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一段感情的话,用一句话挽留一个人挽回一段感情的话,用一句话挽留一个人的句子

admin

那年那月那日头,那山那水那河流。自传体家史小说,再现家族历史,尊重史实,尊重历史人物,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先祖。by 王志华

人生于世,不可不知本

在朗乡,大爷几次叮嘱我:二安子,一定要记住,咱老家是山东,咱是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大王庄的人,能记住不?望着大爷那殷切的目光,每次,我都响亮回答大爷:能,能记住!

少年不知愁滋味,当年的我怎么能明白,大爷思念家乡的一片心思呢?年幼的大爷少小离家,和家族一起生活,辗转落到东北,已经几十年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在心里,萦绕记忆中。

按当时的历史环境,大爷想落叶归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就是想回去看看他出生的家乡,也做不到,因为没有经济条件。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要我们牢牢记住自己的根和本。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到蓬莱大王庄寻根,是我多年来的夙愿。

2014年和2016年,我两次去烟台旅游,游览了蓬莱阁八仙过海景区,欣赏了海市蜃楼奇观,中间专程驱车到蓬莱老家寻根,特意走访了带有「大王」姓氏名称的几个村庄。

蓬莱市竟有三个大王庄,它们是村里集镇大王庄、长辛店镇大王庄、刘家沟镇大王庄。南王镇还有一个大王家村,一个小王家村,北王庄,东王村等等。

我走访过的庄村,那些老宅已不在,清末民初时期的青砖青瓦,龙头狮虎房顶,飞阁流丹房檐,当年显赫的王家大院都不在了。

2016年,我在南王镇的大王家村见到一位96岁王姓老人。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头脑清晰,谈话对答如流。

我和老人攀谈了一会,他恳切地告诉我:你拿「复国文学治,兴家立业长」这下几辈排的字不中啊!你得上朔前些辈的,家谱核对上了,那才靠谱啊。这后人啊,家族观念淡泊,不按辈分起名,早就不照祖宗定下的家谱排字了。

我猜测王氏这个分支,当时或许举家北上,同去闯关东,一户未留下;或许是有留在老家的后辈,早就出了五服,宗族亲情观念淡薄了,时代变迁,给孩子起时髦洋气的名字,不想再照家谱续亲了。

我依稀记得父亲说过,大王庄附近有个刘家沟子,因此我推断刘家沟的大王庄,可能是我祖上居住的地方,但最后也无果而终。

我走过的这些王氏家族的村庄,没有一户能对上我家的家谱。

回来后,我特意查阅了蓬莱县志,找到了一本《王氏谱书》,里面写到:「蓬莱王氏族繁,年代久远,究系何姓之王,多无可考。」

这说明,长期以来,诸多王氏后人,来此地认祖归宗,寻亲寻根之旅,多无果而终。

《王氏谱书》明确告诉王姓后人,再来登州府蓬莱寻亲,已是枉费心机,徒劳无益。环境变化太大,早亦是物去人非,今非昔比了。

我面对蓬莱老家的苍天厚土,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赋诗一首:

《大王庄》

蓬莱老家大王庄,古宅老院前清房。

祖字復国文学治, 后辈兴家立业长。

当年世祖闯关东,偕儿带女谙神伤。

于今贤孙来寻根,不见同宗后辈人。

王氏家族人丁旺,登州遍地多姓王。

盛世修志,民富修谱

蓬莱及附近古县治黄县简称「蓬黄」,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渔林农牧业发达,物产丰富,自古素有鱼米之乡,北国苏杭的美誉。沿路风景令我心潮澎湃,挥笔写下:

《蓬黄》

北有蓬黄南苏杭,

苏杭美景似天堂。

世人都说苏杭好,

不如仙境在蓬黄。

随着世事变迁,家谱也就没有以前重要了,但是家谱却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据蓬莱县志办提供的资料,长辛店镇大王庄的王氏家族,来自云南。其余二个大王庄, 王氏家族分支,一个应是从内地迁徙过去的,另外一个就是从山西迁徙去的。

可以肯定的说,从山西迁徙到蓬莱大王庄定居的王氏家族分支,五百年前,即为我王家同祖同宗之人。

登州府大王家村,这位96岁徳高望重王姓老人家的意见,给我提了个醒,也许我在网上公布,比到蓬莱几个大王庄,挨家挨户寻找的效果更好。

王氏家族明末清初,上朔四代的祖字是:「庭作祖嘉」,以下十代是「复国文学治,兴家立业长」。

「注:大家分散各地,联系发生变化,这里一定有漏记情况,望王氏有缘人,能帮着修补。」

瓜瓞绵绵,麟趾呈祥

千百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写在家谱上,传承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血脉的延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

