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情感故事:哥嫂借宿我家我们的婚姻就变味了口述回答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受中国人喜爱、带给中国人最多处事智慧的文学作品之一。从传统的戏剧舞台,到后来的电视剧、电影,再看一看现各种平台上的内容,一部《三国演义》为中国人提供了无尽的题材。中国人熟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熟悉其中的人物性格, 一些发烧友甚至对这部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如数家珍。
但是,如果认真地问一句,你真的熟悉《三国演义》这部书么?答案就不一定了。
01
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但是,你现在读到《三国演义》时,真的相信阅读的就纯粹是罗贯中的话语么?事实并非如此,你读到的本子是经过清朝人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二人编纂修改过的,这个版本被称作“毛本”。
毛氏父子在修改、整理、评注《三国演义》时觉得自己名气不够大,于是干脆托名网络大V金圣叹来增加销量。毛氏父子俩借鉴了金圣叹对《水浒传》进行全面修改的折腾精神,对罗贯中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从整体到细节的全面修改。
当然,毛氏父子没有金圣叹那种腰斩《水浒传》,给人家小说重新瞎编一个大结局的伟大魄力。毛氏父子对《三国演义》的修改还是尊重了罗贯中对《三国志通俗演义》故事情节整体走势,没有把结局改成诸葛亮穿越到现代挖出了曹操和曹操小时候两块头盖骨之类的狗血剧情。
但是,毛氏父子还是狠狠地改了《三国志通俗演义》,首先书名从拗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被改成了《三国演义》。
再有,现在看到的一百二十回中每一回后整齐划一,对仗基本工整的回目,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破黄巾英雄首立功”之类的,都是毛氏父子的手笔。罗贯中写的时候一共写了二百四十则,每一则都有一个小标题,遣词造句上也土的掉渣,是毛氏父子将两则并成了一回,并且将回目标题加以修饰润色,于是二百四十则就成了一百二十回,每一回也有了一个相对高大上的标题了。
还有,毛本故事情节中穿插的诗词,除了明确说明引用杜甫、白居易等前贤的之外,基本上都是毛氏父子重写的。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也插入了大量的诗词,只不过,那诗词的水平实在是令人觉得不敢恭维,在古代基本上就属于打油诗的水平,在当代基本上可以与梨花体相提并论。毛氏父子觉得这些丢人现眼的诗词写在《三国演义》里简直就是对文学名著的亵渎,于是他们在修改的时候就把这些烂七八糟的诗词都删了,换上了自己炮制出来的诗词。其实说真的,毛氏父子的诗词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好歹比罗贯中高那么一点。
02
既然毛本对《三国演义》修改了这么多,那干脆买一本罗贯中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不是就可以直接领略罗贯中的思想和观点了?这样说仍然不完全正确。
《三国志通俗演义》被称为“嘉靖壬午本”或者“嘉靖本”,是出版最早的一个《三国演义》的版本,基本上被认定为现存各个版本《三国演义》的祖本。这个版本虽然出版的没有毛本那样普及,但是确实还是有很多出版社曾经出过。这部书文学性虽然没有毛本《三国演义》那么强,但是还是具备着相当的可读性的。
但就算是读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读到的也不一定就是罗贯中的观点和思想。因为,罗贯中之于《三国演义》,相比起“作者”这个职衔来,也许称之为“写定者”更为准确恰当。
其实,在元朝时三国人物就已经出现在戏剧的舞台上了;以演说三国人物和故事为专业的讲史艺人,在宋朝就已经很普遍了;而对三国故事耳熟能详并且灵活运用的神童在唐朝时就有了。
更何况,《三国演义》记叙的是三国时代的历史,三国的历史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不是罗贯中瞎编出来的,记载了三国时代历史的史学名著《三国志》在三国刚刚结束的晋代就已经出现了。和《三国志》同时出现的还有很多文人私自修的私史和野史,这些史书绝大部分都没有流传到今天,但有相当一批当时人对三国历史进行的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史料,都被细大不捐地收录在了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的注解中,裴松之则是南朝中的刘宋朝人。
上面所说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早于罗贯中所处的元末明初时代,也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罗贯中创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从上述的《三国志》史料、野史、民间传说、讲史艺术、杂剧艺术之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以充实到自己小说之中。应该说,摆在罗贯中面前的有大量来自不同时代、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来自不同的艺术门类的三国时代的创作素材,罗贯中所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些素材加以筛选、整理、编排,再加上自己一些独出机杼的独创,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就这么出炉了。
那么,当你在阅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又怎么能判断所读到的就一定是罗贯中的观点和理念,而不是他从哪里抄来的呢?
03
了解到上述事实,也许会惶惑得毁三观了。可能会觉得原来以为极其神圣的文学创作,其实不过是对一些材料改头换面的抄袭。
说罗贯中抄袭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古代,谁抄谁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在印刷业不甚发达的古代,多抄一遍就意味着这些文字多了一分留下来的希望。
更何况,罗贯中并不是单纯到没有技术含量的抄,而是有选择地抄,符合他创作需要的,他大抄特抄,但背离他创作意图的,就算这材料再精彩再刺激,他也坚决弃如敝屣。
再有,罗贯中的抄袭不是直接傻抄,看见啥就抄啥,而是有所改动的。陈寿的《三国志》是正史,是用典范的文言文创作的;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则是戏剧,绝大部分文字是杂剧的唱词;而作为宋元“说三分”底本的《三国志平话》则全用当时民间口语,俗得掉渣。
罗贯中在“抄”上述这些材料时决不能完全照抄原文,而是要转换成一种统一的语言风格表达出来,否则就会在小说中看到一段让人昏昏欲睡的文言文,然后紧接着一大段戏曲唱词。
不同的材料经过罗贯中的加工润色,统一成为一种“言不甚深,文不甚俗”的语言特色,让那些封建时代的文人士大夫觉得小说的语言颇有史家的典雅之气,读起来不至于像读文言文那样诘曲聱牙;而那些粗通文墨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读起来也不至于不能理解,且饶有趣味。
必须说明的是,不要认为《三国演义》的语言就是当时使用的白话口语,而是熔铸了史书严谨文言风骨的白话文,通俗而简练,典雅而意蕴深长,这是罗贯中创造性的开拓。
04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对历朝历代不断积累的材料进行整合和再创造的产物,同为明代四大奇书中的《西游记》和《水浒传》也和《三国演义》一样,都有着完全相同的成书过程。这一类的古代小说被称为“世代累积型”小说。
面对这类小说,可能会深感迷茫,到底哪些情节是来自史书,而又有哪些情节来自民间说唱文学呢?或是这些情节脱胎于史书,后来又被民间说唱艺人改头换面了?而这些性格鲜明的三国人物,罗贯中对他们棱角鲜明的性格进行的塑造有着哪些依据?曹操的奸诈、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智慧、刘备的仁厚、张飞的莽撞到底是史书的定义,还是来自老百姓一厢情愿的情感投射?《三国演义》中另一些一闪而逝的小人物,他们又是来自哪里?花园拜月的绝世美女貂蝉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华雄又是何方神圣?他们是实有其人,还是来自后人的虚构?
这些可能看来有些迷糊的问题,关注老刘后续文章,都能找到答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