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被拒绝怎么办,如何调整情绪表白被拒绝怎么办,如何调整情绪呢

admin

桃是我国文化中扮演着非常多的角色,一整棵桃树,从头到脚都能找出文化与寓意来,尤其是它的花朵,娇艳美丽,几千年下来,写桃花的诗歌不计其数,名句那是信手拈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写桃花最出名的,应是那首《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中的内容,最少的离我们也有两千六百多年了,里面有很多字词和现在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在读的时候,如果不看注解,真的很难弄懂它的意思。

这首诗的大意是在讲年轻女子出嫁,它就像是一首赞歌,赞美姑娘美如桃花,也讲到“家”,告诉人们因为有新娘的加入,将会为一个家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变得更加和谐安稳。

诗句重复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叫做重章复沓。《桃夭》中最先重复的“桃之夭夭”,现在早成了知名文艺语录,备受广大文艺女孩的喜爱了,经常能看到这四个字的美图便签。而且这句话还衍生出了“逃之夭夭”这个表示逃跑的谐音搞笑说法,也挺常见。

说起来,“”这个字在日常中并不常用,有时候单独看到这个字,眼神一晃还容易看成“天”。

稍微常用一点的,居然是“夭折”这个词,也就是早死的意思。闽南话里面有“夭寿”一词,本意就是折寿,可以用来骂人短命鬼,当然,它已经变成普通的惊叹词了。

其实“夭”还有一个很美好的本意,是指草木初长茂盛美丽的样子,在《桃夭》里面就是这个寓意,“桃之夭夭”便是来形容桃花的茂盛艳丽,同时也喻指年轻女子的美丽容颜。

如果只从“色相”来看,其实桃花之艳并没有那么受欢迎,它粉嫩至极,如“灼灼”两字所写的那样明媚得声势夺人;并且,桃花是普遍的,正如刘禹锡说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它可以漫山遍野开得到处都是。

桃花是入世的,它不像梅花、兰花那样在文化人眼中有高傲的姿态,在道德人格的比附时也常落于下风,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滥俗。比如有个成语叫“凡桃俗李”,就是用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来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汪曾祺的那句名言:“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这还挺适用桃花的,或许可以改成“桃花红红艳艳,开起花来漫山遍野都是,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桃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又艳又丽,开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话说回来,“桃之夭夭”这里用桃花来表示出嫁的女子,自然也有从“色”来取意,形容少女面若桃花的意思,和“人面桃花相映红”倒有些相似。

但更重要的是,它表示了一段美好的青春年华,正如一棵桃树,桃花盛开时为其最灿烂的时刻一样,这也与下文的果实、树叶相衔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两句都是在写桃花盛开的美,花朵怒放,色彩鲜艳如火,夭夭、灼灼,两组叠字写出了桃花的华盛明丽,在这种背景之下,即将出嫁、盛装打扮的新娘更是明媚动人

说起来,“夭”同“妖”,汉代注解《诗经》的《毛诗序》有个不同的看法,认为“桃夭,后妃之所致也”,是说其与后妃君王有关,延续前篇“不妒忌“之义。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被认同,还是钱钟书的说法美妙,他说“夭夭”其实是指“花笑”,这个解释可太浪漫了。

回过头来,再讲“桃之夭夭”之后的“之子”,它表示的是这位姑娘,“于归”指她出嫁这件事,至于后面的家、室,就都是在说新娘娶进来之后会给家庭带来的正面影响。

第二段的“”(fén)指果实大而多。桃是这样的,它“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从木、兆,十亿曰兆,言其多也”,桃花也因此代表多子多福,因此这句后的“宜其家室”是讲新娘嫁进来会带来子嗣。

(zhēn)是指树叶繁密,这句在说以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和睦的家庭。

从桃花、果实,再到寻常的树叶,就好似从女主人、孩子,再到家人,这首诗展现出了一种很稳的、平常而恒久的家庭愿望。

从“桃之夭夭”的明艳,再到“宜其家人”的柴米油盐,它的愿景是圆满的,它是接地气的人间烟火味儿,热闹而喜悦。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