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需求感真的管用吗,降低需求感正确的做法降低需求感是什么意思

访客

文丨福林妈咪

有这样一个笑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一个小朋友跑到办公室对老师说:“不好了老师,咱班梓睿和子睿打起来了,紫萱和紫轩上去劝架,结果碰到了梓涵和紫涵,现在可馨跟可欣在看着他们,你赶紧去看看吧!”

这是前几年大家都在吐槽的一个梗,因为当时出生的小朋友,名字都带着浓浓的言情小说气质,更关键的是,他们的父母看的似乎是相同的言情小说,于是孩子们的名字出奇的一致,一个班里能有好多个紫轩、梓涵、子睿。

但或许是因为三年前大家吐槽得多了,

最近两年出生的孩子,他们的名字明显变得更好听了,重复率也非常低。

上次带娃去打疫苗,看到一上午给100多个孩子打了疫苗,但名字没有一个重复的,而且还都巨好听!看来,就在大家还在吐槽10后小朋友无限重复的起名方式的时候,20后孩子已经出生,他们的父母带着新的起名风格款款走来。

列举几名字大家品一品:

嵘岳、德衍、成霖、善为、思汝;

沐野、柯米、依依、昕钰、未晞;

观棋、星若、慕白、月瑶、芷妍;

……

这些名字都非常有诗意,却又不过分张扬,显得很低调,值得细品。

给孩子起名字这件事,的确可以反映出一些时代文化。

像建国、改革、开放这些名字,就有深深的历史烙印,而10后孩子言情剧男女主般的名字,也体现了当时社会风和日丽下的成长起来的父母们内心玛丽苏一面。

其实不是那些撞衫的名字本身有问题,而是起的人多了,就成了问题,大家都想追求个性,结果出门一看原来大家的个性如此一致,不免尴尬。

而当玛丽苏风格成为过去,新一代的年轻父母更为成熟,也看到过之前那种名字撞衫的情形,在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上,就会更加谨慎。

当然,也并不是说20后的宝宝名字就完全没有重名了,

如果盘点每年新生儿人口名字,总会有一些出现频率更高的字,20后也不例外。

根据公安部统计的

2020年男/女新生儿使用最多的是个名字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到:

“子墨”、这个大热门已经退居二线,目前重名率最高的名字是“奕辰”,加上“亦辰”和“亦宸”、“宇辰”,新的魔性循环仿佛又要开始。

同样,女宝中,“梓涵”一名稍显过时,排名第一的成为“一诺”和“依诺”,“欣怡”、“欣妍”、“可欣”成为魔力圈。

当然,有的年轻父母给孩子取名字会比较放飞自我:

顾得猫宁;

王者荣耀;

黄毛新生;

许多金子;

……

想法大胆,执行力还强,不知道这些孩子长大后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名字……

其实,给孩子取名字,不需要多么标新立异,多么热门流行,不需要多么文艺清新,也不需要多么深奥生僻。

结合孩子的一些特征,结合姓氏,取一个积极美好寓意的名字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出生日期比较特别,或者出生那天天气比较特别,或者是出生地有纪念意义,哪怕是生孩子之前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都可以以此生发,给孩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讲起来有渊源,还能让人牢牢记住孩子出生时的一些事,挺有意义的。

再者,如果孩子的姓氏比较特别,比如一些小众的姓氏、字形比较好看的姓氏、复姓,这些都特征已经是孩子名字里亮眼的特征了,那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个姓氏的意思、读音,来匹配一个与姓氏连读起来和谐的名字。

其实给孩子起名字,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唯一约定俗成的一点,就是尽量取美好光明方向的字。

很多字听起来蛮好听,而且用的人比较少,但是并不适合用作人名。比如说“奚”字,很多父母喜欢用“xi”这个读音的字来给孩子取名字,显得很有诗意,有人就想在这个读音里找一个比较生僻的字,但是“奚”字的本意,是指女奴隶,组成的常见词有奚落、鼷鼠等,并不适合用作人名。

古人取名字,喜欢的风格是“中正平和”,用字比较

典雅,端庄,

这种风格才是真正的古典。总之,给孩子取名字是个需要花心思的事情,也考验着父母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趣味,最好能够自己思考,翻一翻字典,而不是人云亦云哦!

你听到过哪些让人惊艳的名字呢?评论区接力起来~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