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蟹座女生性格特点优缺点,真正的巨蟹座女性格巨蟹座女生性格特点归纳
永新,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是江西通往湖南之要衢。东汉建安九年至二十年(204~215)间建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县名“永新”源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除旧布新,此名沿用至今。永新李姓人口在全县位列前三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李姓有26000人左右,占全县51万人口的5.1%,而西平堂李氏占有24000人以上,占全县李氏人口的92%以上,分布在全县82个村庄。
西平堂李氏的开基祖是李晟公。晟公第十子宪公受洪州刺史、领江西观察使、迁岭南节度使,生七子:游、焕、锴、楷、埴、欲、绳。成为江西西平堂李氏的七大房开基祖。宪公长子游公为宜春刺史,游公生三子,长日服、次曰丕、三日蟾。据永新西平堂李氏 82 个村庄的家谱记载是游公房,其子孙播迁四面八方,名人层出不穷。
永新西平堂李氏庞大,各支各派的祖源都比较清晰。但其外迁族裔,奈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记载较简。现将永新各西平堂李氏的派系情况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北乡上二都怀忠镇茶源李氏
茶源李氏,在永新县境内属于西平堂李氏立籍最早的一支。据泰和县禾市镇桐陂宋皇祐年间首修李氏族谱和茶源清光绪年间六修李氏族谱记载,西平堂六世祖德澄公,从分宜县白芒赘居泰和县桐陂,形成了泰和桐陂派。西平堂九世孙,即德澄公曾孙维公,后唐时应贤良招,奏对称旨,擢进士第,为江都(今扬州市)县尹,遭算计殁于任。维公生有三子,为躲株连,三子携母于当年,即后周广顺二年(952)逃至当时人烟稀少的永新小水村(今属井冈山市管辖)。为免三兄弟同被追杀,长兄少一郎公,字修行,决定自己留居小水;嘱二弟、三弟外逃,老二少二郎公,字侃行,逃居本邑官田(后迁湖南炎陵坂上);三弟少三郎公,字希行,又字仁行,逃至本县上二都怀忠茶源而落居立籍。少三郎公开基茶源1060多年,蔚成茶源灿烂一族。此支李氏在永新境内现有烟户610多户,2400多人。烟户与人口均是永新西平堂李氏的第三位。从宋代开始,茶源李氏后裔除了繁衍在本地官陂、台塘、古江外,还繁衍到今井冈山市罗浮、虎岭、茅坪、东上,遂川县长隆、塔溪,安福县柘田,赣州市于都,湖南省炎陵、桂东和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福建、台湾以及美国等地,尤以明末至清中期赴云南、广西经商未归者为多。
茶源李氏字辈排序:文运常开泰,词林广发荣。
名人:古有拔贡、庠生、国子监、总兵、举人、教谕大学士等;今有留洋和国内的硕士、博士、部队营级以上军官、行政县处级干部。
茶源的泉水和油茶在当地很有名气。
注:茶源李氏即泰和桐陂李氏。桐陂德澄公派下的家谱一支与南冈合修谱,记德澄公为锴房名下令旻公的长子,一支记为游公房名下蟾公子。桐陂李氏究属游公还是锴公后裔?经过西平堂文化研究会研考,全国别支西平堂李氏,含蟾公二子承穗、承秘两房的家谱都将德澄公记在锴房名下,不是承稔公之子,承稔公之子名为实。深入到白芒、河源、文石考研,基本肯定此支李氏是宪公三房锴公房的后代。还有待深入考证。详见《家风》第三期12页。
北乡六都浣溪李氏
浣溪李氏,是西平堂李氏入居永新境内第二支,也是永新境内人数最多的一支。开基祖为仲开公,讳明。此支李氏是吉水县谷村元潭派,系宪公长子游公的次子丕公的后裔。仲开公,西平堂十八世孙,于北宋后期以儒术从吉水县谷村游水新禾山,途经水新六都浣溪上舍桥头(今水新象形乡万硕村附近),见此地柴方水便,土肥地阔,遂家居斯地,世称浣溪派。仲开公定居浣溪近 900 多年来,至今已繁衍36代,总人口 13000 人以上,此占永新境内西平堂李氏总人口的 50% 以上。浣溪派最大的两个村庄是北乡六都莲州乡的黄门坊和南乡龙源口镇的泮中村。永新南乡的泮中、墩上江背、秋溪、上山湾、下山湾、下苑、上白水、下白水、水湄李家、在中李家冲、洞中、柏树下、庙前、大陇、王舍,才丰乡南株,三湾的由子前;西乡台岭的塘下、隔步,龙门的库前,沙市的下山、台州上、新莲、里田的汤溪李家、乌石;北乡樟桥的沛田,合东李家,象形乡的灌塘、柘溪,下黎江、沙洲、竹山、万硕、丰陂;莲州的黄门坊,土田、溶沙,高市的李家屋、小水;东乡白沙的坛下、下湾、石桥镇的官田洲,东里的田溪、樟石李家,汴田李家,坳南乡的南边等村庄都是从浣溪分徙出去的。浣溪派外迁祖先有:
