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狱的说说-关于地狱的句子关于地狱的经典句子
对联基础知识总结
1 对联的起源?
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切考证。
一般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2 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叫做动人两行字,是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文字的艺术,对联虽然多是短句,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东西。对联不仅上下句要对仗,而且还要关联。
3 什么是汉字平仄?
按照普通话来说,汉字发音是阴平或者阳平的为平,发音为上声或者去声为仄。也就是普通话的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4 对联为什么读起来朗朗上口?
因为汉字的平仄和谐交替产生乐感效果。
5 平水韵中汉字是如何区分平仄?
① 平水韵中读音为平的汉字分为上平、下平,这与我们普通话中的一声、二声差不多,但也有区别
② 平水韵中读音为仄的汉字分为上声、去声、入声。上声、去声与我们普通话中三声、四声差不多,但也有区别
③ 平水韵中多出一个“入声”,入声是平水韵字的一个声部的集合。也就是说平水韵里有五个声部。
而平水韵中“入声”部的汉字现在已经被归入到今音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里了。
6 对联的平仄规律主要由几部分组成?
三部分。 诗律 马蹄律 意节律
7 诗律的正格是什么?
1:七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五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和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8 马蹄律正格
马蹄律是把句子中每两字分为一个音节,叫做“二字而节”,每一节同是平声或同是仄声;相邻两节平仄交替,上下两句则是逐节平仄相反,叫马蹄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9 关于马蹄律变格
没有严格遵循“平仄两两交替”规则即可视为马蹄韵的变格。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都存在变格。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变格都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
10 意节律
意节律是对诗律和马蹄韵的补充,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
应该以马蹄韵和诗律为基础,意节律为补充,具体而言
诗律可以安排好由一个和两个分句组成的联句的格律问题;
马蹄韵解决了多个分句的联句的韵脚安排问题;
意节律 则解决了含领字、衬字或多音节专用名词的句内平仄安排问题
12 什么是失替?
不管是5个字、7个字的句子,或者更多的字的句子,在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是交替出现的。
如果不是交替出现的,就不符合格律要求,用一个名词来规定就叫做“失替”
不管是5个字、7个字的句子,或者更多的字的句子,在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的平仄都是交替出现的。
13 什么是三平尾,三仄尾 三平头 三仄头?
三平尾:就是指一个句子最后三个字都是平音。
三仄尾:就是指一个句子最后三个字都是仄音
三平头:就是指一个句子最前面三个字都是平音
三仄头:就是指一个句子最前面三个字都是仄音
14 对联六要素
对联格律基本六要素为: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词性相当是指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的词或词组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
结构相称:结构相称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
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A、上下联平仄相反 B、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内容相关:对联就是既“对”又“联”的两句话,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
15 词性的分类
词按照语法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我们说的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
按语法特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
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16 什么是合掌?
合掌指对仗中意义相同的现象。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为诗联大忌。
17 对联中的隔
隔主要表现为景隔、意隔
景隔就是上下联的景象不在同一画面。意隔,是指上下联的感情色彩不一致。
18 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诗人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把生活反映在作品中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其形成主要是靠心与物,情与景的交融。意是作者主观上的思想感情,境是客观世界的人、事、景、物等形成的氛围
19 什么是对句?
所谓对句,即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对句的一般概念是指按对联格律根据他人的出句而对的另外一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20 对句的要求
对句的要求简单总结为: 工、稳、贴、切、新、奇
1、所谓工,首先是指工整,对句要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2、所谓稳,对对句而言,主要是要求与出句的强弱上要安稳。
3、所谓贴,就是合体。立意高远、主旨明确、态度明朗、措词得当。
4、所谓切,就是针对性强,表现准确。
5、所谓新,就是立意、遣词要新颖,思想要具有时代性,不落俗套。
6、所谓奇,应是新到极致。就是要求联语、意境新奇高妙,出乎常人 。
工稳、贴切、新奇
这样好记些
21 构思对句的一般步骤
1 立意(联句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者是联句所能体现的审美情趣,对句要与出句和谐)、
2 选材(选取能够表现主 题的物象)
3 构句(抓住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用与出句相称的形式组织句子)
4 炼字(对句中的个别字进行仔细推敲,筛选最恰切精当的字的过程,是对句子进行雕琢的过程)。
22 什么是正对?
