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互相努力感情要互相维持的说说

访客

张家口首部方言俗语有哪些?三位作者

燕赵新报

2022-01-05 08:54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方言成为一张随身名片和活的身份证。独具特色的京北桑干河畔方言俗语,承载着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地方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频繁,这种地方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家乡的传统优秀文化,河北张家口涿鹿教育战线张金虎、崇敬红、许茂生学者,用了多年时间编著了《涿鹿方言俗语》,将为外界学习与研究、保护与传承桑干河畔地方方言文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 张金虎 崇敬红 许茂生

天边

音乐:

云飞 - 乌兰托嘎作品集1

《涿鹿方言俗语》简介

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在《决策参考》2014 第 52 期专版刊发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调研稿。这是中宣部研究室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蹲点调研的成果。稿件中强调三句话:(一)这是一个讲中 国故事的地方;(二)这是一个弘扬中国精神的地方;(三)这是一个凝聚中国力 量的地方。其中第二句话下阐述说:“涿鹿保留着许多历史的民风民俗、居民建筑、 方言土语、节日庆典等,是我们的祖先和民族英雄人物创造辉煌业绩、做出巨 大贡献的地方。”稿件中提出“加强对传统文化发源地的保护和研究”的建议。

二、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全世界范围形成共识,我国制定有《中华 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河北省、张家口市分别出台相关条例和意 见。涿鹿方言俗语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 护和整理涿鹿方言俗语,目的在于使同好者一册在手文化遣兴,使研究者从中 汲取必要的文化因子,更是为了给后世留下一笔文化财富。

三、195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并推广普通话至今,普通话越来越成为 人们日常交际的必要工具。收集和汇编涿鹿方言俗语并非与推普工作相冲突, 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推广普通话,为推普服务,为方言留档服务。有鉴于此, 涿鹿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责无旁贷,立即投入涿鹿县方言俗语收集整理工作。

四、在涿鹿县各界以及县外人士初步收集的基础上,结合著作者多年以来的 搜集和研究,力求系统完整、全面准确地对涿鹿方言俗语进行一次集成,呈现涿 鹿方言俗语这一活化石的原貌。有许多方言,人们习惯运用在口语中,但是很少 有人留心书面语是怎么写的。这次整理方言,著作者反复翻阅、耐心查证《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不少口头常用而写法冷僻的方言字基本 得到了落实,更好地把涿鹿方言的口语应用和书面留存结合了起来。五、方言用字方面,绝大多数有据可考,信手拈来即可,有的却只有口语 读音而很难找到合适的书面用字。在涿鹿几个民间版本的“方言汇集”中,作者 往往根据方言读音各自找一个音近的字,各持己见,不一而足。本编在方言用字上,努力正本清源。首先遵循音义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剖析涿鹿方言读音特点的基 础上,结合方言词汇的含义来选择用字;其次遵循虚心借鉴、认真比对和约定 俗成的原则,趋同去异,力求合理准确。六、整理涿鹿方言,在正常情况下,以现代汉语拼音为正音标准。如“饭 馆”,普通话读“fànguǎn”,涿鹿方言读“fànguāner”,语带儿化音。特殊情况下, 没有用中国古汉语注音符号,而采用国际音标为正音标准。如“荣誉”,普通话 读作“róngyù”,涿鹿县大堡方言读作“?òngyu”,汉语拼音中没有与翘舌音 “r” 相对应的平舌音字母,因而用国际音标[?]拼读,行文中写作 ?。

七、方言词汇编排按照《新华字典》编排方式,依循英文字母 A、B、C、D…… 顺序排列。每一种词性内词语均依照这个顺序,如有同义词,则每一组同义词内部, 也依照首字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八、每一个方言词汇均列出词条、解释和例句,以便于读者了解方言词语写法、 含义和运用。有一词多义的,则分别释义并且举出例句。例句统一用“例:……” 的格式。

九、普通话四声中已经没有入声,而涿鹿方言中保留有大量古入声字。特 别将这些入声字单列一节,并且注音、组词,有的还作出解释并且举出例句, 让大家了解这一古汉语传统读音以及在当地方言中的具体运用。入声韵母尝试 采用国际音标[?]代表,行文中写成 ?。

十、本次收集的涿鹿俗语,涉及到农谚、俗语、歇后语等,可能不仅仅在 涿鹿地域使用,但都是从涿鹿民间采集后整理出来的。这是涿鹿文化的一部分, 在民间诞生,在民间传播,在生活情趣、道德教化、农业生产指导等方面,具 有积极意义。涿鹿俗语雅俗共赏,也为本编增添了趣味。

十一、这次收集整理,本着留存雅音文明,摒弃粗口秽语的整理原则,以 求雅俗共赏,长久流芳。如有个别不雅之处,出于无法避免。

目 录

002?/?第一章涿鹿概况

007?/?第二章涿鹿方言探源

011?/?第三章涿鹿方言特点

012?/?第一节声母

015?/?第二节 韵母

020?/?第三节音调

027?/?第四节 入声字

055?/?第四章方言词汇

055?/?第一节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094?/?第二节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139?/?第三节 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