宁冈城西、鲇上、坊上,莲花县琴亭、江上、瑶坊江背湖南株洲、衡山、郴州、邵阳、长沙、益阳、永州、靖州,峡洲等地,海南陵水,广东,广西,云南,湖北,陕西等省市和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浣溪李氏古有庠生、贡生、举人、进士若千、现有国内和国外硕士、博士、博士后、将军、处局省部级干部以及国家级科技带头人。
浣溪出产的烟叶在过去很有名气。
西乡十三都枧田李氏
枧田李氏,为永新境内西平堂李氏人口数的第二名,仅本村常驻烟户近900,人口3500人以上。开基祖为天麟公,系出西平堂吉水谷村元潭派。西平堂李氏二十四世孙天麟公,明代诰封工部主事。大约1400年,天麟公携其子约翁游永新禾山,见从西边禾山向东流来的泉水,经视田后突然掉头再流向西,且此处地势开阔,土肥水丰,方圆十里构成一幅极为神奇的优等风水图,觉得此地乃为养人福地,父子俩便决定把全家从吉安县(今属吉安市吉州区管辖)长塘的黄泥塘迁居枧田村。天麟公父子开基永新视田迄今已经600余年,繁衍26世。村子开基后,人丁兴旺,耕读文化极为发展,民间传有“枧田水朝西,代代穿朝衣”和“永新刘家出宰相,西乡枧田读书王”。
枧田李氏现代字辈排行:翊运辅佐,传道贤良,吉嗣联毓,用见隆昌,德修行立,勋建声扬,长昭训典,大佑福祥,振兴一本,承租焕章。
视田李氏古有进士、解元、举人、拔元、贡生、庠生若干人,今有国内外硕士、博士、博士后、行政处局省部级干部,国家级科研带头人。
枧田村有全国唯一的名优特产:酱姜、姜萝卜。
注:刘家出宰相,是指宋代永新三门前的三朝辅宰刘沆)。由于视田风水极佳,后裔很少迁居外地,古代外迁地有:广西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江西宜春、本县高市小水、沙市下山、高溪下雨、三湾由子前等地;现代后裔才迁徙到全国各地。
高桥楼镇斜埠李氏
斜埠李氏,出自吉水谷村月洲派,西平堂李氏十五世孙除徐,携弟隔馀迁徙到永新县城南茅塔下。兄弟俩各生5子,九传至二十三世孔鲤公,于明代末年迁居高桥斜埠板桂坊(下斜埠村),二十八世孙正元公再卜居上斜埠沐皇滩,即:今斜埠村。又七传至三十五世孙景仁公,即:文教公的次子,分居到六八沧州(今车头)。在车头繁衍十一代,2003年,因修建龙江水电站,车头村被淹,全村迁下斜埠上游300米处文会,外界统称二村为斜埠村。车头(今址文会)村开基祖是景仁公。
斜埠李氏共有60 户,260 人。通过参军转任行政干部是此村的一个特色,也有通过勤奋读书谋取官职者。
烟阁乡长富李家
长富李家,系吉水谷村元潭派长房举人次鱼公的后裔复益公,在明代建文帝年间,由安福县七都垇头至官滩、富坪再到永新县长富开基。安福七都李氏简称“丰都李”。长富李家开基迄今逾500年,本支李氏约61户,180人。此村于苏区时期参加红军的人比较多。民国时期出有县长、师爷。
高桥楼镇上下车、下下车、墈上李氏
此三村李氏同处禾水河边,各村相隔一华里。上下车和下下车一部分人认可该村祖源来自安福县金田,开基祖名讳不详,开基下下车迄今 500 年左右,已繁衍19 代,人数约600 人。据《庐陵西平堂李氏世系人文谱录》记载:该支李氏开基祖是昌襄公。西平堂二十四世孙,传子俭公,又传十一世昌襄公迁居下车、墈上。西平堂二十六世孙孟允公居上下车忠武坊。但墈上祠堂对联和本村相传,此支李氏来自茶源李氏的开基祖少三郎之长兄少-郎的十世孙俊一公,俊一公于元代晚期,从今井冈山市小水的源泉迁居而来,迄今500多年。事实究为何?有待考证。
三个村有县处级、地市级干部若干。三村的特产是蚕桑、毛豆。
埠前镇山背李家
山背李家的祖源是北宋元丰年间,远音公从吉水湖畔迁徙于此。远音公,字帝友,号小湖,宋代选贡敕授冠带,任新宁州教谕,溯禾水而上,途经永新北乡七十一都上都山背,见其地视野开阔,土地肥沃,遂卜居斯地。占籍 940 年来,现有烟户44户,200人。由于周围迁入别姓人口较多,造成当地人多田少,不少后裔播迁到外地发展,如:莲花县升坊镇楼下,湖南省攸县、安仁、衡阳市和云南、广西等地。该村重视手艺,自古泥工匠出名。古代出有贡生,至今有旗杆石为证。
埠前镇潭背李家
潭背李家的祖源是西平堂李氏后裔驾良公,于明代从莲花县迁居到潭背(又有传说是从县城南门迁入,与高桥楼斜埠李氏同属吉水谷村月洲派嘉材公后裔),开基迄今600余年,繁衍24代,现有人口约180人。潭背坐落永新县城后背的山坳里,是个闹中有静的小山村。该村在民国时期,基本上每户有一人参加红军,可惜均牺牲在长征路上。足见本村人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
永新西平堂李氏一共八支,名人辈出,历史上出现了进士李钧、李珪、李再芝、李伯尚、李俨、李承绪、李承芳李时阶、李谦、李舆,李森、李淑臣,解元李政炽;现代将军李真、李治、李湘、李文浩、台湾省国民党中常委李昭平省人大副主任李芳远、冶金部副部长李华、解放军北疆军区副政委正军级干部李国清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现代名人。
———江西永新 李广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