正对就是对联的上下两联内容相关或相似,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大致相同的道理。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
23 如何理解出句?
1:找准出句节奏。2:把握出句风格 3:体会出句意境。
这也是析联的一部分
24 什么是反对?
反对是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25 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意思相承,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流水对的关键是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25 什么是流水对?
流水对:也就是上下联意思相承,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流水对的关键是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
27 对句的几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先找主语
2:上下联的搭配
3:对出句不同感情的不同解读。
4:上联如果拟人,比喻,夸张… 这些修辞手法,下联也应该用相应的手法。
5:注意上下联之间不要形成景隔、意隔
6:意境联要避免直白。
(1):以人为主语时,避免直接把情绪用于语句中,
(2):以身外之物为主语,就尽可能挑逗情绪,天马行空。
7:阴阳错位
28 对联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禁忌
(1)忌合掌【即同义相对】。
(2)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还有几点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即忌联意隔阂;忌同声收尾,忌同声落脚 ,忌上重下轻。
这里没有提到孤平
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 注意一下吧
29 什么是无情对?
情对又名羊角对。从结构上看基本不要求相同的结构。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但上下联的内容隔得越远越好
杏组-非初言(95027818) 18:27:54
30 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一般存的几种逻辑关系
1:连贯关系
连贯关系也叫“顺承关系”。上下联依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意义的承接关系结构。
例如;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2: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的表现是,下联是上联在范围上或程度上更进一步,或由大而小,或由小而大;或由表而里,或由里而表,逐层叙述,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叙述某一事物,或者阐发某一思想。
例如,章乃器挽鲁迅先生的对联:
一生不曾屈服,
临死还要斗争。
3: 条件关系
1):出句提出条件,对句说出结果。
例如:苏振民赠李必才联:
必须经得千般冷
才可炼得一段香
2):上联说结果,下联则说行动。
例如;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4:假设关系
上联提出一种假定的设想,下联肯定推论的结果,形成“假若怎么样,那就怎么样”,“如果怎么样,便会怎么样”这样一种结构形式。
例如: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5:转折关系
下联所列举的事体或者所包含的意义,朝着与上联的事体、意义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发展,从语言逻辑上讲,叫转折关系
例如:
已过半程临古渡
忽生一念转长安
6: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其句法构成形式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是这,或者是那”,“宁可如此,也不如彼”等,经过比较,决定取舍。
例如: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7:因果关系。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
例如:
春种千颗籽
秋收万担粮
上联与下联的关系,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或者理由和结论的关系。依据因果关系来创作的对联,可以是上联讲原因或理由,下联讲结果和结论;
也可以采取“倒装”方式,上联说结果或结论,下联说原因和理由。
例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杏组-非初言(95027818) 18:30:55
8:目的关系
目的关系的对联总是半联表行为,半联表目的,意思是为某种目的而有某种行为,或进行某种行为以便达到某种目的。上半联表目的,下半联表行为,
例如:
欲呼樵子说山事
便携春茶到竹林
或者倒过来上半联表行为,下半联表目的,
例如:
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31 什么是二四六分明?
答:根据《联律通则》关于节奏的有关列规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四六分明”。
32 什么是领字?
答:领字是指在一个联句里面起到统领作用的字(词)。又名虚字、领句、领调、领格字、豆字。就是指在子的开头,有一个或者两个、三个在语气上起停顿作用,但又不点断句子的字。这样的字,就是领字,在句中起着领起下文主句的作用,极为重要。
33 学联四心三多
四心:静心,恒心,细心,信心;
三多:多练,多看,多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