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离婚的念头-早晚得离婚吗?人一旦有了离婚的念头 早晚得离婚
鹤乡文学重点推荐
主编推荐:听说谢老师又得奖了,可喜可贺。
他的散文自成流派,一种学院的大家风范。不信,请大家喝着香茗,慢慢欣赏。
作家谢爱平作品
【作者简介】
江东瘦月,本名谢爱平,副刊编辑,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星星》《北京文学》《青年文学》《飞天》《散文诗》《散文百家》等报刊发表诗文400多篇(首),收录于20余种选本,曾获中国报人散文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奖、全国旅游散文大赛奖、全国现代诗歌大赛一等奖等70多个奖项。
△悟道烂柯山
道家不晒思想和学说,只任由着岁月慢慢地风干凉透。不然,怎么总选择在洞窟里支炉炼丹、摆局对弈呢?
石室山下诞生了一个成语,阴阴干干千把年。情节特简单,两人下棋,樵夫旁观。只是樵夫王质起身回家时,才发现斫柴的斧头柄一如俗世里的烦忧,已经腐烂。原来,山里的日晷比世间的钟表快三万倍呢。之后,这山便改名烂柯。
赤松子父女是否在此修炼过,搭档下棋的是南北二斗星君,还是吕洞宾和铁拐李,核桃模样的食物是不是本地的山果,拿起放下的棋子是木头刻的,还是石头凿的?老资历的古梅、战龙松、五叶樟们心知肚明,却一直守口如瓶,我也不去细究打听。
古姑篾国青霞第八洞天,乃围棋纵横天下的“始发站”,先祖或仙人的“初心”在这里。我虔诚前来,只想攥紧道学文化的藤萝往上攀援,看看能自觉自悟到什么层级,同时领悟些棋道,也不去计较会领到什么等次的段位证书。拣拾些枯藤老叶,烹冷泉古井水,泡一壶玉露茶。我携持身守正的脉脉茶香,去下棋或观棋,独自揣摩棋道里方圆、虚实、凹凸、曲直、顺逆、盈亏、藏露、拙巧的哲学。
聚天之韵,洞之气;藏山之风,棋之道。洞天福地,洞和天是连襟。青霞洞黛色,洞外的云纯白。这天上人间的两种颜料,作了黑白棋子的底色。眼前的梁、岩、洞、井、园、亭、塔、观,不知是不是道士帽、庄子巾、褐袍或法器所变化?
“帘卷茶烟萦堕叶,月明棋子落深苔。”沐浴清静之乐,尽享仙侣之趣。古往今来,老道、高僧、骚客、士子大都擅长寄情纹枰之中,超然尘世之外。或借棋忘忧,拯济苍生;或博弈养性,修炼自身。谢灵运、孟郊、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苏东坡、朱熹、王阳明、徐霞客、李渔等,一拨拨前来访仙、朝圣、悟道、讲学。谢公屐、十方鞋、云头锦履次第蹚过,掷下一摞摞诗笺或硬朗朗的学说。
围棋雅称烂柯。纵横十九行、列,交叉三百六十一点,慎严勾勒出田园隐逸图。象棋尚勇,宜将乘勇追穷寇;围棋尚智,不战而屈人之兵。象棋刚猛,若连环掌、武当腿;围棋柔韧,似太极拳、一指禅。象棋彪悍,是张飞的长坂坡上一声吼;围棋儒雅,是周瑜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围棋之道,在于艺、品、规、礼。
谁在集仙观沧桑地呼唤我的道号?高人气定神闲,以手谈对白。我跪叩棋子的拜垫之上,三缄其口。
人生如棋。即便是输了棋,那棋盘还在呢!桃木做的斧柄烂了,而石头垒的山犹在。留得青山在,何愁刨斫不到一把纹理紧致的圆溜斧柄?
