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回复你微信的三个原因是什么女人不回复你微信的三个原因是什么意思
老宋家出了个英雄
1978年冬,农历腊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宋阁文一家正在准备晚饭。突然门被推开,“闯进”一名高高壮壮的男子,二老吓坏了。再仔细一瞧,竟然是自己的儿子宋凤河。但是上衣和裤子都不对,头发和眉毛光秃秃的,还有烧焦的痕迹,满脸的水泡......
宋阁文一家生活在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公拉玛村,和妻子育有两子四女。这宋凤河是二儿子,不久前刚和本村的姑娘李美香结了婚,筹办婚礼时欠下了不少饥荒。
腊月时节正是农闲的时候,眼看着又要过年了。迫于经济压力,身为木匠的宋凤河背起了工具包,准备去黑龙江碾子山干点活,挣点钱好过年。
可令二老诧异的是,宋凤河刚走没几天,这就回来了?还换了一身行头,又搞成这般模样,赶忙询问情况。
宋凤河不慌不忙地向一家人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说是客车在路途上起了火,一车人被困,危难之际,他用一把斧子砸开了几扇窗户,乘客才得以逃脱。后来他又爬进车里救出一位老人和孩子。
宋凤河一边描述一边向父亲炫耀着:“爸,以前你总是给我讲你救过几个人,那算什么,这回儿子比你出息,救了85个人呢,过几天他们就会送来感谢信......”
这是个极度推崇“雷锋精神”的年代,做点好事就会成为大家口口相传的榜样,更别说是救人了,何况是救了85个人。这意味着老宋家出了个英雄。
雷锋
那天晚上,母亲特意炒了豆腐干和白菜,还给父子俩温了白酒。这简直比过年时候都丰盛,更让宋凤河得意的是,那天父亲还敬了他两杯酒。
宋凤河后来回忆说,这一天是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因为一封等不到的感谢信,宋凤河成了想入团入党的“骗子”
第二天一早,宋凤河就早早地起床,去村里溜达。腊月寒冬,他却刻意没有带帽子,被烧焦的头发和眉毛依旧清晰可见。每当有人好奇的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时,宋凤河就自豪的将他火中救人的英雄事迹讲述一遍。
没两天,全村都知道了,老宋家的二儿子在大火中救了85个人,公拉玛村出了个大英雄。接下来的几天,不用宋凤河自己出门溜达了,人们纷纷前来串门,听宋凤河讲述英雄事迹。
宋凤河自豪的讲道:“过几天他们就会送来感谢信,到时候我就能光荣的入团,甚至入党了。”
宋凤河的好友解成秋已经是共青团团员,急忙接过话来:“到时候我当你的介绍人,你是大英雄,入团肯定没问题。”
宋凤河成为了大家争相传播的大英雄,事迹甚至传到了附近的村子,公拉玛村是座典型的东北村庄,民风淳朴,村里夜不闭户,这里的村民世代尊崇英雄,鄙视小人。
接下来的日子,宋凤河每天晚上都激动得睡不着觉。他想象着村口出现骚动,有人敲锣打鼓前来表示感谢,再后来是自己光荣的入团、入党......
但是一连几天,宋凤河所说的感谢信都没有送来。宋凤河开始着急了,每天站在村口焦急地瞭望着远方。
每当邮递员骑着那辆破旧的28自行车出现的时候,宋凤河的心就开始狂跳,他死死地盯着车后面鼓鼓囊囊的绿色包裹,那架势就像准备抢劫一样。
没有,依旧没有,还是没有。马上就要春节了,感谢信还没送来。村民也开始私下议论了:“老宋家二小子说的那是真的假的,不是说会有人来送感谢信吗?都快过年了也没见着,我看他就是为了入团瞎编的......”
