志,但是在先秦时期,这个功能更多是氏在承担,注意啊,我说的是更多的是氏在承担,而不是说全部都有氏来承担,姓也有血缘和家族的意义,但是二者的含义大不相同,简单来说就是大宗为姓小宗为氏,什么意思呢?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姓氏之分的,只有姓而没有氏,一个部落或者一个族都姓一个姓,《史记》里面夏商周的王室都是有姓无氏,一直到东周末年天子也只有姬姓而没有氏,因此他们是原先部族的正统直系,所以不需要有氏,需要有氏的都是些什么人呐?旁支,就是我这一族发展壮大了,一部分人要分出去,而为了标示各旁支的不同,所以另起一个氏,比如周王室都是姬姓,但是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都有氏,比如郑国姬姓郑氏,鲁国姬姓鲁氏,卫国姬姓卫氏,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是纣王哥哥微仲的旁支后裔。

而商王祖是子姓,所以孔子也是子姓,但是随着这一支王族越来越壮大,因此分了许多氏,其中之一就是孔氏,所以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这里的氏就跟今天的姓差不多了,因此我们称老夫子为孔子,而不是子子,这叫称氏不称姓,所以《通鉴外纪》里就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也,因此,秦始皇不应该称为赢政,秦武王也不应该称赢荡,而秦王族是赢姓赵氏,称秦始皇不能说赢政,而要说赵政。

所以考古出土的一部写秦始皇的西汉竹简就叫《赵正书》开篇第一句话叫昔者秦王赵政出游天下。当然不是说姓就完全没有作用,在两族通婚的时候,出嫁的女性一般会以姓为后缀,比如嫁给鲁桓公的齐国公主,被称为文姜。秦穆公嫁出去的女儿被称为怀赢,而且氏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前面我们说过,殷商王族是没有氏的,只有子姓,但是等到了微子启被封到宋地之后,宋国公族就是子姓宋氏了,但是后来孔子一支又从宋国公族分了出来改氏为孔,成了子姓孔氏,所以这个时期同事之间要是说咱们500年前是一家,基本上是靠谱的,后来同性之间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淡,氏就越来越普遍,再加上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打击旧贵族,所以秦朝之后化氏为姓,姓氏同流,所以《通志·氏族略》里面就记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混为一者也,像司马 司寇 司徒这样的姓都是这一时期形成的,这几个词儿原本是官职,因为祖上有人做过这个官,所以后人便以此为氏,再后来姓氏同流,变成了百家姓之一,所以孔子的确是子姓孔氏,但是要知到此姓非彼姓,我们看历史,不能望文生义!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