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男人不值得?夫妻关系不好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样的男人不值得嫁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因病在北京逝世。这一天已是深秋的北京寒气逼人,数千位群众自发来到北京八宝山公墓,依依送别这位世纪老人。光者美行,王光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曾经,王光美首次陪同刘少奇出访东南亚四国,气质优雅。
1.王家有女初长成
1921年9月26日.王光美出生在北京西单旧刑部街一个深宅大院。王光美的祖上是名门望族——太原王氏的一支,到她祖父时家道已经衰落,她的父亲王治昌自幼熟读经史,最初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堂,专修法律,1903年毕业后,进入早稻田大学攻读商业专科。
王治昌
学成回国后,他参加了清末科举考试,考取了商科举人。北洋政府成立后,他进入政界.历任北洋政府工商部佥事、通商科科长、工商司长、农商银行监理官等直至代理农商总长,仕途一帆风顺。
早年,王治昌经历过两次婚姻不幸。原配夫人黄氏,生下儿子后不久便病逝。续配夫人赵氏,是一位日本华侨的女儿,先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不久也去世了。
他的第三任夫人名叫董洁如,也就是王光美的亲生母亲。董洁如是天津名门千金,也是最早进入天津北洋第一女子学校的学生之一,才貌双全。
董洁如
王光美出生时正值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父亲王槐青在美国参加九国会议,接到家里发来的电报,知道自己喜添千金。王槐青已有6个儿子,一直盼着能有一个女儿,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兴奋不已,为女儿起名“光美”。王光美天生副鹅蛋脸,模样人见人爱。
少年时期的王光美性格好强,读书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小学毕业,她听说北平师范大学男附中的录取分数高于女附中,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结果一考而中。
有一年,北平市举行中学生数理化会考,王光美决定一试,竟名列前三,从此获得“数学女王”的称号。高中毕业后考入辅仁大学后,从本科一直念到硕士研究生,成绩名列榜首,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女物理学硕士,极受导师欣赏。
王光美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兴趣广泛,喜欢芭蕾舞、古典音乐、京剧,尤其喜欢跳舞和体育。中学的时候,她是学校女子篮球队队员,据说她远投命中率极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些爱好和活动,塑造了她开朗活泼的性格,也熏陶了她高贵典雅的气质。
在军阀混战、国家衰败、人民贫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王光美有一个“科学救国”梦,她想成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王光美的才学深得系主任欧斯特教授和导师严池教授的赏识。严池教授特意为她写了几封去美国留学的推荐信。
第二年,她果然收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且承诺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她完成原子物理博士研究生学业。但是一年之后的王光美并没有按她原来的打算去美国,她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去延安。
2.投身革命结姻缘
如果按照最初的设想走下去,王光美很有可能成为“居里夫人”,但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她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1945年6月,王光美在嫂子王新和妹妹王光和的介绍下.认识了北平地下党组织领导人崔月犁,从此与中共地下党建立了联系。