慢慢地村里传闲话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宋凤河的家人也开始产生了怀疑。一天父亲把他叫来,颇为生气地训斥道:“你老实告诉我,这到底是咋回事?你是不是撒谎了?老宋家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面对父亲的质疑,宋凤河无言以对,只能硬着头皮回答:“也许,是人家春节忙,等过了春节估计就送来了。”
一家人就这么闷闷不乐地度过了这个春节。但春节过后,依旧没人前来送信,倒是等来了村里的团小组负责人,他语重心长地对宋凤河说道:“小宋啊,你想入团的心情我理解,那就正儿八经的好好干活呗,你看你闹成这样多不好......”
众人的风言风语,冷眼相待,让宋凤河倍感压抑。好几次,他都想写信给那边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但转念一想,连对方叫什么都不知道,写给谁?更何况,人家学雷锋,都是做好事不留名,哪有主动去找的道理。
慢慢地,宋凤河沉没了,性格也变得内向了。过完年后,他开始频繁地外出干木匠活,越远越好,就是不愿意回来。
宋凤河本人
偶尔回来的时候,关系要好的朋友还不忘挖苦他一句:“呦,老宋家的大英雄回来了,快讲讲,这回出去又救了多少人?”
1992年6月,宋凤河的父亲在弥留之际,把宋凤河叫了回来。老人临走前拉着儿子的手,又问了一遍当年的事情到底是真的假的,让他说实话。宋凤河无言以对,甚至有时候自己都开始怀疑这件事到底是真的假的,有没有发生过。
父亲宋阁文直到闭眼的那一刻,也没有得到确定的答案,或者说,宋阁文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因为他一直认为,这么大的事情,救了85条人命,组织是不会忘记的,这是大事。一直没有动静,那只有一种可能:儿子宋凤河在撒谎。
是“报应”?还是好人没好报?我救了那么多人,谁来救救我?
父亲走后,宋凤河继续干活养家。现在孩子也大了,读书要用钱,宋凤河更没时间去琢磨那些没用的事情了。
1997年的一天晚上10点多,宋凤河开着自家的农用三轮车走在山路上,迎面驶来一辆大卡车。耀眼的灯火照的宋凤河什么也看不清楚,为了避让卡车,宋凤河赶忙向一边拐去。不料,一下翻进了路边的沟里,卡车司机却扬长而去。
这次车祸,宋凤河的右臂骨折。在吉林市中心医院接受了两次不成功的手术,断臂没接好,反而花掉了3万多的手术费。为了给读中专的儿子省下学费,宋凤河不敢再继续治了,只好提前出院。
宋凤河、妻子和母亲
回乡后,一些好友前来探望他,半开玩笑地说道:“老宋啊,你当时应该冲那个卡车司机大喊,‘我可是救过85条人命的人’,他保准得回来。”众人一听,哈哈大笑,宋凤河也是强颜欢笑得附和着,心里却很不是滋味。
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年后,命运继续戏弄了宋凤河。一天,宋凤河突然感到腰间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以后,医生告诉他,是股骨头坏死,坐骨神经处的骨膜也坏掉了。而且还是旧伤,现在已经很严重了。
村里一些人开始在背后窃窃私语:“这是报应来了......”
但只有宋凤河自己知道,腰上的伤是当年救人的时候摔的。只不过他把这话压在了心里,也并不打算和谁说道,免得再遭嘲讽。
从这以后,宋凤河彻底失去了劳动力,只能靠着双拐在家活动,病情严重的时候,瘫在床上都起不来。养家糊口的担子落在了妻子的肩头,宋凤河时不时地还要花些钱去看病。
一次,前来探望他的朋友随口说道:“老宋啊,不是我不信你,如果当年那件事是真的,那么大的事情,一定留有档案,是可以查出来的。现在国家成立了见义勇为基金会,你要是能评上,像你这种病,国家就给你救治了......”
朋友走后,宋凤河思虑良久。看着母亲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80多岁的老人还要照顾自己,宋凤河觉得非常愧疚,也在内心自问,难道好人真的没有好报吗?我救了那么多人,谁来救救我?
时隔27年,英雄身份能否证明?
天天躺在家里的宋凤河,闲时总会拿出当年救人用的那把斧子仔细端详。自然自语道:“我是不是英雄不要紧,不能让英雄的斧子受委屈。”这是一把擦的油光瓦亮的斧头,宋凤河还特意在斧柄上系了一条红绸带......
