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二次吸引挽回老公 如何挽回老公的心
两千多年的时光里,丰县发生过的无论是刀光剑影、惊心动魄抑或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都在时光的隧道里烟消云散。千古一帝刘邦,名相萧何,燕王卢绾,道教鼻祖张道陵,唐末大将朱轸,宋相李若谷、金初文学领袖姚孝锡,元左相袁涣,明代大学士许彬,清代直隶总督李卫、状元李蟠等等,一个个让丰县人引以为豪的乡党,若追寻他们的事迹,只有去向史书里。
而幸存于世散落丰县城乡之间的古建筑,则是一本本看得到摸得着的史书,通过它们,我们不仅可以窥探当时的工匠建造方法,推测建造过程,分析建造逻辑,从而探究更深一层的人居、人文关怀。同时,古建筑是对历史的见证,它是其所处时代的人文风貌、地域特征的反映,是社会精神状态、物质状态的折射。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则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存的古建筑,也是丰县历史文化的一段段见证,是前辈们曾经赖以生存的根与灵魂,也是值得今天每个人去保护和守候的精神家园。
董氏祠堂,座落于欢口镇董集村内,是丰县乡间现存最古老也最为完整的建筑。根据清光绪版《董氏族谱》记载,它始建于明初。
明崇祯十三年,以光禄寺大官署署丞办理鸿胪寺鸣赞事的董令矩退休还家,对家祠进行了重修,而后数百年至今,该祠基本保持了原貌。
徐州市著名古建专家孙统义先生看过此祠主殿后,啧啧称奇。他说,该堂的栋梁别具一格,是典型的明代式样。在徐州地区,保存着明代风格的古建,少之又少,而董氏宗祠主殿,当是丰县的唯一。
常店镇卜老家村,坐落在白衣河南岸,一个聚族而居的古老村落。在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掩映中,我们见到了村中央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建筑。飞檐走兽,青砖黛瓦,古碑沧桑,松柏苍翠,它就是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的卜子祠。
据卜氏老者讲,祠堂原为乾隆年间卜廷弼的客厅,为报本追远,辟为家祠,祠堂三间,另东西厢房、山门,皆砖木结构。因为堂殿供奉卜子,所以建筑形制要高出当时的普通民居。祠顶五脊六兽,山门和主殿顶均有铁叉云燕装饰。祠院虽然经过清嘉庆、民国年间的几次重修,但基本上还保持了当时的原貌。200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前有戟门,山门额曰:卜子祠。今西厢房已经荡然无存,东厢房保存尚好。主堂有前廊,廊柱、斗拱皆木质,堂门正上方悬挂着楷书木匾额曰:言诗起圣。为清代嘉庆十八年来任丰县知县的山西籍进士张执琮题写。堂中有一神龛,龛内便是卜子端坐像,温文儒雅,微笑着面对每位前来拜谒的人,像前鲜果明烛,香烟袅袅。
县城西南七华里,高氏家祠以保存完好的面貌耸立于人们面前。这是一座始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的院落,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虽屡毁屡修,但民国六年重修的整体风貌,依然可以让我们领略到清代乡间家祠的文化魅力和建造工匠的技巧智慧。
祠堂的山门不大,但青砖黛瓦、檐角飞耸、脊兽灵动,让构筑谨细的山门颇显气势。门前两侧各竖一根拴马桩(据说是明代的),桩首均刻成石猴,仰天而望,有“王侯”吉喻。而桩上刻有一幅昭示后人的对联,虽模糊,但仍能辨认:“吉阡依旧赖子孝孙贤书香永继衣冠;寿域常新念祖宗功德孝思常供俎豆。”
享堂三间,中规中矩。清代对家祠的修建有着严格的限制,家族里有官居三品以上者方可建立五间享堂、五级台阶;四品以下七品以上建三间享堂、三级台阶;七品以下者,仅能允许建一间享堂。高氏家族曾出过六品衔的官员,所以家祠只能造三间享堂。享堂青砖黛瓦,飞檐翘壁,宽约十米,进深约五米,高约四米,前檐下有一米宽走廊,木质廊柱已开始腐朽。门额悬木制匾,上刻“丰乡三瑞”四个大字。
享堂中央原来有六扇正屏风门和东西各两扇侧屏风门,开启门时要用双手同时推,也就是所谓的‘双寿临门’。屏风门框上面还有巨幅木刻作品。两边是八仙过海,中间是春夏秋冬,下面是花鸟,无论人物花鸟,都刻得十分精巧。屏风内摆一木制神龛,龛内供奉着高氏先祖的神主。整体看上去,享堂粗犷中不失细腻,彰显出一种四平八稳的姿态。
赵氏祖祠位于王沟镇赵集村内,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明季颓湮。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赵氏合族重建。有山门、厢房、大殿,对称庄严。三间大殿内,中间塑琴鹤堂赵氏先祖赵抃像,携鹤抚琴,庄严肃穆。后经多次维修,建国后还基本保持着原貌。遗憾的是近年修葺的时候,将原来的黛瓦换成了琉璃瓦,虽然金碧辉煌,但是,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却被掩盖。
幸运的是,大殿台基和房屋结构还保持原状,殿前的两根石质廊柱上面刻着一副对联,这些在两百多年前留下的历史痕迹,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赵氏族人修建祖祠时的虔诚和热血澎湃。“燕翼诒孙谋,嗣前徽于创业垂统;绍衣光祖德,奉明禋而僾见忾闻。”是呀,作为后世,既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业绩,同时也要把修身、立家、处世的良策言传身教给后人。
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一位法国籍的孙神甫将天主教传入丰县戴套楼。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孙神甫在县城西南角凤凰嗉之北,建起县城第一所天主教堂,当时共建有砖木结构的房屋82间。现存古建为山门及房屋数间,典型的中式建筑,些许受西方建筑的影响,是丰县为数不多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欢口镇于坑村,现存有三间古代过堂,砖木结构,厚重大气,其风格与董氏祠堂相近。过堂南北,原有前后两楼,东西厢房,大门三间,都是砖木结构。可惜,文革中拆毁。通过仅存的过堂,我们依稀可以领略当年楼院主人的财力与当时的民居风貌。
欢口镇张黄庄,一座清代晚期的炮楼耸立于村东,设计精巧,楼顶四周女儿墙,有观察孔与射击口,北墙两个石滴水还完整保留着,让我们一饱眼福。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丰县知县胡乂心将儒学改迁于县城东门内,也就是今天的文庙所在址。四百多年来,文庙建筑群多次增修,有记载的明代就有七次,清代也曾经有六次。清代的最后一次大修,是在道光十七年,大修后的文庙建筑群占地10余亩,计有大成殿、东西厢房、戟门、棂星门、鲲化壁、洋池、名宦乡贤二祠、明伦堂、尊经阁、祭品库、儒学东西二门、修德斋、修道斋、启圣祠、魁星阁、敬一亭、衙舍等近百间建筑设施,碧瓦飞甍,气势巍峨。今天,我们唯一能看到的也只有大成殿与明伦堂了,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葺,才使它得以保存至今。
丰县文庙像一个洞悉世情而自甘寂寞的老人,从容地背负着这座城市400多年演进过程中丰县人形成的生活方式与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蹒跚而执著。毫无疑问,在丰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丰县文庙当之无愧的成为这座城市今天最厚重的文化坐标。
历史已经远去,但无法割断丰县文庙沉淀的文化及精神,这种文化和精神,博雅浩荡、沦浃人心,将会继续给予丰县人新的涵养与藻雪。相信,儒家传统的文化素养与丰县有情有义的现代精神气象终可以相得益彰。(丰县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