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感情线上你身边的才是最美的两条 感情线
作者 | 枫仪
出品 | 懂财帝
经历过P2P、现金贷的花开花落,也体会过监管的手起刀落,互联网金融企业可谓正经历着生死考验。
2017年以来,阿里、京东称,不做金融做科技,这似乎成为整个行业的风向标。
在短暂看不清监管尺度的状况下,科技金融似乎成为大家的法宝。
最热现金贷一夜降温,互联网金融企业热潮再次出现分化:企业开始追逐消费金融,见文章《现金贷大退潮:消费金融伺机狼吞虎咽》,还有一部分企业转型科技金融。
近期,懂财帝在持续拜访消费金融企业和科技金融企业,我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些案例,同时也会分享最新大的玩法,也欢迎两方面的企业和我联系。
懂财帝近期拜访了众安科技、冰鉴科技等。众安科技是众安保险的一家独立的科技金融公司,在和国内数数十家中小保险公司合作,探索移动互联网保险以及新场景保险的玩法。
冰鉴科技是一家专注做大数据风控的企业,通过和数十家国内银行、互联网深度合作,根据企业业务场景,不断构建风控模型,帮助企业降低坏账等。这家成立不到3年,融资总额超3.15亿元。
今天,我这里要分享的是另外一家探索赋能中小机构的企业——品钛,早在2012年开始做金融科技。
⊥14
13⊥老兵的新实验
在经历一系列波折之后,魏伟毅然开始了科技金融之路——成立品钛(PINTEC)。
2013年,余额宝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时代:P2P、现金贷先后成为创业者追逐的热潮。由此,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进入了野蛮生长时期,互联网金融在不断地突破法律边界。
2016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政府开始探索一些可行的监管方案,要求P2P不能混业经营。
而作为持牌机构,品钛出于自身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也希望能把To C和To B的业务分开经营。
此时,走到了十字路口的品钛宣布成立两个独立的集团,积木集团和品钛集团(PINTEC)。
分拆之后的积木集团由董骏负责,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商,如今这家P2P公司已经在港股借壳上市。而品钛集团由魏伟负责,定位于智能金融服务商。
“当时的监管形势其实还不太明朗,专门做机构的金融科技公司还很少。但我们还是坚决地分拆,把to C的业务全部剥离出去,而将品钛定位于做科技解决方案输出的提供商,专注于服务机构客户。”品钛创始人、CEO魏伟坦言道,“我们是比较早做这个事情的,现在看来还是选对方向了。”
魏伟,手机行业十五年老兵。
图:品钛创始人、CEO 魏伟
他先后在华为、诺基亚和飞利浦工作过。在他看来,手机产业除了苹果这样的公司,几乎所有的厂家都在用高通的芯片。某种意义上说,是高通而非手机厂商在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
走到十字路口,魏伟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技术输出公司,来扮演类似高通在手机行业中扮演的角色,通过输出自身的能力来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转型。
魏伟给这家新公司命名为PINTEC,有个特殊的含义。PIN在芯片产业中意为“芯片的管脚”,他期望这家金融科技公司能取得高通公司在手机行业那样的地位,成为嵌入中国金融业核心业务的驱动引擎。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品钛打造出两大核心引擎——“读秒”智能信贷引擎和“璇玑”智能投顾引擎,以及该引擎驱动下的包括消费场景分期、个人信贷、小微企业信贷、财富管理和保险经纪在内的五大智能解决方案。品钛旗下品牌包括虹点基金和麦芬保险,分别拥有基金销售牌照和保险经纪牌照。
在魏伟看来,品钛这些核心产品,有望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驱动引擎。
魏伟认为,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有四类机构提供:第一类是传统金融IT服务商;第二类是银行系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如兴业数金、平安一账通;第三类是BAT对机构的金融输出SAAS服务,比如阿里金融云、腾讯金融云;第四类是深度服务金融科技公司,如品钛、冰鉴科技等。
在这波新金融浪潮来临之前,中国的银行业就是科技运用水平最高的行业,这种应用由传统银行的IT部门来主导实施。
传统IT厂商缺乏对业务场景的理解,只能解决大型金融机构的碎片化需求,无法下沉服务中小金融机构,服务流量平台更无从谈起。这给了品钛等金融科技公司机会。
而在互联网金融下半场,拥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将是主角,对B端的技术输出服务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从2012年开始,魏伟做过征信数据,P2P风控等一系列创业后,魏伟寄于品钛更高的目标——高水平的数据应用,并将这个能力输出给广大IT能力弱的中小金融机构、以及没有金融技术能力的互联网公司。