当时,当时为了促进和平避免内战,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刚刚在北平成立一个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想雇请几个英文翻译,王光美在辅仁大学求学时表现出了较高的英语水平,党组织派她前往担任翻译。
之后国民党撕破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军调处解散,王光美随同共产党人撤往延安。
延安是许多热血青年心驰神往的革命圣地,延安后,王光美被分配在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住在延安城西北的王家坪。没过几天,国民党胡宗南的军队准备大举进攻延安,王光美便随中央军委外事组撤到了离延安70多公里的瓦窑堡。
王光美是在一次周末舞会上认识了刘少奇的。1946年11月下旬一个周末,毛泽东的警卫参谋龙飞虎在吃饭的时候对王光美说:“晚上杨家岭有舞会,你想不想去,想去我可以带你去。”
王光美马上说:“当然想去!”当天晚上,王光美就跟着龙飞虎去了杨家岭。进了舞场,舞会还没开始。王光美一眼就看见了老熟人周恩来,他们热情地相互打了招呼。
这时,她发现周恩来身边还有一个外表俊秀的瘦高个子的中年男人,以前从没见过。她正要打听,龙飞虎轻声告诉她:“他是少奇同志。”随后把她带到刘少奇面前:“少奇同志,这是王光美同志,北平军调部的,才从瓦窑堡回来。”
刘少奇眼睛一亮,微笑着和王光美握了握手。王光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少奇同志,我看过您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舞曲声起,刘少奇邀请王光美走进“舞池”……一曲舞毕,刘少奇跟王光美了解了北平的情况。
1947年3月2日,王光美接到刘少奇的约见,便前往刘少奇居住的枣园,刘少奇特意从抽屉里拿出几个放得有点发黑的梨子款待王光美,这在寒冬的延安,算是很好的水果了。这时,中央已获悉胡宗南又要进攻延安,由于力量悬殊,中共机关决定疏散。
根据组织安排,王光美留在晋绥地区的蔡家崖参加土改。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刘少奇在这里与王光美又一次相遇,刘少奇问她愿意跟自己去晋察冀搞土改,王光美觉得在哪都是土改,为什么非要去晋察冀呢?便婉言谢绝了刘少奇。
后来她才知道,刘少奇当时对她确实有好感,叫她跟自己一起走,是有意试探她。没想到王光美拒绝了他。回忆这段经历,王光美有点惋惜地说:
“我这个人,从没有谈过恋爱,这方面很迟钝,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后来回想起来,少奇要我跟他走,是对我有好感,想带我上晋察冀,但当时我不敢胡思乱想。”
1948年3月,王光美结束土改工作,来到西柏坡,向中央军委外事组报到。在那里,她与刘少奇在周末舞会上重逢。每次遇到王光美,刘少奇总会主动邀请她跳舞。这年6月,王光美应邀来到刘少奇办公和居住的院子,“你真来了!”
刘少奇放下手中的文件,马上起身相迎。“这么长时间没有你的消息.也不知道你的情况怎么样?”他一边给王光美倒茶,一边微笑着说。显然,刘少奇一直在惦记着王光美,对她的突然到来,他感到既惊异又喜悦。这次谈话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
在询问了王光美参加土改和回到西柏坡的生活情况后,刘少奇主动把话题引到了感情和婚姻。他的性格和为人一样,他求婚既直接又特殊:“我年龄比较大。工作也很忙,还有两个小孩,你好好考虑一下,如果你愿意,我们就结婚。”
刘少奇这番话多少有点出乎王光美的意料。虽然王光美早知道他对自己有好感,但没想到他会这快而且这么直接地提出来。
两个人从这次谈话到最后确定婚姻大事,王光美在晚年回忆录里没有叙述这段过程发生的细节,只是说:“反正在西柏坡的这一段,一来二往的,我们就确定了关系。”
1948年8月21目,刘少奇和王光在西北坡举行了一场简单而热闹的婚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都到场祝贺、助兴。西柏坡的夜色旖旎而美好,那个夜晚, 王光美告别了她的居里夫人梦想。
我们不知道,当她意识到这一点时,心里是否有过不舍?这就是选择,当她决意将一生托付给他时,他的事业成功便成为她的最大梦想。
4.外出访问展风采
1963年,为打破外交孤立局面,建立反帝国际统一阵线,中央决定由刘少奇和陈毅外长率代表团出访亚洲四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和社会主义国家越南。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出访非社会主义国家。按外交礼节,夫人必须陪同出访。
