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适合吃火锅的说说-冬天吃火锅发朋友圈的句子冬天吃火锅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在很多年之前,因为从旧书摊买到一本《蒲城县历史丛话》,通过阅读,对于蒲城的人文典故有了一些认识了解,对于其中的一则“冯廷理告御状”的故事印象深刻,而印象中冯廷理就是县东木匠冯家人。因为这个村名比较特别,就印象比较深刻。在翻阅县志和其他资料中,发现木匠冯家除了冯廷理之外,还有语言学家冯骧臣,民主人士冯勉之等名人在县志以及其他的资料中都可以看到。关于该村名的来历知道不多,感觉应该以前木匠比较出名,所以人就称其村为木匠冯家。我们村北不远富平老庙有个曹村西城,我们当地老人都称其为木匠杨家,也可能以前的木匠比较出名而村子这样得名。
冯廷理
根据县志记载:冯廷理,蒲城县东木匠冯家村人。清乾隆时监生。乾隆三十八年(1773)大旱,民不聊生。蒲城知县隐瞒灾情不报,又擅自增加“火耗”,各种摊派,十分繁重,百姓怨声载道。他只身赴京为民请命,获清廷批准,查实所告案情,凡地方官隐瞒灾情者,一律免职查处,同时颁布商户豁免税捐规定七十二条。传说其去之前,与蒲城的著名讼师孙如寮等关于觐见皇帝的礼仪经过了多次的演练,皇帝如何问话,如何作答,都进行了预演。而到北京后,举目无亲,如何能够见到皇帝才是最大的问题。就在皇宫周边游走,但没有任何的门路。观察了几天,后来发现皇宫附近的一个饭店,来往的皇宫守卫
比较多,就找到饭店老板,说他是逃难之人,愿意在店中做事,不要工钱,只要管吃住就行。老板看着他人也老实,不象是骗子,也有便宜可占,就让他留了下来,看他勤苦肯干,一段时间后就让他在店里跑堂。经过一段时间,在店里和这些宫里当差的太监和卫士混得比较熟悉了。也对皇帝的出行和活动规律摸清楚了。后来听闻皇帝某天要到那个庙宇进香,他头一天就假装进香将状纸埋在了大殿香炉的香灰之中,并留了自己在北京的住址。皇帝进香的时候,香插不进去,就觉得奇怪,就让人拔开了香灰,发现了状纸,看了状纸,龙颜大怒,找来了冯廷理问话,御赐皇马卦一件,奉旨回乡查办贪官,后隐瞒灾情和胡乱摊派的贪官污吏都受到了惩处,冯廷理又回到了村里,务农终生。据说八十年代县志馆工作人员下乡采访,到村里还看到他们后人保存的冯廷理画像,是穿的黄马褂,但是没有顶戴花翎,说明回来之后仍是一介平民。但他敢于为民请命的故事还是一辈辈的流传了下来。民初的蒲城县东门
到了清末民初,这个村又出了一位
名满渭北的塾师和语言学家
冯骧臣。幼时家贫,少年时代父亲在兴镇街开了一个很小的木器店为生,他也跟随做些杂活。闲暇时,经常在骡马巷的一处私塾外旁听。时间久了,他旁听的课文既可背诵,又可以讲解。私塾郭梧冈先生发现这个孩子聪明好学, 对其大为赞赏,免费让他来上学。后26岁考中秀才,当时陕西大饥,蒲城饥民暴动,杀死知县黄传绅,官府镇压,百姓生计大缺,父母亦皆亡。为谋生奔甘肃微县,为曹氏饭店做佣工,曹见其老诚,将女许配为妻。蒲城平定后返回,在周围各村坐馆教书。37岁时,被补为廪生,每月有官府补助的廪膳费,生活较安。
他对古汉语研究颇深,光绪三十四年,编成《中文辨字》(亦名《中文三字歌》),是一本通俗易记,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启蒙读本。 里面一方面对于易于混淆的字进行了对比,还编成了口诀,说明了字形,又教育了学生。下边举几个例子:
“凡争财,大损德。相揖让,且让国。”“损”和“揖”
“马临崖,焉能勒”“鸟入笼,乌能飞”“马”和“焉”“鸟”和“乌”
“刁了刀,人夺气”“失了矢,弓无济”“刁”和“刀”“失”和“矢”
蒲城社火芯子
冯骧臣熟读诸子百家文章,才思敏捷,可以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蒲城历史上历来有打社火的习俗,社火的谜语也是各乡竞赛的一个主要项目。冯骧臣每年都成为各乡争取的对象。关于社火,有一年,冯骧臣按照从一到十安排了十个节目。其中第一个节目是“子飘然去了”,按照这个谜面,节目是“清风亭舍子”,子去了,那答案就是“一”。第三个节目是“春日不见人”,按这个意思节目就是“崔护借水”,春日人不见,那就只剩个三,谜底为“三“。第八个节目是“分明杀人不用刀”,扮演的戏剧是《钉呆迷》。分字去了刀,那还有个八,那谜底就是“八”。
在他四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继配夫人去世,留下三个孩子孤苦无人照料,他一边教书,一边还要照护孩子,心情苦闷之余,悼念亡妻。汇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诗人成语,联成了七言绝句四十八首,虽然语不拘平仄,只取押韵,人不论男妇,只求切题,但在抒发他伤感的心情上,却是恰到好处。下面摘录几首:
之一
杨家有女初长成, (白居易)
长生殿里誓生生,(刘绍玢)
今日结成鸾凤友,(韩宫人)
紫蝶黄蜂皆有情。(李商隐)
之二
舞雪佳人玉一围, (罗 隐)
高清雅淡世间稀,(刘禹锡)
寒窗儿女灯前泪,(郭 登)
子在巢中望母归。(无名氏)
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借古人之笔,诉自身之哀,把家中的凄凉之情,描述的是活灵活现,可见他读书之多,运用之当,真是“信手拈来,都成妙谛”(白瑜评语)。
55岁时,他的侄儿冯勉之及许多学生已成为同盟会员,他受西学和当时革命思潮影响,思想猛进,写了《革命论》一文,分析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表达了对革命的期待。1911年,他已入花甲之年,仍然招生授徒,直到1922年去世。他博览群书,熟读历代诗赋,学识渊博,著有《诗稿》、《诗草》、《劬劳吟》等。从上面的遗著部分可以看出是近代不可多得的语言学家,而其侄子冯勉之的文风也有一些他的风格。
孙蔚如(右一)与杨虎城等
冯勉之,是冯骧臣之侄,幼年丧父,随叔父冯骧臣学习,入弱冠即中秀才,清末应邀入蒲城县高等学堂任教。后经过好友韩望尘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投笔从戎,1926年,西安解围后,随杨虎城出陕,任行军办事处处长,1930年,杨部返回陕西,其任省政府参议兼西安城防副司令等职务,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策划。1939年回到蒲城,编纂蒲城县志,后年老回家。冯勉之博览群书,前清秀才出身,又接受西学,遍读康梁维新之书及孙中山革命理论,也接受马列书籍,经历清,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他皆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抗战时期,杨虎城将军旧部孙蔚如调往山西抗日前线,写了《中条山感怀》诗寄给他,他即回了诗给他,字里行间也寄托了对孙将军敬佩与期盼。
步蔚如韵奉答
酣战挥戈挽夕曛,貔貅十万渡河汾。
气吞东海寒波浪,威震中原靖虏氛。
怒马声嘶三晋月,毒龙雾卷一天云。
回头国耻今朝雪,赢得凌烟纪凯勋。
张云衢
另外还有一首《贺张团长云衢印度归来》,比较少见,提到的这位张团长在我们当地也还是比较有名。特收录如下:
英姿飒飒气轩昂,天马行空越海洋。
万里风云归远遒,一朝亲友醉流觞。
重逢适应精神快,别久谈心兴趣长。
榆塞当年同把晤,季方终不愧元方。
张云衢在陕北合影
而冯勉之的学问和见识在我们蒲城当地以及当时西安官场都有目共睹,民国二十一年,适逢陕西大旱,省府一些人不搞抗旱救灾,却热衷于求雨,而且让他撰联谢神,他推辞不过,借题发挥,提笔写道:
造孽遍乾坤,叹社会自由悖谬,罪恶弥天,不忠、不孝、不仁、不爱、不信、不义、不和平,痛兹大道沦亡,酿成旱劫三千里;
设坛祷神圣,愿同胞努力刷新,悔过克己,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勿妄、勿贪、勿奢侈,幸得甘霖霈降,普救生灵百万家。
通过此长联,可见其愤懑之情,正义之感,溢于言表。
1949年,蒲城解放,各界群众欢迎解放军,路 途搭起彩棚,请他撰联,他欣然命笔, 他写道:
解放军抑强扶弱,所攻必克,所战必胜,所到处必偃,威震瀛寰,功成世界;
独裁制祸国殃民,有官皆贪,有吏皆污,有兵皆盗匪,上干天怒,下失人和。
他以犀利之笔,怒斥了国民党当局的丑恶嘴脸,对于解放军的欢迎和拥护,充斥于字里行间。
位于蒲城紫荆原下的木匠冯家, 现在和县城基本上挨着了,原来属于东杨乡,现在已经划归县城紫荆街道。虽然村子不大,但是知名度在蒲城历史上因为这几位名人的出现,让这个村子增色不少。为民请命的冯廷理以及语言学家冯骧臣,民主人士冯勉之,也都是我们后辈需要学习和景仰的。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才华,也都是我们蒲城人能够引以为豪的一部分!
说明:
1、史料参考《蒲城县志》《蒲城县历史丛话》等
2、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部分友网友提供,特此感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