⊥14
13⊥
场景化探索
魏伟选择了聚焦B端服务。在他看来,虽然ToB的骨头要难啃很多,但品钛坚决不碰To C的业务,也不去碰大型银行。
图表:品钛商业模式
从服务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不论是单点突破还是建立完整体系,核心目的都是解决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需求。
金融机构业务大体分为信贷和财富管理两大类。正基于此,品钛的上述两大核心引擎和五大解决方案,加上手中的基金销售和保险经纪两张牌照,覆盖了金融机构的业务需求。
其中,品钛的智能信贷服务提供包括消费场景分期、个人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的解决方案,为金融机构搭建一套从精准获客到贷后催收的智能信贷体系,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业务。
而财富管理服务则主要以“璇玑”智能投顾引擎驱动,与品钛旗下品牌虹点基金和麦芬保险合作,给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财富管理和保险经纪等服务。
智能信贷和财富管理的全流程业务,使得品钛具备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自营业务的持续运作,使得品钛能够把握监管、用户需求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对外输出的能力。
一年多以来,品钛在国内已经服务了三四十家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百亿元。
另外一方面,品钛以消费分期这类信贷产品与流量平台展开合作,切入机票等电子消费品的支付场景,客户有去哪儿、携程、小米、中国电信翼支付、360、百度等,后端对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在获客流量层面,不论是品钛还是金融机构无疑都是欠缺的,与流量平台合作,补全品钛的获客能力,形成闭环。
虽然金融机构和流量平台都是品钛的客户,但金融机构显然是品钛的主要目标,而流量平台则更像是品钛为获取金融客户的一种资源和渠道。
一方面,品钛对接更多流量平台,获得更多潜在信贷客户;另一方面,品钛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提升单个流量平台的用户渗透率。
而目前很多线下流量平台正在转为“线下获客、线上审核”的模式,正成为品钛的潜在合作伙伴。
掌握大量用户封闭场景的平台,他们的账户体系是天然建好的,品钛更多的是为其做应用。品钛在前期与去哪儿实现了深度合作,后来与携程等其他旅游平台实现深度合作。
⊥14
下南洋
从2017年开始,BATJ的金融业务也都开始往金融科技的方向上转型。
在巨头的夹击下,品钛却并没有显得很担心。魏伟表示,金融市场是一个天然的非垄断市场,并非一家或几家能够通吃。金融市场也是分层的,不同层级的市场有各自的玩法。
“即使BATJ都服务的是同一层级内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本身的需求也是分层的。金融机构基于风控要求,一定会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就是和品钛这样的公司合作的空间所在。”在魏伟看来,巨头基于自己特有的场景、流量、技术能力,通常是在自己封闭的体系里,巨头把控的市场品钛这些中小公司进不去,那么巨头之外的开放市场则是品钛的机会。
在中国的科技金融市场之外,东南亚正在被开发,品钛看到了这个机会。
2017年品钛与李嘉诚儿子李泽楷旗下的香港富卫集团合作,在新加坡成立金融科技公司PIVOT, 主营智能投顾业务,为东南亚企业输出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018年4月,新加坡第二大商业银行大华银行宣布与品钛成立合资公司AVATEC,为东南亚的金融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智能信贷的赋能服务。
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国内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为“出海”奠定了基础,而国内激烈的竞争市场和日趋收紧的监管政策,更加速了企业开拓新市场的步伐。
东南亚的金融服务现状与多年前的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不失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如今的东南亚早已涌入了上百家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此大谈合作。
在吸取国内经验的基础之上,获取相关牌照或寻求持牌机构合作成为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
从早期的探索新兴市场,到如今的出海技术输出,品钛已经出发。
懂财帝,资深投资人、媒体人创办的独角兽智库,聚焦新金融、新商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