妻子看到后奚落道:“你可真行,都过去27年了,还整的煞有介事的,你是怕村里人忘了你是个骗子了?”
宋凤河手持当年救人的那把斧头
妻子的话,又让宋凤河想起了父亲临走时的问话,以及满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摸着手里的斧头,宋凤河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还自己个清白。不然若干年后,如何去见父亲。
2004年年底,宋凤河写了一封长达6页材料,又让妻子复印了12份。分别寄往当地有关部门、齐齐哈尔客运站、碾子山客运站、以及多家报社。
之后,宋凤河又陷入了长长的等待。最后,只有一个报社的记者前来了解情况。回去之后,这家报社以一种很不确定的口气,讲述了27年前“英雄救人”的故事,并寻找当年的在场证人。
这一次,宋凤河没有等太久,3月12日那天,邮递员终于送来了一封来自于内蒙古扎兰屯的信。写信的人叫于柏清,他在信中表示,自己以前老听岳母说起27年前客车失火以及获救的经历,全家人一直无法找到恩人表达感谢。
这次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宋凤河的报道,和他的岳母讲述的情节一模一样。当即,于柏清就写了这封感谢信寄了过来。
随后的几天里,宋凤河不断的收到来自各地的感谢信,以及一些“感谢费”。有200的、500的、1000的......
但宋凤河把钱都退了回去,只留下了一封封的感谢信。带着这些信件,宋凤河来到了父亲的坟前,掏出信件,开始读给父亲听。读完之后,一下子嚎啕大哭了起来,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有了这些信件,是否足以证明英雄的身份?还不够,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27年,只有民间说法,没有官方证明,宋凤河的“英雄身份”很难被认可,见义勇为基金会也不会将他评上。
在媒体的不断报道下,越来越多的被救者寄来感谢信。直到2005年正月初二的那天,齐齐哈尔客运公司终于来了第一封信,但称当年的齐齐哈尔汽车公司现在已经改制,不是以前的公司了。人员变动也很大,过去的员工基本都找不见了。当时的司机孙云海也在年初过世了,关于客车起火的那件事,一时也找不到材料,还需要时间去调查。
到了4月份的时候,碾子山客运站的隋书记也给宋凤河来话,说过段时间会来吉林探望宋凤河,并特意强调,是以个人名义。
虽然两个客运站都给了话,但依旧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宋凤河当地的乌拉街镇有关部门也没有动静,吉林市见义勇为办公室的负责人也表示,宋凤河的情况特殊,年代久远,是否符合基金会的奖励条件,他们还要研究研究......
2005年5月下旬,央视的记者也来了,对宋凤河的事情进行了跟踪采访,在大量的证人面前,客运站也承认了这件事,毕竟客车失火对于客运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很快,宋凤河的英勇事迹得到了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等部门的确认。同年8月,宋凤河接受了免费的治疗,身体开始逐渐好转。憋在心里27年的委屈,终于得以释放。
真相:一封迟迟未到的感谢信
27年,宋凤河受尽委屈,从那件事后,他的性格,人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这件事情改变了宋凤河的整个人生。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事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978年冬,宋凤河早早的离家,辗转一路来到了齐齐哈尔汽车站,搭乘了一辆客运汽车,准备前往黑龙江省碾子山。
由于乘客众多,原本定员50人的大客车,硬是塞进去86名乘客(算上宋凤河)。再加上大家携带的行李等物品,车厢内的过道上都是满满当当的。
