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宁缺毋滥的说说霸气句子,有一种单身叫宁缺毋滥的句子表达自己宁缺毋滥的句子

访客

2001年,张纪中版电视剧《笑傲江湖》开播,被观众骂得狗血喷头,体无完肤。

当时这一版的导演是黄健中,武术导演是元彬,主要演员有李亚鹏、许晴、巍子、苗乙乙等,之所以被称为张纪中版,是因为他是这部剧的制片人。

而且张纪中还在剧中客串了林平之的外公、金刀无敌王元霸。

这部剧一播出便引来骂声一片,焦点主要集中在不尊重原著、

令狐冲过于正经与小说中浪子形象不符、任盈盈扮演者许晴有点老气等等。

《笑傲江湖》是大陆第一部改编金庸先生的作品,当时金庸看过大陆拍的《水浒传》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愿意一块钱出版权,希望有人能够像拍《水浒传》一样拍他的戏。

张纪中看到后便给金庸写了一封信,金庸很高兴,让张纪中随便挑自己的作品,于是张纪中便选了《笑傲江湖》。

没想到金庸后来看到这部剧却非常不满,他说以前没看到成品,只是觉得中央电视台声誉很好,投资很大,请了很有名的导演,很努力很用心地去拍,应该拍得好,谁知拍出来后与我想象的不是一个样子。

原著作者本人这番评价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观众以此为支撑,对《笑傲江湖》大加鞭挞。

豆瓣2005年出来后,很多人跑到上面发泄对这部剧的不满,最终以5.5的低分开画。

可是,随着时间慢慢流淌,《笑傲江湖》的豆瓣评分竟然一分一分不停上涨,16年时间,从5.5涨到了8.3,从差生变成了优等生,实现了华丽转身。

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其实原因无外乎有三。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当时这部剧播出时尽管存在争议,但还是有很多观众非常喜欢这部剧,特别是那些没怎么看过金庸原著的观众。

这就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看过原著的百般挑剔,没看过原著的觉得十分刺激和新鲜,但恰恰是那些看过原著的都多少有点文化,爱上网、会上网,所以网络上充斥着他们的声音。

那些没看过原著的大部分是普通百姓,不怎么会玩网络这东西,只是私下里表达一下喜欢而已。

尤其是一些小孩子,那时网络是什么他们还完全不懂,但《笑傲江湖》却成了他们儿时难忘的记忆。

所以当豆瓣评分刚一出来的时候,代表的基本是一些不喜欢这部剧的原著党观众的声音。

可是随着当时那帮小观众年龄渐渐长大,他们慢慢也懂得了互联网,自然会上来对此进行反击。

第二个原因,港版武侠剧的忠实粉丝,看不惯张纪中版的这种风格和人物改编。

提到港版武侠剧,就不得不提吕颂贤、梁艺龄、陈少霞那一版《笑傲江湖》,这部剧1996年在内地播出,被很多内地观众奉为金庸武侠剧的神明。

直到现在,也仍有大量吕颂贤版令狐冲的忠实粉丝。

个人一旦心中驻进一部经典,以后其他版本再怎么拍可能都会被他看做垃圾,就算拍得再好也无法得到他的承认。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活动,笔者也是,粉了一部经典后,看其他翻拍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这也就难怪他们对后出的《笑傲江湖》百般挑剔。

但是,吕颂贤版《笑傲江湖》毕竟拍得比较早,无论从画质还是人物装扮、场景展现都无法与后来者相比,而且时间越久,看过这一版的观众越少,到后来有很多观众甚至压根就不知道这一版。

在他们心中,新版的自然成了经典,分数慢慢上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三个原因,张纪中版《笑傲江湖》大气磅礴、场景优美,制作水平确实精良。

不论是从风景选取、道具选用,还是配乐、选角等各方面,《笑傲江湖》都可称得上是良心之作,特别是风景方面,相比TVB那些假布景,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琴箫合奏,高山流水,盈满绿色的竹林,巍峨挺拔的峻岭,这才是我想象中的江湖。

岂是那一张张大布制作的背景可比的。

我很赞赏豆瓣上一位网友说的这番话:

从第一集开始就已经深深地渗入人心,惨淡的夕阳,太湖湖畔的芦苇荡,伴随着许晴那谜一般的倩影,一只小船,一个少年……不得不说该剧的故事呈现在所有金庸武侠剧里面无出其右,港剧里面唯一能与之匹敌的只有83版射雕。

什么是江湖?这部片子给了我答案,央视版《笑傲江湖》就是阳春白雪,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电视剧明星化偶像化的市场浪潮当然不会给央视版《笑傲江湖》一席之地,但我相信时间会做出正确的评价,二十年三十年都不算什么。”

的确,诚如这位网友所说,时间真的做出了正确评价,现如今《笑傲江湖》已彻底得到平反。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