烂柯山以一枚黑子黏着红壤,权当钤盖印戳,让我这个云游的弟子得受道箓、坐隐入定……
△去衢州孔庙 撷文化“老酵”
去衢州孔氏南宗家庙,采撷一把文化的“老酵”,兴许会让我诗文的“馒头”酥松些,多点嚼劲。
儒学根脉的“原产地”为曲阜,自孔子48世嫡长孙孔端友迁居衢州,孔子文化便在“东南阙里”扦插生根,葳蕤成林。自南宋起,至今已900余岁。衢州其地温润如玉,氤氲着儒风雅韵。我虔诚拜谒南宗孔庙,期冀来一次文化“加持”。
入大成门,穿甬道,过佾台,至大成殿。林木葱郁,挟风聚气。古柏森然,银杏遒劲。宋元明清的帝王未曾龙行虎步,移驾驻跸前来,而御笔亲题的褒奖匾额倒有十几块。皇帝老儿既自称是天的儿子,也都是孔子的“弟子”。江山社稷的稳固,少不得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的柱石支撑。以“礼”“仁”为“主题词”的德道思想,犹如治世的丸药,命黎民百姓各自口服一粒,文武百官餐后服用,端坐金銮殿上的“大佬”也不例外,治国安邦疗效显著。因而,一代代皇帝、太子在老师的督导下,把“德治”“礼治”的公式口诀背得滚瓜烂熟。大殿内供奉雕龙贴金神龛,孔子塑像威仪温厉,我合掌作揖。
乡愁若胎记,与生俱来,圣人之后也未能免俗。在思鲁阁,北眺桑梓,多多少少会寻得些精神慰藉。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雕像,乃传家镇府之宝,相传为孔夫子得意门生子贡刻凿。孔子像肥袍宽袖,手奉朝笏,亓官夫人则束腰长裙,双手拱袖。阁前立先圣遗像碑,由唐代画圣吴道子画稿摹刻而成。画圣的铁线描似灯取影,而摹刻者银钩铁画,再度创作。衣袂临风,儒雅倜傥,似在传道授业之中,抑或字斟句酌之间。虬须云鬓,细入毫发,方面大耳,炯目长须,那睿智的目光,似乎可以把沾着雨水的嫩草烘干、点燃。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至圣之师,垂名万世!我弓腰下礼,屈膝跪拜。
孔子怀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卑,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博采众长,择其善者而从之,终于在争鸣百家中一枝独秀。圣人调遣三千篆字,大兴土木,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潜心堆垒儒家的精神城堡。随后,得到皇权政治的首肯,民间信仰的认可。孔子的身高是1.91米,而儒学的高度,什么样的尺子可以丈量呢?
此地原本是传播正统儒家思想、教化年幼后辈族人的家塾。我若是生在明清年间,虽则入不了学籍,做个清扫庭院的义工,当个旁听生也好,能蹭上几课,跟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兴许会早些启智开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谁人高声朗读?我若有所得,似醍醐灌顶。原来,我离“乐”的境界尚远。捡拾起一枚遗落的扇面形半枯银杏叶,留待回家作书签吧!
△作“客”世界客都
来了都是客!在世界客都梅州作“客”,我是断然不敢生出“反客为主”念头的。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把自成一“家”的客家文化做成了一大碗味酵粄,驴友们远道而来,争着在这块米浆、土碱调和的饼上掐一把尝尝鲜。去“客家小镇”溜达一圈,我在“客店”里落个座,尝尝炸芋丸、豆腐花,饱饱口福;往“客栈”里歇歇脚力,枕枕山,濯濯水,就势可着劲地吮吸负氧离子。
那五棵榕树好生福气,得了五大洲的圣土培根,根系发达,躯干粗壮。梅江区有二十多万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海外华侨,分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吉祥树恰好为客家华侨扎根天涯海角作了葳蕤的喻体。
客天下景观标志塔峻拔干练,彪炳着怀仁重义、敢为人先的客家精神。跨过客家石鼓,游人便可沿着金田起义、满人入关、金兵南下、黄巢反唐、五胡乱华这些历史节点的坝埂,洄游。
客家鼎肥硕,《客家赋》绵长,刻凿在山壁上的巨幅浮雕《客家迁徙图》,全景展示了几千年的风云跌宕,几千里的跋涉历程。也不知是哪些好斗的家伙,硬是把中原作为了逐鹿的场所。“秦失其鹿”,在旮旮旯旯好好找找就是了,何苦“天下共逐之”?也不晓得究竟鹿死谁手,倒是把一大帮子在中原地界安居乐业的先民弄得有家难归,一路向南,找寻落脚安身之地,不得不在荒无人烟处搭灶台,升炊火。现如今,“虽已为山川土地之主,犹不废客家之名。”五次大迁徙,一路血和泪!
