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揭密男生眼里女性最风采的五个時刻男性眼中的女性
我们都知道,“虚张声势”是说假造声势,借以吓人;“呆若木鸡”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在这里的意思引申为大智若愚、韬光养晦的意思。那么这两个词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我国著名思想家梁溯溟先生曾经借用《庄子.达生》里的一则斗鸡的寓言做比喻,以此来论述人生的不同修养阶段。他认为,人的一生要修养到大成阶段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的成长史: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偏要装作气势汹汹,就像一个无赖的街头小混混,没有什么本事,只能装腔作势的叫嚣;第二阶段,稍稍有了些打斗经验,紧张好胜,甫一入场立即摆出攻击的姿态;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已经看上去全泯,但是眼睛里依然精光外露,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最后阶段,看上去呆头呆脑,不动声色,其实是身怀绝技,淡定自若。
如果用成语来高度概括的话,人生的四个阶段应该是:虚张声势——恃才傲物——伺机而动——呆若木鸡。
第一阶段:虚张声势。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因为思想贫乏,内心软弱、空虚,所以就表面上装得很强大。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往往就越缺乏什么。人之所以会炫耀,会虚张声势,多半是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好的评价,借由他人的肯定获得内心的满足。
比如去年夏天,辽宁一个刚参加工作没两年的女孩为了回乡参加初中同学会,租赁了一辆奔驰汽车。不巧中途遇到下大雨,车子抛锚了。事后出租方向她追讨10多万元的修理费、保管费等费用,她只好聘请律师打官司。为了一时的虚荣,她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第二阶段:恃才傲物。这一阶段的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一阵子,有了一定的本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事对物的理解尚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却往往表现得锋芒毕露,颇有一种“天下虽大,舍我其谁”的气概。这样的人过于张扬,不懂得尊重别人,大抵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东汉末年的祢衡就是一例。他擅写文章、过目不忘,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但他的暴躁成性、随意骂人的坏脾气也很有名。曾经因为恃才傲物裸身击鼓羞辱了曹操,随后刘表、黄祖一路羞辱下去,终于在二十六岁丢掉了性命。
第三阶段:伺机而动。随着阅历的增长,这个阶段的人已经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达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已经不那么争强好胜了,但依然会有冲动的可能。时时处处透露出一股精明,让人一望而知。人们大抵对这种人保持着必要的敬畏,客气而疏远。突然发现,好像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大都处于这一阶段,比如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一些单位的高层领导,一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艺术家等等。
第四阶段:呆若木鸡。从庄子的原意来看,这一阶段的斗鸡已经无法从它的外表揣度它的底细,更无从发现它的弱点。别的鸡看到的是一个与其他鸡相比毫无破绽的“木鸡”,反倒新生畏惧,不战而逃。这一阶段的人已无任何炫耀之心,也无丝毫冲动之情,通达随和,却无往而不利,达到了大智若愚的至高境界。修行到这一阶段的人就极少极少了,毕竟已经近乎于圣人了,比如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曾国藩。当代嘛,不好判断,但极力推辞改革开放40周年代表人物的任正非应该可以达到了吧,袁隆平也可以算吧。一家之言,一家之言,大家勿怪。
从“虚张声势”到“呆若木鸡”这一场人生的修行不是自然而然、一蹴而就能够达到的,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可能还需要一点运气。因此,“呆若木鸡”行,“虚张声势”是真不行。
管窥之见,欢迎指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