我太爷爷王国金,爷爷王文秀,父亲王学珍和伯父王学禄。由于历史局限,知不过三代,其他的爷爷辈、父辈之间的关系我无法考证。

我这一辈堂兄弟较多,住的分散,彼此多年不联系,漏记多少人,无法统计。家谱记载,现已故去三人。

从家谱上看,一世祖二世祖是鼎盛时期,六世组开始闯关东。

七世祖时已经在关东分了家,兵荒马乱,各奔东西,现在究竟有多少个同祖同宗的王姓人家在东北,也没法调査统计。

按辈分,我应该叫王治华,因为父母没文化,我上学报名时写成了王志华,发现有误时已记入档案,后来也就将错就错。

这个家谱是我在四大爷(父亲的堂兄)的儿子,王志徳家抄来的。拿到手,我发现家谱并不尽人意。比如,分支不细,个别还有写串格的,家谱还看不出夫妻之间的关系。

王家后人来到东北,大家开始败落,各个小家也渐渐的凋零,我父亲这辈几乎都没有文化,所以我们不必苛求先人,老一代人能记下来,保留十代至今已实属不易。

原望奎县工商局的王志才说,西洼荒一带王氏家族,同宗的王志富家有一部完整的家谱,海伦市的王氏后人,也有一部同宗家谱,等有时间我一定去考证。

饮水思源,不忘祖先

赫赫始祖,系住山西。迁徙山东,历尽沧桑。霸岗深耕,垦荒斩荆。几百余载,家旺族兴。子孙竟秀,枝繁叶茂。

薪火相传,励志图强。时逢乱世,再闯关东。含辛茹苦,拓荒求生。以勤植福,香火绵绵。山岳巍峨,江海涛涌。缅怀祖德,万世弗忘。

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王氏的先祖,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乡出发,一路风餐露宿,坐车骑马挑担背包,扶老携幼,迁徒到蓬莱老家大王庄定居。

有曰:「闻知山东蓬莱等处,傍山近海,年来田禾颇收,可就食焉。」

在大王庄,男人们开垦荒田,女人织布纺棉,盖起了青砖瓦房,养活了牛马猪羊,生活有了盼头,娃娃上了学堂。

父亲告诉过我,爷爷王文秀就是个秀才,有文化,在族里颇有威望。百年的发展,王氏家族枝繁叶茂,成为当地的名门旺族。日子殷实,比较富裕,雇了长工短工丫鬟婆子。

清未民初,日子不稳,天旱地荒,粮食欠收。官府强制移民亦或遇到自然灾害,瘟疫四起,族人商议决定,背井离乡再闯关东。

几十口人,拖儿带女,浩浩荡荡,家眷坐着车,男人们牵着驴,赶着马,驮着金银细软,压箱被褥生活日用品。昼行夜伏,长途跋涉,走陆路来到了地广人稀的大东北。

掏钱置地盖房子,买驴买马买牛羊,垦荒挖井广积粮,过上了自给自足,相对稳定的日子。

王氏家族历尽沧桑艰辛,一代人的努力,就是这样闯关东,落户到的东北,在望奎县西洼荒站住脚根。最初的日子,太平祥和,大家安居乐业。

我长大后曾问过大爷,咱这支王氏的家谱呢?大爷遗憾的告诉我,已残缺不全了,在文革中遗失了,只剩下半张在你治国大哥手里保存呢。

大爷还告诉过我:为什么老一辈人,管上厕所叫解手;管行不行叫中不中;管是,叫嗯哪;管 昨天,叫夜个。

大爷解释说,当年官府兵丁强制人们离开山西,用长长的大绳子把百姓几十人捆成一串,绳子只捆上一只手,另一只手负责拿行李,上厕所得把手解开才能出队转个身行方便, 因此叫解手;中午休息吃饭叫打尖;昨天,叫夜个。这都是乡音土语,习惯了,口语化了。

钟灵毓秀,鸾翔凤集

王家大院曾有过几百年的辉煌。 然而, 在家族历史记载的家谱上只留有个名字, 没有任何简历生平记载, 随着时光的流逝,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应该指出,王氏家族自山西迁徒至山东,又闯关东到东北,社会变革,时代变迁,这么一个大家族,几百年的历史上不乏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也有许多人沦落为社会底层,甚至可能有的乞讨要饭,饥寒交迫,无家可归,也未曾可知。

几百年的家谱已无法准确核实,即使有个别能对上的辈份,但历史资料支离破碎, 随着岁月流逝,记载不清不详,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疑。

但这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一脉相承的家族精神, 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天地悠悠,斗转星移,王氏家族精神永在,王家子孙后代浩气长存。

现今国运昌盛,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我愿中国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都能拥有一本自己的家谱,使自己的根得以延续,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最后祝愿勤劳朴实的王氏家族生生不息,人才兴望,事业鸿发,幸福安康。

(未完待续)

2017年3月海口盈宾半岛天赐上湾

往期精选(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那山那水山里人|我的家在东北(八)

那山那水那片大森林|我的家在东北(七)

哥嫂不能忘记你们,把我的二安子带来|我的家在东北(六)

十年寒窗苦 家贫出贵子|我的家在东北(五)

父亲常说:这日子啊,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我的家在东北(四)

父亲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我的家在东北(三)

我的父亲|我的家在东北(二)

我的父亲 | 我的家在东北(一)

-END-

作者于三亚红树林

作者简介 王志华 ,笔名远近,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中国一重教师,富拉尔基公安分局民警、副所长、指导员、分局政治处宣传干事、教导员。1977年毕业于哈尔滨电机学校政文专业。在《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齐齐哈尔公安报》《原创文学》《海南文苑》等报刊发表过多篇作品。

版权属于: 自由随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