外交无小事,外交部礼宾司对他们出国准备提了很多要求,其中一项就是服装。外交部礼宾司通知王光美,要她给自己和刘少奇做出国服装。刘少奇听了汇报后,不以为然,周恩来总理不放心:旧衣服是可以穿,可不一定合适呀。
他特意叫礼宾司司长俞沛文带着外交部黄镇副部长的夫人朱霖到刘少奇家里来“考察”,看看现有的衣服到底能不能作为出国服装。
结果看过之后,他们当场全盘否定了:“都不行!这四个国家是热带、亚热带气候,天气很热,你们现有的衣服都不适合那里的季节,而且这些衣服穿过多年了,太旧。王光美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夫人,出访更应该注意服饰。”
确定需要做出国服装后,王光美专程来到上海,为自己和刘少奇选布料,订做衣服。出国之前,王光美还特意请教了宋庆龄。宋庆龄在东南亚生活过,而且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她专门开了一个单子,对王光美的出国服装和生活细节给予了指导。
1963年4月12日。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一行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印尼总统苏加诺对第一次来访的中共领导人盛情款待。对当时的盛况,38年后的王光美仍记忆犹新,她在《怀念老朋友苏加诺》一文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王光美作为国家主席夫人第一次出国,就受到了如此隆重的欢迎,可以想见她的心情多么激动。在随后一周的访问中,印度尼西亚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招待,让王光美更是惊喜连连。
4月20日,刘少奇一行乘飞机离开了印尼,下午,刘少奇一行的专机抵达缅甸仰光。
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奈温将军率军政官员和外交使节到机场欢迎。23日,刘少奇和缅甸领导人奈温在海滨别墅秘谈。
为了遮人眼目,王光美和几位夫人在海里游泳、嬉戏。玩着玩着,王光美戴在脖子上的那串珍珠项链忽然断了,断线的珍珠全都掉落海里。奈温命令他的卫兵下海打捞,他自己也不顾刘少奇夫妇的阻拦,跟着下了海寻找。结果可想而知,一颗也没捞到。
奈温当即命人取来一串缅甸特产的、十分名贵的红宝石项链。王光美一再推辞。奈温风趣地说:“我知道你们共产党不收礼,但中国的珍珠是掉在缅甸的海里,我们应当赔。何况,红宝石是我们国家的光荣。”
话说到这分上了,王光美只好收下,因为再拒绝就有伤外交礼仪了。为了表示对主人的感谢和尊重,王光美戴上这串红宝石项链出席了当晚的宴会。黑色旗袍配上红宝石,美轮美奂,光彩照人,晚宴上宾主尽欢。
4月26日,刘少奇一行结束对缅甸的访问,回到昆明稍作休息后,按计划5月1日出访柬埔寨。 刘少奇一行的专机平稳降落在波成东国际机场。柬埔寨最高元首柯萨曼王后带病亲自到机场迎接。
在柬埔寨,刘少奇一行也受到了王后和西哈努克亲王的盛情款待,参观了柬埔寨许多名胜古迹和建设成果。
有一天,王光美在展览会上看到他们用橡胶加工成的大块泡沫,当时这东西还比较稀奇,她顺手按了一下,觉得挺柔软,就对刘少奇说:“这东西很好。”细心的西哈努克注意到了,便送了客人们一大堆用泡沫橡胶做的床垫和枕头。
刘少奇这次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三个非社会主义国家,是为了打破西方大国对华采取的遏制、孤立政策。
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夫人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展现了中国妇女良好的风貌。让原本畏惧红色中国的西方人耳目一新。一些海外媒体称王光美是“当代中国最美的女人”。
4.敏锐观察与判断力
在随行外交人员心目中,王光美知识面非常丰富。能言善辩,既能聊家常,也能谈论国家大事,具有敏锐的观察与判断力,“是一个不错的外交使者”。
在印尼访问过程中,曾发生一个小插曲。有一天,一个外国记者给王光美拍完照片后,便见缝插针,用英语问她:“你想去巴黎吗?”
王光美没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感到有点奇怪,问他是哪里的记者。他说是《巴黎画报》的记者。当时中国和法国还未建立外交关系,王光美谨慎地回答:“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个记者又问:“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去巴黎?”
