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座对爱情会怕麻烦吗,双鱼座对待爱情总是躲躲闪闪双鱼害怕爱情
红网时刻1月13日讯(通讯员 杨坚 钱晋)1月12日,新宁县委宣传部对外发布,继该县崀山镇石田村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不久,近日,湖南省委宣传部又通报了2021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情况,推介了崀山镇石田村文旅融合发展经验。
崀山镇石田村地处世界自然美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崀山景区——辣椒峰景区。近年来,该村以崀山大旅游环境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以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为起点,以服务游客、助民致富为目的,通过探索尝试、精心打造、强势营销,乡村旅游发展初显成效,乡村旅游逐渐由小到大发生变化,发展趋势日益兴旺,逐渐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和好载体。石田村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出色的旅游资源先后荣获“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全国生态文化村”“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科学规划设计,找准建设新坐标
2016年,石田村聘请湖南大学专家设计团队,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编制总体规划、示范区规划和村庄规划。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将农业产业经营、农业观光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 2018年,县委、县政府委托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石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实习规划设计可行、功能定位精准、原始特色鲜明,有效增强了石田村总体布局的前瞻性、全局性、科学性。
该村还将村级规划及时公示,让人民群众当“打分员”“监督员”。根据人民群众的热心建议,对石田村发展规划进行了数次论证修改,最后经过研究讨论、民主评议、村里公示、上级批准,确保发展规划贴民心、顺民意、展民风,做到“各具特色、各美其美”。
2016年投入18万元对一、三、七组的道路实现了硬化。2017年投入300余万元扩建了村内环形公路2.4公里。2018年投入了400余万元在去年的路基上铺设炒砂,高标准打造了自行车赛道,方便了原住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出行,缓解了旅游高峰期的交通压力。同时,实施亮化工程。2016年投入40万元安装了90盏路灯,2018年投入60万元安装了162盏路灯,全村亮化工程全面实施,提升了旅游景区村的对外形象,2020年利用美丽乡村奖补配套资金15万元,村民自筹资金近5万元对村内一、二、四、五组未硬化道路进行硬化。
综合治理环境,打造生态宜居之地
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每户明确门前三包责任区,搞好垃圾分类处理,每月对各农户及农家乐进行卫生评比,落实5名公共区域保洁员报酬,配备了垃圾清运车一台,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完成民居风貌改造132座,其中平改坡56座,拆除杂栏、危旧房82处,投入231万元,拆除废弃空心房及八、九组易地搬迁24户,确保农村民房危房应改尽改。
对村道、组道和房前屋后进行了三清四归和绿化。2018年根据县委书记秦立军同志指示,投入1000余万元在村四组征收150亩土地,栽种5000余棵银杏树,打造“十里画廊银杏谷”。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无乱砍乱伐现象。2016到2018年以来改造农村传统旱厕50余座,2019年改造20余座,改善了人居环境;2018年投入200余万元,对一、二、三、四组沿线院落的污水排放进行治理,实现了雨污分流,美化了周边环境。
提升农民素质,弘扬乡村文明新风
组织广大群众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创建活动,“平安家庭”“星级文明户”“最和睦家庭”“最美孝星”等评选活动,弘扬身边典型,引领广大群众向典型看齐。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石田村村规民约,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白喜事节约办事、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村规民约,做到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泼、杂物不乱推,婚丧喜庆事宜从简办理,逐步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017年投入100万元新建了村文体广场和村部广场,为村民开展文娱活动提供了场地;2018年拟投入5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生态停车场,该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服务设施,提升了景区品质,同时也为周边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村图书室的建立,着力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2020年投入近80万元新建活动舞台一个,投入200余万元对二组部分户头三、四组房屋进行灯化、亮化,给石田的夜景增添了新的色彩。
推动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该村积极开展土地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创新用地方式,引入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效流转700余亩土地,农民以土地入股或土地租赁的方式实现增收。同时,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有效制止农村土地抛荒现象,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水稻和油菜种植,实现增产增收,为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开拓了新的途径和渠道。
壮大林下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该村现有生态公益林681.1公顷,森林蓄积量43454立方米,建有100余亩的珍稀苗木,100余亩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50余亩的孔雀养殖基地,60余亩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年增收6万余元。
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旅游经济发展。2016年办起农家乐、民宿30余家,2017年有40余家,2018年有60余家农家乐。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崀山风文化传媒公司投入500余万元开办了刘帅府宴会馆、楚勇聚义堂等特色接待场所,大大的提升景区的接待能力,至此,石田村能同时容纳千余名游客用餐;该村还依托景区优势,建成各种特色产加工作坊20余家,大力开发玉兰片、蕨芭粉、红薯、猪血丸子、腊肉、土鸡蛋等特色手工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创新
该村以旅游公司、农业企业为平台,带动群众就业。借助崀山的辣椒峰、骆驼峰位于本村的地理优势,有18名村民在景区当工作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绿源农业公司在石田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也很好地解决了30名群众的就业;部分群众参加县城劳务技能培训,通过劳务协作方式在县城顺利就业,收入持续稳定,家底日渐殷实。
以农家乐、农业合作社为载体,支持群众创业。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全村群众约60多户开起了农家乐也实现同步增收。由群众自主进行成立种植业合作社就有5个,主要发展种植铁皮石斛、油菜等经济作物,采用大型农机收割作业,提高产量和收入。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租金性收入。农民的农田租金目前达到700元/亩,全村实现了农民的增收28万元。县农业农村局每年投入20余万元种植油菜,打造油菜景观,实现了农民增收,景区增色的双赢目的。
以乡村文化旅游节为依托,鼓励创业创新。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持续升温升级,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持续的增收。从高空热气球走钢丝极限挑战到冯小宁拍摄电影《落经山》,从首届石田村农耕文化稻草人节到去年9月的第三届环中国自行车赛崀山段比赛,活动赛事的进行,不仅大大提高了崀山石田村的知名度,促进了崀山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村民的综合经济收入。
到目前为止,石田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推动了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餐饮、交通、销售、住宿、养殖、种植等领域的产业在农村的发展,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脱贫。现全村累计发展农家乐60余家,共接待游客5余万人次,生态产业收入超过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