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表白日10.27,100种创意表白方式适合世界表白日发的说说
在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王翦一人指挥灭掉了楚、赵、燕三个国家,为大秦打下了半壁江山。凭借这份战绩,王翦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也是名至实归。除了这傲人的战绩,王翦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共同祖先。其中的琅琊王氏更是有着“华夏首望”的美誉,其代表人物有“书圣”王羲之。一个家族不可能永远昌盛,“旧时王谢堂前燕”最终还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审知就是王翦、琅琊王氏的后人。
只不过到了王审知这一代,家里已经穷的叮当响了。多的不说,至少他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士农工商,王家从士退到了农,也是实实在在的穷。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私盐贩子王仙芝揭竿而起,开始反抗唐朝统治,拉开了黄巢起义的序幕。此后的华夏大地,到处都不得安宁。各地藩镇也纷纷观望,到底是继续跟着唐朝,还是找一个新大哥。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各地藩镇陷入了无休止的互相攻伐之中。
王审知的大哥王潮虽然在县衙当差,却也谈不上富贵。20岁这一年,王审知与大哥王潮、二哥王审邽一起加入了杀猪贩子王绪的队伍。因为王家三兄弟勇猛有才、领兵有方被誉为“王氏三龙”。在转战漳州的途中,心胸狭隘的王绪杀害了多名比自己有能力的军官,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恰好这个时候一个算命的跟王绪说:“军中有王者气”,王绪干脆把身材魁梧的将士全部杀掉。王家兄弟也已经感受到了即将指向自己的屠刀。
大哥王潮便找到王绪的左膀右臂、妹夫刘行全,故意跟他说:刘将军您有天人之姿、王者之气,难道不害怕遇害?刘行全说:连你都看出来了,估计我也活不久了,要不就先下手为强!说干就干,二人暗中挑选心腹亲兵,偷袭王绪并将其活捉。在一番推让之后,王潮成为了新的统帅。一行人来到泉州,听说泉州刺史是个饭桶,于是便用了一年的时间攻下泉州。毕竟是福建第二大重镇,义军装备落后,自然语言多费一些时日。王潮攻下泉州后,朝廷加封他为泉州刺史。
有了根据地,王家兄弟准备扩充地盘,王审知被派去攻打第一重镇福州。不久之后,福建五州悉数成了
王潮
的地盘,唐昭宗顺手推舟封他为福建观察使。王潮病重时,深知需要让年长者接班,于是舍弃自己的3个儿子,让王审知接班。王审知也不好意思,推辞让二哥王审邽来主政,老二知道弟弟的功劳和能力,执意听从大哥的安排。就这样,王审知正式成为了福建的一把手。自称福建留后,并上表朝廷。这一年,王审知35岁。唐昭宗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废唐自立,唐朝灭亡。王审知得知后遣使拜贺,在承认后梁政权的同时,表示自己的归顺之意。朱温也是聪明人,王审知跟自己山高皇帝远,归顺也就是说说而已,就顺手给他封了个闽王。就这样,王审知成为了第一代闽王。可能有人会说,王审知不应该向朱温称臣,而应该继续延用大唐的年号。其实这一个问题大可不必纠结,王审知的身家是自己在乱世中打拼出来的,除了得到几个唐朝的封号,没有要大唐的一兵一卒、一钱一粮。
正因如此,王审知向谁称臣完全不需要背负道德压力,只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外交政策。朱温建立后梁之后,成为了中原最大的军阀,王审知心知无需与他争雄。在统一了八闽之后,王审知一心避免与外界开战,卯足了劲来发展。大家知道,中原是文化中心,周边的统称“蛮夷”。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属于“蛮荒海隅”,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落后。在王审知主政八闽时,通过劝课农桑使福建彻底告别“蛮荒海隅”,成为“海滨邹鲁”。
王审知去世后,闽地官员继承遗志,继续发展农业。他们设立闽王庙,并立“乞土胜地碑”于其中。每年立春前后,闽地百姓还要祭祀闽王,并形成了“迎春牛”的习俗。进而发展到如今的护闽王金身绕境巡安祈福、踩街会香的民俗文化。每年的4月,两岸都会有上千万同胞前来祭祀闽王,其中王氏后人占比最大。两岸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祖先和习俗。祭祀闽王也因此成了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王审知也因为开发福建,被尊称为“开闽尊王”、“开闽圣王”或“忠惠尊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