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爱情的离别情书,分手挽回如何写一封挽回情书分手挽回情书大全

admin

中国古人不仅在强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同时更加注重祭祀天地之礼。在北京我们都熟知有五坛八庙,分别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五坛用来祭天、祈年,祈祷丰收,祭祈太岁神和祭祀土地、祭祀蚕神。八庙分别有供奉皇家祖先的太庙,侍奉皇家祖先的奉先殿,皇家供奉遗像和遗体告别用的寿皇殿和皇帝用来讲学、经筵的传心殿,还有喇嘛教的雍和宫,萨满教的堂子,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庙,以及祭祈历代帝王的帝王庙。

禹宿谷堆全景图

古人云“台而不屋为坛,设屋而祭为庙。”坛庙是最初对神秘力量敬畏的场所。建立在公元前1600—1046年的商王朝就成功地利用祭祀仪礼更利用自身的身份秩序,巩固出来一个以王权为中心、由宗族和氏族组成的安定的阶层构造集团,并且建成了以贡纳体制为基础的古代国家。中国最古老用来祭天的天坛则坐落于洛阳市伊滨区李村镇万安山北麓上的“禹宿谷堆”。这座周长6000米,海拔高368米的古天坛,孤立在茫茫旷野中,曾经历过上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雪落的古遗址,彰显着上古时期一代圣人的丰功伟绩和动人的神话传说。

禹宿谷堆局部图

据史书记载: 大禹治水,因不辞劳苦,兢兢业业,疲惫不堪,使得劳形苦心 ,在身体极度的疲劳,精神困乏当中困倒在禹宿谷堆,当时伊洛河突发大水,与大禹治水的同伴、友人和当地居民眼见洪水即将吞噬大禹所躺之处。大家在惊慌失措一筹莫展之际,大地突显神迹,使大禹身下之处开始不断地隆起并在洪水无情的上涨趋势中不断地升高隆起,来阻挡洪水的吞噬,神灵般地保护着在睡梦中大禹。有关“禹宿谷堆”的神话传说至今依然广泛流传。

禹宿谷堆细节图

在留存现今的遗址当中我们还是可以寻查到它地脉隆起的迹象与被洪水埋没、冲刷过的历史痕迹和大禹曾经用来拴船的橛栓山(后来转音为掘山)。古老的中国祭祀文化当中,祭天的礼仪是历代帝王都会严谨遵守的行为礼仪。《广雅·释天》中所述: “圜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是远古天圆地方思想的体现,同时南郊祭天,以先祖配,北郊祭地,以先妣配,是皇帝代天理物、治世的权力象征。祀典不断举行,成为强化君权神授的重要手段。

禹宿谷堆细节图

圜丘也叫园丘,为圆形,方泽即泽中之丘,为正方形,有水环绕,二者呈正南北方向,都是古代重要的礼制建筑。“禹宿谷堆”的神话传说经由一代一代人的的言传,使它在历史更迭过程中成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朝局的園丘遗址,用来举行皇家礼仪典礼。

在旧时的谷堆附近也还曾有过禹王庙,便于附近百姓燃香祈福,很可惜今已无存。祭祀与祈福包含了对自然神秘力量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情,祭祀对象从天地到神与人。祭祀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对在宇宙之间和在大自然之间那种我们不可知的神秘因素产生出的敬畏以及对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社会与家国的祈福祷告仪式。祭祀也可以是一种表现帝王权利的行为,尤其是可以维持自身的皇权,甚至也可以是一种一个国家的态度,间接性地传递给民众一种君权神授的意识形态的观念。

相传曹魏时期将谷堆修建为皇室祭祀園丘,正好与汉魏时期的洛阳城成南北对立状,与铜驼大街恰好都处于在一条中轴线上,于是便将“禹宿谷堆”改为皇室園丘进行祭祀、祈福、祭天的皇家御用仪式场所。

禹宿谷堆局部图

近些年时有耳闻,常有开山掘石者,在开采山石过程中,曾有多次人员受伤事件,附近民众议论纷纷,说是在开山采石过程中惊动了山里的神气,自此以后无人敢再动方圆百里的石窟。多年之后神秘的伤人事件并没有制止挖掘者开采,竟然在开掘石块的过程中挖掘出一道奇观,在山陷之地陡然竖立起一支高20米的石柱,多少采掘者见此石柱,都是叹为观止。在20世纪90年代,当地群众在“禹宿谷堆”上挖掘采石,已经把山形破坏得较为严重。有村民说,山上曾有唐代石窟造像数座,里面石像雕刻精美,但如今仅存一座。距今已千年的曹魏、西晋、北魏皇家祭祀的園丘,如今已是满目疮痍,面对望不尽的荒凉和曾经的古老文明,内心深处不禁翻涌出一股深深的惆怅……

有关禹宿谷堆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

禹宿谷堆 第1集 出发!寻找水源,废弃水库的污水坑中取水烹茶。

禹宿谷堆 第2集 状况频出的壮劳力,居然还有村民给介绍对象。

禹宿谷堆 第3集 抵达,中国最早的天坛遗址。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