王光美用外交辞令回答:“巴黎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有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有卢浮宫,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可以去看看。”
听了她这样说,那个记者再没有提问了。
事后,王光美感觉到这个法国记者后面可能有背景:当时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紧张,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西方国家阵营里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苏加诺或者法国方面,有可能是通过记者来试探中国对法国的态度。
当天,她便把这一情况和她自己的分析向刘少奇做了汇报。刘少奇听了,仍和往常一样,一言未发,不置可否。
后来到柬埔寨访问,刘少奇夫妇和西哈努克亲王夫妇同乘一架直升机,刘少奇问西哈努克:“这是哪国制造的飞机?”西哈努克说:“法国的。”刘少奇顺口说一句:“那请你替我们介绍介绍,我们也买几架。”
从未参与高层决策的王光美察觉到,刘少奇是在有意传递的一个友好信息,作为对那个法国记者试探的回音。果然,第二年初,通过一系列的秘密谈判。中、法两国正式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国的西方大国。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也从此破产。
1966年3月,王光美随同刘少奇出访巴基斯坦、阿富汗、缅甸三国。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出访。刘少奇原本不想让王光美随同,但外交部出于外交礼节的考虑,坚持要王光美陪同出访,刘少奇也就不再坚持了。
在巴基斯坦,当时的外交部长布托被王光美的风采所征服。特意为她画了一张素描。
随行翻译过家鼎回忆说:“王光美的英文很好,她除了能清楚地掌握外宾说的话,提前了解对方的意见,而且还用刘少奇主席容易懂的话补充我的翻译。”
据过家鼎回忆,在巴基斯坦举行的一次小型宴会上,两国领导人谈话涉及到中美关系。刘少奇说:“只要我们中国对美国的政策改变。美国也就会变。”
过家鼎吃了一惊,以为自己没听清楚,或者是刘少奇口误,因为当时中美关系还相当紧张,他不敢翻译,转过头看王光美。他想征求她的意见。王光美毫不犹豫地对他说了两个字:“照翻!”过家鼎这才把刘少奇那句翻译给了阿尤布·汗总统。
王光美后来回忆说:“政治家在外交上说的每一句,都和政治战略有关。”
虽然刘少奇没有向她透露过中央对中美关系的战略意图,但她相信刘少奇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政治家,不会在外交场合擅自发表个人看法。
第二天,阿尤布·汗总统亲自陪同刘少奇夫妇乘坐一辆高级防弹保险轿车。阿尤布·汗总统告诉王光美:“这个车是特意从美国运来的,是美国驻巴大使交给巴方接待刘主席用的。”
原美国也在向中国示好。事实上,当时以及以后几年,中美两国虽然处于对立状态,但同时也在通过第三方进行接触。美国的两任总统肯尼迪和约翰逊,还通过有关渠道向刘少奇赠送过签名的《美国年鉴》。
后来,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巴基斯坦渠道”发挥了关键作用。
结语:
当年陪同出访的工作人员程瑞声回忆说:“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第一夫人,一袭中式旗袍的王光美仪态优雅,显现了东方女性的神韵和魅力,为出访增色不少。”
随团翻译过家鼎也高度评价了王光美:“王光美在第一代领导人的夫人当中年纪是最小的。她一袭旗袍,显得非常端庄华贵,光彩照人,一时轰动了海内外。为中国外交与世界接轨开了个好头。”
当年,刘少奇一行出访东南亚四国的实况被制作成纪录片在全国上映。人们从银幕上第一次看到了王光美典雅高贵的形象和气质。在那个穿着朴素、单调的年代。
王光美身着旗袍、佩戴项链的形象和气质,无疑给国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人文情怀的温馨。
参考资料:
[1]刘伯强,龙文阳,吴力斌,余阳,邵家声,陆旻,艾振华.奇美人生——王光美[J].连环画报,2017(09):64-71.
[2]胡孝文.王光美:共和国第一夫人[J].世界知识,2006(23):42-45.
[3]孙莉娜.王光美:光彩传奇一生 美善永驻神州[J].红广角,2013(05):16-20.
[4]史玉根.真实的王光美:坚贞的妻子、坚强的女性[J].党史文苑,2009(07):20-23.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