《客家墟日图》以散点透视构图法,定格了客家山寨的商业繁荣,箬笠、阳伞、桌凳、箩担、板车、山货、买主、卖家,好一幅晴天丽日、人声鼎沸的贸易盛景。在这幅凸显民俗风情的生活长卷中,510多个浮雕人物惟妙惟肖。我若是能在其间“饰演”一个编筐织篓的篾匠也好呀!
以客家女性为题材的大型雕塑栩栩如生:慈祥的母亲望眼欲穿,呼唤游子归来;勤劳的妇女背负孺子,赤脚扶犁,再现鲜活的农耕场景;水灵少女举锤持凿,低头雕琢着自己的身段,在自我完善中追求臻美……
自古梅州文风昌盛,耕读之家俊彦辈出。在土围楼、四角楼、走马楼前禾坪边,竖立双龙盘柱或鱼跃龙门的花岗石楣杆,刻写某年某人考取某功名,凸显考生和家族的荣耀,也为后生树立了一座坐标。
百花园内,梅花、茶花、杜鹃、玫瑰在各自的节令里闹腾。在世界客都作客,在梅州梅园赏梅,别有一番情趣。
有梅花的地方,是通往春天最近的路径。春寒料峭,恰是探梅时节。望其势,识其韵,那景象,那气势,梅海凝云,云蒸霞蔚;观其形,赏其色,走马观“花”,春心荡漾;嗅其香,纳其气,流连梅林的垄畈间,自会物我两忘,渐入佳境。
暗香浮动,盈袖,入脾。我亦不知香雪海中的梅花,哪一株给了先人以梅名州的灵感;哪一株是开发岭南先驱梅鋗的本家;哪一株是被南宋诗人杨万里提过名点过赞的;哪一株是从城西门外梅峰乔迁而来的;哪一株的冷香幽韵是被奥运举重冠军陈小敏“加”过“持”、施过法力过的;哪一株的玉骨冰肌成了梅州市花中的样本?
梅花凋零!我掬起一把熟睡在沃土之上的花瓣,若是灌制成香枕,我的梦便浸润在梅州春色中了!那落地生根的瓣,兴许会化作暖春斑斓的蝶呢!一只山雀衔起落花,飞走。
园内有一种植物叫还魂草,干旱时枯萎卷缩,一旦沾得水分,便舒展“还魂”,这与客家人的经脉何其相通!
湛蓝蓝的水是湖的布景。游人一眼便能望到游鱼长着几根胡须,其实根本不用窥视,圣人山、圣水湖的心事就这样大大咧咧地露着、坦着,一如敞亮的客家兄弟。
客家山歌,有《诗经》遗风;客家土语,承唐宋古韵。其实,这世上,“主”亦是“客”,“客”亦是“主”,我且不去较真吧。
客天下何其大!大得我自认为恣肆汪洋的吟诵,不过成了翠鸣湖里的三点水;客天下何其小!小得可以折叠在每一位客家儿女或游人的心头。抓一抔圣人山土,舀半瓢千年娘泉水,留作我的客家印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