当汽车行至半路时,正在打盹的宋凤河突然被一声急刹车惊醒。探头望向前方,只见驾驶室内不知从哪串起一股火苗,瞬间扑向了车顶。一瞬间,车内乱作一团。
司机在没有打开车门的情况下,率先跳了下去,逃离了驾驶室。而驾驶室又和车厢是隔开的,乘客们打不开车门,没了去路,更加慌乱。火势逐渐蔓延向整车,就在这时,宋凤河站了起来,对着车窗抬脚就踹。结果几脚下去,车玻璃纹丝不动。
宋凤河突然想起了自己带的工具箱,随后,掏出一把斧头。狠狠的砸向车窗,“啪”的一声,车玻璃应声而碎。结果这一打开不要紧,听到响声的人们纷纷向这边挤了过来,争先恐后地逃命,这一挤,谁也出不去了,都卡在这动不了。
宋凤河见状,举起斧子大声喊道:“让开,都给我让开。”硬是从这扇窗口挤了出来,又来到另一扇窗口,一斧头下去,人群又涌来一片。
接连砸开几扇玻璃后,车内逐渐人少了起来,宋凤河开始帮着大家跳出车窗。然后自己才跳了出去,众人回过头再看汽车时,整节车厢已被大火吞没,浓烟不断的从几扇破窗口冒出。
正当大家庆幸的时候,一名30多岁的妇女连哭带喊的跑向了客车。原来,刚才逃命的时候,她在窗口是被后面的人挤下来的,一不小心把孩子丢在了车里。
宋凤河一听车内还有人,拉住妇女,扔下手中的斧子,就要往车里钻。后面的司机却大声喊道:“你不要命了?汽车马上就要爆炸了。”人群中也有人劝阻宋凤河赶紧离开。
但是他头都没回,当他把手伸向窗口时,“嘶啦”一声,手上冒起一股烟,车体早已变得像烙铁一样。宋凤河只好脱下自己的大衣,垫在了上面,纵身一跃,跳了进去。
一进入车内,“呼”的一声,火苗就迎面扑来,不一会,宋凤河的眉毛,头发就被燎没了。还没找见那个孩子呢,就看到座位下面躺着一个60多岁的老头,因为被挤踏,挤到了座位下面动弹不得。
宋凤河把他举出窗外后,又循着哭声摸到一个不到两三岁的男孩。来到窗口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将孩子丢下去,直接扔的话他怕把孩子摔着。
情急之下,宋凤河做出一个类似跳高运动员“背跃式”的动作,将孩子抱在怀里,从窗口“弹”了出去。落地时,宋凤河的腰部狠狠地砸在了地上,这也是他日后腰部疾病发作的根源。
当他和孩子走进人群的时候,身后的汽车“轰”的一声发生了爆炸,车顶被掀起十多米高......
救援人员赶到后,把乘客们接到了客运公司。第二天,事故调查组的几位领导得知是宋凤河救了一车人,赶忙前来表示感谢,并单独请他吃了一顿饭。
因为宋凤河的衣服都烧坏了,领导们还专门送了他一件翻毛的羊皮大衣和制服裤子,宋凤河没有拒绝,总不能光着身子回去吧。
席间,一位领导对宋凤河说:“小兄弟啊,这次多亏了你,不然的话我们就麻烦了,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宋凤河想了一下,自己心里确实有一个多年未了的心愿。家里除了最小的妹妹,大哥、大姐、二姐还有老五,都是团员了,唯独自己因为退学早,没能入了团,心里一直念念不忘。
随即小心翼翼的说道:“等你们调查完了,能不能给我的家乡写一封感谢信啊,我还没入团,如果有你们的感谢信,我入团就没有问题了。”
“小同志,你放心,等事故处理完了,调查清楚了,我们不仅要给你写感谢信,还要登门去拜访,估计也就三五天的事。”
宋凤河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他急不可耐的想将这件事情分享给家人,分享给父亲......
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封信,他足足等了27年。等没了青春、等没了名声、等没了父亲。
一封迟迟未到的感谢信,改变了宋凤河的一生。
宋凤河、妻子和母亲
结语
这件事情不光影响了宋凤河的一生,对他儿子的触动也很大,儿子曾对他说:“如果我在遇到救人的事,绝对不会再管了。”
但宋凤河的儿子说的是气话,那还是在吉林市上中专的时候,老宋的儿子看到一个女生被欺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将已经骑上摩托车想要逃跑的人给抓住了。事后,那个人还总想着来学校找宋凤河的儿子报仇。
老宋说道:“我们全家都是这个脾气,有难不帮,连觉都睡不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