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该怎么说,地推开头怎么说最好(地推如何开场白) 墙裂推荐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站在年终,我们感慨时光易逝,也为身边环境的点滴变化或忧或喜。城市属于大家,一座城市的气质,更多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决定。市民付出心力,城市自然更文明、更宜居。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一年,感谢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你。新的一岁,我们相约继续携手前进。
更自觉
斑马线前 人车相互体谅
下午3点半,外卖员老张等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西端,一辆公交车在斑马线前主动让行。然而,老张的电动车却“卡”在了路缘石上,他只能示意公交车先走。而后一辆黑色小汽车又停了下来,老张顺势把车从路缘石推下斑马线,骑了过去。“现在好多车都会礼让,尤其是公交车和出租车,变化是真大!”
4个月前,同样的地点却是另一番通行面貌。一名阿姨就在这儿郁闷了好一阵,“太吓人了,我都不敢迈步子。这边又没有过街天桥,我是真没办法。”当时本端记者曾于此实测,写出报道“调查|路口实测:3分27秒,125辆车无一礼让”,引起很大关注。
从“不敢迈步”到“变化真大”,今年,北京在全市推行“礼让斑马线”行动。多条路面新铺斑马线、增设红绿灯和“礼让行人”文字提醒、路口文明交通劝导员多了起来……随着软硬件不断完善,不少令人“头疼”的过街点位,通行环境有了提升。
“开车时礼让行人,走路时也会被其他车辆礼让,都是相互的。”“就算没有红绿灯或监控探头,咱也要自觉,稍微停会儿能方便很多人。”几个月的持续推动,不少司机从心态和行为上都在发生转变。“车让人,人也要守规矩,过马路别磨蹭,别看手机,不要闯红灯。”越来越多的行人也进一步产生了过马路的认知与期待。
斑马线虽小,却是检验城市文明的最好标尺。清华同衡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万勇山更描摹出未来度过“磨合期”后的美好场景:“司机与行人达成共识,相互体谅。行人不会三三两两、连续不断地过马路,而是自发形成一拨一拨地过,显著提升通行效率。”
更主动
垃圾分类 贵在克服懈怠
今年4月27日,在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施行一周年之际,本端刊发“调查|垃圾分类一年,以前手忙脚乱现在有‘肌肉记忆’”报道,聚焦“如何让老百姓参与垃圾分类热情不减”。事实上,“逐渐懈怠”,是居民在垃圾分类中最为普遍、从思想和行动上需要克服的问题。
居住在岳各庄某小区的吴晨,如今一直保持着分类的习惯。去年5月垃圾分类新规刚刚施行时,物业经常派发宣传单,给住户赠送垃圾桶,号召大家一起分类。因为阵仗挺大,吴晨确实看到过有些住户在那段时间参与了垃圾分类,扔垃圾时会打开绿桶和灰桶分开投放。只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宣传的减弱,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情况又变回了之前的样子,绿桶里经常出现其他垃圾,甚至是快递纸箱。
吴晨还记得,之前单位和社区宣传垃圾分类时,要求把厨余垃圾“裸投”进绿桶,之后把垃圾袋扔到灰桶里。但因为绿桶杂物实在太多,实在没法下手裸投,目前小区的垃圾分类主要还是依靠分拣员后续分拣。
在吴晨看来,垃圾分类并非难事,只在坚持。“在厨房放两个垃圾桶或垃圾袋,一个投厨余,另一个投其他垃圾就可以,一天下来厨余垃圾并没有多少。”
至于如何分类,吴晨也只是遵循当初学的最简单办法,把吃剩的饭菜,还有小骨头、茶叶,果皮之类放厨余,剩下都是其他垃圾。“刚开始需要反应一下该扔哪里,形成习惯后根本就不用多加思考,也不费精力。”既然这么简单,吴晨希望居民还是要多参与一些,不要把之前好不容易得到的成果丢掉了。
更理性
安全触网 不被套路收割
这一年,无论娱乐休闲还是学习工作,互联网都不再是满足某些需求的补充手段,而正前所未有地进入并成为我们的生活。它包罗万象,丰富迷人也暗潮汹涌。
对胸外科医生乔贵宾来说,年初自己一条原本为了解释科普的视频,被自媒体剪辑拼凑、断章取义后,以“茶水能杀新冠病毒”为名大肆传播。令他直呼,“网络谣言太厉害,跑得比病毒还快!”
在网上被帅哥美女搭讪,以为美好姻缘正在招手?殊不知正逐步滑向“杀猪盘”骗局的深渊;手相面相生辰八字,利用人们的迷茫焦虑心理,就连算命占卜也可隔着屏幕花式骗钱;学理财学配音学剪辑,种种前景大好的课程统统不要钱。奔着“薅羊毛”加群打卡,却被引导付费购买高价课;只要会演,“名医名师”全靠包装,吃播喝播情感主播,都为引流带货……
曾经我们信奉“有图有真相”、“有视频有真相”,如今早已成为过去。当下合格的“网络公民”,要时刻保持理性,面对一些缺乏可靠出处的消息擦亮眼睛,勿让谣言乱了人心。而再怎么追逐流量,古朴的法则依旧适用。牢记想收获就要有付出,“网络版”陷阱花样百出,却躲不过“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条恒久铁律。多注意平台、公安等机构发布的提示提醒,别被“套路”轻易收割。
网购会不会上当、刷视频会不会过度、打游戏会不会沉迷……对于身边缺乏分辨能力的“银发族”和未成年人,更要多去关注他们在看的、在玩的、在用的,正视生活与情感需求,为他们快乐安全的“触网”保驾护航。
期待
这些地方可以继续努力
电子烟——
如今,电子烟成为不少人“过嘴瘾”、“解烟瘾”的时髦方式。它打着“健康牌”,在街道、写字楼、商场等场所大行其道。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介绍,目前在公共场所控制吸食电子烟方面,是落后于上位法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补漏”,就更需要电子烟吸食者责任先行,在公共场所禁烟方面多些自觉。
二手烟——
今年,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再次明确,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场所,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健身场的比赛区和座席区,以及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场所仍有烟民我行我素,给他人健康带来威胁。持续减少“吞云吐雾”,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年,《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正式实施。伴随“光盘行动”深入人心,不少餐厅已推出小份菜、半价菜,还会适时作出“差不多了”等温馨提示。
好习惯持之以恒,更要从细节继续提升。例如网上点餐时也要注意按需下单,满减虽然看似划算,盲目凑单可能会导致“吃了上顿吃下顿”,味道健康打了折扣,反而造成更大浪费。
安全骑行——
竞速逆行、跑山放坡的野外自行车,一手握把、一手举着彩烟棒豪迈“拉烟”的跑山摩托车……记者探访多处北京骑行圈里的“热门赛道”“网红山路”,发现速度与激情的背后,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山区,释放压力的方法有很多,但都不能无视规则。尤其是安全意识,应时刻绷紧记牢,不能因环境的改变而放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