173?/?第四节 副词

179?/?第五节 代词

180?/?第六节 连词

180?/?第七节 数量词

181?/?第八节 介词

181?/?第九节 拟声词、感叹词

183?/?第五章特殊读音构词与特殊句子

183?/?第一节特殊读音构词

201?/?第二节特殊句子

204?/?俗语概述

206?/?第一章 气候类

212?/?第二章 农谚类

218?/?第三章事理类

231?/?第四章 生活类

282?/?第五章 歇后语

298?/?后 记

301?/?参考资料

后 记

资料成书了,一如胎儿呱呱坠地嬗变为婴儿,可谓木已成舟,生米变成了 熟饭,再也没有“悔改”的余地了。创作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是不断臻于完 美却又永远存在缺憾的治学过程,尤其是这样的重在“收集和搜集”的纂辑作品, 可以说八辈子也别指望做成“大全”的,再假以 100 年的时间,或者令死者复生,故人、今人、后人一起通力合作,也难保资料没有遗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方语汇,真正如大海般浩瀚,想一网打尽所有的“遗贝”,不啻痴心妄想。

或许,在学术界泰斗和文艺界翘楚看来,纂辑方言几乎没什么学术含量, 也无须作者具备什么艺术修养,是博学鸿儒不屑一顾的。诚然,相对于文艺大作而言,方言集成不过是“下里巴人”,再“土”不过了,谈不上高深和高雅的。然而,鼓捣方言确实是个辛苦差事,是个良心活,是个受人褒贬指摘的活,是 个没头绪没穷尽的烂活。从事这样的工作,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严谨的态度, 还要有相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充沛的精力,要有满腔的热忱,要有坚持 不懈的毅力,要有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外,起码的学养应该是不可 或缺的,甚至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的。如果没有普通话、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功底,没有传统文化、乡土民俗、地方人文的知识储备,没有对外 来语、临近地区方言和习俗的宽泛了解,要想“速成”精品,怕是难比登天。搞这个东西,比不得其他门类的创作,尤其不比什么小说、散文、诗词……不 可能一气呵成或者一挥而就的,纂辑者是要甘当泛泛之辈的“杂家”的。

方言原本就来自民间,流布民间,蕴藏民间,搜集过程除了绞尽脑汁苦思 冥想,更需要我们“张开嘴,迈开腿,听进去”,还要求我们琢磨对比,推敲分析,交流争辩,从善如流,博采广纳,兼收并蓄。字典词典是我们几个“学生” 必备的法宝,烂笔头和烂纸片也是我们几个“细作”须臾不离的装备。为了搜 求更多的方言,为了弄清语汇的出处和依据,为了搞懂方言的含义和用场,我们需要深入民间坊间,融入百姓生活,多方求证印证。我们也讲究三头——“炕头、地头、街头”,我们不惮碎嘴,有疑问必要刨根问底,有时候还得来点非常规手段:孝敬、馈遗、贿赂;攀谈、勾引、诱导……连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我们到底是 文化的“拾荒者”还是方言的“淘宝者”,我们只晓得工作土得掉渣,行动尽显低贫琐屑,我们却必须不厌其烦。我们没有庞大的班底,起初的工作也没有常 规法则和安排,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范畴,到后来才发现工作量越来越大,几个人恨不得编织个天罗地网,恨不得来个时空穿越,幻想能有个神奇的篦子,来梳理和过滤民间语言。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们都曾经神经质,吃饭、走路、看电视、读书、创作乃至睡觉等等过程中,谁都难免“突发奇想”,立刻中止正常活动,要立马记下一闪而过的“收获”。许多时候,脑子里的东西萦回不去,人就不自觉地 变魔怔,痴痴惘惘的,甚至会说鬼话一样地念叨;看到个物件就琢磨,接触个 场景就寻思,半夜三更在床上摸黑书写记录……然而,后来的“无用功”做的 太多了,几乎相当于实际成果的几倍十几倍,都是因为担心遗漏而做的重复记录;这种翻粪一样的乏味工作,反复折腾,何止十易其稿,让人每每感觉干哕;而 争论是不可避免的,焦点不外乎一些语汇的用字、释义,为了个事不关己的字词,三个人偶尔会闹得不愉快,彼此不认同,然后各自去“秘密”求证,以备说服 伙伴。

是的,我们是草根,我们需要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各方面的襄助和提携,这些,我们荣幸地得到了。就在该书出版一年之前吧,我们没有奢求它正式面世,是涿鹿县教体局领导慧眼识珠,鼓励我们,支持我们,看到定稿后果断立项,争取资金,让我们的“骨血”不至于胎死腹中。而在整个编纂过程中,涿鹿县的李龙飞、王建国、祁要武、杨存山诸位文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成果奉献给我们,供我们参考和 采用。我们知道,这是源于对家乡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源于对中华文化 的自信和自豪感。在这里,对于领导和同仁的无私襄赞,我们一并表示诚挚的 谢意和由衷的钦佩。可以这样说,这个成果不只属于我们,它属于整个涿鹿人。这个集成,包含了民俗文化的精髓,也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浸润着领导和同 仁的情愫。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涿鹿地方文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涿鹿草根学者的工具书,成为乡土文化爱好者的收藏品。

方言,是一个区域的文化遗产,是乡愁的最浑厚的载体。一个人,可以离开故土,可以离开乡亲,甚至可以离开家乡的空气和美食,却不一定能丢弃滋养他的方言。

三位 作者

请关注 燕赵新报 共享美文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